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炎支原体疾病的研究进展 北京友谊医院 儿科 辛德莉 概 况 v概念: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 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 致病微生物。 v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ea MP) 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 还可引起许多肺外并发症。 讲 课 内 容 v生物学特征 v致病机制和病理 v流行病学 v临床表现 v诊断与鉴别诊断 v实验室检查 v治疗 生物学特征 v形状: v大小: v结构: v繁殖方式: v支原体抵抗力: 肺炎支原体形状特点:高度多形性 病毒与细菌之间 可通过除菌器 肺炎支原体大小 肺炎支原体结构 繁殖方式 生长周期3小时 支原体抵抗力 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敏感 致病机制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 黏附作用 致病因子 免疫损伤 黏 附 作 用 MP 入侵 呼吸道 滑行运动 定位纤毛毡的隐窝内 尖端特殊结构 黏附于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上。 v黏附素:P1蛋白和P30蛋白。 v黏附辅助蛋白:HMW1-HMW5等多种蛋白参与 。 寄生物对宿主细胞黏附是定居和感染的必要前提 P1蛋白和P30蛋白还有免疫原性。 致病因子 v肺炎支原体生长代谢释放出代谢产物如 过氧化氢等穿越细胞膜,抑制细胞内酶 ,使细胞损害。 v肺炎支原体细胞膜的类脂成分有毒性作 用,引起细胞损害。 免 疫 因 素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自身免疫反应: 细胞因子: 免疫复合物: 免疫逃避: 体 液 免 疫 v体液免疫反应由外膜糖脂抗原引起 v产生特异性血清抗体: 先出现 IgM,再出现IgG抗体,分泌性抗体IgA出现 较晚。 v体液免疫的保护作用不完全,呼吸道局部分泌的IgA 抗体对防御再感染起重要作用。 v自然感染后免疫不持久,18-48个月可发生再感染。 v Kim 等发现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是引起肺部疾 患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v Robert等认为IgE的出现及升高是肺炎支原体感染 后或反复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哮喘的重要因素。 细 胞 免 疫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中会出现肺炎支原体 致敏的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并 出现白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迟发型皮肤超敏 反应。 明显的支原体肺炎多发生在重复感染的年长 儿童及成人。考虑可能为反复感染引致致敏 的机体产生的超敏反应。 细 胞 因 子 v肺炎支原体可刺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产 生多种细胞因子。但现有研究对各种细胞因 子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时的变化还众说纷纭。 v-干扰素(IFN-)作为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主 要代表Th1),在支原体感染的机体中也得到 广泛研究 。 v关于白介素4(IL-4)(主要代表Th2)的研 究结果比较统一。不论是感染肺炎支原体的 动物模型还是人,结论大多为升高。 自身免疫反应 v肺炎支原体膜成分与宿主组织存在相似的抗原性 发生交叉反应而导致自身免疫反应。 如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v由支原体损伤宿主细胞膜发生抗原成分的改变, 产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再与组织发生反应, 从而导致肺内或肺外并发症。 免 疫 复 合 物 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急性肾炎,肾功 衰竭的病例中尚有在肾小球中测出含有 肺炎支原体抗原的免疫复合物的报道。 考虑可能与过量的免疫复合物在组织局 部沉积,激活补体引起。 免 疫 逃 避 vFoy 和Smith等早在30多年前就发现即使 用了像红霉素或四环素等有效的抗生素 ,肺炎支原体仍可以从呼吸道分泌物中 培养出来。 v现认为可能是由于肺炎支原体细胞膜上 的甘油磷脂与宿主细胞有共同抗原成分 ,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自身成分而允许寄 生,逃避了宿主的免疫监视,不易被吞 噬细胞摄取,从而得以长时间寄居。 小 结 v综合来看,支原体的免疫机制非常复杂 。支原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能产生免 疫刺激及免疫抑制两种现象。一般来说 ,以免疫刺激为主。 v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理至今并未清 楚。不论是肺炎支原体本身对机体的侵 袭作用还是免疫因素对机体的损伤。其 作用机理都尚待进一步研究。 病 理 间质性肺炎 基本的病理改变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正常金黄地鼠肺组织 间质性肺炎 支 气 管 炎 流 行 病 学 v好发年龄: 514岁 v潜伏期:潜伏期长,多在23周。 v传染源:潜伏期内有传染性,症状出现一周呼吸道 MP 含量最高,症状缓解后数周病人仍具传染性。 v传播途径:可经飞沫传染人 v流行规律:世界各地均有发病。四季均可发生,以秋、 冬季为多。35年流行一次,持续数月或一 年,流行年发病数增加35倍。 临 床 表 现 急性呼吸道感染:轻型上呼吸道感染到 严重的坏死性肺炎。 肺外并发症:脑炎、心肌炎、肾炎及溶贫等。 支 原 体 肺 炎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表现 高发年龄 为5-14岁。 支气管肺炎症状 v可从无症状至严重的坏死性肺炎。 v典型病例的表现是:起病缓慢。病程3-4周。 v发热:病初有发热、发热见于80%患者,多在 38以上,持续时间不等,有时可达2周 有时诉发冷。 v咳嗽:咳嗽呈阵发性剧烈干咳,甚至似百日咳 样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持续1-3周,偶可 长至数月。无痰或少量黏液痰,少数可 带血丝或咳血。 v气促:一般无气促或呼吸困难。 v少数患者可伴有胸骨后疼痛、吸气时胸痛。 支气管肺炎体征 v肺部体征依年龄而异,年长儿往往缺乏阳 性体征。少数患者仅在一周末时出现肺部 体征,主要为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及干湿罗 音,与X线表现不符,有时可有胸膜摩擦音 。 v常有轻度鼻塞,咽部中度充血,耳骨膜常 有充血,颈部淋巴结可肿大,晚期部分患 儿有短暂皮疹。 其他呼吸道感染 绝大多数表现为咽炎、扁桃腺炎、气管及支气管炎 。 起病与支原体肺炎无差异. 可有低热、头痛、咽痛及全身不适。主要症状为持久 的阵发剧烈的咳嗽可有胸骨后不适感或疼痛。听诊 肺部可闻干罗音,病程较长,2-4周。 文献报道成人咽炎中11%、儿童咽炎中33%由肺炎 支原体引起。10%-20%急性支气管炎及3%-5%毛细 支气管炎患者血清中能测出4倍以上升高的肺炎支原 体抗体。 此类疾病若不作病原学检测,很难与一般病毒引起 的呼吸道感染相区别,流行病学资料可作参考。 肺外并发症 v一般多发生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多在呼 吸道症状出现后10天左右发生,也有不伴呼 吸道症状而单独发病者。 v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v发病机制尚未肯定,由于在病变组织中极少 分离到病原体,因而认为非由病原侵犯引起 ,考虑为自身免疫反应或肺炎支原体抗原与 宿主组织有共同抗原成分引起的交叉反应。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反应) v此并发症较为多见。发病率占肺炎支原体感 染总数的1,占支原体肺炎住院患者的7% ,儿童发病率较高,多数有近期呼吸道感染 病史,神经系统症状发生在呼吸道症状出现 后2-32日,平均10日。 v症状可表现为脑炎、脑膜脑炎等,脑脊液中 淋巴细胞增多,蛋白量增加,糖含量正常。 血液系统(自身免疫反应) v溶血性贫血。 v发生在较大儿童,同时伴皮疹和心肌炎 或神经系统并发症。 v高滴度的冷凝集素能引起严重的免疫性 溶血性贫血,HB下降,网织红细胞明显 增高,并可出现黄疸,Cooms试验阳性 。 诊断及鉴别诊断 v诊断 1、肺炎病例根据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特点 3、肺部阴影消失慢、青霉素治疗无效,或 在病程中出现其他系统并发症可考虑为支原 体肺炎。 v鉴别诊断 病毒性肺炎、衣原体肺炎、结核病、细菌性 肺炎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 实 验 室 检 查 v血常规 v非特异性检查 v特异性检查 血 常 规 v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高,中性粒细胞或嗜 酸粒细胞稍增多。 v血小板可减少,可有轻度贫血及网织红细 胞增多。血沉在起病初期常增快。直接 Cooms试验可阳性。 非特异性抗体的测定 冷凝集抗体(IgM型抗体)。 出现早(第一周末或第二周初),发病34周达 高峰,持续2-4个月。164以上有诊断意义,恢复 期效价4倍升高更有诊断意义。 此试验与肺炎轻重有关。滴度高于1500以上发生 溶血, 非特异性诊断方法,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时40 60%患者血清中含有较高的寒冷红细胞凝集素, 能使患者自身红细胞在4条件下产生凝集。冷凝 集素是针对红细胞膜I抗原的抗体, (腺病毒和副 流感病毒也可出现阳性,但效价不高)。 特 异 性 检 查 v病原体的检测 1、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培养 2、MP抗原的检测 3、肺炎支原体的特异性核酸检测 v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1、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的测定 2、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抗体的测定 肺炎支原体分离鉴定流程图 标本 双相、液体或半固体培养基 产酸变色、接种平板 观察菌落形态、血细胞吸附试验、溶血试验 血清学鉴定 或PCR鉴定 (生长抑制试验或免疫荧光试验) 豚鼠吸附红细胞试验 2 MP抗原的检测 v方法:主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从呼 吸道分泌物中直接检测MP抗原。需3-4小 时就能获得结果。 v评价:从标本中直接检测MP抗原诊断MP 感染,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但目前主 要问题是如何避免交叉,进一步提高检测 的灵敏度,减少非特异性反应,以适合临 床的需要 。 肺炎支原体的特异性核酸检测 核酸杂交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 核酸杂交试验 v原理:是根据DNA碱基互补原则采用特 异的基因探针通过杂交,探知受检标本 中有无与之互补的目的核酸。 v评价: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要求条 件高,实验难度大,因此难于在临床推 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聚合酶链反应 v原理:聚合酶链反应英文缩写为PCR,它利用 位于目的基因两侧引物的作用,经反复DNA解 链,引物退火和延伸,使目的DNA在很短的时 间内扩增几百万倍。整个实验仅需2小时,检 测的灵敏度可达1CCU(相当于1040CFU) 。 v评价: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只要实验室设计 合理,人员经过严格的培训,具有良好的应用 前景。 电泳结果判定 敏 感 性 测 定 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v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的测定 v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抗体的测定 MP特异性IgM抗体的测定 v原理: v方法:酶连免疫吸附实验、间接血凝试验、免 疫荧光试验 v评价:肺炎支原体感染后79天,血清特异 性抗体开始上升,34周达高峰 ,以后逐渐 下降。目前诊断MP感染的一种实用而可靠的 血清学方法。 间接血凝试验 1 间接血凝试验 MP特异性IgG抗体的测定 v原理: v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v评价:IgG抗体急性期和恢复期抗体滴度 呈4倍升高有诊断意义(即证实为近期感 染)。因为抗体需要检测双份血清,需 要时间较长,所以与分离培养一样仅能 对临床诊断提供回顾性资料。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v一般治疗 v对症治疗 v抗生素的应用 v中药治疗 v免疫制剂: 一般治疗 v呼吸道隔离。 v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空气新鲜,给 予充足的水分、营养及睡眠。 v保持呼吸道通畅。 v吸氧等。 对症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酌情给予 v镇静 v退热 v祛痰 v止咳 v平喘等药物 对 因 治 疗 v一般认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是自限性疾病, 不用抗生素大都可以治愈。 v抗生素应用的目的:使用抗生素后可以减 轻病情,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消除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和体征效果明 显,但消除该微生物效果不理想) 抗菌素的杀菌机制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种类 v红霉素 v罗红霉素 v克拉霉素 v阿奇霉素 大环内酯类 1 氮-甲基基团 15元环 希舒美(阿奇霉素) N CH3 14元环 红霉素 克拉霉素 16元环 螺旋霉素 交沙霉素 麦迪霉素 罗红霉素 大环内酯类药物如何应用 v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半衰期长,胃 肠道副作用少,组织内及细胞内浓度高,疗效好。 v以往疗程为1014天,病人在治疗后 MP仍存在于 呼吸道分泌物中数月之久 ,易于复发及播散。目 前有学者推荐疗程为轻者34周,重者46周。 (因人和因病而异)。 红 霉 素 v对肺炎支原体的MIC为0.0156g/ml,细胞内 外浓度比为6.6:1。 v小儿3050mg/(kg.d),分34次口服。红霉素 静脉滴注疗效较好,静脉滴注时浓度1mg/ml, 每500ml葡萄糖中可加5%碳酸氢钠5ml,速度 缓慢,第一天有少许副作用,以后副作用消失 , 如患儿能耐受静脉滴注1周,以后改口服 。 罗 红 霉 素 v对肺炎支原体的MIC为0.03125g/ml, 细胞内外浓度比为16.2:1。 v小儿510mg/(kg.d),分2次口服。 克 拉 霉 素 v对肺炎支原体的MIC为0.0078g/ml。 v用量为1015mg/(kg.d),分2次,35天后 改为口服。 阿 奇 霉 素 v对肺炎支原体的MIC为0.00024g/ml, 细胞 内外浓度比为79:1。 v小儿10mg/(kg.d),1次/日口服,口服3天后 有效组织浓度可维持10天,故停用7天。酌 情连用34个疗程为好。此外也可应用静脉 滴注代替口服,方法同上。(阿奇霉素1疗 程后 MP的PCR转阴率16%,连用2疗程后 36%,连用3疗程后60%。) 中 药 治 疗 v中医认为肺炎属于温病范畴。肺炎的发生,发 展,转归,与毒无不相关。根据“毒寓于邪, 毒随邪入,热由毒生,变由毒起”的温热病发 病学观点,治疗肺炎的首要措施是祛邪解毒。 同时肺炎为多气多血之脏。外邪入侵,易出现 气郁血瘀。治疗时可在辩证基础上加用活血化 淤药。清热解毒与活血化瘀药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安全概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环保行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词语结构分类及教学重点分析
- 文华学院《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建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港口与海岸水工建筑物》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民族大学《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前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建筑大学《工程基础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肇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妊娠期阴道炎的健康宣教
- 京东代运营合同模板正规范本(通用版)
- 深圳富源文武学校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
- 口腔修复学可摘局部义齿
- “四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GB/T 35051-2018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
- 急诊与灾难医学:昏迷课件
- 实验报告-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第3章access2010查询操作-上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