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從妒律看懲戒、同情與嘲諷碩二專班林淑鈴一、 前言古聖先賢認為:夫婦是天地之間萬事萬化的根源,因為他們組成了家庭,君臣、父子、以及成就人類社會進步的種種人倫關係,才能由此一關係而肇端,所以中庸本文使用版本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第五編,揚州市: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出版,1995年。 見禮記正義鄭玄注,孔穎達正義,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說: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因為缺一不可,所以,夫婦二字,常常聯袂出現於典籍之中。由於分工可以收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之一,社會如此,家庭亦是如此,所以易經家人彖辭中云: 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 見周易經傳注疏(魏)王弼注,(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正義,臺北市:世界書局,民國七十七年(1988)。因為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全家對內對外的事物便可獲得完整的解決。然而,一直以來,中國存在著男尊女卑的概念,易經 見於序卦傳,錄自易經,頁348-349,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曰: 天地尊卑,乾坤定位,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又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因為男子在家中的地位較高,所以家庭由丈夫領導,而婦女則成為丈夫的助手, 為了使丈夫成為一位有智慧的領導者,中國自古以來便注重男子的教育,因此,浩瀚典籍,常為男子而設;而居於輔佐角色的女性,教育便成為不必然需要,雖然歷代出現了許多以教育女性為目標的女訓書中國有許多教育女子修德治家的書籍,例如(東漢)班昭的女戒、(東漢)劉向的列女傳、(唐)陳邈妻鄭氏所撰之女孝經,(北宋)司馬溫公所寫的家範、(南宋)朱熹所撰之家禮,(明)呂坤之閨範等等。,但對於女子受教育的態度則常不一致 鮑家麟先生所編的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也收錄陳東源先生中國的女子教育過去的歷史與現在的缺點,以及黃嫣梨先生所撰中國婦女教育之今昔兩篇文章,均對中國婦女教育的態度及發展狀況加以討論。而為了使女子成為得力的輔佐,只要求女子修習三從四德,在嫁為人婦後,不管是事夫及侍奉舅姑,皆必須以順從為美。但,男尊女卑的觀念造成了家庭中丈夫及妻子地位的不平等,尤其自古以來,以子嗣為由 禮記昏義第四十四云: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准許一夫多妻,對女性尤其不公平。試問:女性面對婚姻、地位的危機時,如何還能敬順事夫?因此,當女性不順、不從時,這類妻子便被稱為妒婦。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 妒,婦妒夫也。媢,夫妒婦也。而根據段玉裁的注解: 大學曰:媢,疾以惡也。可見,妒,為婦人對於丈夫所產生的不滿。清代陳元龍所著妒律一書,於字面上看來是一部律妒之書以律為方法,羅列律條,以作為婦人的警惕。雖然表面上看來似女訓性質之書,但事實上是否全然為女子而作,則尚需持保留的態度,因為根據小序所透露的訊息:作者著書,乃為悼脂粉之癡迷,傷鬚眉之陷溺。既然有此一說,則吾人自當不應予以忽視,因此,本文期望透過文本的研讀,在找整理者律妒方法之餘,還能析解出作者可能具備的想法。二、 妒律一書(一) 作者妒律一書的作者,在正文之前題為海甯陳元龍廣陵著。根據清史稿趙爾巽:清史稿(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卷二百八十九,列傳第七十六的資料記載,陳元龍是浙江海寧人,康熙二十四年一甲二名進士,歷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吏部侍郎、工部尚書、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等等,康熙四十五年參與編修四庫全書。除了創作妒律之外,還編寫收錄於四庫全書子部類的格致鏡原,這是一部查考事物起源沿革的類書,分為乾象、身體、冠服等三十類 (清)陳元龍所撰格至鏡原於民國七十二年由臺北商務印書館出版,內容共有一百卷,分三十類,每類又分若干子目,匯集古籍中有關各種器具、花草、樹木、鳥獸、各類技藝等的記載,並註明原書書名。比起百卷的格致鏡原,妒律的份量顯得小巫見大巫。(二) 內容妒律一書,除了小序之外,分成律及判詞兩個部分。第一部份為律:共計五十六條,依照性質歸類為:名例、吏部、戶部、禮部、兵部、督捕、刑部、工部,共八個單元 參見附錄(一)妒律律類的統計。,內容陳述婦女違反婦德的情事 參見附錄(二)妒律之律內容整理。,以及作者認為應該施予懲戒的刑量。內容仿照大清律例的編列方式,所不同的是,妒律將督捕類安排在刑部之前,並且加入了清律所沒有的判詞。第二部份為判詞:判詞置於每一律條之後,說明婦女此一妒行必須受懲戒的原因。藉著與律條的結合,達到律之以刑、說之以理的效果。本書雖名之為律,卻沒有實際的法律效力,著書的目的乃如小序所言的: 使慧心者讀之,兢兢自好;即頑悍者,亦或赧赧自慚。作者在判詞中多設典故,希望藉由這些蘊含的故事,讓讀者們可以因此得到教化。只是,和明代呂坤所編寫的的女訓書閨範比較起來,這本書用字遣詞顯得深奧許多 (明)呂坤:閨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四年1995)序言:女訓諸書,昔人備矣,然多者難悉,晦者難明,雜者無所別,白淡無味者,不能令人感惕,閨人無所持循以為誦習,余讀而病之,乃擬列女傳,輯先哲嘉言,諸賢善行,繪之圖像,其奇文奧義,則間為音釋,又於每類之前,各題大指,每傳之後,各讚數言,以示激勸。凡例又說:婦女不文,是輯訓婦女也,於原文深奧者,略有變更,而余言亦甚膚淺。可見,此部女訓書,力求淺顯,以期婦女能真正讀懂,唯有真正讀懂,方有教化的功能。,尤其在判詞的部分,駢散交雜,用典繁多,恐怕不是這群在女子無才便是德見於黃嫣梨:中國婦女教育之今昔收入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續集(臺北市:稻香出版社,1991年)。黃先生說: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在中國婦女生活上曾發生極大的影響。這觀念的萌芽,大抵在周代已開其端,但其形成大抵要到明末,因為在清人的書裡,才有這樣的說法。的環境下所教育出來的婦女皆能看懂得的。就內容來看,本書看似女訓書,卻不同於傳統以德化育的的女訓著作,而以更具體的律法來約束婦女。而本書似乎也不宜單純視為女訓書,因為它收入於筆記小說大觀第五編中,依照編選的標準,本書被歸類為筆記小說;而在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 寧稼雨: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濟南市:齊魯書社,1996年)。中,則被歸類於香豔叢書,只是編者認為其內容的篇幅及情節,尚不足以到達小說的標準,因此將它列入刪除書目。可見,在提要編成以前,它被歸類為筆記小說,而且具備女訓書的功能。三、 文本中的妒行文本的律條多以家庭為背景,由妻、夫、妾、婢的相處呈現元配種種妒行。因為元配多以加害者的形象出現,除了加害家庭中的丈夫、妾、婢,其主要目標常常是尚未出生的小妾之子嗣,所以律條多以懲罰元配 妒律共五十六條律則,唯戶部第一條懲戒家長,其餘懲戒對象多以元配為主,或旁及幫兇之婢女,嚴重者,則元配之父兄亦遭受連坐。,而丈夫、小妾則為被害者,婢女角色較有彈性,有時為被害者,有時則為元配的幫兇。此外,文本所呈現的妒行,並非清一色因婢妾而起,其中亦有婦人在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違反婦德的行為,可見,文本中所律之妒,並非只在要求婦人以寬容的態度接納第三者,還包含了其他婦人德行的規範。(一) 因丈夫而生之妒行:文本的妒行施加對象不外乎丈夫、小妾、婢女。之所以生妒,則主要為元配擔心丈夫娶妾生出子嗣,進而危及自己的家庭地位,因此,隨著所擔心事情的實現程度,妒婦們有著不同的表現: 1. 納妾之前:在第三者介入之前,婦人小心翼翼的提防,積極防止可能的第三者介入。一方面避免自己分恩讓愛,另一方面則為捍衛主權。自古以來,中國家庭有著男人為一家之主的觀念,婦人能夠專佔一家之主,便象徵著家庭主權的獲得。這樣的多重考量之下,元配必須無所不用其極的掌握自己的丈夫。為了籠絡丈夫的心,從對自己外表的要求,到丈夫行為的監視,所有可能造成丈夫心有他適的因素都必須加以杜絕。首先,必須盡力留住自己的青春與美貌,以保持丈夫對自己的喜愛: 【禮部】年已衰邁,猶然脂粉翠鈿,以固寵幸。此外,客觀環境安排也必須多加用心: 【戶部】一故令陋婢強夫衽席,以塞娶妾之念。於是,在丈夫身邊安排其貌不揚的婢女,先讓丈夫倒盡胃口,如此一來,便可斷了丈夫的綺念,不生非分之想。另外,還要注意婢女的穿著打扮,必須盡量使她們無法引起丈夫的注意,減少丈夫產生非分之想的可能性: 【戶部】使婢年已長大,不令蓄髮,恐丈夫有成人之思。 【兵部】使用婢女,不使面粉鬢油,令破衣蔽履,.而有姿色的婢女,更讓婦人產生立即性的危機感,當然更不能容忍: 【刑部】婢薄有姿色,見其稍稍修容,轍以誘漢痛詆。對這種婢女冠上意圖勾引漢子的罪名,嚴重加以警告然而。除了防範丈夫,婢女也可能發生主動的勾引行為,婦人必須時時刻刻提防,連自己與丈夫吃飯時,伺候的婢女所站的位置也必須細心安排: 【刑部】婦喜多蓄婢,每同夫對飲,不令婢立己後,恐美目之盻,向夫傳 情。更有強硬的曲突徙薪之道,因此,對於即將成年的婢女,先下手為強,或賣或配與家奴,一勞永逸地為自己省去監控的麻煩。 【刑部】見婢垂髫,頗諳人事,竟不謀之夫主,擅配家奴。 侍婢垂髫者,婦恐其夫沾染,悉皆鬻賣,另覓小者供用。除了本身條件的加強、客觀環境的安排,對於犯罪的本體丈夫,其行為控管,更要做到細心觀察、嚴密防範、甚至佈線追蹤: 【兵部】夜臥,必將床前暗置桌椅等物,周匝布密,以防夫有他適。 因夫夜起溲溺,不與聞知,疑其私婢,及生嗔毒罵。 婦使用婢女,不許面粉鬢油,止令破衣蔽履,充作夜不收,打聽 丈夫外事。一旦疑心丈夫形跡可疑,或者丈夫稍漏形跡,婦人則必須進一步使用手段,耍心機、使小性,對丈夫軟性施壓: 【吏部】見夫外入,故拈針線,兀坐不語,及再三詢之,一推而起。或者直接付諸行動,以兇惡語言、暴力行為對待,使丈夫不敢再犯: 【刑部】因夫偶飲妓家,遂另端跪床前,自仍假寐,更餘不允發放。 毒打婢女,其夫為言勸解,便謂私婢,愈加鞭笞不已。 聞妓女送夫扇巾等物,輒搜尋裂碎。這些行動,已經是退而求其次的制止,以防止自身的危機有更進一步發展的可能。如此費盡思量、用盡苦心的縝密安排,都是期望務必防患未然到滴水不漏的程度。因為終日處於這種丈夫可能背叛的陰影當中,難怪連臨鏡梳頭,都會產生幻影,而婦人的嫉妒之甚,即便是連幻影也都是無法忍受的: 【名例】婦梳頭臨鏡,駕言從鏡中見夫與婢目挑,遂生嗔讀罵,並及丈夫。如果這般費盡思量,所擔心的事仍然發生,婦人在無法容忍的狀況下,對可能與丈夫有染的婢女,通常不問青紅皂白地施予殘忍的處罰: 【刑部】夫調婢,婢極力洒脫,以致頰紅肉顫,妻仍不察,仍撏婢女毒打。 【名例】夫與婢有染,妻乃褪婢內衣,以秦椒等辛辣物,納入婢女私處。由以上的手段可見,在丈夫尚未納妾之前,元配妻子使盡各種手段,或柔婉、或強硬、或消極的防杜,或積極的追蹤,終極的目標,都是為了防止第三者介入,使丈夫為其一人所有,也確保恩愛為一人所有,家庭大權更為一人所有。2. 納妾之後:然而,在事宗廟,繼後世的要求下,不管繁衍子嗣的理由是真是假,丈夫納妾與否,已經不是元配所能否決的,尤其是無子的元配,不但不可以反對,更要無條件的以子嗣為考量,主動幫丈夫納妾,因為婦人無子,已犯了七出之條,元配在德行及待罪之身兩大因素的雙重夾殺下,中國丈夫置妾,變得理直氣壯,妻子即使心有不平,也必須默默承受,否則便是妒婦,便有虧婦德。基於社會對於自己德行評價的考量下,婦人必須委曲求全。然而,置妾之後,元配的危機才真正開始。在家庭中,雖然妾的地位遠不如妻,且由妻所蓄、所管理,可是,這並不能保證沒有例外的情況發生。所以,元配除了必須擔心新人公然奪取自己在丈夫心目中的地位,也必須擔心小妾生下子嗣,威脅自己在家中的地位,甚至連帶發生經濟大權旁落、晚年難保等問題。因為這種種的擔心,婦人於是有了重重壓制姬妾之妒行。首先,必須先讓小妾對自己徹底的服從。因此,小妾入門時,妒婦即施以魘魘之法,期望藉此鎮住小妾。 【禮部】凡婦買妾入門,必使魘鎮,或掛己褲子門前,或置棒槌子門限之 內,種種不一。其次,不讓小妾和丈夫有培養情感的機會,千方百計阻止丈夫與小妾的相處:【戶部】凡婦容夫納妾,限夫住妾所,止以一更為率,遲則怨望詈罵。 凡婦歸甯父母,必將丈夫愛妾,挈之同往。【兵部】凡婦見夫入妾房言語,即假借公事,突入沖散。 【工部】凡婦置妾衾禂床第,故令窄小,止堪一人獨臥。不但明著限制,更暗施手段,連床鋪都可以加工,以便達到阻止的目的。一方面要提醒丈夫別忘了自己的存在,另一方面則要想盡各種方法將兩人的生活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當然,更要防止小妾生出子嗣,以免危及自己的地位。然而子嗣的問題,仍必須處理,因此,對主婦而言,收養螟蛉子則不失為兩全其美的辦法。一則避免丈夫買妾,一則可以收養自己的近親,保全個人的家庭大權。元配擔心著小妾萬一生出子嗣了,那麼,個人日後的家庭地位和晚年經濟便以保全,因此在子嗣尚未出生,即想盡辦法使之流產或消失: 【刑部】凡婦知妾有妊,故使勞力,以致墮胎,並令產中飲食失時。 凡婦值夫外出,即將夫妾即有妊之妾陰賣,並不擇人論價。只要消失,任何殘忍的手段,妒婦都可以使用。萬一,用盡了種種防範的辦法,而小妾仍然生下子嗣,那麼,可能保全自己、可能為了發洩心中難抑的妒恨,妒婦便會耍極端手段,做出連家庭經濟也置之不顧的行徑: 【戶部】凡婦見夫妾生子,故將家業施捨僧尼,搬運母家,併與出嫁女, 狼藉無度。小妾和丈夫從此也必須要過著永無寧日的生活,隨時準備接受妒婦的指桑罵槐。(二) 其他違反婦德的行為妒婦的影響,常常不只及於家庭,她們不欲丈夫娶妾,因為她們深知後患,所以,她們不只阻止自己的丈夫,甚至企圖影響他人的家庭: 【吏部】凡婦每見人之內眷,必苦勸不可令夫納妾,娓娓不倦。看到親友娶妾,則毫不留情面的予以毒罵: 【戶部】凡婦見親戚朋友娶妾,即行毒罵,並自咒以及丈夫。不僅在娶妾的問題上企圖影響他人家庭,對於自己的丈夫,親友、尊長也有不敬的行為,這些行為,雖然目的並非針對丈夫,但為反了婦德,仍屬妒律規範之內,一併列為妒行。(三) 小結中國婦德教育規範了婦人女子的行為,卻並未給予她們應有的保障,妒婦們用盡了種種的方法、手段,防止丈夫外遇、娶姬妾、生子嗣,企圖保衛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地位,但是,到了最後,常常也只有妥協一途,這正凸顯出在婚姻關係不平等的古代中國,女性在家庭當中的地位的有多麼的不穩固。四、 予婦人之懲戒談脂粉之癡迷文本小序曾提及作者本著慈悲之心,逐條列出婦人的妒行,並制訂出比例嚴明的條例,期望以此寬宥之典,使慧心者能兢兢自好、頑悍者赧赧自慚。可見作者作妒律的動機在傷脂粉之癡迷:作者認為婦人之所以犯妒,問題根源在於她們的癡迷,究竟婦人的癡迷為何,竟足以讓千古以來的妒婦都不能以綦密之律約束之?小序的說法,著實令人好奇。(一) 可恨河東獅 據(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陳季常載:陳慥,字季常,公弼之子,居于黃州之崎亭,自稱龍邱先生,又曰方山子。好賓客,喜蓄聲妓,然其妻柳氏絕凶妒,故東坡有詩云:龍邱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東獅子,指柳氏也。,因為蘇軾的一句戲謔,河東獅從此成為妒婦、悍婦的代稱。這群癡迷妒婦,雖然可以被原諒,但是,就妒律律條的刑量來看,妒婦所接受之刑罰,輕則笞刑,重則流放,最普遍的刑罰則為徒刑配合杖刑,這樣的刑量果真執行,恐怕不是區區弱質女流所能承受。然而。從小序觀之,寫序的先生的意思彷彿是:如此妒行,不定之以大辟之罪,已屬寬貸。可見,在作者陳元龍以及寫序者觀點中,婦人之妒行必定有其不容寬恕之處,以下將討論妒婦們可怕的妒行,並尋找其不被原諒的線索。雖將文本將妒行歸納為八大類,但是,綜合言之,可恨的妒行則主要包含三方面:箝制丈夫、控制之經濟、妨害子嗣。1. 箝制丈夫丈夫們對妻子不專一是妒婦們所不能忍受。她們希望丈夫永遠為一人所有,為了防止自己可能與其他女人分享丈夫,元配們常常必須用盡各種軟硬兼施的辦法,在方法上,或以委婉之術、或以暴怒之威;而對象上,則不僅箝制丈夫,也箝制婢妾。就方法而言,妒婦們駕馭丈夫的方式,並非全然的強悍,有時候,他們也會表現自己的脆弱可憐,以博得丈夫的同情,例如:丈夫偶爾到小妾夜宿,妻子便裝病不起,一經好言安慰,竟盈盈淚下;以過度之裝扮,以要丈夫的寵愛;丈夫深夜歸來,嗔而不語,期望以較為委婉抗議的表現,激起丈夫的重視、同情。有時,她們會使用以退為進的辦法,例如:讓醜婢伺候丈夫起居;引誘丈夫,使其無力與小妾燕好等等,如此一來,丈夫和自己以外的女人接觸的機會就變少了。另外,她們也採用明不言剿,卻暗施壓力的方式,例如:派人暗中觀察丈夫在外的行為;假裝忘了丈夫和妾同宿的時間,讓妾有做不完的針線活;限制丈夫與妾相處的時間;回娘家、燒香也帶著丈夫的愛妾;藉故衝散丈夫與小妾相聚,或使其無法安心相處;將小妾房間的床搭得小一些,使丈夫不能與之同榻等等,這些都是屬於技術性犯規。當然,她們也會使用強悍的方式來箝制丈夫,例如:對於他人娶妾生嗔毒罵;丈夫偶宿妓家則罰跪對待;破壞妓女送給丈夫的禮物;監控丈夫夜晚的去處;一旦丈夫娶妾,便設經堂,修齋禮懺,假裝斷絕夫妻恩情;再不然就假裝生病,表面上不吃不喝,以死相脅。不管委婉或者強硬的方式,都希望達到減少丈夫沾著其他的女子,避免日後更大的禍患。妒婦們除了箝制丈夫之外,也箝制婢妾,為了讓這些女人不敢或無法對自己的丈夫有上下其手的機會,她們常常罔顧人權,並使用不人道的手段加以對待:將成年或漂亮的婢女嫁、賣出去;只要見到婢女容貌修飾,就痛罵她企圖勾引漢子,不許她們在服裝儀容上裝扮自己,以免引起丈夫的注意;凡是與丈夫有接染,不管主動或被迫,則一律以殘暴的手段加以懲罰,家中男主人甚至不能置喙,否則婢女的下場更慘。對於妾,則阻撓她們和丈夫相聚的機會,例如:明為丈夫娶妾,卻暗將小妾囚禁;與奴僕聯手奴僕欺負小妾,魘鎮、陷害、嫁禍、盜賣、謀殺,種種令人髮指的行徑,可謂無所不為,這些妒行目的在防止丈夫被其他女子所勾引,也防止非出於己身的子嗣產生。在丈夫、家庭主權保衛戰中,她們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不管所使用的方法為何,所箝制的對象是丈夫或其周邊的女子,如此苦心孤詣,都是希望丈夫為自己一人所有,以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然而,妒婦所擔憂的不止於個人心理的需求被剝奪,她們還有其他更複雜的考量。2. 控制經濟傳統婦徳教育,從德、言、容、工上要求婦女,在家庭男女分工上,計入,由男性負責;計出,則由家庭中的女性操持。女性在家庭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看似到忽視,但是,實際的情況卻非如此。家事的的經營,常常涉及經濟的的裁決,再加上明清以來,社會風氣轉變,婦女甚至有走出家庭,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情況,可見,在陳元龍著妒律時代,婦女已經存在擁有更高的家庭經濟權力 從李媛珍:明代命婦生活(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1992)第三章命婦的家庭生活之第一節婦的角色與職務,談到有關於明代命婦在家庭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由於仕宦的因素男性無暇顧及家中事物,秉家之權自然轉移到主婦手中,因此上層階級家庭,婦人掌家、與外事的情況非常普遍,頁35-47。此外,陳瑛珣撰:由明清家訓探討社會經濟活動中的婦女角色,喬光學報第17期(民國八十八年10月1999)中作者以曾國藩的家訓為例,由其家訓中屢屢告誡家中婦女,不可穿戴奢華,因為自古以來家族之頹敗多始於此,可見由明清時期女性的消費與家庭經濟活動的關係,頁101-114。而林麗月撰:從杜騙新書看晚明婦女生活的側面,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民國八十四年8月1995)以明代公案體小說杜騙新書為主題,研究了晚明婦女投入社會經濟活動的情形。的狀況,因此,在一個牝雞司晨的家庭裡,家中經濟大權當然要落入家長的元配妻子手中。妒律序言中曾提到,作者陳元龍著此書的原因之一在傷鬚眉之陷溺,昂藏七尺卻情願受制於人,與經濟大權操之於主婦之手不無相關。戶部中有一律條,談到元配因為小妾生了子嗣,便將家業搬運一空,或施捨僧尼,或與出嫁之女,家庭經濟頓時陷入困境之情況,對掌握家庭經濟大權妒婦而言,想做這件事,以及有能力到這件事,是可以想見的。從此一律條當中,可以使讀者瞭解到當時的主婦在家庭中的地位。能具備完全處理家業權力,可見平日經濟大權即操之於一人之手,因為她們擁有家庭經濟大權,難怪身為一家之主的丈夫必須受制她們的箝制,甚至在元配妻子侮辱責罰時,只能默默承受,也願意默默承受。對丈夫而言,子嗣的問題雖受制於元配妻子,但對妻子來說,子嗣的延續是其她們最重大責任,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語見(漢)趙岐注:孟子(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78年),卷七,離婁章句上,頁20。,婚姻制度的存在,原本就是為了延續子嗣,確保祖宗血食不斷 (清)阮元校勘:禮記(台北縣:藝文印書館,民國四十四年1955)卷二十七,哀公問:大昏,萬世之嗣也。頁849。,若主婦不能生子,不但犯了七出之條,也必須受到公眾的指責,在明代,為了延嗣,明律及明人家訓中屢有提及夫年四十無子,得置一妾的說法。因此,為了避免社會訾議,使自己不失婦徳之名,主婦必需設法解決此一問題。然而,子嗣涉及日後的產業的繼承,非出於己身,卻必須將自己的辛苦積累的財富拱手讓人,怎不叫人氣結?因此,當丈夫納妾,丈夫已必須與他人共享,而妾又有了子嗣,日後將連經濟大權也喪失,其心之不甘之甚當可想而知。然而,對丈夫而言,經濟和子嗣都必須受到婦人的箝制,婦人的妒行,當然不為男性社會所容許。3. 妨害子嗣子嗣的問題,在家庭當中,可以說和經濟問題相表裡,婦人以操持經濟大權於家庭中立於一方之尊,而日後靠著自己所生育的子嗣繼承家業,則可以保證晚年生活無虞。然而,若子嗣非出於自身,婦人的擔心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婦人當然要避免丈夫納妾,不願見小妾生育子嗣,以免經濟大權旁落,而寧願以收養螟蛉之子來替代。然而,造成元配的不滿,引發元配之妒行的,除了經濟因素,還包含著複雜的心理因素:小妾子嗣的存在,時時刻刻標示著丈夫的不忠,讓婦人無終食之間可以忘懷;子嗣的母親,則是造成自己無法得到丈夫完全寵愛的始作俑者,於是,想到自己年輕時必須以愛分人,晚年還可能大權旁落,在心理及經濟兩大因素的結合下,丈夫一旦納妾,小妾、子嗣,便成為成為了主婦的頭號敵人,務必除之而後快。妒律一書,有頗多婦女防範子嗣、妒害子嗣的行為,婦人處心積慮的打擾、阻撓,防止小妾受孕;發現小妾懷孕,以勞務致導致小妾流產、並讓產中飲食失調,殘害小妾的身體,降低下次受孕的可能性;更有甚者,趁著丈夫外出,將懷孕的小妾賤賣他人。相較之下,主婦的替代方案收養螟蛉應該是造成自身危害最少的辦法。但是,這個替代方式並不為陳元龍所接受,他認為:這種作法與斬人宗嗣無異,嚴重的話,還可能造成家族產業是落在他人手中的危機,婦人為求自利,而不顧祖宗血食,實在罪大惡極,其犯責恐怕僅次於死刑了,所以給予婦人妒律書中刑量中最嚴重的處分:杖責、刺配、財產沒官,若父母兄弟不加以勸解,也必須受連坐而貶入賤籍。妒律書中,只要妒行傷及子嗣,不管作者將犯行等同於哪一類刑律,刑量都是很重的:讓懷孕的小妾流產,並傷害其體質,降低受孕機會,婦人要接受最高的杖行杖一百,徒刑也高達三年;盜賣懷孕的小妾,也要受最高的杖刑,並予以流放,同謀的罪責,刑量和主謀相當。可見作者對於妒婦斷人子嗣的行為最不能寬貸,這和中國傳統重視孝道的觀念,應該有著密切的結合。(二) 小結妒律判詞當中,對於這些妒婦的行為,常常認為他們是過度堅持自己的利益:箝制丈夫,是為了個人想要獨佔丈夫的恩寵;控制經濟則是獨佔恩寵的最佳方式。當然,這也是妒婦妨害子嗣的主要原因,不是丈夫納妾育嗣,日後家庭的經濟大權就不會由自己所不能信任的人繼承,如此便可以長久享受個人獨佔的種種利益。為了這些固執,婦人們輕則疑神疑鬼,重則心似蛇蝎,即使家族的命脈被斬斷、祖宗無人祭祀,種種危及家族的嚴重後果,明明知其不可為、不能為,妒婦們仍然一意孤行,而且根據歷史的經驗,她們為情愛而痴迷、為利益而痴迷,常常至死不渝。陷於如此的固執思考當中,而終身難以自拔,妒律中,陳元龍雖懲之以刑,卻在判詞的字裡行間,表現出自己的同情。五、 對丈夫之同情鬚眉之陷溺妒律小序曰:帝王將相,不難駕馭群雄,讋服海內,恆不能得之閨閫床笫之間。點出不論地位尊卑,妒婦是中國丈夫長久以來無法解決的問題,何以見得?早在南朝時代,痛恨婦人妒行而將妒婦處死的的宋文帝,就已經命令文學侍從虞通之寫下度婦記 見(南朝)沈約撰:宋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七年1988),后妃傳:宋室諸主莫不嚴妒,太宗每嫉之,湖熟令袁慆妻以妒賜死,使近臣虞通之撰妒婦記,。太宗,即宋明帝(西元465-472在位),妒婦記現存七則,後世亦以妒記簡稱之。,內容以真人真事題材,希望藉著這部作品對妒婦有所勸誡,以維護夫綱 林正三撰:虞通之妒記研究,古典文學第十四期(民國八十六年五月1997),頁307-331。,試想,處死妒婦的宋文帝都只能以暴力處理妒婦的問題,一部妒記又能發揮多少作用,而若妒婦記果真發揮效用,後世為何仍有一系列關於妒婦、妒行的作品,直至本書出現,還必須一改前人勸誡的方式,而以刑律之。中國男人對於妒婦問題始終無法解決,作者並未於文字當中點出問題關鍵,小序當中只說是作者因為具備豪俠之氣,為這鬚眉之陷溺而傷,所以寫下這部作品。究竟鬚眉為何而陷溺,竟能引起作者如此同情,非得寫下一部律妒之書,期望能對他們有所幫助?文本中雖然沒有將答案詳加說明,但在角色的呈現上,似乎又流露出隱約的線索。(一) 可憐大丈夫雖然妒律書中並沒有將丈夫無法解決家有妒婦的原因加以說明,但書中所呈現的丈夫,似乎早已對此問題的處理呈現失能的狀態,甚至對於妒婦的為所做所為,早已習以為常,在形象及行為上,甚有楚楚可憐之處。1. 懼內之形象文本中,丈夫常常是婦人妒行的導火線,當妒婦針對丈夫保衛戰頻頻有所動作時,這些丈夫們只發揮了存在的功能,陳元龍的表現方式,使讀者常有丈夫們總是逆來順受的感覺,當妻子對其行為有所箝制時,他的反應常是呈現無能處理的態度,例如:與妻子約定宿妾的時間,一遇到妻子沒有執行的誠意,身為丈夫竟然不置一詞,只能讓妾跟著妻子工作到半夜;對於妻子規定自己只能待在小妾房間一更天的時間,竟然事先不加反駁商議,只能事後默默接受妻子嚴厲的責罵;妻子陽為娶妾,但私下卻將妾囚禁冷室,不讓自己與小妾見面,丈夫竟然也不能處理;妻子藉奴僕之口,指桑罵槐,甚至及暴行於己身時,丈夫也只能默默無言;妻子毒打婢女,丈夫好言相勸,妻子不但不聽,還誣賴丈夫與婢女有私情,毒打得愈加嚴重;此外,行動自由受到妻子的監視、與小妾相處受到妻子的故意打擾、身為一家之主,任由妻子辱罵長輩、親友,種種妻子不合理的行徑,丈夫皆未能發揮其一家之主的功能。2. 懼內之行為若僅以靠形象的臆測就定論妒律中的丈夫為懼內之徒,證據稍嫌不足,但書中丈夫的確實懼內,是有明證的:為了娶妾,妻子反目裝病,不吃不喝,以相要脅,作丈夫的委曲求全,好言勸解,竟然還要接受妻子憤怒的責罵,這丈夫為免度量過大寬大了;身為丈夫,偶飲妓家,回到家門,竟然被妻子罰跪,妻子還裝睡,不予饒恕。傳統的婦徳教育規定主婦只能內事,外事則由丈夫負責,妻子不得干預。如今,妻子干預的丈夫外事,竟然還罰的丈夫跪,丈夫不但乖乖受罰,還要接受妻子故意的侮辱,默默等待妻子寬恕,試問男兒膝下的黃金金科玉律到哪兒去了?此等表現置大丈夫的尊嚴於何處? 妒律中的丈夫在形象以及行為上,處處表現弱勢,在家庭的地位上,顯然比元配妻子微弱得多。妻子過度跋扈的行為,通常是丈夫平日未加制止的後果,丈夫們並非不想阻止,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然而,因為心有於而力不足,才使得中國男人長期陷溺在河東獅吼的生活中,而探討陷溺的原因?恐怕才是解決此一問題的關鍵。(二) 小結關於丈夫懼內形象上的整理,也許證據稍嫌不足,因為我們不能說文本沒有呈現,就表示丈夫們對這些問題未加處理,那是因為妒律一書的重點在條析妒婦不合理的行為,以律法的刑量呈現所犯妒行的嚴重性,因此,丈夫是否對於這些行為採取後續處理,並不是本書呈現的重點。然而,妒律一書,內容並不龐大,所擇取的妒行一定具備了普遍性,既然具備普遍性,當然都是男人最常遭遇,也最難以處理的問題,就是因為無能於處理,所以陳元龍才必須著妒律加以援助。然而,丈夫的懼內,除了形象上的推論,若再加上行為上的明證,那麼我們可以較為確定地說:妒律中的丈夫,大抵都是懼內的。只是,令人好奇的是:這本約束婦女妒行的女訓書,為什麼要將丈夫塑造成可憐的懼內之徒?六、 同情與嘲諷談陳元龍的傷與悼在小序當中,我們約略可以嗅到陳元龍撰妒律時,動機是多元的。他一方面認為婦人的妒行出自於婦人的癡迷,由於癡迷而犯過,當然需要受到懲戒,但他仍為這群癡迷的婦人感到哀傷;另一方面,他也認為出現妒婦的家庭,丈夫不是全然的無過,丈夫因為某些不足為外人道原因而陷溺於其中,因此,在同情的背後,作者並未放過這群懼內的大丈夫。對於妒婦,陳元龍雖然施以懲戒,但實則深寄同情;對於這群大丈夫,作者雖表同情,但也為其自作孽而嘲諷。(一) 可憐妒婦衷雖然妒律一書對於婦女的妒行不加以寬貸,對於妒行的責備在判詞當中也多有所見,例如:當婦女因妒行而以行動或言語傷人時,常常以禽獸毒物指責妒婦心腸之狠毒,像蛇蝎以為心、豺狼以為性、毒龍飛行、脂虎橫行;並以古代惡心之女子比喻她們嫁禍於小妾的行為,例如加害楚姬的的鄭裒、狠心殺兒以嫁禍他人的武則天:而妒婦發怒時,則形容以狂飆發、驚濤轟等等。雖然在用詞及刑量上,對於妒婦毫不留情,然而,這些用詞犀利的判詞,常常出現在妒婦犯行較為嚴重時,例如:比之豺狼、蛇蝎,是因為妒婦以殘暴的手段對待與夫有染的婢女;比之鄭裒、武曌是因為妒婦嫁禍小妾;比之毒龍、脂虎,是因為妻子脅迫丈夫接受自己的處罰;比之狂飆、驚濤,是因為婦人傷害丈夫。因此,使用這類嚴重的字眼以比喻妒婦時,刑律通常也較為嚴重,徒刑常在三年以上,杖責也多不低於一百,而以上所舉之例子,刑責都是僅次於死刑的流放,因為妒律中沒有大辟之行,所以流放已經是其中的極刑了。對於較重的妒行,律例及判詞不加以寬貸,但是對於一些較為和緩的妒行,雖然在刑律上仍不寬殆,但判詞則於責備的字裡行間,流露出頗多的諒解,例如,當婦人因丈夫宿小妾而難過落淚時,判詞雖然責備她心懷固寵、志切專房,但仍能體諒婦人因念舊愛而情傷,分新恩而腸斷,雖然犯妒,但是夫妻的恩愛之義,怎是有情人能馬上割捨的呢?因此,他勸解婦人樛木下逮,方可螽斯誦興,讓她們瞭解:為了子嗣的繁衍,身為主婦必須是大體地放下夫妻的恩愛;對於婦人為了固寵,雖年已衰邁,仍脂粉翠鈿,雖然服飾違例,判詞當中說態固難堪,情猶可憫。此外,盜賣有妊之妾的妒婦,雖然刑律上完全不寬貸的處以流放的刑律,但判詞當中卻流露出他犯行的理解:小往大來,本蓄分甘之怨,母以子貴,愈深固寵之憂,他點出了造成妒婦犯行的複雜因素非但夫妻恩愛必須與他人分享,更擔心從此之後,完全喪失了丈夫的關懷,而當小妾母以子貴,責勢必擔憂危及自己的家庭地位,因為家庭地位,涵蓋了家庭中的眾多權力,經濟也是其中的一環。在心理及現實因素的錯雜下,婦人的妒行雖然狠毒,但其動機似乎是可以被體諒的。陳元龍對於妒婦的諒解不僅出現在判詞當中中,對於一些妒婦無關緊要的妒行,判詞雖然語帶責備,但常常洩漏其幽默。例如:婦人以陋婢伺候丈夫,讓丈夫斷了娶妾的念頭,判詞曰承恩非貌,奚堪魑魅偕歡;而妻子將妓女送給丈夫的巾扇裂碎,判詞當中責備妻子焚琴煮鶴,殊虧大雅,這兩則判詞當中,對於妻子的行為並沒有嚴重的責備,只對於婦人的不解風情,替丈夫透出一絲絲的怨懟,也許在陳元龍看來,婦人的妒行並非全然可惡,因為這妒行背後,正代表妻子對於丈夫的重視,也呈現出對未來的不安,因此,其行雖可議,然其情實可憫。(二) 可笑懼內徒對於文本中的丈夫們,雖然罕有責備,且他們的權益常常犧牲於元配的妒行當中,所以判詞中責備妒婦時,便處處是為他們爭取權益。然而作者在文中,有意無意向讀者呈現了一群無能失德的大丈夫畫像。中國人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因為無才,即使犯下錯行,尚可歸咎於少得聖人教化化的環境因素。但,自古以來,中國男性擁有較女性為多的受教育機會,多讀聖賢書的結果,在家庭當中,竟然連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氣概也表現不出來,打罵由人地處處流露膽小情狀;更有甚者,惡形惡狀地勾引、調戲婢女,一遇到元配,表現得事不關己;與婢女有染,東窗事發後,竟然默不作聲;對於妻子的誘惑無法抗拒,失信於姬妾,徒然陷入女子所設的陷阱當中。此等對妻子不忠,對婢妾無義的表現,實在有愧生為男子漢大丈夫。因此,我們不宜將妒婦問題視為所有中國男性的問題,事實上,男性面臨家有妒妻的問題大抵是禍由自招的,試問:男人的表現若皆如妒律中之男子,如此膽小無義之人,如何能得到妻子的信任與尊重。因此,他們的處理此一問題的心有於而力不足,亦實屬當然。千古以來,表面上他們是陷溺在河東獅的淫威當中,而實際上,他們是陷溺在自己失德敗行的慾望裡。(三) 小結小序說:吾友某,風流學道中人,性柔而骨俠者也,傷鬚眉之陷溺,悼脂粉之癡迷,戲著妒律。因為俠骨,所以能明辨是非曲直,因為明辨是非曲直,對於這群妒婦方能以理解的心情對待,對於為男性律妒這件事方能戲以為之。在觀察文本之後,也許我們可以說作者其實有與書名全然相反的動機:雖律妒婦,實則憫之,雖憐丈夫,實則諷之。因此,所懲戒者,其實是該同情的,該同情的,其實是該嘲諷的。七、 結語婦人因痴迷而生種種可恨之行,陳元龍以律條懲戒,雖然判詞中對婦人的癡迷多有批評,但字裡行間,卻約略流露出對婦人犯律之衷的同情;相反的,本書表面上似乎在同情天下陷溺於婦人妒行的男性,而為其尋求一解救之良方,但文本對丈夫形象是相當的漠視,甚至呈現敗德丈夫形象與行為。陳元龍雖未在文中明陳其嘲諷,其嘲諷卻透過形象、行為的呈現的表露無遺。如此看來,陳元龍所著妒律一書,帶給後人的價值,並不只在律妒而已,其期望能因此兢兢自好、赧赧自慚而或能洗心革面的對象不止於妒婦,更可擴及大丈夫。八、 參考資料(一) 專書1. (清)阮元校勘:禮記(台北縣:藝文印書館,民國四十四年1955)。2. (唐)鄭氏撰:女孝經,收入百部叢書集成第二函,(臺北縣:藝文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1965)。3. (漢)趙岐注:孟子(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78年)4. (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 (東漢)班昭:女戒,收入(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閨媛典(臺北市:鼎文書局,1985年)。6. 姚雨薌原纂,胡仰山增輯:大清律例會通新纂(永和市:文海書局,民國七十六年1987)。7. (清)陳元龍:妒律,收入筆記小說大觀第五編(臺北市:新興書局,民國七十七年1988)。8. (南朝)沈約:宋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七年1988)9.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續集(臺北市:稻香出版社,1991年)。11.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市:天工書局,民國八十一年1992)。12. (明)呂坤:閨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四年1995)。13. 趙爾巽:清史稿(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4. (南宋)朱熹:家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百四十二冊,經部,禮類(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五年1996)。15. 寧稼雨: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濟南市:齊魯書社,1996年)。(二) 論文1. 李媛珍:明代命婦生活(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六月1997)。(三) 期刊1. 林麗月撰:從杜騙新書看晚名婦女生活的側面,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民國八十四年8月1995)。2. 林正三:虞通之妒記研究,古典文學民國八十六年五月1997),頁307-331。3. 陳瑛珣撰:由明清家訓探討社會經濟活動中的婦女角色,喬光學報第17期(民國八十八年10月1999)。4. 蔡祝青:明清文人的性別觀-妒婦篇忌妒有理-談妒婦的六可恨,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第60期(民國九十年九月2001),頁22-24。5. 蔡祝青:明清文人的性別觀-兩性關係篇懼內與妒婦,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第64期(民國九十一年九月2002),頁37-41。九、 附錄(一)妒律律類的統計類別名例吏部戶部禮部兵部督捕刑部工部數量3311651252總數56(二)妒律之律內容整理類 別肇 因妒 行援 律刑 懲名例鏡中見夫與婢挑目生嗔毒罵,併及丈夫擬坐以斷罪不以律杖七十,徒一年半日間反覆議明,允夫宿妾及至更深,由令妾針紝,若忘之者擬坐以公事應行稽程律笞二十,遲至三更者,加一等夫與婢有染褪婢內衣,以秦椒等辛辣之物,納入婢女私處比照以穢污辱人口律,加等,引新例發與黑龍江新披甲為奴吏部見夫外入,故捻針線,兀坐不語,再三詢之,一推而起擬坐以無故不朝參公座律杖八十,徒二年有病在床,仍令腹婢稽查丈夫與妾偶語等情擬坐以納交近侍官援律杖一百,流三千里每見人之內眷,必苦勸不可令夫納妾,娓娓不倦擬坐以同僚待判文案律杖八十,徒二年戶部與婢妾觸牌點韻,嘻笑一堂,忽聞主人聲息,悉皆屏去擬坐以脫漏戶口律家長杖六十,徒一年夫值偶宿姬小妾婦偃臥不起,只推有病,及再三安慰,不覺盈盈淚下擬坐以戶役不均率杖八十,徒二年婦容夫納妾限夫往妾所止,以一更為率,遲歸則怨望詈罵擬坐以丁夫差遣不平律杖六十婦無子有年畏人清議,陽為娶妾,私禁冷室,不令丈夫見面擬坐以田地荒蕪律杖七十,徒一年半婦見夫妾生子將家業施捨僧尼,搬運母家,併與出嫁女,狼藉無度擬坐以盜賣田宅律杖八十,徒二年婦聞親戚朋友娶妾即行毒罵,併自咒以及丈夫擬坐以把持行市律杖八十,徒二年婦無子恐夫買妾,非立己姪,即報螟蛉擬坐以斬人宗祀律杖一百,刺配甯古塔,絕產沒官,父母兄弟不行解勸,俱發旗下為奴婦歸甯父母,或詣廟燒香,必將丈夫愛妾,挈之同往擬坐以拐帶人口律杖七十,徒一年半與夫議明,或三六九,或二八日,分潤於妾至期齟齬,不令夫往擬坐以收支留難律笞五十,再犯者加一等,如是三次者,杖六十,徒一年以塞娶妾之念故令陋婢強夫衽席擬坐以良賤為婚律主婚者杖七十,徒一年半恐丈夫有成人之思使婢年已長大,不令蓄髮擬坐以嫁娶失時律杖七十,徒一年半禮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离婚协议范本
- 2025年房屋抵押贷款与房地产评估服务合同样本
- 2025版外聘讲师企业执行力提升合作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品牌形象广告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版三轮车车身涂装环保材料供应合同
- 2025版燃料油期货交易合同范本及风险控制细则
- 2025版新能源产业入股合同范本
- 2025版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范本
-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全新科技项目居间合作协议
- 精英人才管理办法
- 2023年经济法基础第四章税法概述及货物和劳务税法律制度课件讲义
- 蚊虫消杀培训课件
- 智能建筑中机器人的应用与装配式施工技术
- 支架术后护理常规课件
- 贝尔面瘫个案护理
-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非外科强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2
- 教师培训Ai课件
- 妇产科子宫脱垂护理查房
- 肿瘤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 专题:根据首字母填空 六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考点培优专项鲁教版(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