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_1课件_第1页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_1课件_第2页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_1课件_第3页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_1课件_第4页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_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忧PPT整理发布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气管导导管多采用聚氯氯乙烯烯材料,前端带带有气 囊,用以封闭闭气道及相对对固定气管导导管。并 实实行控制呼吸或辅辅助呼吸。因此气囊的管理 非常重要,如护护理不当,易造成多种且严严重 的并发发症。 无忧PPT整理发布 气囊的管理 气囊充气不足和气囊漏气 易导致导管与气管间密闭不良、 漏气 气囊充气过度 压迫气管壁,气管粘膜易缺血坏死 、糜烂而形成溃疡,也可损伤血管 而出血,甚至发生气管食管瘘和无 名动脉破裂致死亡 无忧PPT整理发布 气囊的压力 u目前气管插管的气囊多为大容量低压 气囊,注气后呈圆柱状膨起,与气管 粘膜接触面积较大,2530mmHg的 气囊压力能终止气管壁的动脉循环, 一起粘膜缺血、坏死,气囊压力 18.5mmHg一起气管粘膜静脉回流 受阻,出现淤血。气囊压力过低则不 能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之间的间隙。 u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封闭气囊与气 管间隙的最小压力,即毛细血管灌注 压,大约为18.5mmHg,这种压力可 以较好的保障气道粘膜的血液供给。 可采用测压装置测量气囊压力。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气囊充气量 一般充气不超过810ml p最小闭合容量技术 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恰好无气体漏出 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抽出 0.5ml气体,可闻及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再吸气时听不到漏声为止 优点:可减小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不易发生误吸,不影响潮气量。 p最小漏气技术 气囊充气后,吸气时允许有少量气体漏出 方法:是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听其漏气声。向气囊内缓慢注气直到听不 到漏气声为止。然后从0.1ml开始抽出气体,直到听到漏气声为止。 优点:预防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 缺点:易发生误吸,增加肺内感染几率 无忧PPT整理发布 气囊放气 以往认为,气囊常规放气-充气,其主 要目的是防止气囊压迫导致气管粘膜损 伤。 目前认为,气囊定时放气是不需要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气囊放气后,1h内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 管血流也难以恢复,气囊放气5min就不可能 恢复局部血流 常规的定时放气-充气往往使医务人员忽视充 气容积或压力的调整,反而易出现充气过多 或过高的情况 对于机械通气时的危重患者,气囊放气将导 致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循环波动。因此为重 患者往往不能耐受气囊放气 无忧PPT整理发布 气囊放气主要应用于以下情况 气道峰压力是影响气管最大内径的主要因素。当气 道峰值压力明显增高或减低时,为避免气道压力过 高或过低,应将气囊放气,重新充气 清除囊上滞留物时 无忧PPT整理发布 细菌繁殖的培养基 在气管插管给予通气治疗的整个过程 中,气囊上的滞留物存在于声门与气 囊之间的这一死腔内,是微生物繁殖 的良好培养基,且多为抗生素筛选的 耐药菌。 有报道,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及结果前5 位的细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 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聚团肠杆 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前4位为革兰阴性 杆菌 气囊放气后,含有以上杆菌的滞留物 容易流直下呼吸道导致呛咳、窒息及 感染 无忧PPT整理发布 有效清除囊上滞留物的方法 气流冲击法 在气囊放气的同时,通过呼吸机或手动皮囊经人工 气道给予较大的潮气量,在塌陷的气囊周围形成正 压,将滞留物冲到口腔,从而达到清除气囊上分泌 物,防止气囊放气后分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