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眼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课件_2_第1页
第三章眼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课件_2_第2页
第三章眼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课件_2_第3页
第三章眼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课件_2_第4页
第三章眼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课件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第三章 眼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 目录 第一节 眼睑病与泪器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结膜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白内障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 葡萄膜病与视网膜病病人的护理 第七节 屈光不正、斜视和弱视病人的护 理 Date2 第一节 眼睑病与泪器病病人的 护理 一、睑腺炎(麦粒肿) 定义 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分类 内睑腺炎 外睑腺炎 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 易感因素 糖尿病、屈光不正、儿童和体质虚弱者 Date3 身体状况 一般情况 急性炎症表现(红、肿、热、痛) 23天后黄白色脓点,形成硬结 自行破溃,炎症逐渐减轻、消退 Date4 特殊改变 睫毛根部(睑缘)红肿弥散 外睑腺炎 破溃与皮肤面 眼睑蜂窝织炎 肿胀局限、疼痛明显 内睑腺炎 脓点破溃于睑结膜面 Date5 治疗要点 早期 局部理疗/ 热敷 用药 局部 抗生素滴眼或涂眼药膏 全身(重症) 敏感抗生素 手术 脓肿形成后切开排脓 Date6 2、用药护理 眼药水 ( 0.3%氧氟沙星)/眼药膏 全身应用抗生素 3、手术护理 方向 内睑腺炎(睑结膜面 切口与睑缘垂直 ) 外睑腺炎(皮肤面 切口与睑缘平行) 注 勿切开未成熟睑腺脓肿/挤压 防感染扩散致败血症、海绵窦血栓 性静脉炎 Date8 二、睑板腺囊肿(霰xian粒肿) 定义 因睑板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刺激 周围组织产生慢性炎性肉芽肿。 好发 人群 儿童 青年 部位 上眼睑 病因 睑板腺分泌旺盛 腺口堵塞 身体表现 1、进展缓慢 小的多无自觉症状 2、皮肤单/多个大小不等圆形肿块 无肿痛、 粘连;结膜面紫红色局限,破溃可致 肉芽肿形成 Date9 治疗 1、无症状无需治疗(可吸收) 2、有症状/较大者 行睑板腺囊肿摘除术 护理 1、囊肿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促吸收 2、手术 常规术前准备(课本14页 ) 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告知于次日行换药 Date10 第二节 结膜病病人的护理 一、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定义 细菌所致的急性结膜炎症的总称 分类 1、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淋球菌感染 传染性极强 化脓性 传播途径:生殖器 眼 生殖器 手 眼 成人多自身感染 多为单眼 新生儿为产道 多为双眼 Date11 2、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红眼病”) 致病菌:科韦杆菌 肺炎双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春秋季发病 身体状况 1、症状 起病急 异物感 烧灼感 畏光 流泪 分泌物增多 暂时性视物模糊 角膜病变 视力下降 Date12 2、体征 眼睑、结膜充血水肿 睑结膜、穹窿部最明显,有脓性分泌物 “脓漏眼”(淋球菌性结膜炎,可致大量黄脓性 分泌物流出所致 可致角膜炎)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 抗菌抗炎 (局部用药为主,超急性可配合全身用药 ) Date13 护理措施 1、治疗配合 冲洗结膜囊 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 注:头歪向患侧 防冲洗液入健侧眼 2、用药护理 滴: 0.1%利福平 0.3%氧氟沙星(急性期频繁点眼 ) 淋球菌感染 500010000u/ml青霉素 1020分一次 全身用:青霉素 头孢曲松钠 涂:睡前红霉素眼药膏 Date14 3、禁包扎和热敷患眼 利于致病菌繁殖 加剧炎症 致分泌物滞留 致结膜囊内温度升高 4、消毒隔离 医护人员手接触病人前后彻底冲洗、消毒 接触过的仪器、用具及时消毒 用过的敷料集中烧毁 健康指导 注意用眼卫生 发现病人立即隔离 加强宣传 Date15 三、沙眼 定义 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结膜上皮引起的慢 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睑结膜粗糙不 平形似沙粒,故名沙眼。(可致盲) 病原体 沙眼衣原体(耐寒怕热) 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 环境因素 不良卫生习惯及卫生条件差常多发 Date16 身体状况 1、症状 异物感、眼痒、干涩 角膜病变可致视力下降 2、体征 上睑结膜:血管模糊、充血有滤泡/乳头增生 睑结膜出现白色网状/线状瘢痕 角膜血管翳(角膜浅层垂帘状新生血管) 3、并发症及后遗症 睑内翻、倒睫、实质性结膜角膜干燥症 上睑下垂 睑球粘连 Date17 4、分期(据发病过程) 期(活动期) 期(退行期) 期(完全瘢痕期) 辅助检查 结膜刮片 见细胞胞浆内包涵体 治疗 局部(点眼、夜涂膏) 全身(重症,1220w一疗程) 手术(并发症) Date18 护理措施 1、用药 滴眼 (0.1%利福平 0.1%酞丁胺 0.3%氧氟沙星) 全身(四环素 红霉素) 2、手术护理 Date19 第四节 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定义 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 缩和视野缺损、视功能丧失为特征的眼病 (病理性高眼压是最危险的因素) 正常眼压 1021mmHg 双眼差值5mmHg 24h波8mmHg 分型 据眼压升高、前房开放与否:开角型和闭角型 据是否明确发病机制及发病年龄:原发 继发 先天性 ( 急性闭角型 慢性 闭角型 开角型) Date20 一、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定义 一种以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 眼前段组织改变为特征,俗称“气曚眼”。 5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多见,双眼先后/同时发病 病因及诱因 解剖因素(具遗传倾向) 小眼球 浅前房 房角窄 晶状体较厚且位置靠前 (周边虹膜堵塞房角、压力) 诱因 情绪激动 疲劳 长时间阅读 瞳孔散大 气候突变 Date21 身体状况 按发病经过及转归分为六期 1、临床前期 存在解剖因素,但眼压正常,无自觉症状 存在诱因引发/一眼有发病也称为 2、先兆期 急性发作期前的间歇性小发作 3、急性发作期 症状 剧烈的眼球胀痛同侧头痛 视力急剧下降、虹视 体征 眼压急剧升高;眼睑水肿;混合型充 血;青光眼斑等 Date22 4、间歇期 急性发作的病人眼压下降视力恢复,房角重 新开放(暂时的,随时可再次复发) 5、慢性期 发作后的房角广泛粘连,眼压中度升高 瞳孔散大,眼底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 6、绝对期 视神经萎缩,视功能绝对丧失 Date23 辅助检查 “暗室实验” 可对临床前期与先兆期病人进行早期确诊 注意:实验前停用各种抗青光眼药48h 方法: 测眼压(清醒状态) 暗光下测眼压 结果: 静坐前后眼压差值 8mmHg 阳性 暗室静坐12小时 Date24 治疗原则 “应用药物迅速降眼压,再行手术治疗” 1、常用药:缩瞳剂、-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碳酸酐酶抑制剂、高渗脱水机 2、常用手术方法 周边虹膜切除术(用于临床前期、先兆期及房 角粘连小于1/3周) 滤过性手术如小梁网切除术(急性发作期及房 角粘连大于1/3周) Date25 护 理 一般护理 1、急性发作(休息,饮食) 2、盲/双眼包盖(生活护理) 对症护理 烦躁不安 苯巴比妥 疼痛明显 消炎痛 勿在暗光下长时间停 留 Date26 治疗配合 1、用药 缩瞳剂 缩瞳、开放眼角、促房水排出 点眼后压迫泪囊区35min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减少房水生成 碳酸酐酶抑制剂 抑制房水生成 高渗脱水剂 玻璃体脱水 2、手术护理 Date27 第七节 屈光不正、斜视和弱视病人的护理 正视 眼在调节静止时,5m以外平行光线经眼的屈 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屈光状 态。 非正视/屈光不正 若不能聚焦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称为。 一、近视 定义 眼在静止调节时,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 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 Date28 根据近视程度分 轻度近视 中度近视 高度近视 据是否调节作用参与分 假性(持续用眼引起调节痉挛)真性 混合性 据病因分 轴性(眼轴长曲率正常) 屈光性(眼轴正常曲率偏大) 病因 遗传和环境,长期近距离工作(发病率高 ) Date29 身体状况 视力 远视力下降 近视力正常 视疲劳 眼胀痛、头痛及视物重影休息缓解 外斜视(近视度数较高的眼)表现为外隐斜和外斜视 眼球 高度 前后径变长向前突出 眼底 高度 玻璃体异常、豹纹状眼 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 治疗 准确确定屈光度 选择合适的凹透镜矫正或进行屈光性手术 假性近视用睫状肌麻痹剂等松弛睫状肌 Date30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均衡营养 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 保持良好生活规律 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二)治疗配合 1、用药 1%阿托品眼液/眼膏 散瞳验光 睫状肌麻痹剂 0.51%托吡卡胺眼液 (点眼后指压泪囊区35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