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早教培养个性宝宝_第1页
个性早教培养个性宝宝_第2页
个性早教培养个性宝宝_第3页
个性早教培养个性宝宝_第4页
个性早教培养个性宝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好的未来何理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总是给予着很多美好的希望在孩子身上。男人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勇敢、去做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女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健康。我们都因为孩子而骄傲,骄傲的活着经常听见身边有人说:“孩子是我一生的骄傲。”对于孩子我们给予了太多希望,有时候却不知道如何疼爱孩子。给与了孩子错误的爱。我曾无数次想,将来有个孩子,让她传承我的梦想,去做任何他愿意做的事。作为80后,我们有着自己的想法。自己似乎一直年轻着,自己也像孩子一样,可是问题就是我们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我一直认为孩子快乐健康就可以了,学习好不好没太大关系。况且孩子那么小,不要管的太严厉,所以每天都陪着他玩。我和孩子打成一片,不约束他们的天性,让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让她自由发展,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孩子有意无意的疏远我,带他一起玩他也不像以前那么开心了。我不知道何时与孩子之间形成了代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家里看见了冯爷爷早教的光盘教具,随意的看了几眼,便被它生动活泼的内容给吸引住了。“一味强调孩子单纯的玩乐和自由自在,就无法培养他的吃苦精神和意志力。所以我主张在培养兴趣,采用正面积极的鼓励的前提下,有时候还要让孩子经受磨练”一直以来,我都是崇尚与孩子为伍,放任他做任何事,但是看了冯爷爷早教的教育理念,我开始反省自己的对待孩子的方式是有问题的。我开始对冯爷爷早教系统产生了浓厚兴趣,回家后也上网购买了一套早教产品。按照这套教育方法所指导的,开始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爱好。一个月后,我惊喜的发现,他真的有变化。过去一直认为孩子不爱学习,就不强迫他学习,原来是我没有激发他的学习潜能,我过去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培养他,而现在他却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除了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以外,我还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我特意为他买了一套快乐听来培养他的音感。他喜欢唱歌,尤其喜欢钢琴。发现了这一点后,我带领他去音乐班学习钢琴,没想到,第一次带他去琴室,他兴奋极了,小手在钢琴上摸索着半年过去了,我通过冯爷爷早教革命产品,学到了很多早教方面的知识,用这些理论来指导教育孩子,比过去只是陪他玩更能让他开心。现在孩子与我更亲近了,学会的东西越来越多,与其他小朋友相比,我的宝贝不只是有健康的身体,还有聪慧的头脑。他懂得了很多,这是我们做家长的最为欣慰的事。生活是快乐的课堂,早教是幸福的生活。通过早教,让孩子快乐并经受磨练。有趣的学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学。对于孩子,我从未想过他会有多大作为,我只想让他快乐成长,孩子知礼仪、明事理就足够了。可是通过冯式早教理念,孩子有了如此多的进步,是我没有预料到的。颜氏家训教子:“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儿童的教育一定要趁早进行。三岁定八十的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最好的时机,这里,真的要感谢冯式早教,让我能够更了解孩子。我想说,再小的梦想都值得灌溉,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启蒙与兴趣培养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通过这种系统早教的指导,相信孩子会更健康。无论有多少爱,我们都会给孩子,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个性早教培养个性宝宝我是一位80后母亲,性格中有很多同时代的人共有的特点,追求时尚、追求个性,凡事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这些特点不仅影响着我的生活,也影响了我对女儿的教育。两年前女儿还未出生的时候,我就跟家里人说好,孩子的教育要摈弃传统的教育方式,由她自由发展,充分培养她的个性,完全尊重她的自然成长。起初,家里人只是不愿与大着肚子的我争执,什么事情都顺着我,可孩子出生后情况就不同了。公婆有公婆的想法,爱人有爱人的想法,我有我自己的方式,全家总是战火连连,有时候吵闹的声音已经影响到宝宝,有好几次都被吓得大哭。后来,我爱人买回一套早教革命,他说,我和他在育儿方面没经验,爸爸妈妈又太经验主义,与其大家都有缺陷,不如看看专家的方法。起初我对此并不买账。每个专家都有自己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我的孩子是不是适用呢?就算是适用,我也不希望由我们来为孩子选择一种教育方式,从而忽略了她自身的发展,抹杀了她的天性。另外,现在那么多的早教书籍都在宣传,怎样把孩子变得像神童一样,这是我最难接受的。孩子就是孩子,那么早慧,不是剥夺了他的天性吗?再说,我不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是“冯式”的,因此对“冯爷爷”非常抵触。爱人看我过于坚持,不好强迫我。他劝我先看一下教材,再到网站上了解了解,最后全家共同协商,要不要接受“冯式立体早教法”。于是,我开始学习教材。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对“冯式早教”了解得越来越深,原来的很多疑问得到了答案,很多错误的想法得到纠正。早教不是培养神童,而是开发宝宝原本就有的潜能;早教不会剥夺孩子的天性,而是使他的天性得到更好地保留;早教不会抹杀宝宝的个性,而是最大限度的展示他们的个性我不再坚持了,我投降了,我为冯爷爷所折服。家庭会议召开,全家一致通过,全力进行早教。于是一场真正的“早教革命”在我家轰轰烈烈拉开了序幕。公公婆婆对诗词歌赋颇有研究,他们主要负责孩子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我对音乐和英语比较擅长,负责艺术熏陶;老公比较有耐心,点子多,所以负责难度最高的识字,另外他是“早教革命”总指挥,见到不恰当的方式、不好操作的方法、不理解的理论都由他全权负责解决。“革命”期间自然也少不了问题和冲突,但是冯爷爷说,孩子生长的环境格外重要,我们非常注重这一点,沟通比以前多多了,爱人在这里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与公婆的关系有了本质上的改善,现在无论我们有什么矛盾,都能坐下来平心静气的认真讨论,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大家都知道,无论做什么都是希望宝宝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现在回想当初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我最怕宝宝变成人云亦云、毫无见解的庸人,现在两岁的她已经开始懂得问为什么了。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与她的想法不同,就得给出个所以然来,如果我们给出的解释不认真,或者得不到她的认同,那么要么自己琢磨,要么刨根问底。我按照“早教革命”的方法,也经常引导她发问。现在看来,只要我们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保护好她的追求真理的信心,独立思考的性格一定能够培养起来!随着早教的逐渐深入,现在我们的早教由分工协作转入集体协作的阶段,分工不再那么清楚,公婆在教宝宝学习唐诗的时候也教点识字,我看婆婆所用的教材很有意思,自己也补习了一回唐诗。最轻松的是爱人,他有时候干脆把孩子放在一边,让她自己看动画片学习认字。而我已经变成了“早教总指挥”,大小疑难问题以及教具的选择都由我负责。每天在网上跟姐妹们的交流已经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早教不仅给宝宝带来通往幸福的通道,也给我的家庭带来了欢乐。“炫彩组合”帮我轻松实现英语启蒙吴小芳2009已经接近尾声,回首这一年的生活,最让人欣喜的就是我三岁的女儿琪琪。小家伙一直健康的成长,看着她一天天的长大,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幸福。这一年,女儿长高了,漂亮了,聪明了,人见人爱,她给了我太多的欢乐!我是一位英语教师,在孩子的教育中特别注重英语的学习。因为人的幼年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所以女儿一出生我就尽量让她多接触英语。现在琪琪三岁了,已经会说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句子。前段时间冯网推出了一款新产品仔仔通多元智绘炫彩组合,一款教具多种功能,我觉得很实用就买了一套,没想到在英语方面它帮了我大忙!琪琪的英语学习环境是我一手塑造的,她看的动画片、听的音乐、房间内的摆设到处都有英语的影子。宝宝不辜负我的努力,已经会讲一些简单的英语,但是她对认识字母一直兴趣不高。这也难怪,毕竟文字是抽象的,学起来比较枯燥,孩子不喜欢也是正常的。但是“炫彩组合”里的一套英语模型却引起了她的兴趣。孩子起初只是被字母的艳丽色彩所吸引,粉色、绿色,我也很喜欢。刚开始,她只是拿着字母摆各种图案,有时摆在画板背面,有时摆在地板上。我看她对这项工作如此热衷,干脆和她一起玩。很快,我发现,琪琪摆字母造型的时候时常能摆出一些单词来,其中有一些是她会读的,这一幕马上启发了我何不教她认认单词呢?是谁说一定要先学字母,再学单词的?为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于是我做了大胆尝试。“琪琪好聪明啊,这就是你平时回答妈妈时说的YES。你看它长得好看吗?”这时候她会想一下,“Are you Sara(她的英文名字)?”“Yes, I am!”琪琪熟练地回答我。我一边指着地上的字母组合,一边告诉她,这就是“YES”的形状。我很高兴她没有跑开,而是在反应我所说的话。这样就好,只要她不讨厌,我就有希望了!为了保持孩子的兴趣,我没有再多说,就随她继续摆图形。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就这一个单词反复的刺激她,过了两三次,琪琪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很快把她说出的“YES”与单词形象联系在一起,但是还不能完全记住。有时候,我陪她一起玩拼图,就故意按照单词顺序给她递字母,于是单词又出现了。我假装不明白地问她,这是什么单词,开始她还说不出,很快“奇迹” 就出现了,她越来越熟练的告诉我这是“YES”!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穿插着教了她其他的单词,效果越来越明显!学会了认识单词,下面就是要学习拼写。本以为这是个异常艰难的过程,但是琪琪的表现给了我一个惊喜。她自己就会拼!可能是相同的单词已经认了太多次,我让她在众多的字母中找出“come”时,她不费吹灰之力,很快就找齐了四个字母。虽然拼写顺序有些问题,但我已经非常欣慰。现在宝宝已经对拼写产生了兴趣。在语言学习旺盛期,我打算继续进行以听说训练为主、以拼写记忆为辅的教育,“炫彩组合”肯定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了。宝宝在涂绘的时候经常用字母做模型,临摹它的形状,我暗自高兴,看来书写已经不用太担心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的感触很深,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方法我之前从来没有试过。宝宝让我开始反思我们传统的教育。作为外来语言,我们用汉语的思维去学习英语,从最基础、最简单的字母学起,看起来是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但同时枯燥的方法也剥夺了太多语言的魅力。何不从听说开始,从形象开始,先对英语进行一些感性的认识,再从形象向抽象发展,学习规律性的知识?我很欣喜这一发现,并打算继续进行尝试。相信宝贝会给我更多的惊喜,也希望这些经验对冯网的妈妈们有帮助。早教之父为孩子家长揭密早教实质 何谓早教?顾名思义,早教就是早期教育。是指从怀胎儿到孩子6岁期间对其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有意识的学龄前培养和教育。早期教育对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与学龄前儿童的后续发展有何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大力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这一决定把早期教育提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地位。胡锦涛主席在2006年1月9日全国第三次科学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人才是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他提出:“要培养世界一流的科学尖子,要培养世界一流的科学大师,要培养世界一流的科技领军人物,要培养一大批中青年专家。”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然始于0岁开始的早期教育。那么为什么要倡导从0岁开始科学育儿呢?我国早期教育专家,被世界誉为“早教之父”的冯德全教授指出,孩子出生后,他的大脑有约两亿八千万个神经元,分别担负着记忆、情感、艺术、视觉、色彩、运动、理解等工作任务。这些神经元在03岁期间处于休眠状态。家长教孩子哪方面的内容,哪方面的神经元就受到激活,且经过激活的次数越多,孩子在这些方面的敏感度就越高。例如孩子从小就受到音乐方面的刺激,长大后孩子在音乐方面的敏感度就高。三岁之后,没有被激活的神经元将逐渐生锈、萎缩,到6岁后,剩余的神经元彻底成为报废光揽,能够激活的不足10%。而科学研究表明,几千年来人类的大脑神经元被激活的并有效利用的不足人脑总神经元的40%。只有极少部分大脑神经元被最大可能开发利用的人才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科学研究发现,即使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神经元,被激活的也仅仅是85%。所以,在孩子06岁期间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早期教育,哪怕只有10天的教育,也比孩子7岁后教育1年带给孩子的变化大。非常简单,26岁的孩子能学会几种流利的方言,而7岁后再让孩子学,恐怕3年都学不会。那么0岁开始的早期教育为什么会收到这么神奇的效果?因为早期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它是人类巨大潜能的最佳期开发,是人生最重要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它能前所未有地开发出地球上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又使下一代生活幸福,快乐成才。早期教育学是人类学的重要分支,国外有人说早期教育是“第二次文艺复兴”,冯德全教授则称之为“人类文明新觉醒”。亲子沟通秘籍之8大技巧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是否良好,亲子沟通技巧发挥了关键作用。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家庭气氛更和谐,教养子女也变得更轻松。然而,还是有很多父母大叹和孩子难以沟通,或是已经尽力去和孩子“沟通”,但亲子关系还是不太融洽。其实,孩子和大人的沟通方式有所不同,只有父母用心去学习,不能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亲子沟通8大技巧1关心的眼神在和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用关心的眼神注视着孩子,随时注意孩子的表情、行为,以适时给予辅导与协助,这也能让孩子有更多被重视的感觉。2多使用短句和孩子说话时,如果要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一定要让孩子能听明白。因此,使用的句子最好短一些,并且要重复自己所说的话,直到孩子了解为止。3语调有变化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说话的语调可以高一些,或者有一些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这样更能吸引孩子来注意倾听。4内容要具体说话的内容要具体,而且是说现在的事,否则孩子提不起足够的兴趣来交流。5语气要温柔不要老是用责备的语气,多使用温柔、建议的语气,例如“不然,你说说看”“妈妈很想听听你的想法”,这样一来沟通的气氛才会好,孩子也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6要面带微笑当孩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时,请您面带微笑注意倾听,这样孩子才觉得父母对自己很关心、很重视。千万不要边做其他事边听孩子说话,那样孩子今后可能就不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了。7能发现优点父母应该主动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要知道,奖励往往比惩罚更有效,而且亲子关系也不至于太紧张。8会换位思考要将心比心,父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事情,这有助于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彼此之间更贴近。批评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一)1批评孩子一定要艺术请先看一位父亲讲的真实教子故事。一天夜里,妻子推醒我,声音颤抖地说:“今天派出所找过我,咱家的小三跟几个同学在假期里偷过几家商店。”“真的?”我大吃一惊。“他们说,已找过小三和他的同学,他们也承认了。”“啊!”我怒火中烧,真想立刻冲到小三的房间,狠狠揍他一顿。但理智让我没这样做。小三刚12岁,还是个孩子,是初犯,如能通过批评教育及时正确引导,比打一顿的效果会更好。于是,我嘱咐妻子:第一,在他哥哥面前只字不提,以防兄弟间发生口角时揭他的短,刺伤他的自尊心;第二,此事由你先对小三谈,我暂时回避,日后找机会再跟他谈;第三,对小三的批评重在正面引导,体贴他,温暖他,切勿用冷言恶语刺激他,更不能打骂。三天后的一个中午,我提前下班,小三也第一个放学回家。我把刚收到的一份法制报递给他,上面登有一段关于“少年犯”的文章。等他看罢,我趁热打铁,从一条小虫毁了一条大船谈起,谈到盗窃者的心理,今天偷一元,明天想偷十元,日后就会犯更大的错误小三听得很认真,不断点头,但这次我未提及他的事。10天后,派出所将小三盗窃挥霍掉的东西折款245元,责令退赔。从妻子那里得知,小三为此很着急。因为他清楚去年家里已经欠下一笔债,目前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他怎能不着急呢?我认为跟小三直接面谈的时候到了。晚上,我单独和他直截了当地提起此事,先讲了如何做人、遵纪守法的道理,最后说:“尽管咱家很困难,但这245元,就是借,也要替你赔上。但有两条你必须记住:一、吸取教训,从此坚决洗手不干;二、必须抓紧学习,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小三听后,发自内心地哭了:“爸爸,您放心,我再也不干坏事了。”此后,小三真的变了,到了学期末,还拿回一张奖状。一位可亲可敬的父亲!真可谓教子有方。看来,批评孩子也是一门艺术。那么,这位父亲的教子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第一,正面引导。有些家长批评起孩子,张口闭口都是否定性的语言:“你真没出息。”“你真不争气。”“你真不要脸。”有的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如此责骂不休,真不知究竟是要把孩子往正道上引,还是往邪路上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抓住要害、严肃认真、简明扼要地指出错误后,要用肯定的语言,如“你是有出息的”“肯定会争气”等,给予正确引导,指明出路。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抑制孩子的错误行为,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激发起孩子改正错误的行为。那位父亲不用冷言恶语刺激孩子,而是加以引导、指明出路,是十分明智的。第二,尊重人格。孩子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孩子和大人,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正是基于这一点,那位父亲才能严肃认真又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批评可以严肃,甚至严厉,但这类似于镇痛药,用多了便失效。第三,避免当众批评。有的父母误认为当着他人的面数落一下孩子,会增强“激发”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前面提到的那位父亲采取单独批评的方式,是极可取的。批评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二)第四,看准时机。孩子一旦有错,通常要及时批评。“你等着,晚上爸爸回来见!”这种策略是一种失误。你想,本是上午的事,到晚上再批评,这中间孩子还要干好多事,对那错事也许就淡忘了。当然,所谓及时批评也应视年龄特点及错误性质有个时间跨度,要抓住时机“冷处理”。那位父亲就既抓准了时机,又不失为及时。第五,相互配合。父母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真正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父母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用钱物或食品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第六,肯定与批评话语的比例不低于51。父母对孩子的肯定越多,孩子的智力、应变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就越强,父母对孩子负面关注多,正面关注少,会引发孩子抑郁和敌意的情绪。所以如果批评过多,肯定过少,孩子就会像缺少阳光和营养的秧苗一样,精神萎靡不振,甚至导致心理和行为问题。第七,要勇于自我批评和承担责任。父母敢于自我批评或向孩子认错,不仅可以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且还可以用行动证明给孩子看认错,不是无能和耻辱,不会给自己带来难堪。承担责任,是真正自信的表现,可以给别人留下更深的印象,赢得更多的尊重。2批评孩子是项“五个一”工程一天下午,老师集中开会,学校提前放学,明明写完作业后,打电话找来几个同学到家里玩。明明拿出象棋与同学比试高低。正当他们玩得高兴时,明明的妈妈回来了。明明赶快草草地结束了“战斗”,同学们也知趣地走了。妈妈送走了明明的同学后,对明明大声说:“我同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就要中考了,不要再找同学下棋了,你怎么就是不听!”明明解释道:“今天考了一上午,感觉很累,想休息一下,就和同学下了几盘棋。”“别找理由了,我看你就是爱下棋,不爱学习。”妈妈说。“下棋又怎么了?”明明也急了。“中考考下象棋吗?上大学考下象棋吗?”“不考就不能玩一玩吗?”明明理直气壮地反问了一句。“不行,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别的什么都不行。”“我也不能一天到晚总是学习呀,我下下棋有什么不好。”妈妈听到这里似乎没了词,便突然厉声说道:“你现在越来越不像话,说你一句你有十句在那儿等着,我是你妈妈,我说话你听着就是了,哪来那么多废话?”“一没理了,就拿大话压人。”明明嘟囔着走回了自己的房间。像明明家里发生的事,在许多家庭都发生过,而且还不止一次。好多家长都这样抱怨:孩子学会顶嘴了,你批评他,他不听,你教育他,他与你顶。你说一句他有十句等着你,想说服孩子还真难。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孩子顶嘴现象产生的原因。(1)借机发泄。孩子遇到难事、烦恼事,心情不顺,这时恰逢父母的批评、指责,于是“借沟淌水”,把自己心中的怨气、怒气一齐抛向了父母,一般情况下,这种顶嘴是一种宣泄,雷阵雨似的,一会儿就过去了。批评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三) 2010-1-13 11:40:00 | By: 冯德全 5推荐(2)为自己申辩。孩子认为父母的批评是片面的,指责是错误的,他是为自己的行为讲明理由,以证实自己的正确性。(3)无理辩三分。这种孩子往往是明知自己错了,就是不愿承认,没理由找理由,说些歪理来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诡辩。(4)家长放纵。因这种原因形成孩子的顶嘴,主要是父母的呵护过分,孩子顶嘴,父母不但不生气,还觉得孩子“伶牙俐齿”“能说会道”,心中暗自高兴。对待孩子的顶嘴行为,父母应该如何处理呢?首先,父母不要依靠自己的权威对孩子进行呵斥压服,不能动不动就用“住嘴”来强行制止孩子。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是先冷静下来,可以采用“五个一”工程分步骤进行。第一,问一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是孩子,更容易犯错误。作为父母,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不要急于批评,要先问一问原因,可能孩子另有苦衷呢?在人格上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孩子的自尊心也是极其敏感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孩子批评一通,很可能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所以,批评孩子时一定要分清是非,先问清原委。第二,放一放。孩子所犯的错误,有时的确让父母十分生气,恨不得痛骂他一顿。但是,人在气头上,很难掌握批评的尺度,这种批评就可能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这种时候,父母最好把问题放一放,让自己心平气和下来,再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第三,选一选。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如能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批评教育,会更容易达到预期目的,收到较好效果。如放学后单独与孩子谈谈,在与孩子一块回家的路上聊聊,打电话与孩子说说等。如果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地训斥指责,只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引起孩子的反感。第四,导一导。有经验的父母,对犯了错误的孩子不会一味简单地批评指责,而是像知心的好友和有经验的老师一样,耐心地启发、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自己弄清错误所在,自愿表示在今后如何改正,不再重犯。这样,比直截了当的批评更容易使孩子接受,也更能提高孩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第五,激一激。父母和孩子谈话时,有时可用“激将法”,用言辞激励孩子努力进取。独生子女普遍缺少竞争压力,作为父母,要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去接受挑战,使其潜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哪个孩子喜欢挨批,也没有哪个父母喜欢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