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会议( x页)课件_第1页
耳穴会议( x页)课件_第2页
耳穴会议( x页)课件_第3页
耳穴会议( x页)课件_第4页
耳穴会议( x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届全国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 山东 青岛 2009.10.16-19 耳针配合体针治疗带状疱疹45例临床观察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 田永萍 简述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又称缠腰火丹、 蛇丹、蛇串疮等,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疱 ,除有疱疹外常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在针 灸科常有遇到,而且以发于头面部者较多 ,甚至部分患者先表现为面瘫,数天后才 出现疱疹。笔者从2002年3月2008年3 月以来,采用耳针与体针结合治疗带状疱 疹4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共90人,均为甘肃中医学院附 属医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 与对照组。 治疗组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最 小16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 12天;发于头面部21例,胸胁背部17例, 腰腹部7例;合并面瘫11例。 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 最小12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1天,最 长10天;发于头面部19例,胸胁背部18例 ,腰腹部8例;合并面瘫7例。两组性别、 年龄、病程之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 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 耳针 取穴:肺、肝、心、神门、肾上腺及相 应病变部位取穴。选取穴位后用0.5%碘伏 严格消毒,用0.30mm12mm耳毫针快 速刺入,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两耳交替,10次为一疗程。 (2)体针 取穴: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 局部阿是穴,用捻转及提插泻法,留针30 分钟,期间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 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阿昔洛韦0.2g,每日5次,连用10 天。 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进行疗效比较。 3、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 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 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 有疼痛。1 3.2 治疗结果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n 治愈 好转 未愈 有效率(%) 治疗组 45 39 4 2 95.56 对照组 45 18 16 11 75.56 由表1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 组总有效率为75.56%,经统计学处理, 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典型病例 黄某某,女,32岁,干部,初诊日期 :2006年月16日。左眼及额部疼痛天 、疱疹1天。患者2天前因连续吃火锅后出 现左眼及额部灼热,疼痛,未重视,昨日 左侧额部出现疱疹,左眼灼痛、羞明,疼 痛剧烈,伴头痛口苦,烦躁不安,全身不 适,便秘尿黄,不思饮食。 检查:体温:380C,左额部密集水疱,局 部皮肤潮红,左眼结膜充血,舌边尖红, 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带状疱疹,辨证 属肝胆湿热。治以清热利湿,泻火止痛。 取耳穴肺、肝、心、神门、肾上腺、额、 眼,用0.30mm12mm耳毫针快速刺入 ,强刺激,留针半小时,每日一次,两耳 交替; 体针取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 阳,均取双侧,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 日1次。次日来诊述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 左眼及额部灼热逐渐减轻,体温正常,局 部皮肤暗红,食欲好转,左眼结膜充血减 轻。三诊疼痛消失,疱疹部分吸收变干。 共治5次疱疹全部变干结痂,疼痛消失,局 部皮肤浅褐色。1月后随访,诸症痊愈。 5、体会 带状疱疹是由疱疹病毒组中的水痘带 状疱疹病毒引起,累及局部神经节和后根 以及相应神经阶段的皮肤。“肺主皮毛”,故 耳穴肺为治疗皮肤病要穴,有清热祛风止 痒和促进皮损愈合的作用2;本病多因肝 胆湿热所致,故取肝以清泻肝胆湿热;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取心以镇静止痛; 神门为镇痛要穴,而本病神经痛明显,故 取之;肾上腺消炎止痛,增强机体应激能 力;配合患部取穴可使针感直趋病所,疏 调患部气血而止痛,正如灵枢九针十二 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体针取曲池、合谷,可疏泻阳明之热,阳 陵泉、太冲清泻肝胆湿热,结合患部取穴 可疏经止痛。所以,耳针与体针配合治疗 带状疱疹,止痛效果快,可明显缩短病程 ,并可避免后遗神经痛,起到了很好的协 同作用。且方法简便,经济实用,无毒副 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6、参考文献 1 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