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所致青光眼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glaucoma in penetrativity ceratopalsty 别名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继发青光眼;继发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青 光眼 类别 眼科/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眼部手术相关性青光眼 ICD号 H40.8 病因 1.房角关闭 广泛的虹膜前粘连及术后前房炎症所致的周边前 粘连,引起房角关闭。 2.瞳孔阻滞 无晶状体眼玻璃体阻塞瞳孔及炎症致瞳孔膜闭等 引起的瞳孔阻滞。 3.手术因素 植片缝合不严或缝线结扎不紧致前房形成不良或 因术后角膜弯曲度变扁平,周边前房变浅。 4.长期使用激素。 5.原有青光眼存在。 除上述原因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继发青光眼尤其是无晶 状体眼,还与以下两种机制有关: 小梁网组织萎陷,因为后弹力膜切断使小梁网前方失去支 持,而晶状体的摘除,悬韧带张力的消失,使小梁网后方也失 去支持,从而使小梁网萎陷,房水排出受影响;常规的缝合 方法有可能引起虹膜角膜角受压迫,导致术后眼压升高。 发病机制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常常是多 种机制共同导致了眼压升高,常见的机制有: 1.小梁网塌陷 正常眼的小梁网由于存在角膜后弹力层的前支 撑和晶状体-悬韧带完整系统的后支撑结构,因此维持着相应的 形态并起到正常的房水引流功能。Olson和Kaufman提出“小梁网 塌陷”的概念,认为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发生与小梁网塌陷有 关。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切断了后弹力层,使小梁网失去了前面 的支撑。研究发现大植片角膜移植术后房水流出量下降更明显 ,可能与其更易于减弱角膜后弹力层对小梁网的前支撑作用有 关。 发病机制 如果是无晶状体眼,晶状体的摘除使小梁网失去了悬韧带的张 力,又减弱了后面的支撑。如此失去了前后两面支撑的小梁网 就更易于塌陷,造成房水流畅系数下降,眼压升高。临床研究 也表明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明显影响到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 障摘除手术后的青光眼发生率,联合囊内摘除术其发生率为 74%,而联合囊外摘除术则为45%。 2.虹膜前粘连 虹膜前粘连造成虹膜角膜角房水排出明显受阻 ,存在2种形式。一种是较常见的虹膜与角膜植片/植床对合处 粘连,特点是周边前房浅但仍然存在。 发病机制 主要原因是由于角膜植床或植片水肿增厚,或虹膜炎性水肿增 厚,或者角膜植片/植床对合不良,从而使两者较易接触、粘连 ;或者缝合植片时将虹膜组织缝在一起。一旦虹膜与角膜植片/ 植床对合处发生粘连,很可能进一步扩展到全周形成环行粘连 ,导致眼压急性升高。另一种形式是周边虹膜前粘连,患眼术 前常有不同程度的虹膜前粘连,尽管术中进行了周边虹膜粘连 分离,术后及时重建前房,但还是较易形成周边虹膜前粘连, 甚至加重前粘连。 发病机制 周边虹膜前粘连还可发生在联合白内障摘除或人工晶状体植入 术后。多次眼内手术创伤、前房内积血和严重炎症渗出时发生 虹膜前粘连的可能性就更大。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使用比植床稍 大的植片有助于前房深度的恢复,可避免周边前房过浅而致的 术后虹膜前粘连。 3.其他 角膜植片与植床缝合处弥漫性渗漏可引起虹膜前移, 导致前房变浅、房角关闭。术前存在的浅前房、窄房角,角膜 移植术术中低眼压引起脉络膜脱离也可使晶状体位置前移,加 重瞳孔阻滞。 发病机制 角膜移植术后的炎症反应使瞳孔缘与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或玻 璃体前界膜发生粘连,或瞳孔区玻璃体疝的形成,也是常见的 病理性瞳孔阻滞。此外,炎症反应也可以累及睫状体,导致睫 状体水肿、痉挛及以巩膜突为中心向前移位、旋转,顶压周边 虹膜,使虹膜角膜角关闭。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用皮质类固醇 药物来预防免疫排斥反应和治疗术后炎症反应,在敏感个体也 可能导致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 临床表现 1.危险因素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 有: 无晶状体眼、术前存在的青光眼、联合手术、虹膜前粘连、 眼前段感染性炎症、大植片角膜移植及手术自身问题等。在无 晶状体眼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发生率为25%70%不等,术后 早期有报道高达60%90%。术前有青光眼病史者角膜移植术后 眼压升高的发生率为20%80%不等,是无青光眼病史者的3 10倍。有认为术前药物控制眼压的所需剂量越大,术后眼压失 控的危险性也越高,在这些青光眼患者中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临床表现 术前的青光眼即使已施行手术控制了眼压,术后眼压再次升高 的发生率仍明显增高。角膜移植联合其他内眼手术时由于眼内 操作多、损伤大、术后炎症反应重,对小梁组织的损伤也大, 因而青光眼的发生率高。有作者观察了155例角膜移植术的连 续病例,12%发生了早期青光眼。其中单独作穿透性角膜移植 术的有5%,联合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虹膜分 离术的各有19%,联合玻璃体手术的有25%发生了青光眼。术前 存在的虹膜前粘连也是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发生的危险因素, 虹膜前粘连的范围越大,术后眼压升高的可能性越大。 临床表现 最近研究表明,在单孢病毒性角膜炎、基质性角膜炎的活动期 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较易发生青光眼,高危病例如角膜溃疡 穿孔、前房消失作急诊角膜移植术则发生青光眼的风险更大。 如果角膜病变范围广泛,需要作直径8mm以上的大植片角膜移 植或全角膜、带角巩膜缘移植时,术后青光眼的发生率明显增 加。手术设计、操作方面的问题如角膜植片/植床比例较小、或 植片缝合过紧时容易发生虹膜角膜角拥挤改变,尤其在无晶状 体眼术后易于发生青光眼。 临床表现 此外,角膜移植术后前房内黏弹剂的残留也是术后早期眼压升 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2.临床表现 由于角膜移植后植片水肿、散光及植床角膜混浊 等影响到高眼压的常见角膜特征、虹膜角膜角和眼底的观察以 及眼压的准确测量、视野的评判,加之术后青光眼起病隐匿, 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临床上如角膜移植术后患者出现术眼胀 疼、头痛、视力下降,尤其伴有恶心、呕吐时,要注意发生穿 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可能。检查发现有角膜上皮水肿、 植片隆起、缝线崩脱、伤口裂开、前房变浅或形成不良、瞳孔 阻滞,或术后长期出现角膜瘘及环状虹膜前粘连者,特别要警 惕青光眼的发生。 并发症 植片隆起、前房变浅或形成不良、角膜瘘以及虹膜前粘连等 。 实验室检查 无特殊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眼压测量 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主要诊断指标。 2.在植片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虹膜角膜角的观察,并可了解 眼底情况,同时进行视野检查。 3.UBM检查 由于角膜瘢痕及水肿等原因限制了房角结构的观 察,可以较为满意地检测手术后眼前段包括角膜、虹膜、前房 、虹膜角膜角、后房、睫状体及晶状体等的形态结构及其相互 关系,为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诊断和分型提供了良好手段。 诊断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主要诊断指标是眼压,诊断标 准目前还不一致,目前多数学者主张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 术后3天连续2天眼压高于26mmHg,需要抗青光眼治疗(药 物和手术)者;术后第1天出现急性高眼压的临床表现,眼压 大于30mmHg需用手术治疗者;术前已有青光眼病史,术后 病情加重,眼压大于26mmHg需要其他药物或手术来控制者。 但是应用何种眼压计才能准确测量眼压是诊断穿透性角膜移植 术后青光眼的关键。 诊断 临床上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是测量眼压的金标准,它要求中 央角膜(直径至少大于3mm的范围)表面光滑,弯曲度规则,无 散光以及泪膜正常。但是,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后早期往往存在 严重散光、术后角膜上皮损伤及泪膜结构破坏等均影响荧光素 环的观察,也就限制了压平眼压计的应用。非接触眼压计就更 不适合眼表结构不规则的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后眼。常用的压陷 式Schitz眼压计可用于这类病例的眼压测量,但对角膜曲率明显 改变的角膜移植术后患眼则所测眼压是不准确的。 诊断 笔式Tono-pen眼压计是一种便携式电眼压计,与角膜接触面积 小(头部直径1.5mm),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荧光素,并且使用 消毒的一次性乳胶套,可避免术后交叉感染。在正常角膜者与 Goldmann眼压计进行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很好的一 致性。Tono-pen眼压计用于角膜移植术后的眼压测量,结果也 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治疗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治疗除了控制眼压、阻止视神 经视功能的损害外,对维持角膜植片透明和减少其他术后并发 症也极其重要。因其青光眼的发生机制不同,且又伴有原来眼 病变的影响,治疗常需要综合考虑。首先要针对青光眼的发生 机制进行治疗,同时积极地、及时地控制眼压。目前治疗穿透 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方法有药物和手术。 1.药物治疗 首先选择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主要是抑制房水的 生成。可选用受体阻滞药、受体激动药、碳酸酐酶抑制药等 滴眼液,或联合2种、3种药物使用。 治疗 拟胆碱能药可通过睫状肌收缩牵拉巩膜突和小梁网而促进房水 排出,对闭角型青光眼可收缩瞳孔、牵拉虹膜避免前粘连以及 开放房角。但一般不主张应用拟胆碱能药,因为有破坏血-房水 屏障功能、加重眼部炎症和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应的危险。拟 肾上腺素药也能破坏血-房水屏障功能,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植 片内皮细胞减少以及引起单孢病毒性角膜炎复发和无晶状体眼 角膜移植后黄斑囊样水肿。前列腺素衍生物制剂主要通过增加 葡萄膜巩膜外引流而降低眼压,需要房角开放并且能见到睫状 带,但不适合有眼部活动性炎症的病例,因为可能有促发和加 重炎症的不利作用。 治疗 仍不能控制眼压时则联合应用全身降眼压药物如碳酸酐酶抑制 药、高渗脱水药等。 2.手术治疗 经药物治疗失败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病 例应采用手术降眼压。如果球结膜没有广泛瘢痕化,首先应该 考虑选择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5-氟脲 嘧啶),因为大多数角膜移植患眼(无晶状体眼、眼外伤、化脓 性角膜溃疡等)的眼前段存在着广泛的组织病理改变。如果球结 膜瘢痕广泛、严重,或眼前段组织炎症明显,则联合应用抗代 谢药物的小梁切除术成功率也很低,需要施行青光眼房水引流 物植入术,将房水从前房经导管引流到位于赤道部的引流盘周 围来降低眼压。 治疗 有压力控制阀的青光眼房水引流物(又称青光眼减压阀)手术成 功率高,并发症少。文献报道其眼压控制率为71%86%,甚至 高达96%,角膜植片保持透明率为71%88%。如果患眼已不适 于青光眼减压阀手术,则只好选择睫状体破坏性手术治疗。睫 状体破坏性手术有睫状体冷凝、睫状体光凝等手术方法。睫状 体冷凝术简便易行,但要达到对睫状突的有效破坏作用往往难 以量化,且必须穿过一些眼部组织结构(结膜、巩膜、睫状肌、 血管等),因而手术疗效的预测性较差,组织损伤大,并发症较 多包括疼痛、出血、黄斑水肿、炎症反应、低眼压、眼球萎缩 和角膜移植失败等。 治疗 应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睫状体光凝术主要有经巩 膜的和经眼内镜的2种方式,主要优点是可选择性地破坏睫状 突、对眼部组织的损伤减少,增加了术后疗效的预测性、降低 了术后并发症。尤其是经眼内镜的睫状体光凝术,有报道随访 2年的手术成功率为82%。 预后 及时有效地控制眼压,预后良好。 预防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是难治性青光眼之一,针对其可 能的发生机制,在角膜移植术中或术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将 青光眼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这些措施包括: 术中进行必要的虹膜前粘连分离和虹膜成形、良好的角膜植 片缝合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2020-2021学年上学期五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民法典物业篇培训课件
- 2026届辽宁省凌源市联合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盐城市汇文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营养师考试专项训练试卷:营养评估与实操技能强化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试卷 安全生产管理专项训练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试题
- 2025年英语四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卷 解题思路分析
- DL∕T 1100.1-2018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一必修《李白将进酒》教育教学课件
- 设备购销合同详细范本
- 国家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24版)
- 2024骨髓移植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 HGT 3652-1999(2009) 快装管接头标准规范
- 《应收应付管理》课件
- 重症医学资质培训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应用
- 《文化经济学》课件
- 《MySQL网络数据库项目化教程(新形态活页式)》 课件 3.1.1 -3.1.2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 学校中层干部的职责和角色定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