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管理之防微杜渐聚焦微量蛋白尿ppt课件_第1页
糖尿病管理之防微杜渐聚焦微量蛋白尿ppt课件_第2页
糖尿病管理之防微杜渐聚焦微量蛋白尿ppt课件_第3页
糖尿病管理之防微杜渐聚焦微量蛋白尿ppt课件_第4页
糖尿病管理之防微杜渐聚焦微量蛋白尿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管理之防“微”杜渐 聚焦微量蛋白尿 微量蛋白尿对糖尿病患者的意义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累及大血管和微血管 /diabetes/action_online/basics/en/index3.html Booth GL, et al. Nat Rev Endocrinol. 2014 Aug;10(8):451-3. 微血管病变: 肾脏病变 视网膜病变 神经病变 大血管病变: 心血管病变 大量研究表明,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大血管病变之间 存在显著相关性 Rosenson RS, et al. Atherosclerosis. 2011 Sep;218(1):13-8. 研究样本量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CVD终点HR或RR(95%CI) Tong, et al.4416非增殖性复合终点,心血管事件1.69(0.99-2.89) Targher, et al.2103非增殖性复合终点,心血管事件1.61(1.2-2.6) 增殖性/激光治疗3.75 (2.07.4) Cheung, et al.1524所有视网膜病变复合终点,冠心病事件2.07 (1.383.11) 冠心病死亡3.35 (1.408.01) Juutilainen, et al.824增殖性冠心病死亡2.54 (1.076.04) 心血管死亡3.32 (1.626.78) Cheung, et al.1021所有视网膜病变心衰2.71 (1.465.05) Cheung, et al.1617所有视网膜病变缺血性卒中2.34 (1.134.86) 2型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病变与心血管事件关联 学界一直在寻找 可以预测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的敏感指标 目前蛋白尿被指南推荐用于 糖尿病患者主要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风险预测 Rydn L, et al. Eur Heart J. 2013 Oct;34(39):3035-87. Diabetes Care 2015;38(Suppl. 1):S58S66. 在伴糖患者中需检测尿蛋白排泄率以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蛋白定量分析(如,病程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和所有2型糖尿 病患者中检测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eGFR),持续的高尿蛋白水平(UACR 30-299mg/g)是1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指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 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因素。 2015年ADA糖尿病医疗管理标准 2013年ESC/EASD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疾病指南 MAU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敏感指标 Chen YH, et al. Diabetes Care. 2012 Apr;35(4):803-8. Ninomiya T,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009 Aug;20(8):1813-21. *校正了年龄、性别、收缩压、BMI、HbA1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尿病病 程、高血压、吸烟、胰岛素使用、ACEI/ARB使用和eGFR * ETDRS严重度量表至少提高三行以上或发展为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MAU显著增加视网膜病变风险 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487例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随访6.6年, 旨在分析微量蛋白尿或GFR中度下降对视网膜病变的预测价值 蛋白尿水平与肾脏事件率呈线性相关 基于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106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据, 平均随访4.3年,旨在分析UACR和eGFR与心血管和肾脏 事件之间的关系。 UACR每升高10倍 HR=3.27(95%CI 2.09-5.11) 校正回归稀释偏倚后 HR=10.48(95%CI 4.31-25.49) 糖尿病患者MAU与冠脉粥样硬化严重性显著相关 Kim JJ et al.Int J Cardiovasc Imaging. 2015 Jan;31(1):193-203 粥样动脉硬化阻 塞性负担积分 节段累计积分节段狭窄积分 冠状动脉CT造影积分 一项前瞻性双中心观察研究,入选无CAD病史,且无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284例,评估MAU与动脉粥样 硬化和长期预后之间的关系。 一项荟萃分析显示, MAU显著增加冠心病风险达47% 一项荟萃分析共包含26项队列研究,共纳入169949例受试者,共发生7117例冠心病事件,受试者平均随访4-27年, 旨在分析蛋白尿和冠心病之间的关联 Perkovic V, et al. PLoS Med. 2008 Oct 21;5(10):e207. 最新研究提示,在心血管高危人群中, MAU变化相比血压和血糖更能预测长期心肾风险 Schmieder RE, et al. Diabetologia. 2014 Oct;57(10):2019-29. 基于两项随访长达56个月的随机对照研究,分析其中22984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患者、伴靶器官损害的糖尿病患者或心血 管疾病史的患者的死亡、心血管和肾脏终点数据,旨在探究MAU逆转至无蛋白尿或无蛋白尿恶化至MAU在血压和血糖变化的情 况下是否会改变心血管风险。 透析或血肌酐翻倍心血管死亡 为了避免被误会为微不足道,美国糖尿病协会和改善全球 肾脏病预后组织均建议避免使用MAU这一名词 Diabetes Care.2015 Jan;38(Supplement 1):S1-S93. Kidney int Suppl.2013;3 1150.71P 微量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将不再被使用,因此蛋白尿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建议在实验室中不继续使用微量蛋白尿这一名词,因为这会在某种程度上使人 误以为蛋白量较少或不同。因此使用A1-3(正常/轻微升高-中度升高-严重升 高)对描述蛋白尿排泄这一连续的过程有更高的临床意义 伴微量蛋白尿患者的管理 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明确指出 蛋白尿达标是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目标之一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指标目标值 血糖(mmol/L) 空腹4.4-7.0 非空腹10 糖化血红蛋白(%)7.0 血压(mmHg)140/80 总胆固醇(mmol/L) 男性1.0 女性1.3 甘油三酯(mmol/L)1.7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未合并冠心病2.6 合并冠心病1.8 体质指数(kg/m2)24.0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g/mmol(mg/g) 男性2.5(22.0) 女性3.5(31.0) 尿白蛋白排泄率g/min(mg/24h)20.0(30.0) 主动有氧活动(min/周)150.0 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血压、血糖、血脂、蛋白尿多因素综合干预 将带来更良好的心肾获益 Gaede P, et al. N Engl J Med. 2003 Jan 30;348(5):383-93. 一项开放性,平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和综合强化治疗,每组80例2型糖尿病伴MAU患者,平均年龄 55.1岁,平均随访7.8年,主要复合终点为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血运重建和截肢。 随访月数 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率(%) 常规治疗 综合强化治疗 RR (95%Cl) P值 肾脏病变 视网膜 病变 常规治疗 更好 综合强化 治疗更好 自主神 经病变 周围神 经病变 常规治疗:遵循指南的治疗。 综合强化治疗:血糖、血压、血脂和蛋白尿综合管理 心血管死亡等终点事件 微血管终点事件 HR=0.47, P=0.01 目前证据提示 强化降糖无法进一步降低临床肾脏事件风险 Coca SG,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12 May 28;172(10):761-9. 死于肾脏疾病 进展至ESRD RR(95%CI): 0.69 (0.46-1.05) RR(95%CI): 0.99 (0.55-1.79) 一项荟萃分析共纳入7项观察终点为微量/大量蛋白尿、血肌酐翻倍、进展至ESRD和死于肾脏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共包含28065例受试者,旨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是否对肾脏相关终点有获益。 强化降压同样被发现对糖尿病患者无益, 却显著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ACCORD Study Group. N Engl J Med. 2010 Apr 29;362(17):1575-85.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473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接受强化降压治疗(120mmHg)或标准降压治疗(140mmHg),平均 随访4.7年,主要复合终点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或心血管死亡。 P=0.20 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 年 标准降压 强化降压 强化降压组患者心血管复合终 点发生率与标准降压组无差异 然而强化降压组的降压治疗相 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 3.3%)显著高于标准降压组 (1.3%),P0.001 *低血压、昏厥、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高 钾血症、血管性水肿、肾功能衰竭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 糖尿病患者蛋白尿水平越低,心肾预后越好 Rachmani.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0 Aug;49(2-3):187-94. 对一项随访长达8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599例血压正常且基线蛋白尿排泄率30mg/24h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 旨在探究微量蛋白尿阈值(30mg/24h)的价值。 尿蛋白( mg/24h) 比值比(OR) 进展至微量蛋白尿 P值 心血管事件 (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心绞痛、充血性心衰 或外周动脉疾病) P值 101 参照组 1 参照组 10.1-202.34 0.029 1.9 0.22 20.1-3012.36 0.0001 9.8 0.001 改善MAU已被证实与糖尿病患者 心血管和肾脏综合风险显著下降相关 . Araki S et al.Diabetes. 2007 Jun;56(6):1727-30. 累积事件发生率(%) 随访时间 MAU无减少 MAU减少50% 心血管和肾脏综合风险显著下降59% Adjusted Risk:0.41 (95% CI, 0.15 0.96) 肾脏事件和心血管事件导致的死亡和住院 一项前瞻性观察随访研究,入组216例2型糖尿病伴MAU患者,随访8年,评估蛋白尿的减少与 患者发生肾脏和心血管事件的关联。主要观察终点为肾脏事件和心血管事件导致的死亡和住院 2014年研究提示,MAU逆转的患者 相比持续MAU的患者心血管风险降低 Pascual JM et al.Hypertension. 2014 Dec;64(6):1228-34. 一项患者前瞻性队列研究,入组2835例无CVD高血压患者,给予患者降压治疗,平均随访4.7年,评估UAE的变化在降压 治疗中的CV风险预测价值。 *:首次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心梗、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脑血管事件(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 主髂动脉或外周动脉疾病、心脏功能衰竭 为了对MAU更好的管理, 中国医师协会于2012年发布共识 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的筛查干预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专家组主席 孙宁玲 郭晓蕙 林善锬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2; 20(5). 高血压与糖尿病MAU的筛查干预中国专家共识 指出MAU干预包括直接干预和风险因素干预 直接控制MAU: 阻断RAAS系统 危险因素干预: 降压、降糖、调脂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2; 20(5). IRMA2研究证实,ARB能有效降低MAU水平 Parving HH, et al. N Engl J Med. 2001 Sep 20;345(12):870-8.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590例伴随高血压和微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接受厄贝沙坦150mg、 300mg或安慰剂治疗,随访两年,主要观察终点是进展至糖尿病肾病的时间。 厄贝沙坦和安慰剂相比 P0.001 荟萃分析显示, RASI延缓蛋白尿进展的作用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 一项系统综述和网络荟萃分析,包含28项RCT,共纳入134912例2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患者,比较 服用ARB/ACEI患者与服用其他降压药物和安慰剂的患者的肾脏事件发生风险。 Vejakama P et al.Diabetologia. 2012 Mar;55(3):566-78. 与其他降压药物对比,RASI显 著降低进展至大量蛋白尿风险 达30%(RR=0.70,95%CI 0.50-1.00) 且未发现ACEI/ARB与其他降 压药物对降压上有显著差异 国内外学会均指出,伴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 均应使用RASI,无论是否伴有高血压 对于血压正常的糖尿病伴MAU患者,蛋白尿的减少时治疗靶目标之一,也应考虑 给予ACEI/ARB治疗。自肾脏病早期阶段(MAU阶段),不论有无高血压,均应首选 RAAS阻断剂治疗。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2; 20(5). Diabetes Care 2015;38(Suppl. 1):S58S66. 除孕妇外,对糖尿病伴尿蛋白中度上升(30-299mg/日)的患者,建议使用 ACEI/ARB治疗。 指南仅给出药物种类的推荐, 但是临床具体用药如何选择 RASI? 糖尿病肾病的大型研究中 2型糖尿病伴蛋白尿患者管理,ARB拥有更多证据 Mercier K, et al. Prim Care. 2014 Dec;41(4):765-78. 摘自2014年一项综述 共识/指南更多的引用了厄贝沙坦相关研究 以 PRIME 研究(包括 IDNT 和 IRMA -2 试验)为代表的多项随 机化临床试验均有力证实 ARB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的 MAU 具有可靠的治疗作用17-19。以我国人群为基础的 PRIME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