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护理8章_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1页
精神卫生护理8章_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2页
精神卫生护理8章_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3页
精神卫生护理8章_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4页
精神卫生护理8章_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概念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分类 临床表现与治疗要点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第8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 一组由人体组织形态学改变(如感染、创伤 、肿瘤、癫痫、变性等)所致的精神障碍,有 别于所谓功能性精神障碍,后者指根据目前科 学技术水平尚未发现明确组织形态学改变的精 神疾患 器质性与功能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 分类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颅脑器质性病变损害脑组织所致的精神障碍 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颅脑外伤、脑肿瘤 、癫痫 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脑外的各种躯体疾病导致脑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精神障碍 躯体感染、内分泌障碍、内脏器官疾病、营养代谢疾病 有时二者并不能截然分开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痴呆 老年性痴呆 老年痴呆分类 混合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一组原因未明的原发性脑变性疾病 德国精神病理学家Alois Alzheimer(1906)首次 报道 常起病于老年期或者老年前期 主要临床表现为痴呆综合征,以起病缓慢,逐 渐加重、不可逆转为主要特点 9 流行病学 n65岁以上为 5%-8% n75岁以上为 15%-20% n85岁以上为 25%-50% n美国:每年死于AD超过10 万人,占第四位 n女性高于男性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明,或尚未找出 单一的、决定性的发病因素 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病是复杂的多因素综 合作用所致,与遗传、生物、脑形态改 变、神经生化等因素都有关系 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现象 有痴呆家族史者,其患病率为普通人群的3倍 染色体和基因: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致 21号染色体长臂的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 14号染色体的早老素1基因(PS1) 1号染色体的早老素2基因(PS2) 19号染色体的Apo E等位基因4 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患病风险增加 躯体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对危险度为2.3),癫痫(相对危险 度为1.6),颅脑外伤,抑郁症特别是老年期抑 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铝硅等神经毒素在体内的蓄积 正常衰老过程的加速 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 机体解毒功能削弱及慢病毒感染等 社会心理因素 高龄、低教育水平、丧偶、独居、经 济困难、生活颠沛等社会心理因素可成 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诱因 脑结构变化 n病理: 大脑皮质萎缩 n组织:神经细胞广泛消失/变性 (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 临床表现 n隐匿起病,持续进展,平均5-10年 临床表现(早期) n记忆障碍 早期突出症状/核心症状 近事遗忘先出现 n视觉空间定向能力受损 n心境障碍 临床表现(中期) n记忆明显受损 远期记忆力也受损 n语言障碍(语义-命名-不知所云) n失认和失用 n智能衰退日益严重 理解、判断、计算、定向力均受损 n性格改变(缺乏道德感羞耻感) 临床表现(后期) n记忆极差 n个人生活能力丧失 n语言严重受损/失语 n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口齿不清 n常死于褥疮、骨折、肺炎等 阿尔茨海默病分型 1. 老年前期型 2. 老年型 3. 非典型或混合型 4. 其他型 诊断标准 根据CCMD-3 (一)症状学标准 (二)严重程度标准 (三)病程标准 (四)排除标准 治疗要点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应用恰当的药物、心理治 疗、康复治疗等能延缓病情进展,降低伴发疾病 的患病率及死亡率 (1)药物治疗: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2)对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可根据不同精神症状选用 相应的精神药物,但应从小剂量开始,增量宜慢 ,治疗量宜采用个体化的最低有效量 (3)适合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治疗、社会干预、健康 教育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护理评估 1. 病人的一般情况 2. 脑器质性疾病 3. 躯体状况评估 4. 精神状况评估 5. 社会家庭资料评估 病人的一般情况 年龄,性别,住址,文化职业背景等 生命体征、饮食、睡眠、排泄情况 生活方式、经济状况及受教育程度 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 脑器质性疾病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脑器质性疾病 是否存在家族史 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及药物不良反应 躯体状况评估 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外貌、自我照 顾的情形、全身营养情况等 是否并存其它躯体疾病, 有无生活懒散、疲倦感等 精神状况评估 记忆力、注意力、智能、语言评估 有无情绪低落、焦虑、紧张、恐惧 有无情感不稳、易激惹、兴奋躁动、吵闹 不休,冲动伤人行为 有无人格改变 有无定向力改变,有无自知力 社会家庭资料评估 家庭成员对精神疾病的认识程度 家庭环境气氛、患者在家中的地位、 经济状况 工作环境、社会支持系统 是否有条件让病人治疗、休养 护理诊断 n思维过程改变 n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n有受伤的危险 n生活自理缺陷 n睡眠形态紊乱 n社交障碍 n有感染的危险 日常生活中 随时记忆 方法: 让病人主动关心日期、时 间的变化 鼓励病人多与家属成员和 邻居交谈 日常生活用品尽量让病人 自己取放 陪同病人外出也尽量指导 病人自己辨别方向等 有暴力行为的护理 护理人员对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掌握病情动态变化 夜间、凌晨等时间以及医护人员交接班时段等 较容易发生意外,护士应提高警惕,密切观察 做好安全检查工作,防止留存或获得用于自杀 、伤人的物品 护士要细心、耐心、和蔼,不使用刺激性语言 ,避免激惹病人 有暴力行为的护理 急性兴奋状态的病人 将其与其他病人分开,以免相互影响 阻止其他人围观和挑逗 安置于单人隔离室内,设专门护理人员 必要时可使用约束带暂行约束 有自杀危险的病人安置在重病室、专人护理 有暴力行为的护理 保证营养及摄入液体量(2500ml/d)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加强基础护理和保持清洁卫生 密切配合治疗,观察病人的病情动态变化 和用药后的反应 安排有益的活动并做详细记录,重点交班 妄想患者的护理 关心病人的生活,了解其爱好、兴趣,尽量解 决病人合理的要求,取得病人的信任 在症状活跃期,不可贸然触及病人的妄想内容 病人叙述妄想内容时,要耐心倾听,掌握患者 妄想的内容 病情好转时及时进行治疗性沟通,帮助病人逐 渐恢复自知力 根据病人的爱好安排其参加工娱疗活动,分散 其注意力 健康教育及指导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合理安排规律生活,营养全面、丰富,保持充足 睡眠,适当锻炼 注意环境和活动场所的安全,讲解保护自己和预 防外伤的措施 指导患者用药,不能随意增减药物及剂量,病情 变化时,应及时就诊,调整用药 教会患者与疾病相关的自我护理的方法,鼓励其 增加自我护理的独立性 教会患者及家属各种功能的锻炼和恢复方法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重新适应社会,保持乐观情 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防止动脉硬化 避免铝制饮具 戒除烟酒 补充矿物质 频繁活动手指 培养兴趣 增加社交活动 锻炼记忆 心情愉快 保持事业心 预 防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患者的护理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各种原因引起的躯体疾病引起脑功能紊乱而产 生的精神障碍,又称体因性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多样,可为意识障碍、认知障碍、人 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神经症样 症状等 患者常有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功能的受损 主要的发病原因是躯体性致病因素,病人是否 出现精神障碍还与其易感素质有关 临床特征 n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的病情在程度上有平行 关系,在时间上常有先后关系 n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是非特异性的 n急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急性脑病综合征,慢性躯体 疾病常引起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 n治疗原发疾病及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 转 n病程及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躯体疾病的性质、严 重程度以及处理是否得当等 n一般持续时间较短,预后较好 临床表现 n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n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n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n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n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n染色体异常所致精神障碍 n其它 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n肺炎所致精神障碍 n败血症所致精神障碍 n流行性感冒所致精神障碍 n细菌性心内膜炎所致精神障碍 n风湿性舞蹈病 n伤寒所致精神障碍 n艾滋病所致精神障碍 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n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n肝脏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脑病 n心脏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n肾脏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尿毒症,透析性脑病 内分泌障碍所致精神障碍 n肾上腺功能异常 Cushing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n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 n甲状旁腺功能异常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减退 n糖尿病所致精神障碍 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n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精神障碍 n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障碍 治疗要点 n治疗原发病和对症治疗 (1)病因治疗:准确、及时、充分以及尽可能彻底的治 疗原发的躯体疾病,停用可能引起精神障碍的药物 (2)支持治疗: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水、电解质紊乱; 补充营养、维生素和水分 (3)控制精神症状:起始剂量应更低,剂量应逐渐增加 ,而当症状稳定时,应考虑逐渐减少剂量 (4)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 护理诊断 n有受伤的危险 n睡眠形态紊乱 n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n生活自理缺陷 n急性意识障碍 n思维过程改变 n焦虑 n恐惧 n有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 (一)(一)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 n主动介绍自己,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n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和适应病后的生活方式 n主动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 n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 n给予患者发泄感情和悲伤的机会 n关心患者,耐心做好安慰、劝导等护理工作 n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措施 (二)安全护理(二)安全护理 评估患者可能受伤的因素 尽量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 将患者安置在易观察、安全的房间 在护理人员的视线下活动,必要时专人陪护 若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及时安置于重病房,重点 监护,可暂时约束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防患者消极自杀 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加设床栏或约束 护理措施 (三)生活护理(三)生活护理 饮食 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进餐环境清洁、舒适、时间充足 尽可能提供患者喜爱的食物,以促进食欲 对吞咽困难、呛咳、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补充 睡眠 评估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程度及睡眠状态 减少和去除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建立有规律的生活 指导患者采取一些利于入睡的方法 自理能力 协助和提高患者穿衣、吃饭、洗澡、排泄等日常生活能力 健康指导 n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相关知识,使其了解躯体疾病 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积极治疗原发躯体疾病 n告知家属和患者出院后仍需继续治疗,坚持服药 ,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 n合理安排规律生活,营养全面、丰富,保持充足 睡眠,适当锻炼 n注意环境和活动场所的安全,讲解保护自己和预 防外伤的措施 Summary Organic mental disorders are a group of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human tissue morphological changes.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brain organic mental disorders and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physical diseases. Brain organic mental disorders are the mental disorders caused by cerebral diseases. Alzheimers disease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Primary degeneration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s the main feature of Alzheimers disease characteristic of chronic persistent progressive dementia. It often occurrs in the pre-elderly and old age.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physical diseases are the mental disorders caused by the diseases of the b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