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护理的综合护理干预 毕业论文_第1页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的综合护理干预 毕业论文_第2页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的综合护理干预 毕业论文_第3页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的综合护理干预 毕业论文_第4页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的综合护理干预 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摘 要研究背景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其起病急,发病率高,如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惊厥发作时及时恰当的救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高热惊厥属于高热诱发惊厥的特殊综合征5个月挂到至7岁间发病有显著任何遗传倾向惊厥发作前后小儿笑容情况良好发作前均有发热38.5-40或更高多在发热初起温度上升时发作发热均为一般月份病毒感染颅内感染所致惊厥姐妹不能慕名诊断高热惊厥发作类型以全身大发作为主可分为两型:简单型发作为全身性持续不超过10解决分钟一日内仅发作一次发作前后神经系统无异常;看得复杂型发作形式可呈部分性持续15分钟反而以上一日内发作多次不想发作前有神经系统异常首次高热惊厥后约1/2病例有努力复发尤其4岁以内有惊厥或癫痫家族史的回事复杂型高热惊厥更易复发华佗与2-7%可转变为癫痫转为癫痫的不动危险因素:原有神经系统异常有癫痫家族史首次发作为复杂专长型高热惊厥具有以上危险救命因素两项者转化为癫痫的比例高研究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方法 2010年至2011年对收治240例高热惊厥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并采用系统化护理,包括急救护理和制定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护理重点及措施、病情观察及相关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采用标准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根据疗效标准统计有效率及无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结果出院后随访1年,复发率为16.6%,与未进行制定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护理重点及措施和相关的健康教育120例患儿1年后27.3%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热惊厥复发率较高,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能及时控制惊厥和有效地预防再次发作。关键词:呼吸道通畅,组织缺氧,止痉,颅内压论文类型:研究报告Topic : Child was great heat treatment of a nursingSubjects ( Professional ) : nursingApplicant : FenWangFaculty : Fei Li IntroductionBackgroundFebrile seizures is a common pediatric emergency, its rapid onset, high incidence, such as prolonged convulsions or seizures repeatedly can damage brain cells, affect mental development and even life-threatening. Therefore, the timely seizure proper treatment and care is very important.Febrile seizures are fever-induced seizures in a special syndrome linked to five months to 7 years between the onset of any significant genetic predisposition to seizu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children have a smile in good condition before the onset of fever 38.5 - 40 or higher than the beginning of the heattemperature rise from the onset of fever are usually the month when the viral infection caused by intracranial infection diagnosis of seizures and sisters can not be attracted to the body of febrile seizures grand mal seizure typ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in types: simple type of hair as a systemic solution no more than 10 minutes of continuousonly attack one day after the first attack the nervous system without exception; see can b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complex partial seizures for 15 minutes but many do not want to attack more than a day before the onset of neurological abnormalities after a first febrile seizures about 1 / 2 patients hadIn particular, relapse within 4 years of age to have a family history of seizures or epilepsy matter of complex febrile seizures and 2-7% more likely to relapse Hua epilepsy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fixed risk factor for epilepsy: existing neurological abnormalities family history of epilepsyfirst made as complex febrile seizures have more expertise in risk-based life-saving factors into two by a high proportion of epilepsyResearch purposes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febrile seizures in the method of application resultsRes2009 to 2011 treated 240 cases of febrile seizures in children, while in the active treatment and first aid care and related health education. The results eased the anxiety of parents,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reatment, 90.0% of parents of febrile seizure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and mastery. 1-year follow-up after discharge, observe the recurrence of febrile seizures.earch MethodsThe results 1-year follow-up after discharge, recurrence rate was 16.6%, with no first aid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related to 120 cases in children 1 year after the 27.3% relapse rat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Higher rate of recurrence of febrile seizures, to carry out wide-ranging variety of health education, timely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seizures recurrence prevention. Keywords: airway, hypoxia, Zhijing, intracranial pressure Paper Type: report 目 录1.绪论121.1研究背景及意义121.2研究目的及目标121.3关键词及定义131.4文献回顾13 1.4.1高热惊厥概述13 1.4.2高热惊厥的现状护理14 2.研究设计15 2.1 研究对象15 2.2研究步骤15 2.4研究工具16 2.5资料分析163.结果16 3.1一般资料统计分析16 3.2两组对照174 .讨论174.1总结讨论174.2护理制定有预见性护理措施18 4.2.1高热护理18 4.2.2饮食护理18 4.2.3心理护理194.3护理重点及措施20 4.3.1保持呼吸道通畅20 4.3.2惊厥护理20 4.3.3病情观察204.4出院指导215.结论与展望22 5.1研究结论22 5.2不足和建议22致谢23参考文献24声明25Directory窗体顶端1 Introduction12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12 1.2 Research aims and objectives12 1.3 Key words and definitions13 1.4 Literature Review13 1.4.1 Overview of febrile seizures13 1.4.2 the status of care of febrile seizures14 2 Study Design152.1 study152.2 Research steps152.4 research tool162.5 Data Analysis16 3 results163.1 General statistical analysis163.2Two groups were 17 4 Discussion17 4.1 Summary Discussion17 4.2 Nursing to develop a nursing care measures18 4.2.1 fever Care18 4.2.2 Diet Care18 4.2.3 Psychological Care19 4.3 Care priorities and measures 20 4.3.1 keep the airway open20 4.3.2 convulsions Care20 4.3.3 observe the condition20 4.4 discharge guidance21 5 Conclusion and Outlook22 5.1 conclusionsLess than225.2 and suggested22 Thanks23 References24 Statement25窗体底端1 绪 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其起病急,发病率高,如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惊厥发作时及时恰当的救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高热惊厥属于高热诱发惊厥的特殊综合征5个月挂到至7岁间发病有显著任何遗传倾向惊厥发作前后小儿笑容情况良好发作前均有发热38.5-40或更高多在发热初起温度上升时发作发热均为一般月份病毒感染颅内感染所致惊厥姐妹不能慕名诊断高热惊厥发作类型以全身大发作为主可分为两型:简单型发作为全身性持续不超过10解决分钟一日内仅发作一次发作前后神经系统无异常;看得复杂型发作形式可呈部分性持续15分钟反而以上一日内发作多次不想发作前有神经系统异常首次高热惊厥后约1/2病例有努力复发尤其4岁以内有惊厥或癫痫家族史的回事复杂型高热惊厥更易复发华佗与2-7%可转变为癫痫转为癫痫的不动危险因素:原有神经系统异常有癫痫家族史首次发作为复杂专长型高热惊厥具有以上危险救命因素两项者转化为癫痫的比例高1.2研究目的及目标 1.2.1 研究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至2011年对收治240例高热惊厥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并采用系统化护理,包括急救护理和制定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护理重点及措施、病情观察及相关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采用标准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根据疗效标准统计有效率及无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后,90.0%家长对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出院后随访1年,复发率为16.6%,与未进行制定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护理重点及措施120例患儿1年后27.3%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 研究目标两组高热惊厥出院后随访1年复发结果差值比较,通过研究,对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护理干预的方法给予患儿提供最佳的护理方式,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治疗及护理效果,提高治愈率。1.3 关键词及定义论文关键词:高热惊厥;组织缺氧;颅内压1.3.1高热惊厥: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成人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引起惊厥。1.3.2组织缺氧: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常用血氧指标:正常值: PaO2:100mmHg(吸入气的PO2,外呼吸)PvO2:40mmHg( PaO2,内呼吸)1.3.3颅内压:颅内压,即颅腔内脑脊液的压力,正常为100-150毫米水柱,10-15毫米汞柱。 正常成人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0.781.76kpa(80180毫米水柱)或4050滴/min,随呼吸波动在10毫米水柱之内,儿童压力为0.41.0kpa(40100毫米水柱)。1.4文献回顾1.4.1 高热惊厥概述高热惊厥(FS),又俗称抽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分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突然发作可致外伤,严重持续惊厥了致脑缺氧和脑外伤等。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成人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引起惊厥。反复多次的热性惊厥可以造成发育中脑的损伤,少部分会发生智力低下及继发癫痫的危险,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本院2010年至2011年收治240例高热惊厥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并进行急救护理、制定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和护理重点的措施以及相关的出院指导健康教育,取得满意的效果。小儿高热惊厥是体温突然升高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儿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小儿高热惊厥以婴幼儿多见,其起病急骤,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口吐白沫,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惊厥持续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次数过多时,可损伤脑细胞导致患儿智力发育低下,个别病情严重的患儿可发展为癫痫或危及生命。因此,做好小儿惊厥的护理对患儿愈后及降低脑损伤至关重要。1.4.2高热惊厥护理的现状在目前的高热惊厥护理方法中,护理常规尚未完善,因医院和各护士的护理业务水平各不相同,从而出现不同的护理效果。系统化整体护理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已设计好的护理模式,护士按此模式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根据患儿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使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患者实施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这种以主动护理取代被动护理的转变,培养了护士的成就感和自律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减轻护士大量的书写记录时间,将她们从繁琐的文书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时间还给了患者,真正体现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了工作效率。护理人员能够全面、准确的观察病情,避免了由于个人水平、能力不同而造成的疏忽和遗漏,同时,也使护理人员能尽早发现患儿病情的变化,尽快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2 研究设计2.1研究设计:本研究属于类实验研究。2.2研究对象 2.2.1选择2010年2011年间合肥三院儿科病区收治高热惊厥患儿240例,其中男160例,女80例,年龄5个月7岁。2.2.2 纳入标准:均符合小儿高热惊厥诊断标准,2.2.3 排除标准:年龄7岁,合并其他循环,呼吸等慢性疾病2.3 研究步骤:我院2010年2011年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选择24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标准组(120例)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冰严格执行系统化护理,进行急救护理和相关的健康教育,对照组(120例)未进行急采用一般的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方法。2.3.1两组干预方法如下:标准组:取严格执行系统化护理,惊厥发作时予以止惊、退热、给氧、控制感染等;惊厥时间较长者,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防治脑水肿;对较复杂高热惊厥患者用苯巴比妥维持治疗。并给予出院指导及随访。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选取120例行常规护理的病例。整理并统计男、女性别及各年龄阶段病例数及各种症状体征;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3.2 用统计学工具计算出各种数字得出结果。2.3.3 翻阅文献讨论并得出结论。2.4研究工具资料收集工具: 查阅病历资料。采用的此护理干预评判对患儿身心健康等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率。2.5资料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X2检验。采用PEMS3.1统计软件包,P0.05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 研究结果3.1一般资料统计分析2010年2011年间合肥三院儿科病区收治高热惊厥患儿240例,其中男160例,女80例,年龄5个月7岁。均符合小儿高热惊厥诊断标准排除年龄7岁,合并其他循环,呼吸等慢性疾病。表1 一般资料临床指标(例)标准组对照组x2 值/ t值P男/女50/7060/6051/73P0.05年龄2.770.312.070.812.710.81P0.05普通高热惊厥/复杂高热惊厥80/4085/3580/40P0.05表2 两组高热惊厥出院后随访1年复发结果差值比较组别复发例数男女复发比率P值T值标准组2010/10P00512对照组3215/17P00510 标准组通过对高热惊厥患儿实施护理干预与对照组比较,通过对高热惊厥患儿实施护理干预,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通过积极配合治疗,90.0%(108/120)家长对高热惊厥的相当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降低患儿再次惊厥的发生率;出院后随访1年,复发率标准组为16.6%(20/120),与对照组27.3%(32/120)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讨 论4.1总结讨论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特有的神经系统常见急症,起病急,常致窒息而发生脑缺氧,在其急救处理程序中,迅速控制惊厥和高热是其关键。大多数学者公认高热惊厥与感染、高热、年龄、遗传因素有关,年龄因素是首要的,但感染、高热是惊厥的条件,目前尚无特殊治疗,但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减少复发改善其预后。赢得抢救时间,护理人员应熟练地配合医生急救,熟练掌握惊厥的急救程序、各种急救药物品及器械应完备,准确执行医嘱,分秒必争。本文仅针对高热惊厥危险的因素对患儿家属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使其卫生保健知识增长,保健能力及自我护理技能增强,提高患者顺从性,另外从护理的角度对感染和高热两个因素加以控制和预防,避免感冒和发热,最大程度的减少高热惊厥的复发。通过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笔者认为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让患儿家长可以从多环节,多渠道的获取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家长的健康教育知识程度和预防保健意识,及时控制惊厥和有效地预防再次发作。4.2 护理制定有预见性护理措施4.2.1高热护理 高热可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和各系统的功能紊乱,因此控制体温是防止患儿高热惊厥反复发作的重要措施。急性高热患儿应卧床休息,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温18-22,适度50%-60%。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体温在38.5以上时要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枕冰袋或在颈部及腹股沟处放置冰袋,温水浴、乙醇擦浴,冷盐水灌肠等。亦可遵医嘱给退热剂。药物降温:常用25%安乃近,按10 mg/kg计算,进行肌肉注射或口服托恩、美林、泰诺林等。物理降温:30%50%乙醇擦浴,头置冰袋或毛巾冷敷或洗温水澡。夏季过热,有条件可置于有空调的病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被床单清洁、干燥、平整,以防皮肤感染以压疮的发生。4.2.2 饮食的护理 患儿高热时禁食高热量食物,惊厥发作时要暂禁饮食,必要时予静脉输液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抽搐停止后患儿应少食多餐,鼓励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易消化食品。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常。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选择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总体原则是易消化、富有营养、少量多次和增加饮水,避免强求小儿饮食量而导致小儿胃肠负担重。发热时小儿体内各种营养素的消耗均增加,并且发热又使消化液产生减少,小儿的胃肠功能就会降低。小儿的胃肠功能本身就薄弱,所以在发热的小儿很容易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表现。尤其病程长、持续高热的孩子更应注意补充营养,因此,在每次热退后精神、食欲好转时及时给孩子加餐。食物要软、易消化、清淡,如米汤、稀粥、乳制品、豆制品、蔬菜、面条等;同时发热是一种消耗性病症,因此还应给小儿补充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肉、鱼、蛋等,但要少荤少油腻食物;也可吃少量水果。饮水、饮食都要少量多次,切不可暴饮暴食。保持口腔清洁,每次喂完奶或进食后喂适量的温水以冲洗口腔。年长儿嘱漱口,必要时每日口腔护理1次或2次。对长期高热患儿,应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口唇干燥时,应涂滑润油。 4.2.3心理护理 高热惊厥患儿的家长往往存在恐慌、焦虑不安、烦躁等不良心理因素。减轻家长和患儿的紧张焦虑感,是使家属和患儿充分配合医护人员的医疗工作,提高治疗和护理效率,改善患儿预后的基础。护士应向患儿家长解释小儿惊厥的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等,帮助患儿家属消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每个家属和患儿的具体心理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开通。关心体贴患儿,处置操作熟练,准确,取得信任,消除恐惧,对家长予以安慰,解释,争取合作。 4.3 护理重点及措施 4.3.1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 防止误吸分泌物而引起窒息,患儿取右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让患儿穿着宽松和透气性好的衣物,松解衣领、衣扣,室内保持安静,尽量减少各种干扰刺激。同时备好电动吸痰器,及时清理和吸出呕吐物及过多的鼻咽部分泌物。为避免抽搐发作时引起舌咬伤,可在上、下臼齿间放入压舌板。护理过程中动作应轻柔,勿强行按压患儿肢体,以免造成医源性骨折。4.3.2 惊厥护理 惊厥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缺氧性脑损害。因此,护理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点是及时有效的快速止惊、退热、吸氧等。患儿入院后护士应快速、准确地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静脉通道未开放前护士可掐患儿人中穴或合谷穴。本组患儿首选安定类药物,如地西泮0.10.3 mgkg静脉推注,最大剂量10 mg,使用后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有无异常;也可选用作用时间较长的苯巴比妥钠610 mgkg肌肉注射;部分患儿首先使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该方法止惊迅速、操作简单且安全性高。用止惊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病情,以免因药物过量而抑制呼吸.但切忌在短时间内反复多次使用多种镇静药物,以免发生药物中毒反应。抽搐发作时须保证静脉输液通道的通畅,做好安全护理,要注意防止碰伤及坠床,必要时约束肢体。对抽搐频繁者应设专人护理,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室内光线不宜过强,并保病室安静。 4.3.3 病情观察 高热惊厥的患儿病情变化快,抽搐可反复发作。因此,护理人员应随时。详细记录抽搐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发作类型、程度、伴随症状。观察体温、心率、呼吸、血压、面色、意识的变化以及对光反射、瞳孔的变化。如呼吸暂停或有深浅度的变化,常提示中枢呼吸衰竭,应做好抢救准备。根据病情每日测体温4次6次,并观察热型,以协助诊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具体记录抽搐的情况、发作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发作类型、程度、伴随症状及停止后的精神状况有无诱因刺激等。观察惊厥缓解后神志恢复情况,有无呕吐、皮疹、口腔异味等。观察患儿口唇、指趾、甲床、耳垂缺氧情况。降温后,每30min测体温并记录。惊厥患儿因呼吸不畅,加之耗氧增加,导致组织缺氧。脑组织缺氧时,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致使惊厥加重,缺氧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对惊厥性脑损伤的发生及预后均有一定影响,故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以迅速改善组织缺氧的情况。鼻导管吸氧法0.51.5L/min,面罩法23L/min。4.4 出院指导 护士应向每个患儿家长介绍小儿高热惊厥的有关知识:任何突发高热的感染均可引起惊厥,是小儿惊厥常见的病因。指导家长掌握惊厥发作时的处理方法,教会家长观察体温升高的早期临床表现和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指导家长在家中自行配备好退热药和急救医疗器械,如体温计、小儿退热口服液、压舌板、酒精等。指导家长学会常用的退热方法和急救措施,如物理降温、指掐人中穴、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时立即送患儿入院就诊等。另外,指导家长平日要供给患儿足够的一样和水分,合理搭配膳食,生活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较大孩子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居室要清洁通风,注意保暖,避免接触传染源,防止感染。本组患儿出院后一月进行回访,均未再次发生高热惊厥,笔者认为这与良好的健康宣教工作密不可分。 5 结论与展望5.1研究结论 通过对高热惊厥患儿实施护理干预,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通过积极配合治疗,90.0%(108/120)家长对高热惊厥的相当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降低患儿再次惊厥的发生率;出院后随访1年,复发率标准组为16.6%(20/120),与对照组27.3%(32/120)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不足和建议(1) 该研究为个人体会。若采取更多的医学研究,会更有说服力。(2) 该探讨的患儿病例较少,由于选取的病例时间的有限度,如果 后期再多加以临床观察会更加有护理的研究价值。 致 谢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李菲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她总是以“专业标准”严格要求学生,从选题、定题开始,一直到最后论文的反复修改、润色,李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非常感谢我的导师李菲老师。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参考文献1宋辉然 小儿惊厥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 2001 4;36)2小儿科分册.(北京出版社,1995,103-106.)3 刘亚枝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及护理体会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4柴文莲 刑爱红 小儿高热惊厥的家庭急救与预防 现代护理 20075周丽 153例小儿急救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中国现代医生 6. 何莉 陈继 -2内啡肽在性高热惊厥中的作用及纳洛酮的治疗作用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66-67.7. 张洪莹 郭丽 赵秀芹等.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及出院指导,中国实用医药,2007,2(26):110-111.8. 张丽华.循证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5,19(4B):709.9. 朱念琼 人民卫生出版社 儿科护理学10.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上册).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5.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该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文中除了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得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王芬 日期:2011年09月26日 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毕业论文及相关的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院及本人所在教学点。学院及教学点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奥鹏教学点。 论文作者签名:王芬 日期:2011年09月26日附件资料论文撰写方法一、论文的选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选题首先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与所学专业相关;其次,选题要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使其论文形成后既有理论支撑,同时要对现实有所促进;再次选题要注意一些有价值的课题,比如本专业的研究空白、有争议的话题,或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本专业的老话题、与研究领域有关的当前热点问题、新问题、亲自参与实践调查的课题;第四,选题要结合考虑资料的利用。能找到比较充分的资料来源对于作者写作论文有重要帮助;最后,选题宜小不宜大。题目范围太大易导致内容空泛,难于驾驭。(一)论文的选题的依据:1、依据个人兴趣爱好;2、依据个人知识结构;3、依据当前本专业的研究热点;4、依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局势;5、依据管理学权威刊物的近期发表论文;6、请教他人。(二)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和要求: 1、注重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2)要注重选题的理论价值。 2、勤于思考,刻意求新。(1)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2)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3)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4)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对“新意”的全部概括,但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认为文章的选题有了新意。二、论文写作框架的确定论文写作框架起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作用。一般来讲,学术论文框架需要采用递进的逻辑体系,不建议采用并列的逻辑体系,即论文的各个部分应该是层层递进,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如: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和涵义,第二部分是问题提出,第三部分是分析问题,第四部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五部分是解决问题需要实现的一些条件和保障措施,第六部分是总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删减和添加。论文框架确定后,应交给导师审阅,再与导师仔细探讨行文的思路,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最后确认论文写作内容框架,作为开题报告中的内容部分。三、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介绍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二)文献来源论文查阅的资料来源有:1、电子期刊。包括电子期刊网上的期刊论文、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以及一些电子书籍。2、纸质书籍。如图书、期刊杂志、报纸等。(三)文献综述的写作文献综述基本由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1、前言(引言):简要介绍所综述的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说明有关概念,规定综述范围,介绍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景和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概括的了解。2、正文:是综述的主体部分,对某专业、学科在某阶段的发展历史和当前实际工作水平、成就和展望,以及有关各种情况都应作详细叙述,还要把同行对该方面的不同看法也写进去,进行分析研究。此部分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查阅文献的内容要围绕我们选题需要研究的主题内容,以为我们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严禁文献综述的内容和查阅的资料和论文写作不相关;二是对文献查阅后,不能简单罗列,文献综述的重点在“综述述”,应该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和整理,进行综合的评述,不能只“述”不评,即只对观点、数据、事实等作纯客观的分析和介绍,不作评价、评议。3、结论:结论是综述的结束语。一般包括研究的结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存在的分歧,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4、参考文献:注明作者所引用的资料,为人们核对或作进一步研究用,这些按引用顺序列出。前沿和结论部分和我的观点有许多不符合的地方,所以没做修改。四、开题报告(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是简单叙述论文选题的背景,然后提出论文是为了研究什么,为了得到什么结果。研究的意义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论文研究对于当前相关研究的理论有什么贡献(理论意义、学术意义),二是论文研究对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贡献(实践意义、指导意义)。(二)研究的内容及目标研究内容部分即前述的论文框架体系,研究目标重点介绍研究什么,拟解决什么关键问题。(三)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此部分视具体写作情况和学校提供的资源情况而定。(四)研究进度计划时间和内容按照系里的统一规定填写。五、论文的撰写(一)论文构成1.论文题目2. 论文目录3.中英文摘要、关键词4.论文正文5.致谢6.参考文献(二)论文目录一般先要确定论文目录,即论文题目、大标题和小标题,这使得论文的起草有了初步依据。然后拟定内容提纲,把论文目录展开,加进必要材料予以扩充,使目录充实和具体化。编写提纲应该由简入繁,由部分到章节再到内容要点,逐步进行扩展。首先根据行文的思路用最粗的轮廓勾勒出文章的几大块,也就是主要组成部分,然后在各部分内填入相应的章节。具体来说写论文无非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是理论、实证、结论),可以在先确定逻辑主线的基础上规划出三个部分,再用相应章节进行对应的填充,最后列出每一节的内容要点。需要注意的一是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二是要平衡章节之间的长短,即合理安排各部分的篇幅,尽量长短相当,避免体例结构的不相称。对于引入的理论部分要把字数控制在整个篇幅的四分之一左右。(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1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撰写2.英文忌用软件翻译,因为语法错误多,专业词汇翻译不够专业3. 关键词一般三个以上(四)论文正文论文的正文通常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1、绪论,又称前言、绪言,是正文的起始部分。这一部分一般可涉及以下内容: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意义;提出问题,表明作者观点;说明作者论证这一课题的方法;概括介绍论述的内容或揭示问题的结论;历史回顾。绪论部分在论文中所占比例通常较小。要写得简明扼要,通常几百字即可。2、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部分中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前面说收集的相关资料来详细地阐述论文的研究观点、成果。可根据论题性质,用正面立论的或批驳不同看法或解决别人的疑难问题的方法,来论证文中的思想和新的见解。如果是作者自己提出新的、创造性的东西要注意最重要的是言之存理。这一部分要占全文的三分之二。3、结论是论文的最后部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对研究的课题得出的答案;作者对研究的课题提出探讨性意见;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的某种设想等。它的内容与绪论有关,是一篇论文要旨的简明扼要的提示。通常这部分可以是围绕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