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进展课件_第1页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进展课件_第2页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进展课件_第3页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进展课件_第4页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进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进 展 l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史 大卓 q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 q2008 ESC STEMI治疗指南:院前处理 q2008 ESC STEMI治疗指南:再灌注治疗 q2008 ESC STEMI治疗指南:长期药物治 疗 q卫生部STEMI临床路径 q诊断和鉴别的几个问题 qST段抬高或伴LBBB的AMI的住院治疗 q并发症及处理 q中医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 表现 n因并发症、合并症和患者的反 应性不同,临床有很大差异,包 括: n心绞痛、心律失常、低血压、休 克、心力衰竭、 猝死 n胃肠道症状 n卒中、晕厥 临床体征 n血压:心梗后患者多数血压降低 n心脏体征 p心率增快或减慢 pS1减弱,S4奔马律,舒张早期奔马律 p心包摩擦音 p心脏杂音 n其他: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的体 征 lECG动态演变: lR波为主导联ST或 LBBB Electrocardiogram Change n临床症状不典型 nECG改变难以判断 n才依赖心肌损伤标 志物确诊 项目肌红蛋白心脏肌钙蛋白 CKCK-MBAST cTnicTnT 出现时间(h)122424634612 100敏感时间(h)48812812812 峰值时间(h)48102410242410242448 持续时间(d)0.51510514342435 注:应应同时测时测 定丙氨酸转转氨酶(ALT),AST ALT方有意义义;CK:肌酸激酶;CKMB:肌酸 激酶同工酶;AST:天冬氨酸转转氨酶 n 肝脏疾病(ALTAST),心肌疾病、心肌炎、肌创伤、肺动脉栓塞、休克 及糖尿病等均可影响AST、CK、CKMB; n 肌红蛋白为早期心肌标志物,骨骼肌损伤可影响特异性。早期检出肌红 蛋白后,应再测定CKMB、cTnI或cTnT; n 肌钙蛋白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应当定量测定; n CKMB和总CK作为诊断依据时,诊断至少应是正常上限值的2倍。 一、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 l2007年10月 n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n美国心脏病学会(ACC) n美国心脏学会(AHA) n世界心脏联盟(WHF) l联合颁布了全球心肌梗死的统一定 义 l2008 ESC再次作出修改 新的MI定义对临床治疗、研究、流行学调查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ESC/ACC/AHA/WHF心肌梗死新 定义 既往诊断MI依据: n 临床症状; n 心电图改变 n CK、CK-MB为主的 血清心肌酶学改变。 n新定义: l心肌坏死标志物典型升高 ,至少伴下述情况之一: (1) 心肌缺血症状; (2) 病理性Q波形成; (3) ST段改变提示心肌缺血; (4)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l病理发现急性心肌梗死。 n 肌钙蛋白T升高对MI诊断率 与CK相比增加74%,与CK- MB相比增加41% 。 n 新定义将肌钙蛋白升高作为 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ESC/ACC/AHA/WHF心肌梗死新 定义 nMI分为如下6型: n型:自发性MI,与原发冠脉事件如斑块破裂相关。 n型:心肌供氧和耗氧不平衡所致MI,如冠脉痉挛、 栓塞、心律失常、低血压或贫血 。 n型:猝死型MI。 n型:PCI相关MI 。 na型:PCI相关的MI; nb型:支架内血栓相关的MI。 n型:CABG相关MI 。 心肌梗死新定义:心电 图 n心肌缺血定义为:新发生的两个相邻导联 nST 抬高0.1 mV nV2V30.2 mV(男性) nV2V30.15mV(女性) n ST段压低0.05 mV n R波为主导联T波倒置0.1mV。 nST-T改变反映心肌缺血,但不足以定义MI,确 诊取决于心肌标志物水平升高。 n过去“后壁”一词在新定义中建议使用“下基 底部”。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研究进展 根据ST段抬高部位估计冠脉闭塞部位 l左主干闭塞引起的大面积AMI:STaVRSTV1,敏 感性81; lST V2抬高,前降支闭塞,敏感性91,特异性99 。 l前壁AMI合并右束支阻滞,提示前降支第一穿隔 支闭塞,敏感性14,特异性100。 lST aVL抬高, ST 、aVF下降,预示第1对角支闭 塞。 lST I、aVL、V6抬高,而ST V1、V2下降,提示回旋支 闭塞。 下壁MI:80右冠脉闭塞,20回旋支闭 塞 nST ST,右 冠脉闭塞。 v STI、aVL、aVF抬高,提 示回旋支闭塞。敏感性 86,特异性100。 识别隐性ECG急性心肌缺血:拇指 法则 l拇指法则(rule of thumb):美国著名学 者Marriott在2008年提出。 lTV1直立,尤其是新出现或伴大的T波,是 急性心肌缺血的信号,更可能是AMI的一个 早期信号。 急性心肌缺血TV1的心电图表现:5种形态 ST-T抬高 伴J点抬高 ST-T上斜性抬 高伴宽大T波 ST上斜性抬高,J点 不抬高,TV1-2直立 ST-T显著上斜性 抬高,J点不明 显,伴宽大T波 对称倒置T波, 可能有透壁梗死 常被忽视 心肌缺血 狡猾信号 快速识别急性心肌缺血:拇指法 则 n正常心电图TV1是倒置或平坦。 nTV1直立可能是左回旋支或右冠病 变。 n如TV1 TV6 可能是前和/或侧壁病 变。 n 84%的特异性,16%的假阳性。 病例1:24岁男性胸痛患者心 电图 胸痛时,TV1直立(C型)4天后ST-TV2-V4明显改变 Wellens综合征 :一种特殊类型 MI 特点: l心绞痛发作时:胸前导联T波倒置; l心绞痛缓解后:T波对称性深倒置或双向,以后 逐渐转为直立,动态演变,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 周; l无病理性Q波; l无R波缺失; lST段无明显变化; l心肌损伤标记物正常或轻度升高。 Wellens综合征 :一种特殊类 型MI l冠造:左前降支的近端严重 狭窄,又称左前降支T波综合 征。 l有很高的前壁AMI和猝死危 险(平均8.5天)。 l应立刻进行冠造及PCI。 l及早治疗可以避免死亡。 Wellens Syndrome ECG - -I型 心绞痛时ECG 基础ECG 心绞痛缓解后ECG Wellens Syndrome ECG -II 型 常被误诊为非特异性T波改变 二、2008 ESC STEMI治疗指南: 院前 处理 Ambulance 症状符合 STEMI EMSGP/cardiologistSelf-decision 院前诊断、 分诊及处理 Private transportation Transfer*有条件进行 PCI的医院 不具备PCI条件 的医院 EMS: 急诊医疗体系; GP: 一般执业医生; 粗线:适宜的患者诊疗流程 ; 虚线:应当避免 治疗建议 Class :所有胸部疼痛/不适的患者,起病12小时,如果临床症状和/或ECG提示缺血 持续存在,应考虑进行再灌注治疗 :对症状出现12-24小时之间的稳定的患者进行再灌注(PCI ) :对症状出现24小时,无缺血症状的稳定的患者进行完全闭 塞的梗死相关血管的PCI I IIa IIb III 三、2008 ESC STEMI治疗指南:再灌注治疗 治疗建议 Class n如果能在患者首次求医后尽快由有经验的小组进行, 直接PCI应视为首选再灌注治疗措施 n 患者首次就医至球囊扩张时间均应3小时的患者; : 高危患者。如并发心源性休克,但AMI3小时的患者; : 有溶栓禁忌证者; : 高度疑诊为STEMI者。 :急诊PCI指标:从急诊室至血管开通(door- to-balloon time)90分 钟)。 :溶栓指标:从急诊室到溶栓开始(door-to needle time)ST n持续时间约短,持续10小时 左右,下壁导联持续4.3日 心房梗死 n系列检查发现P-R段升高或降 低,p波宽大畸型; n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下,较为 持久的房性异位心律 六、诊断和鉴别的几个问 题 鉴别诊断 l变异性心绞痛 l严重的心肌缺血 l反复发作的心绞痛 l主动脉夹层 l急性心包炎 l肺栓塞 l急腹症 急性缺血性胸痛及疑诊AMI患者危险性 评估 n患者病死率随ST段抬高心电图导联数增加 而增高。如患者伴有下列任何一项,女性、 高龄(70岁)、既往梗死史、房颤、前壁心肌 梗死、肺部罗音、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 糖尿病,则属于高危患者。 n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与心肌损害范围呈正 相关,即使CKMB正常,死亡危险也增加 。肌钙蛋白水平越高,预测危险越大。 七、ST段抬高或伴LBBB的AMI的住院治 疗 l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保持静脉给药途径畅通 l卧床休息: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并发症者,卧床休息13天 l镇痛:AMI时剧烈胸痛者,吗啡3mg静脉注射,必要时每 5min重复1次,总量不宜超过15mg。副作用有恶心、呕吐、低 血压和呼吸抑制。一旦出现呼吸抑制,可每隔3分钟静脉注射 纳洛酮0.4mg(最多3次)以拮抗之 l吸氧:AMI初起即使无并发症,也应给予鼻导管吸氧 n 硝酸甘油:只要无禁忌,静滴2448h,后改口服制剂。禁忌证: n低血压(收缩压低于 90 mm Hg) n严重心动过缓(100次min) n下壁伴右室梗死时,易出现低血压,慎用硝酸甘油。 n 阿司匹林:150300mg,3天后改为小剂量50150mg/d维持。 n 氯吡格雷:副作用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初始300mg,后 75mg/d维持。 n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n 阿托品:窦性心动过缓/心室停搏和AV阻滞。0.51mg静推,必 要时每35min可重复使用,总量75岁(ACCAHA,a类适应证)。 nST段抬高,发病1224h,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和广泛ST段 抬高,考虑溶栓治疗(ACCAHA,b类适应证)。 n高危心肌梗死,就诊时收缩压18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镇痛、降压,降至15090 mmHg再行溶栓治疗。有条 件应考虑直接PCI或stent(ACCAHA,b适应证)。 n虽ST段抬高,但时间24h,缺血性胸痛已消失者或仅有ST段 压低者(ACCAHA,类适应证)。 溶栓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l既往有出血性脑卒中,1年内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 l颅内肿瘤或妊娠; l24周活动性内脏出血(月经除外)、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创伤史 (包括头部外伤);创伤性心肺复苏或较长时间(10 min)心肺复苏; l可疑主动脉夹层; l严重未控制高血压(180110 mmHg)或慢性严重高血压病史; l目前使用治疗剂量抗凝药(INR=23),已知有出血倾向; l近期(0.24秒;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 病或哮喘;末梢循环灌注不良。 l相对禁忌证为:哮喘病史;周围血管疾病;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l无禁忌证:溶栓或介入治疗后血压稳定开始使用。 早期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对46周后无并 发症和无左心室功能障碍的AMI患者,可停服ACEI制 剂;若AMI特别是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功能不全, ACEI治疗期应延长。 lACEI禁忌证:AMI急性期动脉收缩压265mol/L);有双侧 肾动脉狭窄病史者;对ACEI制剂过敏者;妊娠、 哺乳妇女等。 钙拮抗剂 l钙拮抗剂在AMI治疗中不作为一线用药。 l地尔硫卓:AMI并发快速心房颤动,无严重左心 功能障碍者,用静脉地尔硫卓,缓慢注射10 mg(5分 钟内),随之以515g/kg/min维持静脉滴注,如心 率低于55次分钟,应减少剂量或停用,静脉滴注 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 lAMI后频发梗死后心绞痛者以及对-受体阻滞剂禁 忌的患者可使用此药。对于AMI合并左心室功能不 全、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及低血压( 90 mmHg)者,该药为禁忌。 洋地黄制 剂 lAMI 24h内不用。AMI恢复期在ACEI和利尿剂治疗 下仍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使用地高辛。对AMI左心 衰竭并快速房颤者,使用洋地黄制剂,首次静脉注射 毛花甙丙0.4 mg,后根据情况追加0.20.4 mg,然后 地高辛维持。 n镁:低镁、低钾者;AMI早期出现与QT间期 延长有关的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者。 n葡萄糖胰岛素钾溶液静脉滴注(GIK):容 量不足考虑使用。 其他 l急性左心衰 l适量利尿剂,Killip 级静脉速尿20 mg; l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由10g/min开始,逐渐加量,直到 收缩压下降1015,但不低于90 mm Hg; l尽早口服ACEI,急性期以短效ACEI为宜,小剂量开始 ,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加量; l肺水肿合并高血压,静脉滴注硝普钠。小剂量 (10g/min)开始,根据血压加量并调整至合适剂量; l合并快速心房颤动,西地兰或地高辛减慢心室率。在左 室收缩功能不全,每搏量下降时,心率维持在90100次 min,以维持适当的心排血量。 八、并发症及处理 心源性休克 l注意与心包填塞、升主动脉夹层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AMI 严重机械性并发症导致的心源性休克鉴别。 l严重低血压:多巴胺515g/kg/min,血压升至90 mmHg以 上,同时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310g/kg/min,以减少多巴胺用 量。如血压不升,应使用大剂量多巴胺(15 g/kg/min),仍无效 时,可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28g/min。 l轻度低血压:将多巴胺或与多巴酚丁胺合用; lIABP:IABP对支持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PCI或CABG有 重要作用。在升压药和IABP基础上,谨慎、少量应用血管扩张 剂(如硝普钠)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可能有用; l迅速介入治疗,使完全闭塞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恢复血流 。 IABP适应证 l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伴血流 动力学不稳定; l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衰; lAMI并发机械性并发症,如乳头肌断裂 、室间隔穿孔,作为冠脉造影和修补手 术及血运重建术前一项稳定性治疗手段 ; lAMI后顽固性心绞痛。 .右室梗死和功能不全 l下壁心梗合并低血压时应避免使用硝酸酯和 利尿剂,需积极扩容治疗,若补液12L血压 仍不回升,应静脉滴注正性肌力药多巴胺。 l在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对阿托品无反应 时,应予临时起搏以增加心排血量。 l右室梗死时也可出现左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心 源性休克,处理同左室梗死时的心源性休克。 并发心律失常的处理 l首先加强针对AMI、心肌缺血的治 疗。溶栓、血运重建术、受体阻滞剂 、IABP、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均可预 防或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AMI后心律失常的治疗 Af 有 电复律 洋地黄 无 -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 严重血流动力 学障碍或难治 心肌缺血 AMI后心律失常的治疗 室速/室颤 1. 心室颤动:非同步电除颤,起始电量为200J,不 成功,第2次给予200-300J,必要时可给予第3次 电击,能量为360J。 2. 持续性(30秒或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多形性室性 心动过速:非同步电除颤,起始200J,不成功,第 2次给予200-300J,必要时可给予第三次电击,能 量为360J。 3. 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伴心绞痛、肺水肿、低 血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