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西医诊治进展课件_第1页
冠心病中西医诊治进展课件_第2页
冠心病中西医诊治进展课件_第3页
冠心病中西医诊治进展课件_第4页
冠心病中西医诊治进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冠心病诊治进展 盐城市中医院心内科 宋 俊 梗死相关动脉和相关的心电图ST段抬高的分 布 冠脉闭闭塞的部位ST段抬高的部位 再灌注成功后的30天病死 率 LAD近段 (第一间间隔穿透 支以近) V1-V6, aVL, I, 新出现现的 LBBB 19.6% LAD中段 (第一间间隔穿透 支以远远,第一大对对角支 以近) V1-V6, aVL, I, 9.2% LAD远远段 (第一大对对角支 或对对角支以远远) V1-V4, 或 aVL, I, V5-6 6.8% 右冠状动动脉 II, III, aVF, V5-6 (V3R, V4R 见见于右室梗死) 6.4% 左旋支V5-6, III, II, aVF (心电图电图 变变化可不明显显) 4.5% CK- MB or Troponin升高Troponin 升高或不升高 非ST段持续抬高的ACS ST 段持续抬高的ACS UA病人的危险分层 (未来6月内死亡和非致死性心梗) n高危 (20%)存在至少以下一项 l既往24小时内缺血症状继续加重 l目前静息时胸痛 20 分钟 l年龄 75 岁 l新出现或加重 MR杂音 l肺水肿或心衰加重的证据 l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l静息时心绞痛伴有动态ST段抬高 0.05 mV l新出现的BBB lVT UA病人的危险分层 (未来6月内死亡和非致死性心梗) l低危 (1%) l无高中危特征,但有以下一项 l既往2周2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 l劳累性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多 l静息时无胸痛 l心电图正常或无变化 UA/NSTEMI患者行PCI和CABG的适应 证和治疗选择: nI类 n(1)严重左主干病变,特别是左主干分叉病变,首选CABG(证据水平A) 。 n(2)三支血管病变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或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首选CABG(证 据水平A)。 n(3)单支或双支冠状动脉病变(不包括前降支近端病变)可首选PCI(证据 水平A)。 nIIa类 n(1)左前降支近端严重狭窄的单支病变者,可行PCI或CABG(证据水平 B)。 n(2)对外科手术高危的顽固心肌缺血患者(包括LVEF 35%,年龄 80 岁),其PCI策略是主要解决缺血相关病变。 nIII类(不推荐应用) n(1)临床无心肌缺血症状的单支或双支病变,不伴有前降支近端严重狭 窄,负荷试验未显示心肌缺血者行PCI或CABG(证据水平C)。 n(2)非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直径50%)者,行PCI或CABG(证据水平 C)。 直接PCI n直接PCI能更有效开通梗死相关血管,避免溶栓导致的严 重出血并发症,有经验的医院进行直接PCI能更有效恢复 血流,减少再闭塞、改善左室功能,减少再次血运重建 n但是直接PCI的疗效受时间延迟影响,如果PCI相关延误 超过60分钟-110分钟,PCI的获益消失,可接受的延误时间 还与患者年龄、梗死部位及症状发作的时间有关。研究显 示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的时间应该小于90分钟 n如果首诊医院不能进行直接PCI,也不能在90分钟内转运 PCI,应在30min内溶栓;如果存在溶栓禁忌证或溶栓失 败,可考虑转运PCI。如果首诊医院可以进行直接PCI, 根据症状发作的时间和危险性、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和转运 至导管室所需时间,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血管开通策略, 直接PCI优于溶栓治疗,应该在90分钟内进行PCI;如不 能在90min内进行直接PCI,若没有溶栓禁忌证应在30min 内进行溶栓治疗 直接PCI-适应证 n在ST段抬高和新出现或怀疑新出现左束 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 n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 患者,年龄75岁,AMI发病在36小时内, 应首选直接PCI。 n适宜再灌注而有溶栓治疗禁忌证者,直 接PCI可作为一种再灌注治疗手段 补救性PCI l溶栓治疗后是否进行PCI,需要判断溶栓疗效和临床情况 。 l溶栓治疗失败者,应积极进行补救性PCI l溶栓治疗后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为立即行PCI的适应证 l再灌注治疗失败(溶栓后90分钟内,通过临床判断抬高 的ST段恢复小于50) l休克和(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l心力衰竭和(或)肺水肿 l严重心律失常 l持续存在缺血 l补救性PCI对高危患者有益,但仍有风险,低危患者(如 症状缓解且ST段有所改善,局限于3个心电图导联的下壁 梗死)不建议常规造影 l溶栓治疗后是否进行PCI,需要判断溶栓疗效和临床情况 。 l溶栓治疗失败者,应积极进行补救性PCI l溶栓治疗后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为立即行PCI的适应证 l再灌注治疗失败(溶栓后90分钟内,通过临床判断抬高 的ST段恢复小于50) l休克和(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l心力衰竭和(或)肺水肿 l严重心律失常 l持续存在缺血 l补救性PCI对高危患者有益,但仍有风险,低危患者(如 症状缓解且ST段有所改善,局限于3个心电图导联的下壁 梗死)不建议常规造影 择期PCI l近期一些研究对溶栓治疗成功的患者不主 张立即行PCI。建议对溶栓治疗成功的患者 ,若无缺血复发,应在7-10天后进行择期冠 脉造影,若病变适宜可行PCI. 中药-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冠心病心肌梗死治疗 n稳定、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n减轻血管内皮损伤 n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 n保护心肌细胞 n增加心肌收缩力 n降低心肌耗氧量 n调节血脂 n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脑心通对微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n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 可使No明显升高,ET明显下降; 可使PGI2升高,TXB2 下降. 对微血管的保护作用还表现在: 1.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2.抑制血管内膜增殖 3.解除血管痉挛 4.保护内皮和微血管的完整性 脑心通对血液系统所发挥的作用 1.降脂 2.抗凝 3.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与血栓形成 4.改善血液流变学 脑心通保护内皮最新进展:对LOX-1研究 n在高脂组内膜内皮表面上有明显的棕黄色的LOX-1的表达,免疫 组化显示内皮细胞及巨噬细胞有较多的LOX-1的表达; n脑心通组内膜表面上亦有棕黄色的LOX-1的表达,但与高脂组相 比,棕黄色的LOX-1的表达较少。正常对照组无表达。 高脂组 脑心通组 高脂组与脑心通组 LOX-1的表达较少 山东省立医院 心内科 丹红注射液 n稳定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n实验一、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 响 n实验二、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壁炎症的影响 n实验结果: n 对实验性AS家兔的血清TC和LDL-C具有降低作用 n 可显著增高实验性AS家兔血清NO水平,降低血浆ET水平 n 可显著降低实验性AS家兔血清hs-CRP和血管壁组织Bp65亚单位含 量 n 在斑块/内膜面积比及内膜/中膜厚度比中,分别较模型组下降了 26.71%和 n 38.05%(P0.05),显著减轻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n实验来源:王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PF、ET ADP TXA2 血小板 粘附聚集 释放 花生四烯酸 血管内皮 细胞损伤 纤维蛋白原 (Fg ) 纤维蛋白 (Fb) 纤维蛋白降解 产物( FDP) t-PA 丹红 丹红 丹红 丹红 丹红 丹红 注: 血小板膜GPb/a受体 多途径抗凝溶栓 n丹红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