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汉赋叠宁运用的承与变-大学语文论文论汉赋叠宁运用的承与变 杨许波 摘 要:汉赋中共有690处运用叠字,出现了350个叠字。汉代赋家在辞赋创作中充分吸收了前代典籍中产生的丰富叠字,其中源于诗经的叠字有113个,源于先秦其他典籍的有97个。诗经对汉赋的影响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汉赋作家在继承前代叠字基础上有了许多新变。这种新变主要体现在自创新词和改变前代已出现的叠字。汉代赋家自创叠字126个,占总数的36%。改变旧有叠字的方式主要有丰富含义、扩展用法和改变字形。汉赋叠字之所以产生许多新变主要是因为赋体“铺采摛文”的文体特征和赋家的尚异心理。汉赋对叠字的发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汉赋 叠字 承变 诗经 尚异 叠字是汉赋中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汉赋中共有690处运用叠字,出现了350个叠字1,对这些丰富的叠字进行探讨对于汉代语言与汉赋文学研究都非常必要。1986年康金声论汉赋的语言成就中认为汉赋迭字形容词使用广泛、频繁和严格2,但只是在论述汉赋语言成就时简单涉及。1998年沈荣森汉赋叠字语言艺术探微一文总结了汉赋叠字运用的三个特点:普遍、众多;精美、新鲜;强烈、巧妙3。然而该文主要以十三位赋家及其作品为主,汉赋叠字运用的全貌尚有待阐发。本文主要从文学流变的角度来考察汉赋叠字对前代文学的继承与新变,并探讨其原因及影响。 一、汉赋叠字运用概貌 费振刚等校释全汉赋校注收录汉赋90家(含一位无名氏作者),其中11位赋家仅有存目,在现存有赋文的79位赋家中,运用叠字的共有56人,占70.8%。其中又有24位赋家仅有断章残简甚至只言片语留世,在有完整赋篇的55位赋家中,运用叠字的为47人,占85.5%。全汉赋校注共收赋319篇,存目39篇,在现存赋文的280篇中,出现叠字的有148篇,占52.9%,完篇或基本完篇的百余篇中,基本上都有叠字运用。汉赋作家运用叠字的普遍性可见一斑。 汉代赋家中运用叠字最多的是张衡,共有116次,使用了96个叠字;其次是扬雄,共有70次,使用了63个叠字;第三是班固,共有46次,使用43个叠字;第四是司马相如,共47次,使用44个叠字。四大赋家在运用叠字上依然是最突出的。 第五至十依次是: 枚乘:共43次,使用40个叠字; 蔡邕:共33次,使用31个叠字; 王延寿:共29次,使用29个叠字; 王粲:共25次,使用22个叠字; 刘桢:共22次,使用22个叠字; 陈琳:共21次,使用19个叠字。 运用叠字最多的赋篇依次是张衡西京赋32次,班固两都赋33次,张衡思玄赋32次,枚乘七发26次,张衡西京赋25次,扬雄甘泉赋23次,王延寿鲁灵光殿赋19次,司马相如上林赋17次,扬雄羽猎赋16次,司马相如长门赋15次,前十名无一不是赋史名篇。 二、汉赋叠字运用之承 汉代赋家在辞赋创作中充分吸收了前代典籍中产生的丰富叠字,诗经的叠字运用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汉赋作家吸收最多的也正是诗经。重要的赋家创作中均有直接袭承诗经的叠字,如: 枚乘柳赋“白日迟迟”之“迟迟”出自豳风七月“春日迟迟”4(389),皆为舒缓意。 司马相如哀二世赋“岩岩深山之谾谾兮”之“岩岩”出自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皆为山石高峻貌。 扬雄甘泉赋“瑞穰穰兮委如山”之“穰穰”出自周颂执竞“降福穰穰”,皆为多也。 王褒洞箫赋“哀悁悁之可怀兮”之“悁悁”出自陈风泽陂“寤寐无为,中心悁悁”,皆为郁闷、忧郁意。 班彪览海赋“赡淇澳之园林,善绿竹之猗猗”之“猗猗”出自卫风淇粤“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皆为始生柔弱而美盛也。 傅毅舞赋“雅美蹲蹲之舞”之“蹲蹲”出自小雅伐木“蹲蹲舞我”,皆为舞貌。 班固两都赋“习习祥风,祁祁甘雨”之“习习”出自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颓”,皆为微风和煦貌。 张衡南都赋“驷飞龙兮骙骙”之“骙骙”出自小雅采薇“四牡骙骙”,皆为马强壮貌。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炜炜煌煌”之“煌煌”出自陈风东门之杨“明星煌煌”,皆为光彩鲜明貌。 蔡邕述行赋“气懆懆而厉凉”之“懆懆”出自小雅白华“念子懆懆”,皆为忧貌。 王粲鹦鹉赋“声嘤嘤以髙厉”之“嘤嘤”出自小雅伐木“鸟鸣嘤嘤”,皆为鸟名叫声。 刘桢大暑赋“赫赫炎炎”出自大雅云汉,皆为旱气也。 陈琳武军赋“矫矫虎旅”之“矫矫”出自鲁颂泮水“矫矫虎臣”,皆为武貌。 汉赋中出现的350个叠字,源于诗经的共有113个,而源于先秦其他典籍的共有97词,这也可见诗经对汉赋的影响5。 在运用叠字的56名汉赋作家中,使用过诗经叠字的有47人,占84%。其中运用诗经叠字最多的是张衡,共有56次,使用了38个叠字;其次是班固,共有22次,使用了20个叠字;第三是扬雄,共有20次,使用17个叠字;第四是蔡邕,共19次,使用18个叠字;第五至十依次是: 司马相如:共12次,使用12个叠字; 王粲:共12次,使用12个叠字; 李尤:共12次,使用10个叠字; 陈琳:共11次,使用11个叠字; 枚乘:共11次,使用10个叠字; 刘桢:共11次,使用9个叠字。 汉赋所运用的诗经叠字有些在先秦其他典籍中也习见,如: 大雅嵩高“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之“亹亹”一词还出现在周易礼记荀子、宋玉九辩中,汉代杜笃论都赋、崔寔大赦赋、张衡思玄赋、应玚灵河赋、丁廙妻寡妇赋袭用此词。 小雅沔水“沔彼流水,其流汤汤”之“汤汤”一词还出现在尚书尧典吕氏春秋等书中,李尤辟雍赋、傅毅舞赋、班彪览海赋、班固两都赋、张衡思玄赋袭用此词。 大雅凫鹥“旨酒欣欣,燔炙芬芬”之“欣欣”一词还出现在庄子孟子、楚辞远游中,蔡邕协和婚赋、刘桢黎阳山赋袭用此词。 诗经固然是汉赋叠字主要的来源,此外,汉代赋家还广泛吸收了前代典籍中出现的叠字,经类如: 班彪览海赋“嘉孝武之乾乾”、张衡东京赋“勤屡省,懋乾乾”、崔寔大赦赋“朝乾乾于万机”中之“乾乾”出自周易“君子终日乾乾”; 张衡东京赋“旅束帛之戋戋”中之“戋戋”出自周易“束帛戋戋”; 扬雄河东赋“过清庙之雍雍”、长杨赋“听庙中之雍雍”、班昭大雀赋“听雅、颂之雍雍”中之“雍雍”出自礼记“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鸾和之美,肃肃雍雍”; 张衡东京赋“百僚师师”、王粲七释“百寮师师”均直引尚书皋陶谟成句; 扬雄甘泉赋“昭华覆之威威”之“威威”出自尚书康诰“威威显民”; 张衡思玄赋“展泄泄以肜肜”之“肜肜”出自左传隐公元年郑庄公与母姜氏所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刘向雅琴赋“且听乐之愔愔”之“愔愔”出自左传所引祈招诗“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 诸子类如: 枚乘梁王菟园赋“訚訚欢扰”、司马相如长门赋“芳酷烈之訚訚”之“訚訚”出自论语先进“闵子侍侧,訚訚如也”; 崔骃达旨“六合怡怡”之“怡怡”出自论语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司马迁悲士不遇赋“昏昏罔觉”之“昏昏”出自孟子尽心下“今以其昏昏”; 冯衍显志赋“碌碌如玉”直引老子成句; 枚乘七发“惕惕怵怵”之“怵怵”出自老子“圣人在天下,怵怵”; 蔡邕青衣赋“噭噭青衣”出自庄子至乐“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 崔骃七依“夏屋蘧蘧”、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掲蘧蘧而腾凑”之“蘧蘧”出自庄子齐物论“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王逸机妇赋“纤纤静女”、刘桢鲁都赋“纤纤丝履,灿烂鲜新”之“纤纤”出自荀子大略篇“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枚乘梁王菟园赋“疾疾纷纷,若尘埃之间白云也”之“疾疾”出自荀子非十二子篇“则疾疾然”; 贾谊鵩鸟赋“众人惑惑兮”之“惑惑”出自吕氏春秋离谓“故惑惑之中有晓焉”。 文学类主要集中在屈、宋辞赋,源于屈原辞赋的如: 司马相如大人赋“时若暧暧将混浊兮”、应玚愁霖赋“云暧暧而周驰”之“暧暧”出自离骚“时暧暧其将罢兮”; 扬雄甘泉赋“齐总总以撙撙”之“总总”出自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冯衍显志赋“高吾冠之岌岌兮”直接引用离骚成句; 枚乘梁王菟园赋“阴发绪菲菲”、司马相如上林赋“郁郁菲菲”、扬雄蜀都赋“芒芒菲菲”、苏顺叹怀赋“华菲菲之将实”之“菲菲”出自离骚“芳菲菲而难亏兮”; 赵壹迅风赋“啾啾飕飕,吟啸相求”之“啾啾”出自离骚“鸣玉鸾之啾啾”; 张衡西京赋“状婉婉以蝹蝹”出自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扬雄甘泉赋“指东西之漫漫”、班彪北征赋“遵长城之漫漫”出自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 冯衍显志赋“寿冉冉其不与”、蔡邕青衣赋“修长冉冉,硕人其颀”、繁钦柳赋“纷冉冉以陆离”之“冉冉”出自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 源于宋玉辞赋的如: 贾谊旱云赋“滃澹澹而妄止”之“澹澹”出自高唐赋“水澹澹而盘纡兮”; 司马相如子虚赋“纚乎淫淫,般乎裔裔”、上林赋“淫淫裔裔”之“裔裔”出自神女赋“步裔裔兮曜殿堂”; 赵壹刺世疾邪赋“又群吠之狺狺”之“狺狺”九辩出自“猛犬狺狺而迎吠兮”; 张衡思玄赋“志团团以应悬兮”之“团团”出自九辨“乘精气之抟抟兮”; 司马相如子虚赋“眇眇忽忽,若神之髣髴”、冯衍显志赋“岁忽忽而日迈兮”、王粲伤夭赋“昼忽忽其若昏”之“忽忽”出自九辩“岁忽忽而遒尽兮”。 此外有些叠字,在先秦不同典籍中都有使用,很难判断出到底受哪家影响,如贾谊旱云赋“孳孳望之,其可悼也”与东方朔答客难“此士所以日夜孶孶”中的“孳孳”,即出自礼记表记“俛焉日有孳孳”与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愉愉呴呴”与张衡东京赋“我有嘉宾,其乐愉愉”中之“愉愉”,在论语礼记仪礼吕氏春秋等典籍中均有出现。 班固两都赋“然后增周旧,修洛邑,翩翩巍巍,显显翼翼”、李尤函谷关赋“翼巍巍之高崇”、 张衡南都赋“鞠巍巍其隐天”、思玄赋“瞻昆仑之巍巍兮”中之“巍巍”在论语孟子吕氏春秋等典籍中均有出现。 三、汉赋叠字运用之变 汉赋作家在继承前代叠字基础上,有了许多新变。这种新变主要体现在自创新词和改变前代已出现的叠字。 (一)自创新词。 汉代赋家自创叠字126个6,占总数的36%。汉代赋家如枚乘、邹阳、东方朔、司马相如、王褒、扬雄、刘歆、班婕妤、班彪、崔骃、班固、班昭、李尤、张衡、王延寿、赵壹、蔡邕、祢衡、王粲、刘桢、陈琳、应玚、丁廙妻、张升等,都有新创叠字。从汉初的邹阳酒赋“流光醳醳”之“醳醳”表“清清”,枚乘梁王菟园赋“欐欐若飞雪之重弗丽也”之“欐欐”表“多貌”,到汉末的王粲鹦鹉赋“又憀憀而不休”之“憀憀”表“悲貌”,刘桢遂志赋“磷磷”之“”表“色泽鲜明貌”,赋家对叠字的新创贯穿于整个汉代。 新创叠字较多的赋家分别是张衡22词;扬雄20词,司马相如15词;枚乘、王延寿14词;班固6词。 (二)改变旧词。 改变旧有叠字的方式主要有丰富含义、扩展用法和改变字形。 丰富含义如诗经大雅卷阿“蔼蔼王多吉人”之“蔼蔼”,郑玄注曰“犹济济也”,即众多之意。汉赋有袭用其意者,如陈琳柳赋“旟旐蔼蔼”,“蔼蔼”为盛多貌。但司马相如长门赋“望中庭之蔼蔼兮”,“蔼蔼”却为月光微弱意,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霄蔼蔼而暗暧”中“蔼蔼”为昏暗貌。司马相如、王延寿使“蔼蔼”一词增加了新的含义。 诗经大雅蒸民“八鸾锵锵”与宋玉九辨“前轾辌之锵锵兮”之“锵锵”皆为象声词,形容銮铃之声。汉赋有袭用其意者,如徐幹齐都赋“磬管锵锵,钟鼓喈喈”。但汉赋用出现“锵锵”一词,其含义更多为形容建筑物或山石的高大雄壮,如张衡思玄赋“逾高阁之锵锵”、七辩“应门锵锵,华阙双建”、繁钦建章凤阙赋“似虞庭之锵锵”、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状若积石之锵锵”等。 诗经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殷殷”一词意为“忧也”。汉赋有袭用其意者,如蔡邕述行赋“伫淹留以候霁兮,感忧心之殷殷”。但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殷殷”为雷声7,扬雄羽猎赋“殷殷轸轸”,为众盛貌。 扩展用法主要指词意相同或相近,汉赋作家用这些叠字来描写不同的事物。如诗经小雅无羊“室家溱溱”,“溱溱”一词郑玄注曰“子孙众多也”,班固两度赋“百谷溱溱”用来形容庄稼之盛,蔡邕述行赋“集零雨之溱溱”用来形容雨水之盛。 诗经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奕奕”一词毛传注曰“大貌”,汉赋中也有用此词来形容建筑物的,如张衡冢赋“奕奕将将,崇栋广宇”,但张衡东京赋“万舞奕奕”同时还用“奕奕”来描写舞蹈高大美盛,“六玄虬之弈弈如”用“奕奕”来描写虬龙。 屈原九章哀郢“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淫淫”一词王逸注曰“流貌也”,即眼泪渐渐地流,司马相如子虚赋“纚乎淫淫”形容车马士卒渐渐前行,孔臧谏格虎赋“驿驿淫淫”形容禽鸟渐渐前行。 改变字形指叠字词意与用法相同或相近,但是汉赋作家在使用时,用了不同的字形。如诗经小雅正月“蔌蔌方有穀”,蔡邕释诲“速速方毂”系用诗经诗句,但出现了和“蔌蔌”字意相同的异体字“速速”。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雝雝”形容雁之鸣声,枚乘七发“邕邕群鸣”选用的是同意的异体字“邕邕”,陈琳神女赋“叹鸣雁之噰噰”用的则是“噰噰”。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荡荡”一词先秦典籍中已出现,如论语泰伯“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墨子引周诗“王道荡荡”,扬雄河东赋“廓盪盪其亡双”用了异体字“盪盪”。羊胜屏风赋“颙颙昂昂”出自诗经大雅卷阿“颙颙卬卬”,出现了异体字“昂昂”。 四、汉赋叠字运用承变原因及其影响 承与变是文学发展的普遍规律。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是在前代文学的影响下产生,并继续影响以后的文学,汉赋同样是文学史发展长河中的一环。汉赋作家充分吸收前代典籍中产生的叠字正是汉赋受之前文学影响的一个体现。与承古相比,汉代赋家的新变更为值得我们关注。不管是自创新词,还是对已有的叠字进行改变,汉赋都对汉语词汇的发展进行了极大的丰富。之所以形成这种特点,可以从赋体和赋家两方面来考察原因。 首先,赋体“铺采摛文”8(P134)是汉赋丰富词汇的第一个原因。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即指出“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9(P1756),清人刘熙载艺概赋概也认为“赋起于情事杂沓,诗不能驭,故为赋以铺陈之。斯于千态万状、层见叠出者,吐无不畅,畅无或竭”10(P682)。这就要求赋家在描写一种事物时尽可能多地罗列。汉赋铺陈与汉代“比物属事,离辞连类”11的意识发展相联系,总是尽可能地穷尽每一类事物,构成了汉赋丰富的名词系统,而为了更逼真更形象地描绘这些物象,汉代赋家们又运用了许多形容词。赋家在描绘物象的某一个特征时,总是罗列许多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比如司马相如上林赋在描写山的高峻时连续用了矗矗、巃嵸、崔巍、崭岩、巀嶭、峨峨、嶊崣、崛崎、崴磈9个词,形容山的盘曲不平时连续用了参嵯、嵔廆、丘虚、堀礨、隐辚、郁6个词。状山摹水时如此,面对其他事物,赋家同样不例外。而叠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丰富。 其次,与辞赋家“虽引古事,而莫取旧辞”(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的尚异心理有关,他们总是尽量避免同前人用一样的词,如诗经作“峨峨”,贾谊旱云赋则为“峩峩”,傅毅七激为“涐涐”。诗经作“彊彊”,枚乘七发则作“强强”。先秦典籍用“巍巍”较多,而枚乘梁王菟园赋则用“”。离骚用“菲菲”,司马相如上林赋则作“斐斐”。诗经楚辞作“霏霏”,扬雄河东赋则作“”。甚至他们自己的作品中也尽量避免用雷同的词,如左传昭公作“屑屑”,崔骃七依为“屑屑”,达旨则作“”。枚乘七发前面用了“沌沌浑浑”,后面紧接着使用了音义皆同的“混混庉庉”。尚异心理是汉赋叠字出现许多新变的重要原因。又因为汉代赋家多是小学家,如司马相如有凡将篇、扬雄有训纂篇及方言,他们在创作赋篇时可以根据需要创造并使用许多新的叠字。 汉赋叠字对后世的影响可以分三部分来考察,首先是继承前代典籍的那些叠字,作为文学史发展中的一环,汉赋很好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其次是汉赋改变词意与扩展用法的叠字,影响了后世文人的使用。如前文所举“蔼蔼”,诗经中是众多之意,汉代司马相如长门赋为月光微弱之意,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为昏暗貌,到了后世,许多文人用“蔼蔼”一词时就继承了司马相如和王延寿的用法,如南朝梁王僧孺与司马治书同闻邻妇夜织诗“蔼蔼夜庭广”、唐徐皓晦日宴高氏林亭“蔼蔼林亭晚”等。“訚訚”在论语中为中正、和悦之意,在枚乘梁王菟园赋“訚訚欢扰”中为鸟声嘈杂意,后世文人有沿用枚乘用法的,如魏曹操气出唱三首之二“吹我洞箫,鼓瑟琴,何訚訚”形容乐器声,唐孟郊秋怀十五首之十五“声如穷家犬,吠窦何訚訚”形容犬吠声。太公金匮“刀利皑皑”,“皑皑”用来形容刀光,到了汉代,班彪北征赋、刘歆遂初赋、刘桢鲁都赋用来描写冰雪,后世遂成形容冰雪的习用之词。 第三是汉代赋家自创的新词,有一部分得到后世文人的继续使用,如班彪北征赋“日晻晻其将暮兮”与蔡邕霖雨赋“瞻玄云之晻晻兮”使用“晻晻”后,北齐裴让之有所思“晻晻月光微”、唐人储光羲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晻晻制岩光”、于鹄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溪礼白鹤观祠“晻晻已天明”等继续使用。刘歆遂初赋“野鹳鸣而嘈嘈”、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耳嘈嘈以失听”使用“嘈嘈”后,曹操气出唱“鼓吹一何嘈嘈”、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雷鼓嘈嘈喧武昌”、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等继续使用。这样的叠字有很多。 同时有另一部分叠字在后世使用的人却寥寥无几,甚至没有人再使用,如飑飑、熛熛、泜泜、庉庉、锷锷、汾汾、袆袆等。因为汉代赋家有时为了尚异求奇,用的许多字,到了魏代即“追观汉作,翻成阻奥。故陈思称扬马之作,趣幽旨深,读者非师传不能析其辞,非博学不能综其理,岂直才悬,抑亦字隐”12,一些词汇到随着时代的推移逐渐消亡。但不管怎么说,汉赋大量运用叠字,既继承了前代典籍的叠字,同时又有许多新变,对后世语言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兰州大学中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游记81~85回精美文段摘抄加赏析
- 二零二五年度草原观光农业承包合同范本
- 2025版金融投资合同规范细化合作流程与风险预警机制
- 二零二五年婚礼司仪专业服务与婚礼彩妆合同
- 2025版高利贷借款合同带保证人及利率监管说明下载
- 二零二五年航空航天材料研发合作合同模板
- 研学旅行课程课件
- 女娲造人神话解析
- 矿区开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小区宣传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广东惠州惠城区人民政府河南岸街道办事处招聘编外人员1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劳动保障协理员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呼吸道疾病用药课件
- 2025年军队专业技能岗位文职人员招聘考试(油封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职业病体检医师培训课件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900题)
- (完整word版)英语国际音标表(48个)打印版
- 复旦大学<比较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 GB∕T 10429-2021 单级向心涡轮液力变矩器 型式和基本参数
- 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