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江苏高考语文第四部分 专题一 小说阅读 鉴赏小说形象一轮复习题_第1页
2018江苏高考语文第四部分 专题一 小说阅读 鉴赏小说形象一轮复习题_第2页
2018江苏高考语文第四部分 专题一 小说阅读 鉴赏小说形象一轮复习题_第3页
2018江苏高考语文第四部分 专题一 小说阅读 鉴赏小说形象一轮复习题_第4页
2018江苏高考语文第四部分 专题一 小说阅读 鉴赏小说形象一轮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小说形象(时间:45分钟分值: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姐弟林斤澜这天过了“日昼”。本地土话把中午叫作“日昼”,这真是古语了,古得说不清朝代,也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地方,还流传这个“昼”字。过午,酒家总要清静一个时辰。这时,“鱼非鱼”吊脚楼东头角落里,坐着一个青年,背靠板壁,两条腿在桌子下边伸直叉开。两眼圆轮轮盯着顶棚。桌面上一碗鱼丸面连汤也喝干了,一双筷子仰八叉不是放,是扔在桌面上。街上闪进来一个女人家,三十来岁,笔挺的混纺衣服卷着袖子,看来是从家务里闪出身子。她直奔那青年的桌子,在下横头坐下,尽量坐到板凳头上,好靠近青年。青年比她小四五岁,装作没有看见来人,盯着顶棚的圆轮轮眼睛都没有斜下来一下。像这样圆睁眼睛,定定地盯着什么,本地人形容起来只用一个字“光”。女人家匀匀呼吸,说道:“不要什么事情都放在脸上,为什么一点点事情都要摆出来给人家看呢!弟弟,跟你说话呢。”弟弟好像没有听见。姐姐好像没有时间等待,“干呲”道:“这一家十二口人,上下四代,我这个当长孙媳妇的,就是眼观四方,耳听六面也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你是我的亲兄弟,你得体谅我。”弟弟哼了一声,姐姐赶快把话咽住,听着,弟弟又什么也不说了。姐姐看看扔在桌面上的碗筷,说:“都是自己人,一天三顿,家常便饭,你又不是客,何必顿顿要人家叫呢。”弟弟把眼睛从顶棚上落下来,“光”了姐姐一眼,说:“我天天要人家叫吗?我顿顿要人家叫吗?我当然不是客,我是工人”“合作嘛,弟弟。”“是合作社?是联营公司?不是吧,我就是个体纽扣厂家庭车间的雇工。”姐姐说不清这成串嘀里嘟噜,也不想深究,说:“我是说吃饭,我是个饭头,只管吃饭,以后不用人家叫你好不好?”“我没有要人家叫,工人还要人家叫?不过今天的情形不一样。”“有什么情形不一样?”“我是白吃饭的吗?我是睡懒觉的吗?我论过钟点?几点上班几点休息?”姐姐听到这些,又是无穷无尽,就拉回到吃饭上来:“什么情形可以不叫呢?”“起先也说是合作合作,自己人,一家人,好说好说,我还往里贴钱,我没有贴钱吗?我贴钱没有?”姐姐想想还只有说说吃饭吧:“什么情形可以”弟弟把身子一抬,坐直了,冲口而出:“在没有活做饭又不够的时候。”姐姐也有话要冲出口来,忍了一会儿,说:“现在还是很困难,有赚有蚀,还没有站稳脚步。你也要原谅大家,养活这一大家人很不容易,还有亲戚”“不用养我,我可以走。”“弟弟!”姐姐喝住弟弟,又换成平和的口气,“人家没有对不起你,你待业三四年了,做纽扣才做了两年不到。”弟弟说不出话来,不过还是有气憋着。姐姐又说:“你也没有对不起人家,只是你有丁点儿事情,就摆到脸上来。今天一天没有和他讲一句话了吧。见了面,你总要跟人家打个招呼”“是我不跟人家打招呼?为什么都要我跟人家打招呼?人家可不可以先跟我打个招呼?”这几句话说得急,只听见招呼招呼的。姐姐说:“说话嘛说清楚点儿,不要在嘴里咕噜,要说出来,嘴张大点儿,大声点儿”弟弟眼睛一“光”,嘴一张:“大声人家就说我凶!”这个“凶”字从高处径直下落,落地有声。姐姐只好苦笑:“这个样子当然是凶,我说你把话说清楚点儿。”“我说话也要人家听我的,人家摆起架子不听,怪我。”“也许是的,也许是的”姐姐也有点烦恼了,“因为你根本没有好好说过话。”“那我好好说话,先要你好好听着。”“好的。”“剥削。”“什么?”姐姐先一呆,再一惊,立刻站起来,想想又说:“你知不知道一字千金,这两个字两千斤分量,你怎么好随便说出来。你们还是周瑜黄盖”姐姐觉得自己的嘴里也咕噜起来,“你待业好几年了,还是那样子,你的性情和在家里一模一样”姐姐忽然眼圈红起来,和闪进来一样,转身闪了出去,立刻不见了。(选自矮凳桥风情【注】,有删改)【注】上世纪80年代,温州兴起了很多家庭纽扣作坊,作者根据在温州的见闻创作矮凳桥风情,叙述了古老的小镇在党的政策的号召下从落后的沉睡中苏醒过来,人人自立发家致富的故事。1.(分析人物形象)小说中的弟弟是一个怎样的人?试作归纳。(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归纳文中弟弟的形象,要抓住相关情节和姐弟的对话,如到亲戚家的厂里干活挣钱,可以归纳出“自食其力”;根据“我是睡懒觉的吗?我论过钟点?”等,可以归纳出“吃苦耐劳”;根据“只是你有丁点儿事情,就摆到脸上来”等,可以归纳出“不善交际”等;根据一些对抗性的话语和最后的“剥削”二字,可以归纳出“观念陈旧”。答案自食其力,吃苦耐劳;交际能力不足,不善与人沟通,缺少合作意识;思想观念陈旧,仍然用剥削和被剥削的观念来理解自己与私营业主的关系。2.第三段开头说“街上闪进来一个女人家”,请结合情节和人物身份分析“闪”字的妙处。(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作答本题需要认真阅读文本,理清情节和人物关系,明确姐姐的双重身份,即既是青年的姐姐,又是厂家的长孙媳妇,并据此明确其既想来做弟弟的思想工作却又不想让人知道的心理特征,如此便可准确作答。答案姐姐知道弟弟对厂家有不满情绪,作为姐姐和厂家长孙媳妇的双重身份,她要前来劝弟弟又不想让别人看到,所以快速进入酒店,一个“闪”字恰到好处地写出了她的双重身份和两难境地。3.弟弟回答姐姐自己吃饭不用人叫时说,“不过今天的情形不一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作答本题要将前后情节联系起来理解,先用自己吃饭不用人叫,紧接着说“今天的情形不一样”,表明今天没有去吃饭情况特殊,联系他独自一人来小酒店的情节,可知这特殊情况是心中有气。答案弟弟的意思是说,自己吃饭不用人叫,今天没有去吃饭情况特殊,因为心中有气。4.作者写这篇小说的意图是什么?请结合文章注释试作探究。(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作答本题时,可从理清情节、把握作者对人物的基本态度着手,并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思考。从情节看,主要是弟弟对厂家不满,姐姐批评弟弟不善沟通,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态度,联系社会普遍存在的劳资矛盾,可知作品旨在引导人们调整思想观念,促进劳资关系融洽进而共同致富。答案作者写这篇小说,反映了私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劳资矛盾,引导人们抛弃陈旧的观念,加强沟通,增进合作精神,促进劳资关系的融洽,为共同致富作出努力。二、(2017江苏七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阅读下面作品, 完成58题。(20分)竹排嫂刘心武制竹排的原料,一是竹子。大货车运来竹子,卸下,先要破开,再截成一定的长度,然后在截好的竹板上打孔。再就是比较细的钢筋,用来将打好眼的竹板串起。固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能套住钢筋头的扳子,将露出竹排两边的钢筋头掰弯,箍定竹排;另一种是钢筋段两端有螺纹,将螺母旋进去箍紧。这并不是轻松的体力活儿,本应由男子汉来干,但是如今镇子附近的村里,留守的男子多是老弱病残,于是,形成了竹排嫂大军。她们生产出的竹排,隔几天就有大货车来装走,老板望着满载的货车远去,笑逐颜开,竹排嫂们则盼着运竹子的货车到来,那样,她们就可以继续挣钱了。她们挣的是计件工资。每天东方发亮她们就来,露天干活,中午不回村,自带馒头,就着花生米,喝老板供应的开水,吃完喝完,稍稍说笑一阵,再接着干,直到天光模糊。收工时当着老板的面点数,算下来,每个竹排嫂平均每天能挣80元,一个月下来,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这收入于她们至关重要,在城里务工的男人虽然每天的工资比她们高许多,但是要等到春节前,才能领足工资,若是大小老板拖欠,还得抗争一番才能把钱带回家,因此,竹排嫂们每月一结的收入,便是家中老小生活的切实支撑。羊群有头羊,竹排嫂里有“头嫂”,她男人恰好姓祝,包括老板在内大家就都叫她竹嫂。竹嫂五官端正,身体健壮,皮肤黧黑,嗓门特大。她男人在北京建筑工地做钢筋工。往往是,下小雨了,竹嫂带领姐妹们退进简陋的檐棚下,继续制造竹排;雨下大了,有的人不干了,她套个雨披,还干,直到瓢泼大雨倾泻而来,她才罢休。她儿子上小学,放了学,就来工地找她,她让孩子趴在制造好的竹排垛上写作业,后来,另几位竹排嫂也让自己的孩子放学过来,几个孩子一起写作业。竹嫂有时会去院外小店,买来小瓶的奶发给孩子们吃。有次老板进的竹子,破开后飞出粉尘,显然那竹子是让虫子啃过了,老板还让制成建筑工地用于蹬踩的竹排,竹嫂就抗议:“不行!建筑工人踩上去不安全!”老板说:“知道你男人是干那个的,可哪能那么巧,偏赶上他去踩呢?再说,这样的竹片也不至于就会踩折!”竹排嫂们的男人都是在建筑工地干活的,听了老板这话,一窝蜂反驳,一个说:“她男人没踩上,我男人踩折了摔下来你偿命!”一个说:“谁踩上也是个地雷!”竹嫂就跟老板说:“我们还给你拿它做竹排,不过不是做建筑工地用的,做成养羊用的那种!”养羊的竹排承重不用那么讲究,而且,竹片之间要留缝,好让羊屎蛋漏下去,当然,批发价也就低许多。老板不愿意:“最近哪有来要那个货的啊!”竹嫂就做主:“姐妹们,这批竹子咱们就给他弄成养羊用的!”又对老板说:“你不能赚黑心钱,你要有良心!做成的羊排给你码得齐齐的,早晚能销出去!”老板退让了:“好吧好吧,你个竹嫂,还真惹不起你!”来了个新手,原来是在鞋厂打工的,鞋厂生意不好,被裁了,来做竹排。为了计件多得,她串竹排的时候,本该在上好螺母以后,用锉子把露出的螺纹锉花,以防螺母在运送、摆放过程中震松,她却省略了那道工序,直到收工前,才被竹嫂发现。竹嫂不依,那新手说:“你倒比老板还狠,哪有那么巧的事,偏我做的就散架!”吵到老板那里,老板对那新手说:“你的男人,是在城里收废品吧?你要不跟竹嫂她们一条心,我也不敢用你了。我出的竹排为什么供不应求,口碑那么好?就因为在我这里干活的媳妇们,男人全在城里建筑工地干活,她们的心思,是质量的保证。你想干下去,就得听竹嫂的,连我也得让她三分!”结果,那天竹排嫂们加班,把那新手做的竹排一个个找出来再加工,她们不再争吵,而是一起唱起了流行歌曲(有删改)5.小说第一段详细介绍竹排的制作原料和方法有何作用?(4分)答:_答案说明制作竹排的活儿并不轻松,衬托竹排嫂们的吃苦耐劳。为下文叙写竹排嫂们保证竹排质量的情节作铺垫。6.小说最后两段中老板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4分)答:_答案老板起初为利益而狡辩;在竹排嫂提议做成羊排后,先是不情愿,后来妥协;最后竹排优良的质量赢得了口碑,老板立场鲜明地盛赞。7.(分析人物形象)竹嫂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勤劳善良。雨下大了,有的人不干了,她还接着干;买小瓶的奶发给孩子们吃。有强烈的责任心。她首先抗议老板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