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邓稼先》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邓稼先》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邓稼先》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邓稼先》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邓稼先》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1 邓稼先邓稼先 【导学目标】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一)积累字词 1给加粗的字注音 可歌可泣泣 鲜鲜为人知 鞠躬尽瘁瘁 锋芒芒毕露 热泪盈盈眶 马革裹裹尸 层层出不穷 风悲日曛曛 2据拼音写汉字 至死不 xi 妇 r皆知 平沙无 yn 家喻户 xio 兽 tng亡群 燕然 l功 3你能根据下面的词义说出成语吗? (1)比喻人的锐气、才能完全显露出来,多用于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 ) (2)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为止。 ( ) (3)每家每户都知道。 ( ) (4)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 ) (5)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得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 ) (二)根据你掌握的文学知识填空。 4 邓稼先的作者是,美籍华裔学家,获 1957 年诺贝尔学奖。 他和邓稼先有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情。 【合作探究】 5速读课文,试用一句话说说“我眼中的邓稼先” 。 6请用“我发现词语(句子、段落)写得好,它好在”的句式赏析文中的美点。 【拓展提升】 7.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仿 照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写一段话礼赞伟大的科学家邓稼先。 2 【2002 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 黄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一生都在科学的世界里探求真谛,一生都在默默地传递着知 识的薪火,面对名利的起落,他处之淡然。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的领域里为 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两弹”元勋邓稼先: 第二课时 【预习导学】 1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归纳六个部分的内容,说说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1) (2) (3) (4) (5) (6) 【合作探究】 2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3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研制“两弹”的过程和巨大贡献上,为 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地介绍? 4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5第四部分最后说:“我热泪满眶,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 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拓展提升】 6课文第五部分中引用了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 ,显示了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 ,用 300 字 左右的文字,充分发挥你的想象与联想,描绘邓稼先工作的环境。 7读下列材料,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 杨振宁和周润发同机抵达上海机场。周润发一下飞机,就被无数的歌迷影迷团团围住,拍照、送鲜 花、请求签名热闹非凡。一位工作人员对身边的青年说:“杨振宁也在这架飞机上!”有青年 问了一句:“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 第三课时 【预习导学】 1朗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 ,完成文后问题 (1)这部分的标题“我不能走” ,如果改为“他忠于职守”好不好?为什么? 作者引用他和邓稼先在昆明读大学时一起背诵过的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不知稼先在手有没有颤抖”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老友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引用“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一首五四时代的歌曲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2阅读老舍的我的母亲,完成文后问题 我在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望是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 轻母亲的辛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 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 母亲坐了半个月的摊,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 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 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一样疼爱的,但 是假若她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 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以至耽误了女儿的 4 青春。当花桥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 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下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早至晚 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 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 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 “去吧,小子!”街上是那 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 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这篇文章写了哪三件事?各用一句话概括。 (2)这篇文章是按照_顺序记叙的。 (3)老舍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试根据示例,用一两句话简析下面的话。 示例:“她愣住了” ,写出母亲听说儿子还须辞母返校时感到突然,爱子情深。 甲 “母亲笑了” ,写出母亲 乙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写出母亲 丙 “她递给我一些花生, 去吧,小子! ” ,写出母亲 (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11邓稼先第一课时( 略) 第二课时 1、 (1) 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2) 简单介 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3) 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 历史性贡献的原因。(4)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 傲。(5) 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6) 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 ,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 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 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 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 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 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2、先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 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3、按理说, 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 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 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 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 50 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 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 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 者与邓稼先虽然有 50 年的友谊,但分隔大 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 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 是很高明的。4、他们都是本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都是本国的功臣。但他们的性格和 为人截然不同。奥本海默锋芒毕露,爱出风头,令人难堪;而邓稼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从不骄 人。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说明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作者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