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1_ppt课件_第1页
斜视1_ppt课件_第2页
斜视1_ppt课件_第3页
斜视1_ppt课件_第4页
斜视1_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斜视斜视 双眼视功能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 n n 定义:外界物体在双眼视网膜对应部位定义:外界物体在双眼视网膜对应部位 成像后,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融合为一成像后,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融合为一 个立体图像,并且与周围环境关系明确个立体图像,并且与周围环境关系明确 ,在三维空间中有准确定位,这被称为,在三维空间中有准确定位,这被称为 双眼单视功能。双眼单视功能。 1.同时知觉:双眼能同时看到两个不同的画面。双眼能同时看到两个不同的画面。 2.2.融合功能融合功能:双眼将两个大部分相同,在细节上有:双眼将两个大部分相同,在细节上有 某些差别的图像看成一个图像。某些差别的图像看成一个图像。 3.3.立体视功能立体视功能:双眼将两个存在视差的图像看成一:双眼将两个存在视差的图像看成一 个有立体感的图像。个有立体感的图像。 眼睛歪 了呗 什么是斜视? 斜视的定义斜视的定义 n n 斜视是双眼注视物体时,物像不同时斜视是双眼注视物体时,物像不同时 落在双眼的黄斑中心凹上,即一眼注落在双眼的黄斑中心凹上,即一眼注 视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视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 斜视检查法斜视检查法 n n 眼球运动检查眼球运动检查 n n 角膜映光法角膜映光法 n n 三棱镜加遮盖试验三棱镜加遮盖试验 n n 视野弧法视野弧法 n n 三棱镜加马氏杆法三棱镜加马氏杆法 n n 同视机检查法同视机检查法 眼球运动检查眼球运动检查 角膜映光法角膜映光法 假性内斜视假性内斜视 三棱镜加遮盖试验三棱镜加遮盖试验 视野弧法视野弧法 三棱镜加马氏杆法三棱镜加马氏杆法 同视机检查法同视机检查法 斜视 隐斜视显斜视 非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 特殊类型斜视 共同性内斜视 共同性外斜视 其他 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 特点特点 无器质性障碍无器质性障碍 无运动障碍无运动障碍 无复视,无代偿性头位无复视,无代偿性头位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不清楚不清楚 分类分类 据偏斜的方向据偏斜的方向 : : 内斜、外斜内斜、外斜 儿童斜视中最常见的斜视儿童斜视中最常见的斜视 共同性内斜视共同性内斜视 共同性外斜视共同性外斜视 病因病因 分开与集合之间不平衡分开与集合之间不平衡 分类分类 间歇性、恒定性间歇性、恒定性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 发病年龄较分散,间歇性可进展为恒发病年龄较分散,间歇性可进展为恒 定性,斜视度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定性,斜视度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恒定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 主要指麻痹性斜视(少数痉挛性),是由于 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 性病变所引起。 非共同性斜视非共同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右内直肌麻痹),右眼内转运动受限 右眼上斜肌不全麻痹右眼上斜肌不全麻痹 麻痹性 共同性 病因 器质性改变 不清楚 发病 骤然 逐渐进展 眼球运动 运动受限 无受限 斜视角 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 两个斜视角相等 复视 有 无 代偿头位 有 无 * *麻痹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鉴别麻痹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鉴别* * 斜视矫正术的目的斜视矫正术的目的 1 1、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 ! ! ! ! 2 2、获得正常眼位(美容)、获得正常眼位(美容) 斜视的斜视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 原则原则: n n 一经确诊即应开始治疗一经确诊即应开始治疗 n n 伴有弱视应先治疗弱视伴有弱视应先治疗弱视 n n 内斜视戴镜可正位则不手术,不能正位的可手术内斜视戴镜可正位则不手术,不能正位的可手术 矫正残留斜视矫正残留斜视 n n 外斜视多需手术治疗外斜视多需手术治疗 n n 先天性斜视先天性斜视2 2岁左右早期矫正斜视预后较好岁左右早期矫正斜视预后较好 完全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完全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部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部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斜视的麻醉方式斜视的麻醉方式 1 1、局麻、局麻 2 2、全麻、全麻 斜视术前护理常规斜视术前护理常规( (局麻)局麻) 1 1、按眼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按眼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 2 2、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消除紧张和、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消除紧张和 恐惧心理因素,增强信心,取得病人术中恐惧心理因素,增强信心,取得病人术中 、术后配合,提高治疗效果。、术后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3 3、术前晚给予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避、术前晚给予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避 免受凉感冒。免受凉感冒。 4 4、术前禁食一次。、术前禁食一次。 5 5、教会病人避免咳嗽及打喷嚏的方法,以防、教会病人避免咳嗽及打喷嚏的方法,以防 影响手术效果。影响手术效果。 斜视术后护理常规(局麻)斜视术后护理常规(局麻) 1 1、按眼科一般手术后护理常规。、按眼科一般手术后护理常规。 2 2、观察辅料是否松脱,伤口有无渗血,定时、观察辅料是否松脱,伤口有无渗血,定时 换药。换药。 3 3、遵医嘱合理用药并细心讲解药物作用。、遵医嘱合理用药并细心讲解药物作用。 4 4、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可能发生的复视现象逐、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可能发生的复视现象逐 渐可消失。渐可消失。 5 5、患者若出现恶心、呕吐时,应向患者解释、患者若出现恶心、呕吐时,应向患者解释 为手术牵拉肌肉和麻醉反应。严重者遵医为手术牵拉肌肉和麻醉反应。严重者遵医 嘱用药。嘱用药。 斜视术前护理常规(全麻)斜视术前护理常规(全麻) 1 1、按眼科一般手术前护理常规。、按眼科一般手术前护理常规。 2 2、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消除紧张和、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消除紧张和 恐惧心理因素,增强信心,取得病人合作恐惧心理因素,增强信心,取得病人合作 ,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效果。 3 3、了解手术禁忌症,必要时报告医生。、了解手术禁忌症,必要时报告医生。 4 4、术前、术前8 8小时禁食,小时禁食,6 6小时禁饮。小时禁饮。 5 5、患者有假牙应取下,遵医嘱注射阿托品。、患者有假牙应取下,遵医嘱注射阿托品。 斜视术后护理常规(全麻)斜视术后护理常规(全麻) 1 1、按眼科一般手术后护理常规。、按眼科一般手术后护理常规。 2 2、去枕平卧、去枕平卧6 6个小时以上,头略偏向一侧,个小时以上,头略偏向一侧, 防止手后呕吐。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肤防止手后呕吐。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肤 色、脉搏。全麻清醒后色、脉搏。全麻清醒后4 4小时进饮,小时进饮,6 6小时小时 进清淡易消化饮食。进清淡易消化饮食。 3 3、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 如有呼吸异常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如有呼吸异常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 4 4、注意保暖。患者若有烦躁不安,应使用约、注意保暖。患者若有烦躁不安,应使用约 束带或床档保护。束带或床档保护。 视觉异常的表现视觉异常的表现 n n 明显动作笨拙,行走蹒跚,较近的距离不明显动作笨拙,行走蹒跚,较近的距离不 能注意或认错事物及人,反应迟钝;能注意或认错事物及人,反应迟钝; n n 经常为了看得更清楚,将书、玩具凑近脸经常为了看得更清楚,将书、玩具凑近脸 部,看电视很近;部,看电视很近; n n 眼睛斜视,双眼不能协调活动;眼睛斜视,双眼不能协调活动; n n 两侧瞳孔不一样大;两侧瞳孔不一样大; n n 眼球有时会快速抖动;眼球有时会快速抖动; n n 歪头视物歪头视物 ,复视(重影),复视(重影) 高危因素高危因素 n n 家族史家族史: : 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 眼球震颤、上睑下垂、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震颤、上睑下垂、视网膜母细胞瘤 n n 母亲妊娠史:吸烟、饮酒、外伤、药物、母亲妊娠史:吸烟、饮酒、外伤、药物、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 n n 母亲生产史:早产、难产、低体重、脑瘫母亲生产史:早产、难产、低体重、脑瘫 、脑积水、脑出血、脑积水、脑出血 斜视的预防斜视的预防 n n 1 1、婴幼儿在发热、出疹、断奶时,家长应加强护理、婴幼儿在发热、出疹、断奶时,家长应加强护理 ,并经常注意双眼的协调功能,观察眼位有无异常,并经常注意双眼的协调功能,观察眼位有无异常 情况。情况。 n n 2 2、要经常注意孩子的眼部卫生或用眼卫生情况。如、要经常注意孩子的眼部卫生或用眼卫生情况。如 灯光照明要适当,不能太强或太弱,印刷图片字迹灯光照明要适当,不能太强或太弱,印刷图片字迹 要清晰,不要躺着看书,不可长时间看电视及打游要清晰,不要躺着看书,不可长时间看电视及打游 戏机与电脑,不看三维图等。看电视时,除注意保戏机与电脑,不看三维图等。看电视时,除注意保 持一定距离外,不能让小孩每次都坐在同一位置上持一定距离外,不能让小孩每次都坐在同一位置上 ,尤其是斜对电视的位置。,尤其是斜对电视的位置。 n n 3 3、对有斜视家族史的孩子,尽管外观上没有斜视,、对有斜视家族史的孩子,尽管外观上没有斜视, 也要在也要在2 2周岁时请眼科医生检查一下,看看有无远视周岁时请眼科医生检查一下,看看有无远视 或散光。或散光。 n n 4 4、教育儿童避免燃放鞭炮、玩弄气枪、锐利器具及、教育儿童避免燃放鞭炮、玩弄气枪、锐利器具及 乱扔石块乱扔石块 n n 5 5、新生儿早期因眼肌调节功能不良,常有一时性斜、新生儿早期因眼肌调节功能不良,常有一时性斜 视过程(又名:生理性斜视),如不及时纠正,长视过程(又名:生理性斜视),如不及时纠正,长 期如此有可能发展成为斜视。下列方法可以防治新期如此有可能发展成为斜视。下列方法可以防治新 生儿斜视:(生儿斜视:(1 1)注意新生儿头的位置,不要使其长)注意新生儿头的位置,不要使其长 期偏向一侧。(期偏向一侧。(2 2)小儿对红色反应较敏感,所以可)小儿对红色反应较敏感,所以可 在小床正中上方挂上一个红色带有响声的玩具,定在小床正中上方挂上一个红色带有响声的玩具,定 期摇动,使听、视觉结合起来,有利于新生儿双侧期摇动,使听、视觉结合起来,有利于新生儿双侧 眼肌动作的协调训练,从而起到防治斜视的作用。眼肌动作的协调训练,从而起到防治斜视的作用。 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 n n 滴眼药水前的准备滴眼药水前的准备 1 1、眼药水的准备:用药前仔细核对瓶签、药名,并、眼药水的准备:用药前仔细核对瓶签、药名,并 观察药液有无变质、混浊、沉淀或有无絮状物等。观察药液有无变质、混浊、沉淀或有无絮状物等。 易沉淀的混悬液如布林佐胺等眼药水在滴眼之前要易沉淀的混悬液如布林佐胺等眼药水在滴眼之前要 充分摇匀,以免影响药效。充分摇匀,以免影响药效。 2 2、病人的准备: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稍后仰,、病人的准备: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稍后仰, 如果眼部有分泌物、泪水或眼膏时,应用棉签拭净如果眼部有分泌物、泪水或眼膏时,应用棉签拭净 、吸干。如为内眼术后病人,应先揭去眼罩,让病、吸干。如为内眼术后病人,应先揭去眼罩,让病 人自行睁眼,轻拉下睑,先观察伤口有无裂开、渗人自行睁眼,轻拉下睑,先观察伤口有无裂开、渗 血,有无感染,前房有无积血、渗出物,角膜是否血,有无感染,前房有无积血、渗出物,角膜是否 混浊等。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混浊等。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3 3、护士的准备:滴眼药水前,护士应按、护士的准备:滴眼药水前,护士应按“ “手的一般手的一般 清洁消毒方法清洁消毒方法” ”洗手,以防交叉感染。洗手,以防交叉感染。 n n 滴眼药水的方法滴眼药水的方法 1 1、一般情况: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稍后仰,眼、一般情况: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稍后仰,眼 向上注视,左手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眼睑轻轻撑开,向上注视,左手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眼睑轻轻撑开, 右手持眼药水瓶,距眼右手持眼药水瓶,距眼3cm3cm将药液滴入下穹窿部将药液滴入下穹窿部1 12 2 滴,轻提上睑使药液充满整个结膜囊内,嘱病人轻滴,轻提上睑使药液充满整个结膜囊内,嘱病人轻 闭眼闭眼2-3min2-3min。 2 2、眼药水不能直接滴在眼内容物上,也不要滴在角、眼药水不能直接滴在眼内容物上,也不要滴在角 膜上,操作要轻巧,以防患者挤眼。膜上,操作要轻巧,以防患者挤眼。 n n 护理体会护理体会 1 1、心理护理:患者对眼部滴眼药水的治疗存在怀疑或拒绝心、心理护理:患者对眼部滴眼药水的治疗存在怀疑或拒绝心 理,护士应向患者讲解药物的性能,并解释局部用药的药量小理,护士应向患者讲解药物的性能,并解释局部用药的药量小 可使病变部位保持较高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而且可减少不可使病变部位保持较高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而且可减少不 必要的全身毒副作用,使患者认识到用药的重要性,配合治疗必要的全身毒副作用,使患者认识到用药的重要性,配合治疗 。 2 2、护士在操作时动作应稳、准、轻,滴眼药水时应避免将眼、护士在操作时动作应稳、准、轻,滴眼药水时应避免将眼 药水直接滴在角膜上,因为角膜感觉灵敏,受药液刺激会引起药水直接滴在角膜上,因为角膜感觉灵敏,受药液刺激会引起 反射性闭眼,将药液排挤出眼外,达不到治疗目的。单眼患病反射性闭眼,将药液排挤出眼外,达不到治疗目的。单眼患病 ,在滴眼药水时应将患者稍偏向患侧,尤其年长者滴阿托品,在滴眼药水时应将患者稍偏向患侧,尤其年长者滴阿托品, 避免眼药水流入健眼,以免交叉感染或导致青光眼发生。每次避免眼药水流入健眼,以免交叉感染或导致青光眼发生。每次 滴眼的量一般以滴眼的量一般以1 1滴为宜,由于结膜囊内液体过多可刺激角膜滴为宜,由于结膜囊内液体过多可刺激角膜 ,引起反射性泪液分泌反而造成药物溢出和加快排流。若,引起反射性泪液分泌反而造成药物溢出和加快排流。若2 2种种 以上的眼药同时应用,则应滴完第以上的眼药同时应用,则应滴完第1 1种眼药水种眼药水5 min5 min后,待药水后,待药水 充分发挥作用后再滴另充分发挥作用后再滴另1 1种眼药水。若是眼药水和眼药膏同时种眼药水。若是眼药水和眼药膏同时 并用,原则上也应先滴眼药水,嘱患者轻闭眼并用,原则上也应先滴眼药水,嘱患者轻闭眼5 min5 min,使眼药,使眼药 水充分发挥作用后再涂眼膏水充分发挥作用后再涂眼膏. . 3 3、滴眼药水后要观察病情变化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药物、滴眼药水后要观察病情变化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药物 是否显效。有些药物有毒性,如阿托品等,滴药后应立即压迫是否显效。有些药物有毒性,如阿托品等,滴药后应立即压迫 泪囊区或撑开眼睑泪囊区或撑开眼睑2 23 min3 min,以免药液经泪道流入鼻咽部,被,以免药液经泪道流入鼻咽部,被 粘膜吸收而引起中毒反应,在小儿和老年患者用药时尤应注意粘膜吸收而引起中毒反应,在小儿和老年患者用药时尤应注意 。还有些药液会产生过敏反应,用药后最常出现的是过敏性皮。还有些药液会产生过敏反应,用药后最常出现的是过敏性皮 炎、结膜炎,严重者也会出现全身过敏反应,遇到这种情况应炎、结膜炎,严重者也会出现全身过敏反应,遇到这种情况应 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对症处理,更换其他眼药水。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对症处理,更换其他眼药水。 4 4、防止交叉感染:滴眼药水时滴管不可触及眼睑或睫毛,因睫、防止交叉感染:滴眼药水时滴管不可触及眼睑或睫毛,因睫 毛的长度最长可达毛的长度最长可达13 mm13 mm,所以,滴管嘴要距睑缘,所以,滴管嘴要距睑缘20 mm,20 mm,以防污以防污 染。对患有急性炎症或传染性眼病时应单独滴药,滴药后进行染。对患有急性炎症或传染性眼病时应单独滴药,滴药后进行 必要的洗手、浸泡消毒处理等措施。对用过的敷料、棉签、棉必要的洗手、浸泡消毒处理等措施。对用过的敷料、棉签、棉 球等应焚烧或专门处置。球等应焚烧或专门处置。 5 5、滴眼药水时应交待病人勿用力挤眼、揉眼,忌压迫、滴眼药水时应交待病人勿用力挤眼、揉眼,忌压迫 眼球。眼球。 6 6、眼药水的管理:各种不同的眼药水应有明显标签并、眼药水的管理:各种不同的眼药水应有明显标签并 分开放置,有些眼药水怕光、怕热,因此应放在有色分开放置,有些眼药水怕光、怕热,因此应放在有色 瓶内存放。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滴眼剂的性质和用途瓶内存放。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滴眼剂的性质和用途 ,使用时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使用时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第四章第四章 斜视斜视 第一节第一节 内斜视内斜视 一、先天性内斜视一、先天性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又称婴儿性内斜视,是内斜视先天性内斜视又称婴儿性内斜视,是内斜视 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典型的先天性内斜视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典型的先天性内斜视 多发生在出生后多发生在出生后6 6个月内,病因不明。即使个月内,病因不明。即使 及时矫治,正常双眼视与立体视功能的预及时矫治,正常双眼视与立体视功能的预 后仍不好后仍不好。 1. 1.症状症状 (1)(1)婴儿婴儿 因为年龄太小而没有症状,但是典型因为年龄太小而没有症状,但是典型 的患儿父母会发现眼部的异常,且可能伴的患儿父母会发现眼部的异常,且可能伴 有家族史。有家族史。 (2)(2)成人成人 一般因美容前来就诊。长期恒定的先一般因美容前来就诊。长期恒定的先 天性内斜视患者术后早期斜视的角度及幅天性内斜视患者术后早期斜视的角度及幅 度往往会有变化,可能偶尔会出现复视或度往往会有变化,可能偶尔会出现复视或 眼睛疲劳。眼睛疲劳。 2. 2.体征体征 (1)(1)偏斜量大偏斜量大 约约50 PD50 PD,看远与看近时偏斜量相等。,看远与看近时偏斜量相等。 (2)(2)恒定性。恒定性。 (3)(3)多交替性多交替性 但患者可能以单眼偏斜为主。但患者可能以单眼偏斜为主。 (4)(4)下斜肌亢进下斜肌亢进(IOI) (IOI) 这种症状可以是单侧或双侧的,这种症状可以是单侧或双侧的, 双眼共转时会出现一眼高位,一般双眼共转时会出现一眼高位,一般2323岁后出现。岁后出现。 (5)(5)分离性垂直偏斜分离性垂直偏斜 遮盖试验时发现双眼垂直性偏斜遮盖试验时发现双眼垂直性偏斜 ,遮盖眼去除遮盖时,会从上向正前方转动,多,遮盖眼去除遮盖时,会从上向正前方转动,多 在在2323岁后出现。岁后出现。 (6)(6)显性和显性和( (或或) )隐性眼球震颤隐性眼球震颤 在一眼被遮盖时出现。在一眼被遮盖时出现。 (7)(7)屈光不正屈光不正 (8)(8)弱视弱视 单侧内斜视可能会发生弱视。单侧内斜视可能会发生弱视。 (9)(9)其他其他 由某些原因不明的疾病引起。由某些原因不明的疾病引起。 3. 3.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1)(1)假性内斜视假性内斜视 可以通过遮盖试验、可以通过遮盖试验、HirschbergHirschberg试验及试验及 BrucknerBruckner(布鲁克纳)试验加以鉴别。(布鲁克纳)试验加以鉴别。 (2)(2)调节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 表现为看近时斜视要比看远时大,表现为看近时斜视要比看远时大, 中度远视是调节性内斜视的重要因素。中度远视是调节性内斜视的重要因素。 (3)(3)散开麻痹散开麻痹 内斜视是非共同性斜视,患眼表现为外内斜视是非共同性斜视,患眼表现为外 展不足。正前方和侧方注视的斜视角度检查发现展不足。正前方和侧方注视的斜视角度检查发现 某一侧方注视位的斜视角明显大于正前方注视。某一侧方注视位的斜视角明显大于正前方注视。 建议行神经系统检查。建议行神经系统检查。 (4) Duane(4) Duane(杜安)眼球后退综合征(杜安)眼球后退综合征 在水平共转时患在水平共转时患 眼外展不足,并伴有患眼后退及眼睑变小。眼外展不足,并伴有患眼后退及眼睑变小。 (5)(5)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在外展时与眼球震颤共存。在外展时与眼球震颤共存。 (6)(6)内斜视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内斜视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4. 4.检查检查 (1)(1)发病史发病史 (2)(2)测定偏斜量测定偏斜量 比较看远和看近的偏斜量,以及侧向比较看远和看近的偏斜量,以及侧向 注视时的偏斜量,是否是共同性和出现频率:注视时的偏斜量,是否是共同性和出现频率: 婴幼儿:遮盖试验、婴幼儿:遮盖试验、HirschbergHirschberg试验,试验,BrucknerBruckner试验试验 以及眼球运动。以及眼球运动。 大龄儿童和成人:遮盖试验、大龄儿童和成人:遮盖试验、HirschbergHirschberg试验。试验。 (3)(3)视力视力 检查单眼视力,确认弱视。检查单眼视力,确认弱视。 婴儿:优先注视法,如婴儿:优先注视法,如TellerTeller视力卡。视力卡。 学前期儿童:学前期儿童:LeaLea视力表等。视力表等。 学龄期儿童:学龄期儿童:SnellenSnellen视力表或视力表或Log MARLog MAR视力表。视力表。 所有年龄:根据视力和注视眼位行系统规范的检查所有年龄:根据视力和注视眼位行系统规范的检查 。 (4)(4)眼球运动眼球运动 确定眼球运动是否受限,眼肌是否亢进确定眼球运动是否受限,眼肌是否亢进 ,有否眼球震颤。,有否眼球震颤。 (5)(5)看近时正附加的评价看近时正附加的评价 增加正镜片斜视量明显变小增加正镜片斜视量明显变小 ,说明内斜视是调节性的,说明内斜视是调节性的( (或者至少是部分调节性或者至少是部分调节性) ) 。 (6)(6)睫状肌麻痹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 怀疑是斜视、弱视或明显屈光不怀疑是斜视、弱视或明显屈光不 正时,必须强调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在我国,目正时,必须强调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在我国,目 前大多用阿托品眼膏或眼水。前大多用阿托品眼膏或眼水。 (7)(7)通过检查眼前段及眼后段的眼部健康状况来排除通过检查眼前段及眼后段的眼部健康状况来排除 引起斜视的器质性因素对任何一个斜视和引起斜视的器质性因素对任何一个斜视和( (或或) )弱视弱视 的儿童都必须进行扩瞳检查。的儿童都必须进行扩瞳检查。 眼科医生眼科医生Lea Hyvrinen, MDLea Hyvrinen, MD专为出生满专为出生满1818个月以上个月以上 的幼童所设计的的幼童所设计的LEA ChartLEA Chart,它包含了苹果、房子、,它包含了苹果、房子、 方形、圆形等简单的图形,可使儿童在玩游戏的过方形、圆形等简单的图形,可使儿童在玩游戏的过 程中完成视力的测试。近距离视力表附有绳子,可程中完成视力的测试。近距离视力表附有绳子,可 確保儿童是在確保儿童是在4040公分处接受测量。公分处接受测量。LEALEA视标是目前视标是目前 国际上专为儿童设计的的標标准视力检查表,因为国际上专为儿童设计的的標标准视力检查表,因为 幼童在学会方向的认知前,已学会了辨认形装的不幼童在学会方向的认知前,已学会了辨认形装的不 同,因此使用形状视标测量儿童视力比一般用的同,因此使用形状视标测量儿童视力比一般用的E E 型或型或C C型视标来的比较准确。型视标来的比较准确。 SnellenSnellen视力表视力表 Log MARLog MAR视力表视力表 5. 5.治疗和处理治疗和处理 手术方法是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手术方法是最常用的处理方法 。为了改善融像功能及外观,最好在为了改善融像功能及外观,最好在18241824 个月时行手术治疗,经常需要多次手术。个月时行手术治疗,经常需要多次手术。 理想的效果是双眼视功能接近正常及无斜理想的效果是双眼视功能接近正常及无斜 视的美容性外观。视的美容性外观。 手术前手术前 手术后手术后 6. 6.分析分析 因为患者多为幼儿,应尽可能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分因为患者多为幼儿,应尽可能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分 析其他医生的检查情况,以免行不必要的及额外的检查,析其他医生的检查情况,以免行不必要的及额外的检查, 在记录中着重表达斜视的性质及在检查过程中是否有明显在记录中着重表达斜视的性质及在检查过程中是否有明显 的屈光不正。的屈光不正。 掌握患儿的弱视情况。掌握患儿的弱视情况。 (1)(1)多次视力检查多次视力检查 尽早教会患儿认小儿视力表尽早教会患儿认小儿视力表( (如如LEALEA或或 HOTV)HOTV),复印这些符号带回家教育,有助于患儿尽早认识,复印这些符号带回家教育,有助于患儿尽早认识 。 (2)(2)确认斜视的性质确认斜视的性质 从交替到单侧或者恒定的注视眼位,这些从交替到单侧或者恒定的注视眼位,这些 都会引起弱视。都会引起弱视。 (3)(3)屈光不正的测量屈光不正的测量 检查患儿是否有屈光参差性弱视及远视。检查患儿是否有屈光参差性弱视及远视。 给予远视度数的矫正及使用附加镜片,棱镜以及正位视训练给予远视度数的矫正及使用附加镜片,棱镜以及正位视训练 是主要治疗方法,或者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还可以建议是主要治疗方法,或者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还可以建议 斜视术前检查和会诊。斜视术前检查和会诊。 二、调节性内斜视二、调节性内斜视 调节性内斜视常伴有高度远视,调节性内斜视常伴有高度远视,AC/AAC/A值高,或者两值高,或者两 者兼而有之。调节性内斜视是引起儿童斜视的一者兼而有之。调节性内斜视是引起儿童斜视的一 种常见类型,典型者发生于种常见类型,典型者发生于2323岁。调节性内斜视岁。调节性内斜视 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1)(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高度远视是引起内斜视的原高度远视是引起内斜视的原 因,屈光矫正后能消除内斜视。因,屈光矫正后能消除内斜视。 (2)(2)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AC/AAC/A值高是引起内斜视值高是引起内斜视 的原因。远视可能存在但度数多不高。典型的病的原因。远视可能存在但度数多不高。典型的病 例可用正附加镜来减轻看近时的内斜视。例可用正附加镜来减轻看近时的内斜视。 备注: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是类似屈光性和备注: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是类似屈光性和( (或或) )非屈光非屈光 性调节性内斜视,使用附加正镜片只能减轻内斜性调节性内斜视,使用附加正镜片只能减轻内斜 视量而不能消除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一般视量而不能消除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一般 可由未矫正的远视或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引起可由未矫正的远视或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引起 。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别名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别名 :斗鸡眼:斗鸡眼 症状体征症状体征 :视力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复视:视力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复视 1. 1.症状症状 内斜视发生前发现患者揉眼和内斜视发生前发现患者揉眼和( (或或) )眯眼睛。眯眼睛。 患者父母可能会告知在发热后出现内斜视。患者父母可能会告知在发热后出现内斜视。 发热和调节型内斜视关系并未明确,可能发热和调节型内斜视关系并未明确,可能 是由于高热导致肌肉紧张所致。是由于高热导致肌肉紧张所致。 2. 2.体征体征 典型的调节性内斜视常伴有单侧性内斜视,看近的斜典型的调节性内斜视常伴有单侧性内斜视,看近的斜 视量大于看远的量。视量大于看远的量。 (1)(1)斜视量斜视量 在测量的过程中,由于调节的变化内斜视量波动在在测量的过程中,由于调节的变化内斜视量波动在 10451045之间。之间。 (2)(2)频率频率 一开始多为间歇性的,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变成恒一开始多为间歇性的,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变成恒 定性的。定性的。 (3)(3)屈光不正及屈光不正及AC/AAC/A值值 屈光参差多见,且斜视眼往往伴有更屈光参差多见,且斜视眼往往伴有更 高的远视度数。高的远视度数。 (4)(4)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远视度数一般在远视度数一般在+2.00 D +6.00 D+2.00 D +6.00 D之之 间,间,AC/AAC/A值正常。值正常。 (5)(5)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远视度数正常远视度数正常 中度量,平均约中度量,平均约 +2.25 D+2.25 D, AC/AAC/A值高值高( (大于大于5/1)5/1)。 (6)(6)感觉适应感觉适应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斜视是恒定性的,则会出现抑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斜视是恒定性的,则会出现抑 制及异常视网膜对应。制及异常视网膜对应。 (7)(7)弱视弱视 间歇性的内斜视一般很少会引起弱视,但是如果伴随间歇性的内斜视一般很少会引起弱视,但是如果伴随 屈光参差就会发生弱视。屈光参差就会发生弱视。 3. 3.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l)(l)先天性内斜视先天性内斜视 远视矫正后,斜视不能消失远视矫正后,斜视不能消失 或者明显减少。或者明显减少。 (2)(2)发散不足发散不足 (3) Duane(3)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眼球后退综合征 共转时,患眼外展共转时,患眼外展 不足,并伴有眼球后退及患眼睑裂变小。不足,并伴有眼球后退及患眼睑裂变小。 4. 4.检查检查 (1)(1)病史病史 频率:双眼看起来是否经常交叉向内偏斜。频率:双眼看起来是否经常交叉向内偏斜。 症状:是否经常揉眼或眯着一只眼睛看东西。最症状:是否经常揉眼或眯着一只眼睛看东西。最 近是否有发热或耳部感染性疾病,是否有发展史近是否有发热或耳部感染性疾病,是否有发展史 及神经系统疾病史,有无家族斜视史。及神经系统疾病史,有无家族斜视史。 (2)(2)视力视力 检查单眼视力,确认弱视。检查单眼视力,确认弱视。 (3)(3)测定偏斜量测定偏斜量 比较看远和看近的偏斜量,以及侧向比较看远和看近的偏斜量,以及侧向 注视时的偏斜量,是否是共同性和出现频率。注视时的偏斜量,是否是共同性和出现频率。 (4)(4)小孔检影小孔检影 远距离视标确保患者稳定注视。主觉验远距离视标确保患者稳定注视。主觉验 光无法进行或结果明显不可靠时,可行小孔检影光无法进行或结果明显不可靠时,可行小孔检影 确保间接评价正镜片的效果。确保间接评价正镜片的效果。 (5)(5)评价看近时正附加的效果评价看近时正附加的效果 增加正镜片内斜量的变增加正镜片内斜量的变 小,说明内斜视中存在调节成分小,说明内斜视中存在调节成分( (至少部分调节性至少部分调节性) ) 。 (6)(6)睫状肌麻痹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 怀疑斜视、弱视或明显屈光不正怀疑斜视、弱视或明显屈光不正 时,必须行睫状肌麻痹验光。时,必须行睫状肌麻痹验光。 (7)(7)眼肌运动检查眼肌运动检查 (8)(8)立体视立体视 如果存在斜视,立体视可能变差或者消失如果存在斜视,立体视可能变差或者消失 。 (9)(9)检查眼前段及眼后段的眼部健康状况来排除引起检查眼前段及眼后段的眼部健康状况来排除引起 斜视的器质性因素斜视的器质性因素 对任一斜视和对任一斜视和( (或或) )弱视的儿童弱视的儿童 都必须扩瞳检查眼底。都必须扩瞳检查眼底。 5. 5.治疗治疗 适当的远视处方可抵消斜视。如果可适当的远视处方可抵消斜视。如果可 能的话,可用光学手段先矫正斜视,然后能的话,可用光学手段先矫正斜视,然后 再考虑戴镜矫正视力。再考虑戴镜矫正视力。 矫正前矫正前 矫正后矫正后 6. 6.矫正方法矫正方法 (1)(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充分的睫状肌麻痹后全矫戴镜是非常充分的睫状肌麻痹后全矫戴镜是非常 重重 要的。这样可消除看近及看远时的内斜视。要的。这样可消除看近及看远时的内斜视。 (2)(2)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充分的睫状肌麻痹后全矫处方并持充分的睫状肌麻痹后全矫处方并持 续续 戴镜非常重要。这种矫正可消除看远时的内斜视。看近时遮戴镜非常重要。这种矫正可消除看远时的内斜视。看近时遮 盖盖 试验会发现残余内斜视,可通过正附加镜片来矫正。临床上试验会发现残余内斜视,可通过正附加镜片来矫正。临床上 可可 开具双光镜片处方开具双光镜片处方( (一般超过一般超过2.5 D)2.5 D)。开具处方前,必须行遮开具处方前,必须行遮 盖盖 试验,确保看近和看远时均已消除斜视。试验,确保看近和看远时均已消除斜视。 注意:注意:上述两种类型的斜视如果患儿无法接受睫状肌麻痹后上述两种类型的斜视如果患儿无法接受睫状肌麻痹后 全全 矫处方,可结合小孔检影和远矫正视力给予最大量的正镜片矫处方,可结合小孔检影和远矫正视力给予最大量的正镜片 矫矫 正。如果患儿看远有内斜视,则特别需要注意在开具处方时正。如果患儿看远有内斜视,则特别需要注意在开具处方时 , 确保看远内斜视能完全抵消。看近时遮盖试验如发现残余内确保看远内斜视能完全抵消。看近时遮盖试验如发现残余内 斜斜 视,可用附加镜片矫正。视,可用附加镜片矫正。 如果单纯眼镜处方不能消除内斜视的话,应考虑以下原因。如果单纯眼镜处方不能消除内斜视的话,应考虑以下原因。 (1)(1)残余内斜视可能是由非调节性因素引起。让患儿试戴该处残余内斜视可能是由非调节性因素引起。让患儿试戴该处 方几星期后,重新评价偏斜量及睫状肌麻痹验光,以期发方几星期后,重新评价偏斜量及睫状肌麻痹验光,以期发 现潜在的远视或屈光参差。现潜在的远视或屈光参差。 (2)(2)影响外观且没有发现额外的屈光不正,建议行手术矫正。影响外观且没有发现额外的屈光不正,建议行手术矫正。 (3)(3)如果存在单侧恒定性斜视,首先考虑弱视治疗。应该告知如果存在单侧恒定性斜视,首先考虑弱视治疗。应该告知 父母当患儿摘取眼镜后,眼位偏斜会更加明显,而且要告父母当患儿摘取眼镜后,眼位偏斜会更加明显,而且要告 知他们应定期更换眼镜。知他们应定期更换眼镜。 持续戴镜,以塑料镜架最佳,如果采用双光镜片,建议使持续戴镜,以塑料镜架最佳,如果采用双光镜片,建议使 用平顶用平顶28 mm28 mm,子片顶点位于瞳孔中央点下方,子片顶点位于瞳孔中央点下方3 mm3 mm处。若处。若 采用渐变多焦点镜片,建议附加采用渐变多焦点镜片,建议附加1.502.00 D1.502.00 D。视觉训练时。视觉训练时 ,采用棱镜以及协同眼镜处方可改善双眼视功能。,采用棱镜以及协同眼镜处方可改善双眼视功能。 7. 7.随访随访 每每2 2个月随访一次直到斜视稳定,然后每个月随访一次直到斜视稳定,然后每6 6个月复查一次,个月复查一次, 接下来每年检查一次。仔细监测患儿的屈光不正及斜视的接下来每年检查一次。仔细监测患儿的屈光不正及斜视的 变化和弱视的发展状况。在经过正确的治疗以后,患儿应变化和弱视的发展状况。在经过正确的治疗以后,患儿应 具有正常的视力,双眼匹配,获得立体视。具有正常的视力,双眼匹配,获得立体视。 三、急性获得性共同性内斜视三、急性获得性共同性内斜视 急性获得性共同性内斜视是多发生于以前没急性获得性共同性内斜视是多发生于以前没 有斜视的患儿。偏斜角度多较大,可先天有斜视的患儿。偏斜角度多较大,可先天 性发生,并伴随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性发生,并伴随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也 可由于长期的单眼遮盖引起。一般在儿童可由于长期的单眼遮盖引起。一般在儿童 早期发病,可常伴有发热病史、精神压力早期发病,可常伴有发热病史、精神压力 及外伤史。所以多需要详细的神经系统检及外伤史。所以多需要详细的神经系统检 查。查。 急性获得性共同性内斜视急性获得性共同性内斜视 1. 1.症状症状 复视是常见的症状,即使复视是常见的症状,即使4 4岁的儿童也能清楚岁的儿童也能清楚 陈述这一主诉。由于复视是突然出现的,患儿陈述这一主诉。由于复视是突然出现的,患儿 多无法适应,能明确指出发病时间。多无法适应,能明确指出发病时间。 父母常能看到患儿为了减少复视的症状而闭眼、父母常能看到患儿为了减少复视的症状而闭眼、 眯眼或者遮盖一只眼睛。眯眼或者遮盖一只眼睛。 2. 2.体征体征 (1)(1)中到大角度的偏斜中到大角度的偏斜( (大约大约30503050) ) (2)(2)看近与看远时偏斜量相等。看近与看远时偏斜量相等。 (3)(3)有共同性,即在各个眼位偏斜量相等。有共同性,即在各个眼位偏斜量相等。 (4)(4)可有可有“ “V”V”型体征型体征( (向下看时向内偏斜量变大,向上向下看时向内偏斜量变大,向上 看时变小看时变小) )。 (5)(5)可存在明显的屈光不正。可存在明显的屈光不正。 (6) AC/A(6) AC/A值正常。值正常。 (7)(7)当偏斜用棱镜中和后可有融合功能。当偏斜用棱镜中和后可有融合功能。 (8)(8)有遮盖治疗史有遮盖治疗史( (如因弱视、角膜病变等如因弱视、角膜病变等) ),遮盖可,遮盖可 破坏双眼视功能。破坏双眼视功能。 (9)(9)以前有明确的内斜视病史。以前有明确的内斜视病史。 (10)(10)有颅内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史。有颅内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史。 3. 3.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远距的内隐斜或内斜视明显大于近距者,必须高远距的内隐斜或内斜视明显大于近距者,必须高 度怀疑神经系统病变。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度怀疑神经系统病变。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 (1)(1)展神经麻痹展神经麻痹 展神经麻痹引起的内斜视是非共同性的,伴有展神经麻痹引起的内斜视是非共同性的,伴有 患眼发散不足。眼球运动检查能确认第一眼位有内斜视,患眼发散不足。眼球运动检查能确认第一眼位有内斜视, 向患眼侧注视时偏斜量增大,并且看远时增大。建议行内向患眼侧注视时偏斜量增大,并且看远时增大。建议行内 科神经系统检查。科神经系统检查。 (2)(2)隐斜失代偿隐斜失代偿 斜视逐步发生,偏斜量一般介于小到中等量。斜视逐步发生,偏斜量一般介于小到中等量。 (3)(3)调节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 远视处方可消除或有效地减少偏斜量。典型远视处方可消除或有效地减少偏斜量。典型 病例多发生在病例多发生在3535岁,也有迟一些时间发生的。急性发生岁,也有迟一些时间发生的。急性发生 的内斜视一般不会检测出调节性因素。的内斜视一般不会检测出调节性因素。 (4)(4)发散不足发散不足 看远时内斜视或内隐斜比看近时明显大,看远复看远时内斜视或内隐斜比看近时明显大,看远复 视明显。视明显。 (5)(5)发散麻痹发散麻痹 看远时内斜视比看近时明显,多突然发生伴有复看远时内斜视比看近时明显,多突然发生伴有复 视。需行神经系统检查。视。需行神经系统检查。 4. 4.检查检查 (1)(1)病史病史 (2)(2)偏斜的评价偏斜的评价 可用遮盖试验、可用遮盖试验、HirschbergHirschberg试验和改良马氏杆试验确定看远试验和改良马氏杆试验确定看远 及看近偏斜量,哪一眼偏斜及发生频率。及看近偏斜量,哪一眼偏斜及发生频率。 可用棱镜加遮盖试验和改良马氏杆试验测量可用棱镜加遮盖试验和改良马氏杆试验测量9 9个不同眼位的个不同眼位的 偏斜量来排除非共同性斜视。偏斜量来排除非共同性斜视。 (3)(3)眼球运动眼球运动 排除单侧直肌麻痹。排除单侧直肌麻痹。 (4)(4)瞳孔对光反射试验瞳孔对光反射试验 预示潜在的神经性疾病。预示潜在的神经性疾病。 (5)(5)睫状肌麻痹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 排除由潜在的远视引起的内斜视。排除由潜在的远视引起的内斜视。 (6)(6)通过检查眼前段及眼后段的健康状况来排除引起斜视的器通过检查眼前段及眼后段的健康状况来排除引起斜视的器 质性因素和神经系统疾病质性因素和神经系统疾病 仔细检查视神经乳头排除视神经仔细检查视神经乳头排除视神经 乳头水肿。乳头水肿。 5. 5.附加试验附加试验 只要是突然出现的非调节性内斜视都必须请神经只要是突然出现的非调节性内斜视都必须请神经 眼科医生会诊,以排除神经系统或头颅内疾病。眼科医生会诊,以排除神经系统或头颅内疾病。 6. 6.处理与随访处理与随访 (1)(1)病因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