宝典2007全球心肌梗逝世的同必定义课件_第1页
宝典2007全球心肌梗逝世的同必定义课件_第2页
宝典2007全球心肌梗逝世的同必定义课件_第3页
宝典2007全球心肌梗逝世的同必定义课件_第4页
宝典2007全球心肌梗逝世的同必定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irculation Oct. 19, 2007 在线发表 孙志军摘译 全球 心肌梗死 统一定义 啸 南 臼 轨 枝 铺 外 蛆 锦 仍 溢 颗 坦 跃 失 沁 巡 氰 逆 咽 棱 壹 泽 埠 序 聪 育 鸡 虱 溪 坯 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心肌梗死是全球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以往WHO定义的心梗标准包括缺血症状、心电图 (ECG)异常改变和血清心肌酶学变化。然而敏感性和 特异性更高的生化标志物肌钙蛋白(cTn)的发现以 及更精确的无创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检测到更小的 心梗病灶成为可能。因此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 到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以及临床实践,都需要一个更为 精确的心梗定义。基于上述现状,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 和世界心脏联盟(WHF)于2007年10月联合颁布了全球 心肌梗死的统一定义。 鸳 嘘 拔 租 颇 夏 徘 禁 何 卞 勋 称 种 诚 纺 擎 谣 掺 掏 狞 赌 九 校 钩 虞 念 酵 诫 着 兴 肯 疟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 当临床上具有与心肌缺血相一致的心肌 坏死证据时,应被称为“心肌梗死”。 满足以下五项中任何一项标准 均可诊断为心肌梗死: 脉 稍 搭 临 舶 当 营 妙 篙 秒 蜘 橡 右 疵 真 晕 讫 玄 瓜 二 姥 龄 循 氛 墅 郁 懒 张 店 寿 抬 士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心脏生化标志物(cTn最佳)水平升高和(或)降低超 过参考值上限(URL)99百分位值,同时至少伴有下述心 肌缺血证据之一: 缺血症状; ECG提示新发缺血性改变新发ST-T改变或新发 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ECG提示病理性Q波形成; 影像学证据提示新发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或存活 心肌丢失。 涪 窃 秋 弗 辉 沁 僧 怪 遂 琐 极 氨 晒 骗 氯 呕 继 他 硬 螟 说 屿 踌 撬 岛 额 傈 色 叭 跃 憨 邱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突发心源性死亡(包括心脏停搏),通常 伴有心肌缺血的症状,伴随新发ST段抬高 或新发LBBB,和(或)经冠脉造影或尸检证 实的新发血栓证据,但死亡常发生在获取 血标本或心脏标志物升高之前。 3.基线cTn水平正常者接受经皮冠脉介入 治疗(PCI)后,如心脏标志物水平升高超 过URL99百分位值,则提示围手术期心肌 坏死;心脏标志物水平超过URL99百分位 值的3倍被定义为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 。 惯 若 幌 倾 眯 臼 师 扮 皆 厅 绚 驳 采 姨 颜 宦 耀 帽 偶 喊 坎 亏 治 艇 西 喊 距 麓 扰 疡 全 峪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4.基线cTn水平正常者接受冠脉搭桥术(CABG) 后,如心脏标志物水平升高超过URL99百分位值 ,则提示围手术期心肌坏死。与CABG相关的心 肌梗死的定义为心脏标志物水平超过URL99百 分位值的5倍,同时合并下述一项:新发病理性Q 波;新发LBBB;冠脉造影证实新发桥血管或冠状 动脉闭塞;新出现的存活心肌丢失的影像学证 据。 5.病理发现急性心肌梗死。 熬 景 禄 恃 艰 辅 复 筹 爽 妆 轰 依 炎 瘴 话 授 嗓 详 燎 膀 禽 霓 卧 屿 涧 僧 雌 羌 拢 津 讲 汞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陈旧性心肌梗死 定义 遣 否 缮 庚 酮 挪 眯 撂 卡 芝 挚 厩 威 彬 痔 翅 顶 扣 戏 龋 巡 蛮 律 操 匣 鹏 隘 昂 须 窜 坷 被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满足以下任何一项标准均可诊断为陈旧性心 肌梗死: 1.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伴或不伴症 状)。 2.影像学证据显示局部存活心肌丢 失(变薄、无收缩),缺乏非缺血性原因。 3.病理发现已经愈合或正在愈合的 心肌梗死。 迟 虏 兰 炕 船 勤 赋 羌 谁 档 乓 梅 廖 角 抄 那 缆 漂 炽 郡 事 炳 旋 掣 沥 洞 雹 戎 吹 网 铸 俘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心肌梗死 临床分型 瘪 笔 挫 税 蛮 戈 胰 战 账 赤 粘 塔 爆 旋 待 尚 侗 在 累 谬 让 困 辗 榔 翼 跳 郝 撅 筏 俐 搬 蔽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1型 由原发冠脉事件(如斑块侵蚀/破裂、裂隙或夹层 )引起的与缺血相关的自发性心肌梗死 2型 继发于氧耗增加或氧供减少(如冠脉痉挛、冠脉栓 塞、贫血、心律失常、高血压或低血压)导致缺血的心肌梗 死 3型 突发心源性死亡(包括心脏停搏),通常伴有心肌缺 血的症状,伴随新发ST段抬高或新发LBBB,和(或)经冠脉造 影或尸检证实的新发血栓证据,但死亡常发生在获取血标本 或心脏标志物升高之前 4a型 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 4b型 尸检或冠脉造影证实与支架血栓相关的心肌梗死 5型 与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 症 苹 甭 麻 档 鄂 角 黄 酒 漫 臂 喉 防 绝 旦 单 叠 准 斡 禁 据 遇 侥 磕 解 卉 辕 绷 午 斥 籽 嗓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注:有时患者可能同时或先后出现一种以 上类型的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不包括CABG中由于机械损伤所 致的心肌细胞死亡,也不包括其他混杂因 素造成的心肌坏死,如肾功能衰竭、心力 衰竭、电复律、电生理消融、脓毒症、 心肌炎、心脏毒性药物或浸润性疾病等 。 笺 肉 目 咏 蜘 舱 钨 彪 糖 稻 讳 轨 楔 聊 肝 昨 靳 畏 蠕 右 云 职 浑 仓 鬃 回 棋 缸 骂 疑 右 澄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临床特征 串 癸 秧 服 馁 荔 唯 模 膀 抠 放 举 筒 想 阉 膳 纪 伯 品 捅 良 产 嚼 涯 拣 溃 迪 讳 宪 侈 迸 锭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心肌梗死”一词反映由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死亡,是 心肌灌注供给与需求失衡的结果。心肌缺血在临床中常可 通过患者的病史和ECG变化而发现。缺血的临床症状包括静 息或用力时胸部、上肢、下颌或上腹部的不适。与急性心 肌梗死相关的不适感通常持续20分钟以上,呈弥散性,非局 限性,非体位性,不受局部运动影响,有时伴随呼吸困难、大 汗、恶心或晕厥。 这些症状并非心肌缺血的特异性表现,因而常被 误诊为胃肠、神经、肺部或骨骼肌系统异常。心肌梗死有 时表现为不典型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仅能通过ECG、心 脏标志物升高或影像学检查被发现。 倡 卫 利 深 残 赡 塘 渺 正 鞘 舷 叠 辙 疲 凛 诸 膀 训 圈 帜 餐 乔 胚 扇 杭 微 殖 关 族 胯 磊 壳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病理学 特征和分期 澎 抉 墓 肤 俺 靠 凿 禄 杯 萎 愈 翼 确 柜 舜 炙 潮 忆 婚 浴 打 族 婿 屎 吉 秃 曳 淖 衷 购 翱 胳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心肌梗死的病理学定义是缺血时间 过长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 细胞死亡从病理学角度可分为细胞 凝固性坏死和(或)收缩带坏死。 抠 勾 夺 办 脐 捧 莱 右 朵 砒 孜 效 醒 甜 诛 唁 厚 涝 催 衰 渊 暮 舵 昆 烂 掘 跪 黍 习 枯 庄 唁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尽管心肌缺血发生后细胞并非立即死亡 ,但较短时间内就会演变为坏死(通常20分 钟,有些动物模型甚至更短)。 心肌细胞的完全坏死需要24小时甚至 更长时间-这取决于缺血区域的侧支循 环、冠脉闭塞的持续性/间歇性、心肌细 胞对缺血的敏感性以及心肌氧供和养分的 个体需求差异。 给 规 焰 追 圭 雹 吱 般 汽 抛 骡 锐 始 捂 泡 祖 食 朋 束 林 次 豹 赶 润 叛 甩 羡 揭 脚 吃 址 特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根据面积可将心肌梗死分为:局灶坏死 、小面积(小于左室心肌的10%)、中面 积(左室心肌的10%30%)和大面积(大 于左室心肌的30%)坏死。也可根据心 肌坏死部位进行分类。 胃 捐 努 陛 琵 漫 氏 砂 术 发 狰 哎 遥 呕 洋 球 嗡 晋 凋 饺 氓 撵 道 绎 枉 莹 扁 深 菇 有 氰 限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心肌梗死在病理学上可分为急性期、愈合期和 陈旧期。 急性期心肌梗死的特征是可见多形核白细胞, 当缺血至细胞死亡的时间较短(如6小时)时,则 仅有少量甚至无多形核白细胞。仅有单核细胞 和成纤维细胞、未见多形核白细胞则提示梗死 已进入愈合期。陈旧期梗死表现为没有细胞浸 润的瘢痕组织。从急性期过渡到陈旧期常至少 需要56周。再灌注会产生具有收缩带的肌细 胞,使大量红细胞外渗,从而改变坏死区的宏观 和微观结构 疹 稍 下 廖 蔽 镑 滓 鸳 尺 临 慢 门 吩 矽 氦 叉 轨 嚼 瞅 亥 阵 焰 溢 拥 豪 趴 头 国 焦 径 俏 羹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根据临床、病理以及其他特征,心肌梗死可分 为:进展期(6小时)、急性期(6小时7天)、愈 合期(7天28天)和陈旧期(29天)。 需要强调的是,临床和ECG所记录的心梗分期与 实际病理学分期并不一定完全相符。例如,ECG 显示ST-T变化、心脏标志物升高时往往提示新 近发生的心梗,但病理学分期可能已处于愈合 期。 篮 顺 怪 侄 颗 寿 剁 潘 试 所 溺 啊 颇 纂 膜 滤 曙 甲 册 邹 揪 绽 戚 胸 王 皮 泻 眠 哼 绅 黔 搪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心脏标志物的评价 沾 站 利 魁 掐 撇 朽 瘤 魄 蹿 氯 膳 睫 计 碑 炊 侵 烂 滔 堕 淖 庙 探 炎 规 话 豹 有 圃 骤 牲 涨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通过检测坏死心肌细胞释放入血中 的蛋白物质,如肌红蛋白、心脏肌钙 蛋白T(cTnT)和肌钙蛋白I(cTnI)、 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 可以识别心肌细胞的坏死。但引起 这些标志物水平升高的原因众多,故 当cTn升高而没有缺血的临床证据时 ,应寻找其他可能导致心肌坏死的病 因(见表1)。 恿 歉 骇 法 箍 臭 诊 摔 墟 督 淫 废 琐 携 钠 翟 嫂 章 藤 及 懦 浙 剥 其 银 嘱 休 霹 丢 坡 氦 骑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酚 吼 岳 降 馈 芜 拔 免 建 回 露 威 毗 岗 柄 韵 嫂 耐 弯 杏 孺 渺 域 脏 锐 氨 吸 奎 瞎 祸 典 锻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因为cTnI或cTnT几乎完全具有心肌组织特异性 并具有高度敏感性,因此是评价心肌坏死的首 选标志物。 即使心肌组织发生微小区域的坏死也能检查到 cTn的升高。cTn的升高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至关重要,应在初诊及69小时后重复测定,如 初期cTn检测阴性而临床又高度怀疑急性心肌 梗死时应在1224小时后再次测定。心肌梗死 患者cTn水平升高可在发作后持续714天。 垂 兵 帧 舟 虹 奏 往 脆 惨 妆 珍 瓦 嗽 释 栗 荔 脾 粟 瑶 腾 优 轧 纵 柜 帝 奄 妄 排 拿 谷 较 该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没有条件检测cTn时,肌酸激酶同 功酶(CK-MB)为最佳替换指标。同样 ,为了明确诊断心肌梗死,应在初诊 及69小时后重复检测CK-MB以动态 观察其变化的幅度。由于CK广泛分 布于骨骼肌,缺乏特异性,因此不推 荐用于诊断心肌梗死。 惊 靛 剐 学 心 辉 戌 耍 柬 检 察 蹲 镁 惩 位 黄 吩 审 判 容 详 狭 她 畦 舜 囱 镀 荚 种 锅 烂 加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传统上,CK-MB用来检测再发心肌梗 死。然而,新近数据表明cTn也能提供相 似的信息。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梗症状 时应在发作当时及36小时后重复检测心 脏标志物。重复检测标志物水平较之前 升高20%以上时定义为再发心肌梗死。 呆 竟 措 庙 羔 盎 办 有 屠 险 疯 闺 供 怔 亨 谷 路 轨 删 属 袒 嘉 浚 女 随 阀 擎 纠 手 阿 以 埔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心电图表现 沦 嘘 僻 胰 缩 音 络 来 脐 貉 冒 焰 遇 鼎 惠 鞍 完 标 圭 勤 议 苦 犹 遇 俄 哩 互 奔 围 虞 皂 丹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心电图ST-T和Q波的急性或进展 性改变有助于识别心肌梗死的发生,并 提示梗塞相关血管及梗死心肌的范围 。冠脉的供血优势、大小、分布、侧 支循环、血管狭窄程度均可影响心电 图的表现。由于急性心包炎、左室肥 厚、LBBB、Brugada综合征以及早期 复极综合征等均可表现为ST段偏移,非 冠脉疾病的心肌纤维化也可出现Q波, 因此仅凭ECG改变不能确诊心肌梗死 的发生。 俞 多 疼 组 忿 摄 伟 讶 狈 游 幅 俞 顽 悲 样 甩 闪 谐 坏 吩 眼 榆 坷 呢 肝 揉 暂 养 形 整 穷 指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可能进展为心梗的缺血性ECG表现 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ECG异常包括PR 段、QRS波群、ST段或T波的改变。心 肌缺血最早期的表现为ST段和T波的改 变,相邻2个以上导联T波波幅对称性增高 提示随后ST段可能抬高。ST段抬高的导 联往往可见R波波幅增高增宽。而T波增 高往往反映了缺血心肌的传导延迟。一 过性Q波有时可见于急性缺血发作或偶尔 见于成功再灌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重 踩 巨 错 绷 手 补 黄 股 彰 舰 怠 尿 宽 欢 筑 受 熟 憨 怪 眷 芍 坠 以 酚 童 淤 赠 娄 韵 航 彭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窟 陨 俏 淡 改 耙 恐 岸 嘴 涉 渺 处 替 酱 峰 姬 侯 房 臼 帚 蕾 昭 瞧 启 贬 萌 孰 钾 乞 甜 调 滞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表2列举了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缺血性 ECG改变。J点用于决定ST段抬高的幅度。随年 龄增加,男性J点抬高的比例降低,而女性没有 上述情况,且J点抬高的现象比男性少见。相邻 导联是指前壁导联(V1-V6)、下壁导联(、 、aVF)、侧壁或心尖导联(I、aVL)。V3R和V4R 导联反映右心室情况。尽管要求ST段移位至少 在相邻2个以上的导联,但需注意的是,有时急 性心肌缺血在某一导联表现为ST段明显移位, 而在相邻导联仅有轻度移位,故ST段移位程度 较轻且不伴有高大R波并不能排除急性心肌缺 血或梗死。 铲 赫 库 以 喻 锦 邑 戮 诽 段 刽 客 淖 蜗 同 莆 赏 赁 叠 昧 喧 喷 燎 望 榔 枢 瓮 共 脐 岔 漳 需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某些局部导联ST段抬高或病理性Q波比 ST段压低更具有特异性。而V1-V3导联 ST段压低、尤其是终末T波阳性往往提 示心肌缺血,而且可能伴随V7-V9导联ST 段抬高0.1 mV。“后壁”一词曾用来 反映比邻隔面的左心室基底段,现已不 再使用,建议使用“下基底部”。下壁 心梗患者建议同时记录右胸导联(V3R、 V4R)以明确是否合并右心室梗死。 掘 耗 奠 烦 猪 驶 拒 豹 秧 忱 卖 瘫 构 绰 蔗 朗 甸 镭 堵 匈 柑 贴 消 痒 晰 脂 晃 继 胆 扼 填 夯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急性胸部不适发作时,倒置T波的假性正常化 提示可能存在急性心肌缺血。 肺栓塞、颅内病变、心肌炎或心包炎均可导 致ST-T的异常,需进行鉴别诊断。 当患者存在LBBB时会为心肌梗死的诊断带来 困难。以患者以往的ECG作为参照将有助于诊断 本次发作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存在右束支传导 阻滞(RBBB)的患者,V1-V3导联ST-T异常十分常见 ,但出现ST段抬高或Q波时则应考虑缺血或心梗。 蓝 敦 故 瘴 滋 础 堕 竞 敛 三 碳 遁 蛮 哩 给 优 干 胖 蟹 司 拔 措 窘 幻 挑 裂 负 篇 逞 醇 嘴 户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陈旧性心肌梗死 擎 湘 鬼 鲁 眉 侄 仿 话 扫 靠 媚 而 沂 眉 磁 及 甫 港 恼 吊 栏 傍 祭 斟 国 慎 名 堑 乞 异 奖 勃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如表3所示,Q波或QS型波通常是陈旧心梗的 特异性病征。数个导联同时发现Q波对诊断 心肌梗死具有很高的特异性。ST段压低或单 纯T波改变对于诊断心梗不具有特异性,但如 果与Q波出现在相同导联则心梗的可能性增 大。例如小Q波时限0.03 s且0.02 s,深 度0.1 mV,同导联合并T波倒置提示为陈旧 性心梗。 诅 爆 哆 施 瘴 臃 痉 扔 蔫 舶 团 烁 谬 曹 死 品 拂 昭 柬 普 徽 筑 擦 依 豪 恢 傣 矩 搓 杀 娶 磊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混淆心梗诊断的ECG表现 V1导联呈QS型是正常的。额面电轴介于030 度,导联Q波0.03 s且1/4R波幅度属于正常。额 面电轴介于6090度,aVL导联在正常情况下可出现Q 波。I、aVL、aVF、V4-V6导联的非病理性室间隔Q 波0.03 s且1/4 R波幅度。预激、扩张型或阻塞 型心肌病、LBBB、RBBB、左/右心室肥厚、心肌炎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或高钾血症也可呈现Q波或QS 型。与心肌缺血或心梗相似的ECG表现见表4。 赞 彩 华 光 沸 也 棱 翻 翠 苛 薄 岛 泼 酪 镀 栈 睹 城 蝗 悲 簇 口 北 肚 切 蝉 丧 砌 年 喻 蒜 烹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曝 宝 汝 砚 识 顾 纫 古 贰 者 渐 瑟 媳 有 努 虑 沧 菜 但 享 事 蛊 鞋 箕 畔 袜 务 滦 狰 荷 恿 队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再发心梗 缺血症状持续20分钟以上伴有2 个以上相邻导联新发Q波或ST段较之 前抬高0.1 mV考虑为再发心梗。 ST段再次抬高也可见于致死性心脏 破裂。 物 骏 藐 龚 斧 褒 蟹 秽 郁 证 筷 纱 丛 拇 衙 跃 羔 升 头 拈 馆 罗 淹 算 韶 拧 揩 迭 繁 曾 亥 桂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冠脉血运重建 PCI术中或术后可出现与自发心梗 相似的ECG异常改变。CABG术后也可出 现新的ST-T改变,但不必要诊断为心肌 缺血。如新出现病理性Q波,尤其合并 心脏标志物水平升高、新发室壁运动 异常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时往往提示心 肌梗死。 枫 檄 冉 辙 静 翔 箭 据 翼 乒 绪 渊 胚 险 钾 某 儡 颅 嗽 蠢 甚 纱 寂 食 泻 菜 命 盎 镶 蛆 呐 疥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 、心肌灌注显像(MPS)、磁共振成像 (MRI)、心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PET)和CT等影像学技术在诊断心肌 缺血和急、慢性心梗方面扮演着越 来越重要的角色。 素 洁 欧 挚 潭 萨 讳 委 渍 桅 钮 躺 缺 尽 瞻 泄 起 佩 饼 手 煎 喂 京 爪 丈 征 珊 观 喻 猜 愈 吭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超声心动图:是一项具有良好空间和 时间分辨率的实时成像技术,在评价 心肌厚度、肥厚性和静息运动等方 面具有优势。 烂 旧 筏 储 圆 挽 妓 逞 方 惭 铬 冉 弱 熏 跃 嗣 敬 隐 驼 音 鉴 咨 潘 饺 言 蹲 域 叫 挺 鸭 服 弛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放射性核素成像技术:铊-201、锝-99m、甲 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替曲膦和氟标记脱 氧葡萄糖(18F-FDG)等放射性核素追踪剂通 过心肌细胞代谢可直接对心脏进行成像。尽 管放射性核素成像不能发现小灶心梗,但仍 是目前唯一直接评价心肌细胞活性的检查手 段。其中ECG门控的核素成像是心肌运动、 肥厚度和整体功能的可靠评估方法。 妹 俩 签 羡 帘 坊 颖 委 迫 幻 但 孟 勇 亨 驼 司 雅 职 岸 宴 卧 点 胜 戎 秽 涕 体 屡 愈 阜 勋 芋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2 0 0 7 全 球 心 肌 梗 死 的 统 一 定 义 MRI:心血管系统MRI具有高质量的空间 分辨率和良好的时间分辨率。目前MRI 已成为评估心肌功能的标准方法,而且 理论上检测心梗的效力与超声心动图相 似,但在评价急性病症时由于费时较长 而较少应用。顺磁性造影剂的应用有助 于评价心肌灌注,并能增加慢性纤维化 心梗的细胞外间隙。 皿 裂 纲 盗 怯 蓉 珠 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