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我国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 剂的安全使用、管理法规与 标准 食品安全形势 食品安全概念 l食品数量: 充足供应 l食品质量: 对人体健康,对生命安全 l对食品的更高要求: 没有受到环境污染 ? 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 围绕增加食品供给数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作 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在农业投入品供 给、产地环境、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生产、 食品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屡 有发生。 (1)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 重 l有的产地环境污染、污水浇灌、滥用甚至违禁 使用高毒农药; l有的饲养禽畜滥用饲料添加剂,非法使用生长 激素及“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 l有的在水产养殖中滥用氯霉素等抗生素和饲料 添加剂,造成虾、蟹、鱼等水产品质量下降。 l有的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 l有的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食用 色素等加工食品; l有的掺杂使假,生产假酒、劣质奶粉,用地 沟油加工食用油等。 (2)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 一、为数众多的食品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 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 二、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 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 三、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 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 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 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农民和未成年人 的身体健康。 (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 2006年以来,北京的福寿螺事件、武汉 的人造蜂蜜事件、台州毒猪油事件、南京“口 水油”沸腾鱼、上海瘦肉精中毒事件、河北的“ 苏丹红”鸭蛋、“嗑药”的多宝鱼等食品安全事 件频频爆发,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食 品 添 加 剂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食品都添加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食品都添加了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 添加了色素的糖果 添加了防腐剂的酱菜 添加了膨松剂的面包 添加了乳化剂的冰激凌 食品添加剂在 食品加工中的意 义? l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制作中有重要作 用,它不仅可以改善食品质量和色、香、 味,而且可以防治食品腐败变质。 “远离食品添加剂,就是远离现代食品工业。” 如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 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 但是一些不良食品生产销售商,超范围、超剂量但是一些不良食品生产销售商,超范围、超剂量 使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工业级原料顶替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工业级原料顶替食品添加剂的 行为,将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行为,将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l大量的负面报道,消费者对 食品添加剂有恐惧感 非食用添加剂的使用 超范围、超量使用 一些媒体发出“食品 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安全 的最大威胁”的说法 食品添加剂的现状?食品添加剂的现状? l国际食品添加剂联盟的一位权威人士曾经这样说过:使用 食品添加剂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动物是有 什么吃什么,人类的食品是经过加工的加工的过程就是 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过程 l“食品添加剂不但能防腐保鲜,还能够改善食品的观感、口 味。食物的酸、甜、鲜多是添加剂调出来的。食物能有 好的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吃起来酥脆,也是添加剂 加出来的。食品添加剂还能够调整营养结构,在面粉里面 可以添加钙粉、维生素等,强化食品的营养功能。 l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 :腐乳的红颜色是红曲染红的,红曲是由大米发酵来的, 研究发现,红曲能够降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功能性添加 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芯 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食品添加剂 对我们人类有这么多贡献,却被许多人误解,蒙受了数不 清的冤枉,它比窦娥还冤,实在应该给它平反!” l我国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 的安全使用及管理法规与标准 ? 一 概述 l1 何谓食品添加剂 ? l食品卫生法 第五十四条 l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 ,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 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l 营养强化剂: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 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 品添加剂。 2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基本原则 (1) 不得对消费者产生急性或潜在危害; (2) 不得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 (3) 不得有助于食品假冒; (4) 不得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管理法规与标准的发展 l1960年,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科委、卫生部、轻工部制定的 食用合成染料管理办法 l1967年,卫生部、化工部、轻工部、商业部联合颁布了 八种食品用化工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 l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 l1986年,卫生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l1993年,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l1994年,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l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l1996年,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l2002年,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现行管理法规与标准体系 食品卫生法 食品添加剂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 卫生管理办法 使用卫生标准 GB14880 -1994 食品营养 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与营养强化剂规格标准 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食品添加剂明胶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食品添加剂申报与受理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 法 l 食品卫生法规定:本法适用于一切食品,食品 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 洗涤剂、消毒剂;也适用于食品的生产经营场所、设 施和有关环境。 l 该法是我国唯一对食品添加剂及其生产与使用的卫 生问题作出规定的国家法律。 l管理规定包括以下方面: l使用 l生产经营 l审批 l立法与制标 l罚则 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l第九条 禁止生产经营: 含有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食品 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 l第十条 食品不得加入药物,但是按照传统既是 食品又是药品的作为原料、调料或者营养强化剂 加入的除外。 l第十一条 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 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 2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l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 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 l第二十一条 定型包装食品添加剂,必须有包装标 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根据不同产品分别按照规定标 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 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存期限、食用或者使 用方法等。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说明书,不得有夸大 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 l第二十四条 食品添加剂,其生产者必须按照 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实施检验合格后,方 可出厂或者销售 l第三十条 进口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卫 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 3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审 批 l第二十条 食品添加剂的新品种 ,生产经营企业在投入生产前, 必须提出该产品卫生评价和营养 评价所需的资料,以及样品,按 照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审批程序 报请审批。 4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与标 准的制定 l第十四条 食品添加剂的国家卫生标准、卫生管理办 法和检验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或者批准颁 发。 (1)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2002) (2)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996) (3)GB 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1994) l第十六条 食品添加剂的国家产品质量标准中有卫生 学意义的指标,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 。 5 罚则 l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或者使用 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的食品添加 剂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 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l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定型包装食品添加 剂的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不标明或者虚假 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限等规定事项的,或者违 反规定不标注中文标识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 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l第三十九条 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使 用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 性疾患的。或者在生产经营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 食品原料的。 l第四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伪造卫 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 l第四十一条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 l第四十二条 生产经营禁止生产经营食品的。 l第四十三条 生产经营不符合营养、卫生标准(食品添 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 (二)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 法 l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3月28日发布, 同年7月1日实施。 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 章 第二章 审 批 第三章 生产经营和使用 第四章 标识、说明书 第五章 卫生监督 第六章 罚 则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章 审批 l审批对象 (两类) l1 未列入 GB 2760 和GB14880以及卫生部 公告名单的新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 l2 已列入标准和公告名单,但需扩大使用范 围和/或使用量的。 审批程序 l食品添加剂审批程序: l (一)申请者应当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 出申请,并按第六条或第七条的规定提供资料; l (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30天内完成对申报 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和规范性的初审,并提出初审 意见后,报卫生部审批; l (三)卫生部定期召开专家评审会,对申报资料 进行技术评审,并根据专家评审会技术评审意见作出 是否批准的决定。 l第九条 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进口扩大使用范 围或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除应当提供第六条、第七 条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l (一)生产国(地区)政府或其认定的机构出 具的允许生产和销售的证明文件。 l (二)生产企业所在国(地区)有关机构或者 组织出具的对生产者审查或认证的证明材料。 第三章 生产经营与使用 1 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发放的卫生许可证; 2 生产复合食品添加剂的,各单一品种添加剂的使 用范围和使用量应当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 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 使用量。 3 检验合格出厂; 4 经营与使用单位应索证; 第四章 标识、说明书 l1 食品添加剂有适用禁忌与安全注意事项的,应当 在标识上给予警示性标示。 l2 复合食品添加剂,应当同时标示出各单一品种的 名称,并按含量由大到小排列;各单一品种必须使用与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相一致的名称。 第五章 卫生监督 l1 卫生部对可能存在安全卫生问题的食品添加剂, 可以重新进行安全性评价,修订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或 作出禁止使用的决定,并予以公布。 l2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添 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抽查,并向社会 公布监督抽查结果。 l3 应当按照卫生部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 (三)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 用卫生标准 l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 (允许添加的食品品种)及最大使用量。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与使用。 l2 使用量的指标意义 本标准所设定的指标值通常是指某一添加剂的 使用量而不是终产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 (四)GB 14880-1994食品营养强 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强化营养素的使用范围 (允许添加的食品品种)及使用量。 本标准适用于为增加营养价值而加入食品中 的天然或人工的营养素。 2 使用量的指标意义 本标准所设定的指标值通常是指某一营养 强化剂的使用量而不是终产品中该营养强化剂的 含量。 l标准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品种: A 氨基酸及含氮化合物 B 维生素类 C 矿物质类 D 其它类 (五) 卫生部公告 1 公告内容 l 已获卫生部批准,但未列入 GB 2760或GB 14880的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品种、扩大使用 范围、使用量等。 2 公告效力 等同于标准 (六)卫生部食品添加剂申报与 受理规定 (一)申报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时,需提供下列资料: 1、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请表 l2、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初审意见(进口食品添加剂 除外) l3、名称及其来源、化学结构、分子式、分子量和理 化特性(来源于动植物的,若无以上资料应提供主要 成分) l5、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l6、生产工艺 l7、食品添加剂质量标准及编制说明 l8、标签(含说明书)样稿 l9、国内外有关安全性资料及其他国家、国际组织( CAC)允许使用的证明文件或资料 l10、食品中该种添加剂的检验方法及3批食品中该种 添加剂含量的检验报告,如不能提供须说明情况 l11、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三批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和卫 生学检验报告 l12、试验性使用效果报告(营养强化剂需提供稳定 性试验报告) l13、使用微生物生产食品添加剂时,必须提供卫生 部认可机构出具的菌种鉴定报告及安全性评价资料 l14、根据产品特性卫生部认为应提交的其它资料另 附食品添加剂样品30克 (二)申报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的,需 提供下列资料: l1、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申请表 l2、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初审意见(进口食品添加 剂除外) l3、拟添加食品的种类、使用量 l4、生产工艺 l5、标签(含说明书)样稿 l6、国内外有关安全性资料及其他国家、国际组 织允许使用的证明文件或资料 l7、食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及3批食品中该 种添加剂含量的检验报告,如不能提供须说明情 况 l8、试验性使用效果报告(营养强化剂需提供稳 定性试验报告) l9、根据产品特性卫生部认为应提交的其它资料 l第七条 申请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进口食品 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时,除提供第六条 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l(一)生产国(地区)政府或其认定的机构出具 的允许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 l(二)生产企业所在国(地区)有关机构或者组 织出具的对生产者审查或认证的证明材料 l(三)受委托申报单位应提交委托申报的委托书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l富有养分的食品,微生物快速生长 让食品更安全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让食品更安全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l天然保鲜剂 让食品更安全 Nisaplin Natamax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让食品更健康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让食品更美味 Fresh Zesty Juicy SweetFloral Woody Green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让食品更高品质 Without PANODANWith PANODAN With emulsifier Without emulsifier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让食品更耐藏 AmyloseAmylopectin Retrograded amylose (Firm) Amylose-monoglyceride complex (Soft) Retrograded amylopectin (Firm) Enzyme-treated amylopectin (Soft) Shelf life extension using monoglycerides and enzymes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让成本更优化 20% fat reduced + 0.3% PANODAN VISCO-LO 2000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要求严格自律、诚信操守要求严格自律、诚信操守 按法规使用按法规使用 注意注意GB2760 GB2760 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区别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区别 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检测复杂,成本高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检测复杂,成本高 造假风险高造假风险高 要设立可信赖的供应商要设立可信赖的供应商 尽量购买有下列标志的食品 农产品质量 安全的有关概念 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从2001年4月启动“无公害食品 行动计划”,率先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四个城市进行 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于2002年7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 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着重强调三个方面的推进措施 :一是强化生产过程管理,即强化生产基地建设,净化产地 环境,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经 营组织化程度;二是推行市场准入制,即建立检测制度,推 广速测技术,创建专销网点,实施标志管理,推行追溯和承 诺制度;三是完善保障体系,即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标准体 系,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加快认证体系建设,加强技术研究 与推广,建立信息网络,加强宣传培训。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2004年4月23-29日农业部首次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宣 传周。宣传周的主题是安全生产、放心消费。目的是宣传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成效,增强禽流感疫情扑 灭后消费者安全消费的信心,促进农民增收;发挥消费引 导生产和舆论监督作用,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责 任意识,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彰显龙头企业安 全生产示范作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生产水平。 宣传周的组织原则是普遍宣传和开展重点活动相结合,中 央和地方互动相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管理技 术培训与优质安全农产品宣传相结合。 宣传周主要有新闻发布会、网络培训、现场咨询、各 地质量监测情况发布等活动。 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 的意见下发后,有关部门提出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主题 ,大力宣传中央确定的增加农民收入的方针、政策以及重 大部署,努力营造一个重视“三农”问题、保障粮食安全 、促进农民增收的社会舆论氛围。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直 接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据此,农业部制定了农民增收宣传意见,结合 农业部的重点工作,推出十项农民增收系列宣传活动,农 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是十项活动之一。 为什么要搞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是推进“无公害食品行 动计划”的重要措施之一,2001年从北京、天津、上海、 深圳四个试点城市的蔬菜农药残留和生猪“瘦肉精”污染 定点监测工作开始实施,进而逐步扩展到全国37个城市全 年5次的蔬菜农残、16个城市畜产品污染和5个城市水产品 中药物污染定点监测。 随后又开展了符合国际规则和惯例的兽药及兽药残留 监控计划、农药及农药残留监控计划、饲料及饲养违禁药 物监控计划、农产品产地环境普查计划、农业投入品监测 计划、农产品品质普查计划以及农资打假监控计划。 例行监测制度例行监测制度 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重庆、哈尔滨、长 春、沈阳、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西宁 、兰州、西安、拉萨、成都、贵阳、昆明、太 原、石家庄、济南、郑州、合肥、南京、武汉 、长沙、南昌、杭州、福州、南宁、海口、广 州、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寿光。 37个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城市 甲胺磷、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氧化 乐果、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氯氰菊酯、氰戊 菊酯、溴氰菊酯、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 百菌清。 对蔬菜实施监测的13种农药 农产品污染专项整治,是“无公害食品行 动计划”实施的重要措施,开始于2002年。 重点整治的对象是:种植业产品农药及农 药残留、畜产品生产过程中违禁药物滥用和水 产品的药物残留。 三项专项整治: 由农业部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起草工 作从2001年开始启动,经过2年多的调研,于 2003年起草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草稿,在 分别征求了各省(区、市)农口厅局和国务院有 关部委的意见后,又经过多轮修改,于2004年 初完成了草拟工作,并送请有关部门审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立法进程: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 地环境、生产过程和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 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经认证合格获得认 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 公害产品标准的未经 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 用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办理机构为农业部农 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是农业部直属的正局级全 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 认证工作。 l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是哪个机构负责?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政府行为,认证不收费。 l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性质是什么? l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定位?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 质检总局第12号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定 和产品认证,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实施,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 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品方可申请 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定位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 大众消费。 l目前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行业标准。 1、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包 括产地环境监测),并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2、省级承办机构接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附报 材料后,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核实材料内容是否真实、 准确,生产过程是否有禁用农业投入品使用和投入品使用不规 范的行为; 3、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 4、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所属专业认证分中心对省级 承办机构提交的初审情况和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复查,对生产过 程控制措施的可行性、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检验报告的符 合性进行审查; 5、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专业认证分中心审查情 况,组织召开“认证评审专家会”进行最终评审。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经过哪些环节?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 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 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 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 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绿色食品: “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照绿色 食品的标准,禁用或限制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添加 剂等生产资料及其它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物质,并 实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1、绿色食品必须出自优良生态环境,即产地经监测, 其土壤、大气、水质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要求; 2、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技 术标准,即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农药、肥料、兽药、饲料 、食品添加剂等)符合绿色食品相关生产资料使用准则规定 ,生产操作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要求; 3、绿色食品产品必须经绿色食品定点监测机构检验, 其感官、理化(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和微生物 学指标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绿色食品产品包装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 则要求,并按相关规定在包装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食品应具备哪些条件? 1、申请人向所在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绿办)提出认证 申请; 2、省绿办组织检查员对申请材料进行文审; 3、省绿办委派检查员对申请认证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和产品抽样 ; 4、绿色食品定点环境监测部门对产地进行环境监测; 5、绿色食品定点产品监测部门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6、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专家对省绿办上 报的申请认证材料进行审核; 7、绿色食品认证评审委员会对申请认证产品进行认证评审: 8、中心颁发证书,并进行公告。 怎样申请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管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 展中心统一组织进行,以国家商标法和合 同法为法律依据,按照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 法的规定对企业进行监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10kV变电站(升压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高电位排病反应课件
- 高压铁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员工培训计划制定与执行模板高效培训工具
- 走进物联网 第2版 3.3 智能安防教案
- 线上教育市场分析与研究
- 2025年湖北省黄石市辅警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秋季学期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校长讲话:三字诀铸师魂新时代育人使命的守正与创新
- 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一规定”知识问卷(执法)
- 年度会议组织形式
- 2024至2030年中国智慧用电产业“十四五”市场预测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输血治疗中的大数据分析
- 《旅游经济学(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解析(共五套)
- 《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管理规程2》
- 研发项目策划书
- 《花生膜下滴灌技术》课件
- 完整版江苏省政府采购专家库入库考试题库(1-4套卷)
- 产品定制管理制度
- 飞机基础知识-飞机机型分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