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及形态学复检课件_第1页
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及形态学复检课件_第2页
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及形态学复检课件_第3页
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及形态学复检课件_第4页
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及形态学复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及形态学复检 Program of Urban and Rural Counterpart Support on Clin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Standard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主要内容 一、血细胞分析仪发展简史 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 三、血细胞检验图形及临床应用 四、如何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u血细胞形态学复检 u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评价及全面质量管理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血液分析产品的发展历程 17世纪 列文虎克 原始的显微镜 1674年 列文虎克伦敦皇家学会哲学学报- 第一篇对红细胞的正式记载 1855年 发明了用于计数血细胞的计数板 改良Neubauer 计数板 1879年 埃尔利希(德国) 发明活体染色法 * 一、血细胞分析仪发展简史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库尔特原理 v 血细胞是相对不良导体,当其悬浮于电解质溶液中通过检测微孔时,会改 变微孔内外原来恒定的电阻,结果产生电脉冲。脉冲的大小代表了通过微 孔血细胞的体积大小,脉冲的数量代表了通过微孔血细胞的数量。 Wallance H. Coulter n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人库尔特发明并申 请了粒子计数的设计专利。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基于Coulter 原理的血细胞计数 在1953 年获得美国发明专利 同年和他的兄弟约瑟夫(Joseph )开创了自己的 公司,并成功的设计和制造出了可以计数血细胞的 专用仪器,然后开始了在这一领域的商业运作 华莱士.库尔特 约瑟夫.库尔特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历史 70年代血小板与红细胞同时计数 80年代,在8项检测基础上加上红细胞指数、三个直方图的 报告,不仅提供是否贫血,且可对贫血的类型和原因进行分 析; 90年代,将激光、射频、化学染色计数应用于对细胞特性 的分析,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出现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VCS原理 激光法原理荧光染色法 化学染色法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血细胞分析仪的现状 v血常规检验多参数化 有的仪器可以提供4050种测量或计算参数 ,有的甚至还整 合了免疫化学参数,如CD3,CD4等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 v多功能合成扩展 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进行常规血细胞分析,近年来它增加了许多扩 展的功能。例如将网织红细胞(RET)的计数和分析功能加入其中。 v检测速度的提高 增加了自动进样系统,测定速度加快,一般可以达到每小时 80100个样品。 v血细胞分析仪产品的系列化和流水线化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v 数字化图像分析或仪器视觉技术进入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v 利用单克隆抗体标记技术提高仪器识别细胞能力 v 同机检测血细胞和血浆内化学或免疫学指标 v 机内“专家诊断系统”的临床应用 v 实现血细胞分析仪与标本前处理仪器、生化分析仪、免疫分 析仪更便捷的全自动流水线 血细胞分析仪技术展望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二、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 v 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原理 v 白细胞分类计数原理 v 血红蛋白检测原理 * platelets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一)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原理 v电阻抗法(库尔特原理) * 红细胞与血小板的检测在同一通道,小红细胞,细胞碎片 及血小板自身的聚集等对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的 影响较大,血小板直方图能反映这些变化,出现异常血小 板直方图,根据图形的变化可了解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 (大于右侧阈值考虑为红细胞)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原理 白细胞三分群计数原理 白细胞五分类计数原理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v根据白细胞体积大小,可初步确认细胞分群 第一群(30-90fl):小细胞群,主要分布的是淋巴细胞 第二群(90-160fl):中间细胞群,主要包括单核细胞、嗜酸 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核左移的各阶断幼稚细胞或白血病 时白血病细胞 第三群(160fl以上):大细胞群,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三分群计数原理 小细胞群 中间细胞群 大细胞群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仪器测定的细胞大小指加入溶血素后的白细胞大小 血浓缩图片: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 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溶血剂处理后的白细胞:白细胞膜缩于细胞核 上,只能见大,中,小三群细胞核,淋巴细胞 最小,单核细胞次之,分叶核粒细胞最大 * 白细胞三分群计数原理 v 白细胞经特殊溶血素处理后,细胞失水,各群细胞体积分布差异增加。 v 分布范围:35-450fl (256个通道) v 白细胞可以根据体积大小区分为三个群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的缺陷 * v 方法学单一,非特异性检测 (1)仅分大小,不辨其他特性,相同大小的颗粒易误计数 (2)中间细胞包含了多种细胞,和成熟WBC分类有很大差异 v 干扰大,异常标本的处理能力差 (1)MID增多:可能是MONO、EOS、BASO、BLAST增多 (2)LYM干扰:PLT、NRBC、FWBC (3)PLT干扰:RBC、PLT本身、FWBC等 (4)异常颗粒或信号的干扰 三分类结果仅为初步结果,要求我们进行 形态学检验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白细胞五分类计数原理 v 激光与细胞化学法 v 容量、电导、光散射法 v 电阻抗与射频及特殊染色法 v 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 v 流式细胞术及核酸荧光染色法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流式细胞技术、核酸荧光染色技术 待测血样稀释成单个细胞悬液,经过核酸荧光染色后,在 鞘液的约束下,排成单列通过测量区的细胞在垂直入射的 激光束照射和激发下,产生: 前向散射光(FSC,主要反映细胞的大小) 侧向散射光(SSC,主要反映细胞内容物的复杂度) 侧向荧光(SFL,主要反映核酸含量的多少) 举例:Sysmex XE-2100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WBC/BASO通道(白细胞总数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SSC(侧向散射光) FSC(前向散射光) 酸性溶血素 1.红细胞溶解 2.嗜碱性细胞固定 3.其余白细胞胞质皱缩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DIFF通道(白细胞分类和幼稚粒细胞定量) 正常散点图 异常散点图 红细胞溶解,白细胞膜被打孔,荧光染料染色核酸成分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射频/直流电技术(RF / DC) 电学法: 射频RF:(核/胞质比率) 直流电DC: 细胞体积 在IMI通道中, 红细胞、血小板溶解 成熟白细胞膜磷脂多,也溶解 主要检测: 原始细胞 幼稚粒细胞 血小板聚集 IMI通道(幼稚髓性细胞和血小板聚集的检测)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Ret/PLT-O 通道 NRBC通道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三)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分光光度比色 v 光学比色法原理 v 检测物质为血红蛋白衍生物 v ISCH推荐使用氰化高铁法(HiCN)吸收峰在540nm 氰化血红蛋白 含有氰化物 月桂酰硫酸钠(SLS)血红蛋白 不含氰化物 v 各型号血细胞分析仪必须以HiCN值为标准进行校正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血细胞分布直方图 v 一种可以显示细胞分群情况的图形 v 横坐标(“X”轴)表示细胞体积(以fl表示) v 纵坐标(“Y”轴)表示细胞相对数量 三、血细胞检验图形及临床应用 * 白细胞体积 分布直方图 红细胞体积 分布直方图 血小板分布直方图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一)白细胞分布直方图及临床应用 v白细胞正常直方图 在35 - 450fl 范围内分析白细胞的体积 根据体积大小分为三群:小细胞群、中间细胞群、大细胞群 出现异常直方图时,常伴随相应部位的报警信号。 * 小细胞群 中间细胞群 大细胞群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白细胞直方图的临床意义 v图形变化决定进一步检查的内容 根据图形变化,决定是否进一步镜检,提示在显微 镜分类时注意异常细胞的存在 v白细胞直方图变化无特异性 如中间细胞群可包括大淋巴细胞、原始细胞、幼稚 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细胞,其中任一细胞增多 ,均可使直方图产生相似的变化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v反映某些人为或病理因素干扰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 (x 400) 中性粒细胞峰高、面宽中性粒细胞峰高、面宽 WBC LYM% MXD% NEUT% 23.8 x 109/L 8.1% 7.9% 84.0% Stab Seg Lym Mono Eo Baso 8 % 77% 7 % 7 % 1 % 0 % * 白细胞分布直方图及临床应用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 (x 1000) Stab Seg Lymph Mono Eo Baso Aty-Lym 4 % 20 % 64 % 4 % 5 % 0 % 3 % WBC LYM% MXD% NEUT% 7.9 x 109/L + 64.7% 15.8% 19.5%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单核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 (x 1000) 中部突起中部突起 Stab Seg Lymph Mono Eo Baso Aty-Lym 8 % 37 % 17 % 36 % 1 % 0 % 1 % WBC LYM% MXD% NEUT% 7.7 x 109/L F1 * 13.2% F2 * 37.7% 49.1%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x 1000) 中部突起中部突起 Stab Seg Lymph Mono Eo Baso My Aty-Lym 1 % 19 % 20 % 9 % 48 % 1 % 1 % 1 % WBC LYM% MXD% NEUT% 4.3 x 109/L 18.3% + 62.2% 19.5%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酷似正常淋巴细胞增多 在60fL处出现明显尖峰,中间细胞群和大细胞群波谷消失 骨髓免疫分型确诊为B淋巴细胞白血病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白细胞三分群消失 ,出现单一曲线,主峰位于175fL 提示出现大量中性和中性幼稚细胞,分类没有结果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常见报警信息常见报警信息 报警提示直方图异常区域原因 R1淋巴细胞左侧区域 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疟原虫/有核红 细胞/不溶解红细胞/异常淋巴细胞 R2淋巴和单个核细胞之间 异常淋巴细胞/原幼细胞/浆细胞/嗜酸性 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R3单个核和粒细胞间 未成熟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异常细胞 R4粒细胞右侧区域 粒细胞增多症 RM多区异常 以上多种原因引起 R1R2R4 R3 AL AM AG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报警信息的功能 v提高血细胞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用于筛选血常规的异常白细胞分类结果 v对于疑似血液病患者,无论仪器是否有报警信 号,均应作涂片复检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白细胞计数和分群的注意事项 v 溶血剂处理后的白细胞直方图变化 溶血剂处理后的白细胞体积与其自然体积不完全一致,电阻抗法白细胞直方 图并不能代表其自然状况,但可以用于判断白细胞各亚群的分布情况,作为血涂 片显微镜检查前的“初筛”,对病理标本必须经显微镜检查确认。 v 血细胞分析仪必须使用配套试剂 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所采用的稀释液及溶血剂成分不完全相同,对白细胞膜的 作用程度不同,同一份血液标本在不同仪器的直方图形状有所不同,所以各型号 仪器确定白细胞“分群”的区分界限设置点也不同。 v 不同血细胞分析仪的直方图不同 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仪器的白细胞直方图是不完全相同的,但各类仪器电阻抗 法白细胞直方图的病理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v 红细胞正常直方图 (二)红细胞分布直方图及临床应用 l 36-360fl范围内分析红细胞 l 在直方图上反映的是生理状态下的红细胞大小 l 在典型的红细胞直方图可以分两个群 l 相关参数:MCV、RDW l 红细胞体积发生变化时直方图可左移或右移或出现双峰 * 红细胞主群 大细胞群 fl 相 对 数 量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缺铁性贫血治疗前: 波峰左移,峰底变宽 缺铁性贫血治疗后: 双峰,峰底变宽 * 不同类型贫血时,红细胞体积的变化使红细胞体积分布图 形发生变化,结合其他参数对鉴别诊断颇有价值。 红细胞分布直方图的临床意义 峰左移 双峰 v 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波峰左移,峰底基本不变 * 峰左移 v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巨幼细胞性贫血: 波峰右移,峰底变宽 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后: 可有双峰,峰底变宽 * 峰右移 双峰 v 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红细胞计数的注意事项 含有白细胞因素,但可以忽略 红细胞:白细胞约为750:1 病理情况下易产生误差 白细胞增加明显 贫血严重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三)血小板分布直方图及临床应用 v血小板正常直方图 * n2-30fl 范围内分析血小板 n正常呈左偏态分布,主要集中在2-15fl n相关参数: PLT, MPV, PCT,PDW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血小板直方图的临床意义 * 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q大血小板 q小红细胞 q聚集的血小板干扰 a.正常血小板直方图;b.大血小板直方图;c.小血小板直方图; d、e.聚集的血小板直方图; f.小红细胞干扰的血细胞直方图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 u大血小板 出现大血小板的血样,PLT直方图分布较宽,显示出大血小板。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u 小红细胞干扰血小板计数 v 特征:直方图右侧曲线最低点不与X轴重合,然后又高高抬起,该 标本红细胞直方图左移,峰底变宽,血涂片上见较多小红细胞。 * 小红细胞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u 血小板聚集 WBC直方图 PLT直方图 血图片检查所示,几十个血小板凝集在一起 的血样。 WBC直方图Ghost区和小细胞区域之间的鉴 别线与直方图的交点很高(箭头所示) 同时有WL报警信号。 PLT直方图也提示有大颗粒存在。 因此无法测得正确血小板数目,需重新采血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四、如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一)排除病理性误差干扰因素 (二)血细胞形态学复检 (三)试剂的合理使用及仪器的规范使用 (四)性能评价与质量管理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常见误差因素分析 v白细胞计数的干扰因素 假性白细胞减少或增多 v红细胞计数干扰因素 假性红细胞减少或增多 v血小板计数干扰因素 假性血小板减少或增多 * (一)排除病理性误差干扰因素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u白细胞计数的干扰因素 v白细胞聚集所致假性白细胞减少 v红细胞溶血不良所致假性白细胞增多 v有核红细胞所致假性白细胞增多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红细胞溶血不良-假性白细胞增多 处理方法 形态学镜检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典型的红细胞溶血不良干扰直方图 在WBC直方图上,WBC低鉴别线与直方图曲线交点的位置异常高。 同时有WL报警信号,“*”表示WBC数据不可信。 这种现象在肝疾病患者血中多见。 白细胞直方图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红细胞溶血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v 发病机制 脂类代谢异常 红细胞膜表面与外周血脂类结合形成脂质颗粒保护膜 红细胞膜表面结构异常 正常浓度的溶血素无法破坏红细胞膜表面 v 病因 肝功能低下(肝硬化、肝癌晚期、胆道堵塞) 高脂血症 高胆固醇制剂输液治疗过程中 异常血红蛋白症(Hgb-S症、Hgb-C症)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有核红细胞的干扰-假性白细胞增多 WBC: 56.1X109/L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如何排除NRBC对白细胞检测的干扰 v 形态学镜检 v 高端仪器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有核红细胞增多的原因 v 血液学疾病: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急性红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恶性淋巴瘤 骨髓转移癌 骨髓纤维化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n血液非肿瘤性疾病 u缺铁性贫血 u巨幼细胞贫血 u溶血性贫血 u增生性贫血 u再生障碍性贫血 u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n感染性疾病 n原发性脾亢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u红细胞计数的干扰因素 v红细胞冷凝集所致假性红细胞减少 v巨大血小板所致假性红细胞增多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红细胞凝集-假性红细胞减少 RBC HGB HCT MCV MCH MCHC RDW 2.23 144 0.249 111.7 64.6 578 0.254 1012/L g/L fL pg g/L 处理方法:处理方法: 1.1.加温至加温至3737O O C C 2.2.离心洗涤红细胞(用等量稀释液置换血浆或上清液)离心洗涤红细胞(用等量稀释液置换血浆或上清液)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红细胞冷凝集-假性红细胞减少 v 冷凝集素综合症 在31以下 自身红细胞抗原发生可逆性凝集 v 病因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或全身性红斑狼疮 肺炎支原体属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 肝硬化、非典型性肺炎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u血小板计数的干扰因素 v假性血小板减少 样品采集环节中的血小板聚集 EDT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卫星现象 巨大血小板 v假性血小板增多 红、白细胞碎片 小红细胞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PLT: 51109/L EDTA诱导血小板聚集-假性血小板减少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EDTA诱导血小板聚集-假性血小板减少 v 发病率 0.07%0.11% v 诱因 健康人 自身免疫病、慢性炎症、病毒或细菌感染 肿瘤 v 潜在的误诊风险高 预防性血小板输血的医学决定水平 血小板计数为20109/L 误诊为ITP或TTP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EDTA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发病机制 v 血小板糖膜改变,血小板膜内隐匿性抗原暴露 v 血浆中自身抗体与隐匿性抗原形成复合物 v 激活细胞膜中的磷酯酶 v 血小板膜水解并释放血小板活性物质 AA、ADP、5-TH、胶原、凝血酶原等 v 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被活化 v 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受体结合后聚集成团 v 出现血小板假性减少 * EDTA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处理方法 u 光学显微镜直接镜检 采用血小板稀释液进行预稀释 瑞氏染色 u 更换抗凝剂重新抽血检测 枸橼酸钠 肝素钠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巨大血小板-假性血小板减少 PLT-I 32 109/L PLT-O 54 109/L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巨大血小板的处理办法 v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v 人工计数形态学确认 同血小板聚集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红、白细胞碎片的干扰-假性血小板增多 PLT-I 16 109/L PLT-O 6 109/L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红、白细胞碎片产生的原因 v 红细胞碎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心源性溶血性贫血 其它 化学中毒、肾功能衰竭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化疗 v 白细胞碎片 AML、淋巴瘤、严重感染、化疗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如何制定形态学复检规则(一) v 以国际实验血液学发表的“41条”规则为依据 Lab Hematol 2005,11:83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8, 31: 752 v 复检的绝对条件 报警提示 未成熟细胞 原始细胞 有核红细胞 仪器分群结果异常 确诊为或疑似血液恶性肿瘤者 v 复检的可调节条件 血细胞计数超出参考范围 (二)血细胞形态学复检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如何制定形态学复检规则(二) v 涂片镜检阳性判断标准 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 Lab Hematol 2005,11:83 中国血液学复检专家组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8, 31: 752 v 涂片镜检要求 由2名人员进行双盲检测 计数结果 均值 形态结果 任何1名人员发现阳性即判断为镜检阳性 v 统计学分析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如何制定形态学复检规则(三) 阳性 率 假阳性 率 阴性 率 假阴性 率 符合 率 复检率 14.23 % 23.71% 59.61 % 2.45% 73.84 % 37.94% 首先参考“41条”规则 降低复检率 从降低假阳性率入手 不能单纯追求复检率降低 控制漏诊率在临床可接受水平( 2.0X109/L 26.WBC26.WBC结果不可信结果不可信 报警:报警:* * 30.PLT30.PLT聚集报警?聚集报警?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Stab Seg Lymph Mono Eo Baso PLT Clumps (+) 0.0【%】 8.5【%】 11.5【%】 1.0【%】 78.5【%】 0.5【%】 涂片镜检分类结果:涂片镜检分类结果: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血小板凝集血小板凝集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嗜酸性嗜酸性杆状核杆状核粒细胞粒细胞 嗜酸性晚幼粒细胞嗜酸性晚幼粒细胞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病例病例3ALL3ALL(L1L1) 女,女,1515岁岁 患者自觉食欲减退,患者自觉食欲减退,8 8月初发热,约月初发热,约2 2天后退热。天后退热。8 8月月1515日就诊入院。日就诊入院。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L1) WBC NEUT LYMPH MONO EO BASO &194.4【109/L】 -【109/L】-【%】 -【109/L】-【%】 -【109/L】 -【%】 0.20*【109/L】 0.1*【%】 -【109/L】 -【%】 分析仪测定结果:分析仪测定结果: DIFF散点图上,散点分布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区域形成单个集落(红色箭头示),提示出现原 始细胞。散点分布于侧向荧光强度高的区域,提 示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绿色箭头示)。 在IMI散点图上,可见红点,提示出现原始细胞。 在NRBC散点图上,可见粉红点(蓝色箭头示),为 NRBC。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病例病例3ALL3ALL(L1L1) 报警提示:报警提示: WBC WBC AbnAbn ScattergramScattergram LeukocytosisLeukocytosis Immature Immature GranGran? ? Left Shit?Left Shit? Blasts?Blasts? AnemiaAnemia Stab Seg Lymph Mono Eo Baso Blast Aty-Ly 0.5【%】 0.5【%】 4.5【%】 0.5【%】 0.0【%】 0.0【%】 93.0【%】 1.0【%】 涂片镜检分类结果:涂片镜检分类结果: 原始淋巴细胞原始淋巴细胞 第一型(L1) 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 径12um为主,染色质较粗,结构较一致,核仁 少而小,不清楚,胞浆少,轻或中度嗜碱性。 * 复检规则:复检规则: 2.WBC2.WBC超出界值超出界值 16.16.无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无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24.24.怀疑性报警怀疑性报警: :不成熟粒细胞?不成熟粒细胞? 34.34.左移报警?左移报警? 37.37.原始细胞报警?原始细胞报警?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 * 过氧化物酶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 (阴性)(阴性) 过氧化物酶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 (粒细胞阳性)(粒细胞阳性)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三)试剂的合理使用及仪器的规范使用 v 试剂的合理使用(直接影响脉冲大小) 尽可能使用配套试剂 v 仪器的规范使用 避免堵孔 * v 采血时混入纤维丝 v 采血不畅有小凝块 v 蛋白沉淀未及时清洗 v 标本未加盖落入灰尘 v 水分蒸发形成结晶 堵孔原因堵孔原因 不用棉花球擦拭 确保采血顺利 及时清洗仪器 注意工作环境/样本加盖 去除结晶 预防方法预防方法 避免堵孔避免堵孔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四)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评价及质量管理 v质量管理 分析前质量管理 分析中质量管理 分析后质量管理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分析前的质量管理 v 做好操作人员上岗前的培训。 v 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安装环境。 v 做好仪器的鉴定和校正。 -血细胞分析仪性能验证 v 做好仪器的管理工作。 v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v 注意受检者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血细胞分析仪性能验证内容 v精密度 v携带污染率 v线性范围 v可比性 v白细胞分类的鉴定 性能评价 血细胞分析仪安装后或每次维修后,必须按照ICSH公 布的血细胞分析仪评价指标对分析仪的技术性能进行测试 与评价,这对充分发挥血细胞分析仪的正常作用、为临床 提供准确检验信息起重要作用。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精密度 v实验方案 根据NCCLS EP15-A文件 取低、中、高三个水平的新鲜血,连续重复测定11次 ,弃掉第1次结果 采用后面10个结果计算CV,SD v要求 CV符合卫生部临检中心规定 参数WBCRBCHGBHCTMCVPLT 判定标 准CV 3.00% 1.50% 1.50% 1.50% 1.50% 4.00%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精密度实例分析 参数WBCRBCHGBHCTMCVPLT 单位 109/L1012/Lg/LL/LfL109/L 13.80 3.11 86 31.2 67.8 135 23.82 3.08 86 31.3 67.3 127 33.77 3.11 86 30.8 67.2 129 43.87 3.08 87 31.1 66.9 129 53.94 3.07 86 30.9 66.7 130 63.84 3.10 87 31.0 66.7 130 73.69 3.13 87 31.0 66.5 133 83.94 3.13 88 30.9 66.5 129 93.91 3.15 88 31.0 66.2 130 103.85 3.16 88 31.2 66.1 135 MEAN3.84 3.11 86.9 31.0 66.8 130.7 SD0.078 0.030 0.876 0.158 0.524 2.710 CV2.04%0.98%1.01%0.51%0.78%2.07% 标准CV3.0%1.5%1.5%1.5%1.5%4.0% 结论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不合格考虑血量是否充足、混匀;标本是否新鲜合格;试剂和仪器是否稳定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携带污染率 v实验方案 取高浓度血液样本,混合均匀后连续测定三次,测定 值分别为H1、H2、H3 再取低浓度血液样本,连续测定3次,测定值分别为 L1、L2、L3 按公式计算携带污染率 携带污染率 = (L1L3)/(H3L3) 100% v 要求 CV符合卫生部临检中心规定 参数WBCRBCHGBHCTPLT 要求1.0%1.0%1.0%1.0%1.0%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携带污染率实例分析 试验材料新鲜血 参数WBCRBCHGBHCTPLT 单位109/L1012/Lg/LL/L109/L H116.265.3517449.6499 H216.575.3117449.3506 H315.975.3617449.7503 L12.832.295717.558 L22.962.315717.762 L32.922.295717.562 携带污染率-0.67%0.00%0.00%0.00%-0.91% 要求1.0%1.0%1.0%1.0%1.0% 结论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不合格在排除上述影响因素后,考虑仪器本身问题可能性大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线性范围 v实验方案 选取一份接近预期上限的高值全血样本(H) 分别按100%、80%、60%、40%、20%的比例进行 稀释,每个稀释度重复测定3次,计算均值 将实测值与理论值作比较(偏离应小于10%),计算 y=ax+b,验证线性范围 v 要求 a值在10.05范围内 相关系数r0.975 *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线性范围实例分析 稀释度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均值理论值 20%7.477.357.217.34 7.51 40%14.6414.6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