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得道多助%2C失道寡助》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9/7/b13837c9-1fc8-4046-9258-3f5818684a3d/b13837c9-1fc8-4046-9258-3f5818684a3d1.gif)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得道多助%2C失道寡助》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9/7/b13837c9-1fc8-4046-9258-3f5818684a3d/b13837c9-1fc8-4046-9258-3f5818684a3d2.gif)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得道多助%2C失道寡助》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9/7/b13837c9-1fc8-4046-9258-3f5818684a3d/b13837c9-1fc8-4046-9258-3f5818684a3d3.gif)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得道多助%2C失道寡助》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9/7/b13837c9-1fc8-4046-9258-3f5818684a3d/b13837c9-1fc8-4046-9258-3f5818684a3d4.gif)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得道多助%2C失道寡助》同步训练[新人教版]1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9/7/b13837c9-1fc8-4046-9258-3f5818684a3d/b13837c9-1fc8-4046-9258-3f5818684a3d5.gif)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十八课第十八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作者是 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是 学说代表人物。 答案:战国时期|孟子|儒家 解析:分析:本题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每个字都不能写错。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 、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 2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困于心衡于虑 。 答案:畔:通“叛”,背叛|衡通横,梗塞 解析:分析:解释文言实词,很多都是直译,就是用这个字用组词,注意此题中“畔”和 “衡”是通假字现象。 点评: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 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答案:C 解析:分析:A“得道者”的意思是施行仁政。故选 C。 点评: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答案:兵器|限制|通“叛”,背叛 解析:分析:解释文言实词,很多都是直译,就是用这个字用组词,注意此题中“畔”是 通假字现象,“域”是名词作动词。 点评:古文中字词的多义性和活用是常见的,也是常考的,学习要要注意归纳记忆,考试 时要根据句意判断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5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 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答案:B 解析:分析:C 应是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点评:分清楚论证与论点的关系。 6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答案:D 解析:分析:D 项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 的思想,没有“法治”的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要了解作者的思想。 7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郭 爷娘闻女来,出郭郭相扶将 B多助之至至 余人各复延至至其家 C威天下不以兵兵革之利 上使外将兵兵 D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吾义固固不杀人。 答案:A 解析:分析:B 至:极点,到;C 兵:兵器,士兵;D 固:巩固,本来。A 郭都是外城的意 思,故选 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 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8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弟子 等合著的。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之一。与 、 、 并称“四书”。 答案:大学|论语|中庸 解析:分析:本题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每个字都不能写错。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 、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 9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3 答案: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家和万事兴。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解析:分析:“人和”就是施行仁政的结果,人心就会聚在一起,力量才会强大。 点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与“人和”有关即可。 10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委而去之 (到 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 答案:A 解析:分析:A 应是委:放弃,丢下。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 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11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标 2 处)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答案: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解析:分析: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研读短文,理解文段的大意。熟读精思,理解内容是 正确断句的前提。在大致掌握了文章意思之后,凭语感把确有把握、容易分辨的地方先断 开来,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解答此题要了解断句的一般规律。文言语句,我们可以 利用其中的名词、虚词、句式等作为突破口,寻找断句之处,还要读懂文句的意思,结合 上下文进行判断。 1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属予作文以记之 答案:D 解析:分析:D 项“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其余各项“以”字均为介词。 点评:古文中字词的多义性和活用是常见的,也是常考的,学习要要注意归纳记忆,考试 时要根据句意判断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1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 B.必有/得天时/者矣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答案:C 解析:分析: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研读短文,理解文段的大意。熟读精思,理解内容是 4 正确断句的前提。在大致掌握了文章意思之后,凭语感把确有把握、容易分辨的地方先断 开来,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解答此题要了解断句的一般规律。文言语句,我们可以 利用其中的名词、虚词、句式等作为突破口,寻找断句之处,还要读懂文句的意思,结合 上下文进行判断。 14解释加点词语: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答案: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名词用作动词,震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固。 解析:分析: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词 性或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随着 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新的含义。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 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 活用为名词。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4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 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 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 15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两项是(2 分) ( )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夫以老者之智 D.属予作文以记之 答案:B C 解析:分析:A 把,D 来,BC 凭借,与例句相同,故选 BC。 点评:对于常用虚词要多积累多记忆。 16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答案:C 5 解析:分析:C 项应是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点评:体会议论文论证方法。 17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答案:B 解析:分析:B 应是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掌握。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必须直译,坚持“换”“调” “补”“留”“删”的五字原则,实现“信”“雅”“达”的目标。 18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记之 B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绍 D择其善者而从之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答案:D 解析:分析:A“以”凭借/ 来。B“之” 代词指城池/ 到,往。C“于”介词,给/ 和。 D 都是连词表顺承。 点评:对于文言虚词要多积累多记忆。 19写出词语的古义今义: 城: 古义: 今义: 池: 古义: 今义: 答案:城墙|城市|护城河|小水池 解析:分析:文言文中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新的含义。 点评: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6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委而去之 答案:池:护城衬。|兵革: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委: 放弃,丢下。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 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注意“兵革”与现在的意思不同。 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 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 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2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解析:分析:议论文的论点就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找论点一般看题目、开头、中间、结 尾。本文论点在开头。 点评:掌握找论点的方法,可以快速找到论点。 22. 作者从反面论证“人和”的重要性的一组排比句是 答案: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注意题干中是“反面”一词,就是从相反的方面来论证“仁和”的 重要性。 点评:解题要找到关键词再从课文中找原句。 23. 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用原文回答) 答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注意,题干中的三个词语天时、地利、人和。根据词语找原句 点评:看清题干要求解答不难。 24.阅读理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 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 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答案:B 解析:分析:B 项“池”是护城河的意思。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实词的理解的。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 弄清全文大意。 (2).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 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 答案: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 解析:分析:“非不高、非不深、非不坚利”看出是双重否定句。三个相同读句子在一起 就是排比修辞。 点评:常用修辞手法有拟人、比喻、排比等,比较容易分辨出来的。 25. 比较阅读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 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 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 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 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足兵 兵 民信之矣 信 8 答案:兵器|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军备(军队) |信任,信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实词的理解的。“兵”与现在的意思不同,这里是“兵器”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西格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会计主管岗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绥化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25年度“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8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招聘高层次人才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济宁市市直卫生健康系统“校园双选会”笔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潍坊市技师学院公开招聘控制总量工作人员(3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贵州人才博览会专场活动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引进专业人才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广西崇左市凭祥市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6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金丽农业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江苏南京市第一医院药学部静配中心岗位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东莞市水务局招聘聘用人员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中证金融研究院招聘1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场保安礼仪培训课件
- 金税四期培训
- 现浇空心板桥梁施工方案
- 托管班安全培训课件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Home Sweet Home教案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产品配送方案及措施
- 教学课件正文字体设计
- 法治护航-健康成长课件
- 口令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