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室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一例李嘉课件_第1页
左室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一例李嘉课件_第2页
左室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一例李嘉课件_第3页
左室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一例李嘉课件_第4页
左室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一例李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 州 医 学 院 附属二院心内科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左室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一例 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 李嘉李嘉 林加锋林加锋 林佳选林佳选 病例资料 女性,43岁 1年前开始出现发作性心悸。近1月,发作频 繁,持续时间较前明显延长,外院诊为“室 上速”,IV 心律平后可终止 查体:正常 胸片、心脏超声:正常 术前体表心电图 2009 3.13 IIV IV 心律平心律平35mg35mg后终止后终止 室速频率约260次/分 2009-3-18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未检出房室结双径路和旁道 行右心室心尖部S1S1 270ms刺激 可反复诱发单型性室速,频率约260次/分 与外院体表记录心动过速心电图形态完全相同 考虑为左前分支性室速 经右股动脉置入大头电极, 在左心室左前分支区域附近标测消融 2009-3-18 第一次手术记录 在左前分支区域附近标测“P”电位-失败 在左前分支区域附近标测到多个提前超过 30ms的靶点,在该处起搏产生波形与自发室 速的体表心电图形态几乎完全相同 2009-3-18 第一次手术记录 aVR aVL aVF V1 V2 V3 V4 V5 V6 ABL RAO 30 LAO 45 多点消融后均未成功,室速频率仍为260次/ 分,但发生形态改变,历时近4个小时后放 弃 I I II III aVR aVL aVF V6 V1 V2 V3 V4 V5 室速频率约260次/分 体表心电图 I I II III aVR aVL aVF V6 V1 V2 V3 V4 V5 术前术前 术后术后 频率未变,肢导联基本未变, 但V1-V6形态改变 2009-5-6再次行射频消融 消融策略: CARTO 基质标测 + 起搏标测 Satomi K, JCE 2006;17:469Satomi K, JCE 2006;17:469 经右股动脉置入冷盐水大头电极,CARTO标测 在左心室流出道前游离壁处记录到低电压区域 ,在该低电压区域处附近起搏标测,记录到与 体表记录室速心电图形态完全相同,此处多点 大头导管记录室速电位较体表心电图提前约 30ms,予冷盐水导管40C消融约10秒后室速 终止 2009-5-6 第二次手术记录 起搏波形与自发室速体表心电图形态完全相同 ,予冷盐水导管40C约10秒后室速终止 RAO 30 LAO 45 讨 论 1. 根据第一次体表心电图考虑为 左前分支折返性室速 术 前 术 后 体表心电图术前、后比较未见新发左前分支阻滞 不消融左前(后)分支是否也 能成功消融治疗分支性室速? 讨讨 论论1 1 抑或本例室速并非抑或本例室速并非 左前分支性室速?左前分支性室速? 讨讨 论论1 1 第二次术前体表心电图 对本例室速的定位价值? 讨讨 论论2 2 I I II III aVR aVL aVF V6 V1 V2 V3 V4 V5 Callans D J,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1997, 29: 1023-1027 第二次术前体表心电图定位 呈右束支阻滞图形,V1V6导联均以高振幅R波为主,V1导联几 乎无S或s波,这类VT起源点常邻近主动脉瓣环和二尖瓣环的纤 维连接处(左纤维三角) ,多在此部位消融成功。 左心室流出道左冠窦下室早心电图特征 邻近主动脉瓣环和二尖瓣环的纤维连接处(左纤维三角) 林加锋等,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 06 RAO 30 LAO 45 讨 论3 由于没有三维,第一次用起搏+激动顺序标测 第一次在多个位置起搏 产生体表心电图与自发 的很像,为何多点消融 仅改变室速波形 为何未能成功? 第一次失败败的原因 考虑该室速很可能是折返机制,体表图只是 反映出口,不能反映起源点,仅仅依靠体表 图定位折返性室速有时十分困难 Stevenson WG. et al. Circulation, 1993, 88:1647 折返环示意图 起搏标测大环折返VT的局限性: 起搏满意但靶点错 误 Marchlinski F,JCE 2005 理想 靶点 起搏标测大环折返VT的局限性: 在理想靶点但起搏得到的图形不满 意 Marchlinski F,JCE 2005 I I II III aVR aVL aVF V6 V1 V2 V3 V4 V5 第一次消融术后频率未变,肢导联基本未变,但V1-V6形态改变 术前术前 术后术后 起搏满意但靶点错误,仅部分消融出口, 未能消融关键狭部 Marchlinski F,JCE 2005 第一次消融后体表心电图发生改变 消融策略 拖带标测部位与折返环的关系 如何才能消融关键狭部?如何才能消融关键狭部? 消融策略 局灶性VT 折返性VT: 关键折返通路 出口 多个小折返聚集 点状消融 线性消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