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qc方法确保67m深粉煤灰灰渣池强夯施工质量机械化课件_第1页
运用qc方法确保67m深粉煤灰灰渣池强夯施工质量机械化课件_第2页
运用qc方法确保67m深粉煤灰灰渣池强夯施工质量机械化课件_第3页
运用qc方法确保67m深粉煤灰灰渣池强夯施工质量机械化课件_第4页
运用qc方法确保67m深粉煤灰灰渣池强夯施工质量机械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发布单位:中建八局机械化施工公司发布单位:中建八局机械化施工公司 小组名称:江北经理部小组名称:江北经理部QCQC小组小组 发发 布布 人:陈刚人:陈刚 发布时间:二发布时间:二0000四年二月十八日四年二月十八日 运用运用QCQC方法确保方法确保6767mm深深 粉煤灰灰渣池强夯施工质量粉煤灰灰渣池强夯施工质量 * 引引 言言 电厂湿排大量粉煤灰,其灰渣池深达67m ,局部8m,为了环保及厂区扩建需要,需对 灰渣池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采用强夯法对粉煤灰灰渣池进行地基加固 处理成本低,工期短;但对大面积67m深,严 重液化的粉煤灰灰渣池场地进行地基加固处 理,在国内还是首次。因粉煤灰本身材料颗 粒细小,且富含结合水与自由水,遇水极易 液化,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我们的成果就 是通过QC小组攻关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确保 67m深粉煤灰灰渣池的强夯施工质量。 * 发发 布布 程程 序序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六、六、 第二个第二个PDCAPDCA循环循环 二、小组概况及活动简况二、小组概况及活动简况 (一)(一)P P阶段:阶段: 分析现状分析现状 三、选题理由三、选题理由 (二)(二)D D阶段:对策措施阶段:对策措施 四、活动标准及目标四、活动标准及目标 (三)(三)C C阶段:效果检查阶段:效果检查 五、第一个五、第一个PDCAPDCA循环循环 (四)(四)A A阶段:总结处理阶段:总结处理 (一)(一)P P阶段:分析现状阶段:分析现状 七、活动成果和体会七、活动成果和体会 (二)(二)D D阶段:对策措施阶段:对策措施 八、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八、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 (三)(三)C C阶段:效果检查阶段:效果检查 (四)(四)A A阶段:总结处理阶段:总结处理 *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南京扬子南京扬子巴斯夫一体化石化基地中央罐区巴斯夫一体化石化基地中央罐区 位处长江漫滩,扬子石化公司第一储灰场内,位处长江漫滩,扬子石化公司第一储灰场内, 工程占地面积约工程占地面积约1313万平方米,冲填堆积的粉煤万平方米,冲填堆积的粉煤 灰层有灰层有6767mm深,局部深,局部8 8米深,且处于严重饱和米深,且处于严重饱和 液化状态。设计采用强夯法对这块地基进行加液化状态。设计采用强夯法对这块地基进行加 固处理,处理后的地基被用于建造固处理,处理后的地基被用于建造5 5万吨油罐区万吨油罐区 ,这在全国尚属首例。,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 二、小组概况及活动简况二、小组概况及活动简况 1 1、小组名称:江北经理部、小组名称:江北经理部QCQC小组小组 2 2、小组课题:、小组课题:运用运用QCQC方法确保方法确保6767mm深粉煤灰灰渣池强深粉煤灰灰渣池强 夯施工质量。夯施工质量。 3 3、注册时间:、注册时间:20022002年年4 4月月1010日日 4 4、注册编号:、注册编号:QC-807-006QC-807-006 5 5、小组类型:攻关型小组类型:攻关型 6 6、活动简况:共活动八次、活动简况:共活动八次 7 7、小组成员:本课题全组成员由、小组成员:本课题全组成员由6 6名同志组成,平均年名同志组成,平均年 龄龄32.332.3岁岁, ,均参加全面质量管理学习班均参加全面质量管理学习班, ,并取得了合格并取得了合格 证书证书, ,成员素质见下表成员素质见下表: : * 小组成员情况表小组成员情况表 * 三、选题理由三、选题理由 bb理由理由1 1 :灰渣池面积大,强夯施工面积灰渣池面积大,强夯施工面积 共共1313万万mm 2 2 bb理由理由2 2 :灰渣池深度大,达灰渣池深度大,达6767mm局部局部8 8mm 。 bb理由理由3 3 :粉煤灰含水量大,处于严重饱粉煤灰含水量大,处于严重饱 和液化状态,且处于长江漫滩上。和液化状态,且处于长江漫滩上。 bb理由理由4 4 :夯后承载力要求高,处理后的夯后承载力要求高,处理后的 地基承载力达到地基承载力达到120120KPaKPa以上,且被用于以上,且被用于 建造建造5 5万吨油罐区。万吨油罐区。 * 四、活动标准和目标四、活动标准和目标 bb活动标准:本次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活动标准:本次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GB50202-2002)为质量控制标准。为质量控制标准。 bb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本工程强夯后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本工程强夯后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 要求。要求。 * 五、第一个五、第一个PDCAPDCA循环循环 (一)一)P P阶段:分析现状阶段:分析现状 1 1、小组对粉煤灰强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小组对粉煤灰强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 系系 统统 分分 析析 图图 主要类别主要类别 一级要素一级要素 二级要素二级要素 评价评价 可能出现的问题 人员 材料 设备 工艺 环境 人员素质问题 参数控制 对传统施工工艺存在麻痹思想 如何对强夯中施工参数的控制 碎石垫层平整度.厚度.标高 测量仪器 强夯设备 灵敏.准确.轴线.标高双控 吊车状况 降水施工方法 强夯施工方法 采取何种降水方式 根据试夯情况选择施工参数 严重液化的 粉煤灰场地 有效的降水方法 保证碎石垫层厚度 B A A B A A A A A 注: A-主要因素 B-一般因素 * 根据系统图分析根据系统图分析, ,经过小组成员认真的讨论经过小组成员认真的讨论 研究研究, ,确定以下因素是整个工作的主要障碍确定以下因素是整个工作的主要障碍 : : bb1 1、如何在强夯过程中对施工参数进行控制、如何在强夯过程中对施工参数进行控制 bb2 2、强夯的施工参数的确认(夯击的次数和遍、强夯的施工参数的确认(夯击的次数和遍 数、夯坑间距的控制、锤重和落距、夯沉量数、夯坑间距的控制、锤重和落距、夯沉量 及最后两击平均贯入量、间歇时间和加固时及最后两击平均贯入量、间歇时间和加固时 间等)间等) bb3 3、采用的降水施工方法及其效果、采用的降水施工方法及其效果 bb4 4、碎石垫层的铺设厚度、碎石垫层的铺设厚度 bb5 5、强夯机械的性能、强夯机械的性能 * 针对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QCQC小组分析制定对策措施小组分析制定对策措施 : 对对 策策 措措 施施 表表 序序 号号 主要主要 类别类别 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采取对策措施采取对策措施 负责负责 解决人解决人 完成时完成时 间间 一一人员人员施工参数的控制施工参数的控制 每机配备测量与质量监控员每机配备测量与质量监控员 对于夯对于夯 击能不足的应进行补夯击能不足的应进行补夯 每个区域设置孔隙水压力,分层沉降观测每个区域设置孔隙水压力,分层沉降观测 陈刚陈刚02.502.5 二二材料材料碎石垫层的厚度碎石垫层的厚度 质检员配合材料员收料,加强现场质量控制质检员配合材料员收料,加强现场质量控制 ,确保碎石垫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确保碎石垫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陈刚陈刚02.502.5 三三设备设备 吊车、夯锤等是否满吊车、夯锤等是否满 足要求足要求 强夯施工前,对吊车设备详细检查,核查锤强夯施工前,对吊车设备详细检查,核查锤 重等否能满足施工要求重等否能满足施工要求 高万珍高万珍 张玉生张玉生 02.402.4 四四工艺工艺 施工参数的确认施工参数的确认组织试夯,确认参数组织试夯,确认参数 高万珍高万珍 张玉生张玉生 02.402.4 有效的降水方法有效的降水方法组织技术攻关组织技术攻关 梁田录梁田录 冯亚男冯亚男 02.402.4 * (二)(二)D D阶段:对策实施阶段:对策实施 bb实施一:划出实验区域,对降水工作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对过程实施一:划出实验区域,对降水工作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对过程 数据分析和效果比较,最终采用数据分析和效果比较,最终采用“ “改良型改良型” ”轻型井点降水(主要是轻型井点降水(主要是 对降水管滤网进行了改造)对降水管滤网进行了改造),改良后的轻型井点降水影响半径能,改良后的轻型井点降水影响半径能 达到达到1515米米以上,并能保证水位降到灰面以下以上,并能保证水位降到灰面以下2 2mm。 bb实施二:在正式强夯施工前,在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的实验区域实施二:在正式强夯施工前,在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的实验区域 进行试夯,进行试夯,正确地选定强夯的各项参数正确地选定强夯的各项参数,这样才能保证强夯的效,这样才能保证强夯的效 果。果。 bb实施三:在强夯施工过程中,加强测量监控工作。因强夯测量监实施三:在强夯施工过程中,加强测量监控工作。因强夯测量监 控工作繁重,针对其特点,每台夯机配备测量员并兼任质控员,控工作繁重,针对其特点,每台夯机配备测量员并兼任质控员, 并加强岗前培训,使之能胜任对每台夯机组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并加强岗前培训,使之能胜任对每台夯机组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 工作,以确保强夯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及施工指标均能符合规定工作,以确保强夯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及施工指标均能符合规定 要求。特别对于因现场条件制约未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夯击能的区要求。特别对于因现场条件制约未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夯击能的区 域,应进行补夯。并对孔隙水压力、分层沉降等数据进行分析。域,应进行补夯。并对孔隙水压力、分层沉降等数据进行分析。 bb实施四:由项目专职质检员配合材料员对碎石进行收料,以保证实施四:由项目专职质检员配合材料员对碎石进行收料,以保证 碎石垫层的粒径与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碎石垫层的粒径与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bb实施五:在强夯前对每台吊机的性能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其起实施五:在强夯前对每台吊机的性能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其起 吊能力和锤重确定落距,并将其制成标识牌,以方便机组人员的吊能力和锤重确定落距,并将其制成标识牌,以方便机组人员的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 * 试夯参数表试夯参数表 分分 区区 夯击夯击 间距间距 布点布点 第一遍第一遍第二遍第二遍 最后最后 两击两击 贯入贯入 度度cmcm 夯击夯击 能能 ( (KN.KN. m)m) 击数击数 ( (次次) ) 累计累计 夯沉夯沉 量量 ( (m)m) 夯击夯击 能能 ( (KN.KN. m)m) 击数击数 ( (次次) ) 累计累计 夯沉夯沉 量量 ( (m)m) IAIA 纵向纵向 5.45.4横横 向向3.13.1 梅花梅花 形布形布 点点 21002100 6 6 0.900.9030003000 8 8 1.301.30 IBIB21002100 8 8 300030001010 IIAIIA 纵向纵向 5.45.4横横 向向3.13.1 梅花梅花 形布形布 点点 21002100 4 4 0.820.8221002100 6 6 1.251.25 IIBIIB21002100 4 4 0.830.8321002100 8 8 1.521.52 * 对传统的井点降水机具进行改良对传统的井点降水机具进行改良 两层细滤网 井点管 粗铁保证网 一层粗滤网 钢管壁上小孔 铸头 螺旋形铁丝 图4 井点管滤头 井点管 弯联管 真空射流泵 出水管 总管 地下水位 图3 * 粉煤灰灰渣池强夯施工进行中粉煤灰灰渣池强夯施工进行中 * 强夯时空隙水压力测试情况强夯时空隙水压力测试情况 * 强夯时分层沉降测试情况强夯时分层沉降测试情况 * (三)(三)C C阶段:效果检查阶段:效果检查 bb经过前期认真的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特别在降水经过前期认真的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特别在降水 与试夯这两项关键技术上严格把关,通过一个月的试验和比较,与试夯这两项关键技术上严格把关,通过一个月的试验和比较, 我们得出了比较科学的强夯施工参数,并最终采用了降水效果良我们得出了比较科学的强夯施工参数,并最终采用了降水效果良 好的好的“ “改良型改良型” ”轻型井点降水的施工工艺。轻型井点降水的施工工艺。 该场地大面积降水工作于该场地大面积降水工作于5 5月月2626日日正式开始,强夯工作于正式开始,强夯工作于6 6月月2 2日日 开始大面积强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我们开始大面积强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我们QCQC小组分析对策措施小组分析对策措施 ,对,对6767mm深严重液化的粉煤灰强夯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失锤、偏深严重液化的粉煤灰强夯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失锤、偏 位,夯击能偏小,间歇周期偏短及水位偏高,夯后效果不能保证位,夯击能偏小,间歇周期偏短及水位偏高,夯后效果不能保证 等问题基本上进行及时预防和采取纠正措施。通过对分层沉降,等问题基本上进行及时预防和采取纠正措施。通过对分层沉降, 孔隙水压孔隙水压, ,静力触探等试验观测,均有良好的曲线走向。夯后地基静力触探等试验观测,均有良好的曲线走向。夯后地基 承载力普遍达到承载力普遍达到200200KPaKPa远远超过了原设计远远超过了原设计120120KPKPa a的要求。的要求。 * (四)(四)A A阶段:总结处理阶段:总结处理 针对强夯中可能出现的影响质量的因素,我们针对强夯中可能出现的影响质量的因素,我们QCQC 小组通过原因分析,并采取了五项对策措施对小组通过原因分析,并采取了五项对策措施对6767米米 深严重液化状态的粉煤灰灰渣池开展降水与强夯工作深严重液化状态的粉煤灰灰渣池开展降水与强夯工作 。 强夯施工采用二遍点夯加一遍平夯并配合强夯施工采用二遍点夯加一遍平夯并配合“ “改良型改良型 ” ”轻型井点降水的施工工艺,并对强夯后表面的松软薄轻型井点降水的施工工艺,并对强夯后表面的松软薄 层,采取了相应的碾压措施工艺,使其压实系数不小层,采取了相应的碾压措施工艺,使其压实系数不小 于于0.90.9。 QCQC小组采取的各项对策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均小组采取的各项对策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均 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夯后的地基承载力普遍达到了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夯后的地基承载力普遍达到了 200200KPaKPa,远远大于原设计远远大于原设计120120KPaKPa的要求,且夯沉量不的要求,且夯沉量不 小于小于1.51.5mm。但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对沿江侧一但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对沿江侧一 带区域,井点降水效果不明显,强夯后夯坑周围带区域,井点降水效果不明显,强夯后夯坑周围“ “隆起隆起 ” ”现象严重,且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夯后的承现象严重,且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夯后的承 载力得不到保证。根据我们载力得不到保证。根据我们QCQC小组分析,需对此区域小组分析,需对此区域 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预防。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预防。 * 强夯后的效果图片强夯后的效果图片 看!强夯看!强夯 平整后的场平整后的场 地已能走重地已能走重 车了!车了! * 六、第二个PDCA循环 (一)(一)P P阶段:分析现状阶段:分析现状 1 1根据第一个根据第一个PDCAPDCA循环对沿江侧一带区域出现的,降水效果不佳,强循环对沿江侧一带区域出现的,降水效果不佳,强 夯后夯坑周围夯后夯坑周围“ “隆起隆起” ”现象严重,且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且不能现象严重,且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且不能 按要求完成夯击遍数的现象得出:原试夯后得出的参数不适合本区域的按要求完成夯击遍数的现象得出:原试夯后得出的参数不适合本区域的 施工,按原试夯参数将不能保证夯后效果。,我们利用因果分析图分析施工,按原试夯参数将不能保证夯后效果。,我们利用因果分析图分析 。 工艺人员 材料 设备 环境 施工参数需调整 责任心不强 原试夯参数不 适合本区域的施工 井点降水效果不明显 原设计碎石垫层 厚度不够需调整 井点降水 效果不明显 粉煤灰颗粒更细 液化现象更严重 沿 江 侧 场 地 强 夯 效 果 控 制 因 果 分 析 图 * 2 2通过以上原因分析,小组成员分析出了影响夯后效果通过以上原因分析,小组成员分析出了影响夯后效果 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尽快制定出了切实可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尽快制定出了切实可 行的对策措施。行的对策措施。 对 策 措 施 表 序序 号号 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的对策措施采取的对策措施负责负责 解决人解决人 完成完成 时间时间 1 1 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 未能对场地作全面了解未能对场地作全面了解 加强责任心教育,并组织对现场粉加强责任心教育,并组织对现场粉 煤灰材质进行分析,并划分区域煤灰材质进行分析,并划分区域 梁田录梁田录 冯亚男冯亚男 02.602.6 2 2 原试夯参数不适合本场原试夯参数不适合本场 地的施工地的施工 划分区域后划分区域后, ,在沿江一带选择具有代在沿江一带选择具有代 表性的场地重新组织试夯,选定新表性的场地重新组织试夯,选定新 的参数以进行本区域的施工。的参数以进行本区域的施工。 高万珍高万珍 张玉生张玉生 02.602.6 3 3 井点降水效果不佳井点降水效果不佳加大井点降水机具排布密度,并延加大井点降水机具排布密度,并延 长降水时间。长降水时间。 冯亚男冯亚男02.602.6 4 4 原设计碎石垫层厚度不原设计碎石垫层厚度不 够够 调整碎石垫层厚度调整碎石垫层厚度, ,以加速强夯产生以加速强夯产生 的超静水压力的消散。的超静水压力的消散。 陈刚陈刚 张玉生张玉生 02.602.6 5 5 沿江区域粉煤灰液化现沿江区域粉煤灰液化现 象更严重象更严重 粉煤灰颗粒更细,则需增加强夯置粉煤灰颗粒更细,则需增加强夯置 换材料换材料( (碎石垫层碎石垫层) )的厚度的厚度, ,并延长降并延长降 水时间,并重新调整施工参数水时间,并重新调整施工参数 梁田录梁田录02.602.6 * (二)(二)D D阶段:对策实施阶段:对策实施 bb实施一:沿江一带由于填料材质与其它区域不同,则组织现场管实施一:沿江一带由于填料材质与其它区域不同,则组织现场管 理人员,对场地进行区域划分,将沿江一带严重液化的场地划分理人员,对场地进行区域划分,将沿江一带严重液化的场地划分 为一个区域,并在其场地内做小面积试夯,重新选定强夯参数。为一个区域,并在其场地内做小面积试夯,重新选定强夯参数。 bb实施二:增加本场地的碎石垫层厚度为实施二:增加本场地的碎石垫层厚度为120120cmcm,并分成前两遍点并分成前两遍点 夯前分别铺设,保证夯机能正常行走工作及夯坑出水的出水通道夯前分别铺设,保证夯机能正常行走工作及夯坑出水的出水通道 ,加大夯坑的置换材料,以保证夯后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加大夯坑的置换材料,以保证夯后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bb实施三:由于江边粉煤灰颗粒更细,井点降水影响半径只有实施三:由于江边粉煤灰颗粒更细,井点降水影响半径只有8 8mm左左 右右,为了使之能适用于沿江一带的场地,为了使之能适用于沿江一带的场地,加大了井点降水机具排加大了井点降水机具排 布密度布密度,并根据水位观测结果,调整井点降水的时间周期,以保,并根据水位观测结果,调整井点降水的时间周期,以保 证水位降到灰面以下证水位降到灰面以下2 2mm。 bb实施四:对本区域内新选定的强夯施工参数(三遍点夯加一遍平实施四:对本区域内新选定的强夯施工参数(三遍点夯加一遍平 夯)加强交底工作,并将施工参数做成新标识牌,确保施工人员夯)加强交底工作,并将施工参数做成新标识牌,确保施工人员 的正确操作。的正确操作。 bb * 强夯处理前后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照强夯处理前后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照 * (三)(三)C C阶段:效果检查阶段:效果检查 bb根据调整过的强夯施工参数,沿江一带场地强夯工作根据调整过的强夯施工参数,沿江一带场地强夯工作 于于8 8月月5 5日开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我们日开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我们QCQC小组分析小组分析 对策措施,夯坑周围的对策措施,夯坑周围的“ “隆起隆起” ”现象得到了控制,且很现象得到了控制,且很 少发生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的现象。夯后地基少发生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的现象。夯后地基 承载力也都达到设计要求。承载力也都达到设计要求。 * (四)(四)A A阶段:总结处理阶段:总结处理 bb通过两个通过两个PDCAPDCA循环,对循环,对1313万平方米的万平方米的6-6- 7 7m m深严重液化状态下灰渣池的强夯工作深严重液化状态下灰渣池的强夯工作 顺利完成。由于降水工作的成功,试夯顺利完成。由于降水工作的成功,试夯 参数科学准确,使大型强夯机工作效果参数科学准确,使大型强夯机工作效果 理想,保证了夯后地基承载力。理想,保证了夯后地基承载力。 * 七、活动结果及体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