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泌尿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泌尿系统的一般结构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主要功能: 排泄代谢产物 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一、肾 1、形态和位置 T12-L3; 蚕豆形;肾区 平均重100150g,长1012cm, 宽 56cm, 厚 34cm 2、构造 (1)肾被膜: 纤维膜 脂肪囊 肾筋膜 (2)肾实质: 皮质:细粒状,红褐色 髓质:锥体形,淡红色 (3)肾窦、肾门、肾蒂 3、组织结构 (1)肾单位 (2)泌尿小管 (3)肾小球旁器 (1)肾单位 结构和功能单位、100-150万个; 分类: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 结构: 1)肾小体: 肾小球:入球小A:出球小A=2:1 毛细血管网,网面孔型 肾小囊:脏层、壁层、囊腔 突状足C 足C与毛细血管之间基膜 肾小球滤过膜: “选择性”的通透性: 孔隙、负电荷 2)肾小管 近端小管: 最粗最长,微绒毛,发达的质膜内褶和线粒体 吸收:全部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 大部分水、离子和尿素 细段: 管壁薄,利于水和离子通透 远端小管:吸收:水、Na+ 分泌:K+、H+、 NH3 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调控 (2)集合管 管径由细 粗;功能类似远端小管 (3)肾小球旁器 球旁C:肾素 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降低,循环血量减少时, 交感神经兴奋; 致密斑感受器兴奋,低钠。 致密斑:Na+感受器, Na+的浓度球旁C肾素 球外系膜细胞:信息传递 (极垫细胞) 4、肾的血流动力学 (1)特点 1.直接发自腹主A: 流量心输出量1/41/5; 2.血流量相对稳定; 3.区域性流量差、流速差和压力差: 皮质高、髓质低; 4.二级毛细血管网; 5. 髓质内形成直小血管: (2)调节 1. 自动调节 肾血流量(RPF)在一定灌注压(ABP:80-180mmHg)范围 内,保持相对恒定。 2、神经体液调节 交感神经:兴奋血流少 体液调节:儿茶酚胺类、精氨酸加压素(AVP)、 内皮素(ET)、前列腺素、一氧化氮(NO)等 6、肾脏的功能 (1)排泄代谢产物: 尿素、肌酐、氨 (2)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钠、钾、氯、磷、钙、镁、H+、氨、尿酸 (3)内分泌: 血管活性:肾素、前列腺素、激肽类 非血管活性:1-羟化酶、促红细胞生成素 内分泌激素降解场所:胰岛素、胃肠激素 二、输尿管 长2535cm,直径0.50.7cm 三个狭窄: 起始处,直径2mm 髂血管交叉处,直径3mm 壁内段,直径12mm 功能:防止尿液逆流 三、膀胱 储存器官; V300500ml,最大达800ml 形态:膀胱尖、膀胱底、 膀胱体、膀胱颈 膀胱逼尿肌、尿道内括约肌 膀胱三角: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 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粘膜光滑 ,无皱襞,为膀胱肿瘤、结核的 好发部位 位置与毗邻: 膀胱顶有一层腹膜 四、尿道 1、女性:短而直,长35cm,易引起逆行感染 男性:长1622cm, 3个部位: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 3个膨大、3个狭窄尿、2个弯曲 尿的生成与排泄 一、尿的生成 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概述: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通 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囊腔形成原尿的过程 前提条件:有足够的肾血浆流量 结构基础:肾小球滤过膜(血尿屏障) 动力: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成人:原尿为180升/天99%被肾小管重吸收最后1%形成终尿 成 分血 浆 原 尿 终 尿终尿中浓缩倍数 水9009809601.1 蛋白质 80微量0_ 葡萄糖 110_ Na+ 3.33.33.51.1 K+ 0.20.21.57.5 Cl- 3.73.761.6 碳酸根 1.51.50.040.05 磷酸根 0.030.031.240 尿素 0.30.32067 尿酸 0.020.020.525 肌酐 0.010.011.5150 氨 0.0010.0010.4400 (2)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 概述:原尿中的水及溶质经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的过程。近端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最强 特点:选择性重吸收 有限性重吸收 主要影响因素: 1、肾小球滤过率 球-管平衡:近端小管对水、Na+重吸收量伴随肾小球滤过率的 变化而改变 2、原尿的溶质浓度:渗透性利尿 3、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 几种重要物质的重吸收 1. Na+、Cl-的重吸收: 重吸收量:99%以上 吸收部位:近端小管占绝大多数;其余在髓袢升支粗段 Na+的吸收往往伴随水、HCO3-和Cl-等吸收。 2. 水的重吸收: 重吸收量:99% 吸收部位及方式: 近端小管伴随溶质(Na+和葡萄糖等),属于固定性;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体内是否缺水有关,并受抗利 尿激素的调节和控制,属于调节性。 3. K+的重吸收: 重吸收量:94% 吸收部位及方式: 近端小管占6570;髓袢占2530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既重吸收K+也能分泌K+ 4葡萄糖的重吸收 重吸收量:100% 吸收部位:唯有近端小管 尿中刚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概述: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细胞内或血浆中某些物质转 运至小管液的过程 1、分泌H+、NH3 2、分泌K+ 基础:对Na+的重吸收,造成细胞内与小管腔之间的电位差 分泌方式:顺电化学梯度、被动过程 分泌量:取决于血K+浓度,并受醛固酮的调节 代谢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3、分泌其他物质 分泌的代谢产物:肌酐、尿酸 进入体内的某些物质:酚红、青霉素、速尿等。它们在血 液中大多与血浆蛋白结合,很少能被肾小球滤过,主要是近 端小管分泌。 (3)肾小管和集合管稀释和浓缩功能 1、尿的稀释 体内水分过多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水的重吸收减少,但是 NaCl等溶质继续被重吸收低渗尿、尿量增加 2、尿液的浓缩 机体缺水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水的通透性增加髓质组织 液渗透压高,水被“抽吸” 高渗尿、尿量减少 1、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 (4)尿生成的调节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3、肾交感神经 剧烈运动或病理情况(如严重缺氧、大出血、中毒性休克) 时,交感神经兴奋; 并可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4、心房钠尿肽(ANP) 心房肌细胞合成的激素; 当循环血量增多使心房扩张或摄入钠过多时,刺激其释放; 主要通过抑制Na+的重吸收,从而促进NaCl和水排出。 二、尿液及其排放 1、尿量 :1.02.0 L/d。 少尿:0.10.5L/d 多尿:2.5L/d 无尿: 0.1L/d 2、主要成分:水占95%97,溶于水的固体物占35 固体成分主要为电解质和蛋白质代谢的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 酸、肌肝、氨、马尿酸等) 3、理化性质: 新鲜尿液为淡黄色、透明液体 比重为1 .015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山护理考试题型及答案
- 模拟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考试(参考答案)(南京专用)
- 德育经济政治试卷及答案
- 【外研高二下】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英语期末试卷汇编:完形填空
- 【期末试卷】2021-2022学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 公积金未婚证明协议书
- 农村农物收购合同范本
- 公司合同技术协议样本
- 湖北省高中名校圆创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测评试题及答案圆创联盟地理试卷
- 全屋定制商家合同范本
-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8课-一目了然
- 中国传统美学工艺点翠
- 《民航客舱设备操作与管理》课件-项目二 客舱服务设备
- 运动安全与健康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美术教师指导青年教师计划方案
-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统考试题含解析
- 腹腔镜手术的基本操作技巧通用课件
- 2024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初中物理教学专题讲座
- 《环境监测奚旦立》课件
- 孕产期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