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多媒体教程银屑病课件_第1页
皮肤性病学多媒体教程银屑病课件_第2页
皮肤性病学多媒体教程银屑病课件_第3页
皮肤性病学多媒体教程银屑病课件_第4页
皮肤性病学多媒体教程银屑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肤性病学多媒体教程 银 屑 病 遵义医学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 银 屑 病 (psoriasis)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一、定 义(Definition)(Definition)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由于 表皮过度增生、角化不全而 表现出的鳞屑性丘疹、斑块 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 肤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 清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复 发的炎症性皮肤病。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 病因尚未清楚; 目前认为是遗传、环境等多 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 传病; 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遗传因素 (Hereditary Factor)(Hereditary Factor) (二)环境因素 ( (Environmental Factor)Environmental Factor) (三)免疫因素 (ImmuneImmune ) 20%左右有家族史,多基因控制 ;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也可为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有关基因定位于人6号染色体( 17q)。 同卵双生者发病率为23%,单卵双生者 70%; HLA-抗原:Cw6、Cw2与银屑病密切相 关; (二)环境因素 ( (Environmental Factor):Environmental Factor): 感染:链球菌 精神紧张 应激 妊娠 吸烟 药物作用等。 免疫因素 (ImmuneImmune ):Th细胞起关键作用 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 自身抗原的形成 HLA-DR+呈递并激活Th LC 淋巴因子(IL-1、 IL-6、IL-8、IFN-r) 表皮增殖加速 多形核白细胞浸润 多形核白细胞 功能异常 KCKC的动力学改变:的动力学改变: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过度是本病发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过度是本病发 病机制主要特征病机制主要特征 细胞分裂周期缩短 正常 450 h psoriasis 37 h 表皮细胞更替时间缩短 正常 28 天 psoriasis 34天 一般特征 年龄 季节性 地区 病程 分型 三、临床表现 ( ( ClinlicClinlic Manifestation Manifestation ) ) 临床分为4型 寻常型 脓疱型 关节病型 红皮病型 三、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好发部位 皮损特点皮损特点 自觉症状自觉症状 、病程、病程 分期分期 组织病理改变组织病理改变 1、好发部位: 头皮、四肢伸 侧;尤其是肘 膝和骶尾部; 多对称发生。 2、皮损特点: 初期为红色丘疹和斑丘疹,上 覆薄层银白色鳞屑。 后期为红色斑块,上覆厚层银 白色鳞屑。 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及点状出 血征。 头发和甲损害: 头皮的损害: 1)境界清晰 2)厚层鳞屑 3)束状发。 甲损害: 轻者:甲板上顶针样点状凹陷。 重者:无光泽,横沟、纵嵴、肥厚、甲 剥离、畸形或缺如等。 3、自觉症状、病 程: 瘙痒, 轻重不一。 慢性,冬重夏轻, 易反复发作。 4 4、分期:、分期: 进行期:有新发皮损,炎症重,色鲜 红,鳞屑较厚,有同形反应(Kebner Sign)。 静止期:无新发皮损,旧皮损不消退 ,有较厚鳞屑。 消退期:炎性消退,颜色变淡,数 目减少,愈后留下色素沉着或减退 斑。 急性点滴状银屑病 (acute guttate psoriasis) 常见儿童和青年。常由咽喉部感染 引起,发病急,全身出现点滴状红 丘疹、斑丘疹,上覆鳞屑。治疗可 在数周内消退,少数可转至慢性。 5、组织病理(Histopathology)(Histopathology) 角化不全 棘层肥厚 表皮突延长 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周围 炎症细胞浸润。 泛发性 少见,多为青壮年, 寻常型治疗不当后出现。发病急 剧,伴全身症状,皮损为炎性红 斑,表面密集无菌小脓疱,可扩 大融合成脓湖,成批出现,累及 广大皮面,愈后差。 限局性限于掌跖部,可转变为泛发 性。 脓疱型银屑病 男性多见,常继发于银屑病反复 恶化后,大多数与其它几型并发 。表现为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炎 ,以指(趾)末端小关节多见, 可有全身症状。 X线检查呈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改 变,但类风湿因子阴性。 关节病型银屑病 发病率约占银屑病的1%,多数是 在寻常型进行期应用刺激性较大 或较强药物或长期服激素治疗停 药而致。 皮损为弥漫性潮红、大量糠皮样 脱屑,点状出血可消失,伴有浅 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红皮病型银屑病 诊断(Diagnosis)Diagnosis) 好发部位 皮损特点 病程 病理改变 病史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Differential diagnosis) 1.脂溢性皮炎 好发于头皮、耳、胸、背部等。 红斑表面有油腻性鳞屑 刮之无点状出血 2.玫瑰糠疹 皮损为圆形、椭圆形的玫瑰色斑 疹,以躯干及四肢近端为主。 躯干部的皮损长轴与肋骨平行。 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在48周左 右自愈。 头癣 皮损有灰白色糠状鳞屑。 断发及脱发。 真菌阳性。 儿童多见。 4.扁平苔藓 皮损为稍高起皮面的多角形 扁平紫红丘疹,表面有腊样 光泽,鳞屑薄而紧贴,常有 剧痒。 皮肤及粘膜均可发病。 组织病理有特点。 5.二期梅毒 二期早发梅毒疹最常见的是玫瑰 疹。 自觉症状轻微。 数周后逐渐消退,不留痕迹。 梅毒血清学阳性。 7.慢性湿疹 患部皮损肥厚浸润、粗糙、 色素沉着,部分呈苔藓化。 遇热或入睡时痒加重。 治 疗(Treatment) 一般治疗: 尚无根治办法。帮助病人消除症状,树立 信心;说服患者勿乱投医、滥用药,对“秘 方”不可偏信。 避免诱因 外用疗法: 角质促成剂:%10%黑豆馏油、 5%10%水杨酸、蒽林。 糖皮质激素 维A酸类软膏:0.025%0.1%;他扎 罗汀。 维生素D3衍生物:钙泊三醇。 其他: 15%20%尿素软膏、 10%15% 喜树酊等。 系统治疗 维生素类药物 维A酸类:阿维A酯(0.51mg/kg.d) 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 皮质类固醇激素 抗生素 免疫调节剂 中医中药 物理治疗: PUVA(PUCA therapy 光化学疗法) 用于顽固性银屑病。 UVB光疗 浴疗 药浴、水浴、矿泉浴。 疥疥 疮疮 ( ScabiesScabies) 病 因 临床表现 诊 断 治 疗 预 防 一、病 因 疥疮是由疥螨引起的一种皮肤瘙痒性 皮肤病,可引起流行。 疥 螨 1.形态 2.生活史 3.致病方式 二、临床表现 1.皮损特征 部位:皮肤薄嫩处。 皮损形态:粟粒大红色丘疹、丘疱 疹、小水疱,可伴有抓 痕、结痂。 特殊皮损:疥疮结节 疥虫隧道 2.自觉症状 夜间剧烈瘙痒 3.继发症状 湿疹、皮肤感染等 三、诊 断 1.好发部位 2.皮损特征 3.症状:夜间奇痒 4.接触传染史及集体发病史 5.病原体检测 四、治 疗 (一)局部治疗 1020%的硫磺霜,全身外涂,一日二 次;优力肤(10%升华硫)全身外涂, 一日二次;20%25%苯甲酸苄脂乳剂。 连续三天, 治疗期间禁沐浴 (二)消毒污染衣物 可采用紫外光照射、高压蒸汽等方 法。 (三)全身治疗 目的:止痒、避免搔抓、预防感染 药物:抗组织胺类 抗生素类 镇静剂(必要时) 五、预 防 1.发现患者及时隔离、彻底治疗。 2.经常洗澡、换衣,曝晒内衣、被褥。 3.不睡卧他人床铺,不用他人衣、被。 4.出差后及时整顿个人卫生。 总 结 1.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清的慢性易复 发的炎症性皮肤病。具有特征性的皮损:红色 的丘疹或斑丘疹覆有厚层银白色的鳞屑(蜡滴 现象、薄膜现象、点状出血 ) 2.疥疮是由疥螨引起的一种皮肤瘙痒性皮肤 病,可引起流行。好发于皮肤薄嫩部位,夜间 瘙痒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