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皖西学院2011-2012年 第26页 目录关键词3第一章 引言5第二章 系统模块设计52.1 框图设计52.2 +5V电源电路设计62.3 单片机AT89S52功能介绍62.3.1 AT89S52主要功能列举如下72.3.2 AT89S52各引脚功能介绍72.3.3 AT89S52结构框图92.4 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102.5 单片机晶振电路设计112.6 红外发射和接收电路的设计122.6.1 红外通信原理122.6.2 红外发射接收电路图132.7 7SEG-MPX4-CC与单片机接口电路142.8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16第三章 硬件设计173.1 电路原理图173.2 原件清单18第四章 软件设计194.1 程序流程图194.2 程序清单204.3系统Proteus仿真图234.3.1 显示初始页面234.3.2 一分钟脉搏跳动显示23结论24致谢25参考文献25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脉搏测量器设计 摘要:脉搏指动脉的搏动。正常成年人的脉搏大概在60100次每分,而老年人的脉搏偏低,女性和儿童的脉搏则偏高。正常人脉律规则,有窦性心律不齐者的脉律可随呼吸改变。吸气时增快;呼气时减慢。心脏搏动所引起的压力变化使主动脉管壁发生振动,沿着动脉管壁向外周传递,即成脉搏。通常所称的脉搏系指在手腕桡侧扪到的脉搏。脉搏反映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通过检查脉搏的速率、节律、紧张度、强弱、波形和动脉壁的情况,可以判断病变部位及相对应的病征。所以人们在心慌或发烧时,总要数一数自己的脉搏,而在家庭急救中,准确测量脉搏对普通人来说常常不易做到。本课题中基于单片机AT89S52设计的脉搏测量器性能可靠、测量准确、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关键词:AT89S52、单片机、脉搏测量器Abstract:Pulse finger artery pulse. Normal adult pulse in about 60- 100 times per minute, while the elderly pulse is low, women and children of the pulse is high. Normal human rule, a sinus arrhythmia of the pulse rate with changes in respiration. Inhale exhale down faster. Cardiac pulsation pressure caused by changes in the aortic wall to vibrate, along the arterial wall periphery transmission, namely into pulse.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pulse refers to the radial side of the children of Ammon to pulse. Pulse reflect the blood circulatory system function state. By checking the pulse rate, rhythm, stress, strength, waveform and arterial wall, can determine the site of les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symptoms. So people are nervous or have a fever, always count your pulse, and in a family emergency,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pulse for ordinary people often not easy to do.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T89S52 MCU design of pulse measurement device has reliable performance, accurate measurement, simple operation, has a certain practicality.Key words: SCM, AT89S52, pulse measurement device 第一章 引言 在我国传统中医学的诊断中,“望、闻、问、切”是最基本的四个方面。而在其中,切,也就是脉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脉诊,医生可以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进而对症下药。 而现今,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脉搏数,方法是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根据脉搏的跳动进行计数。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心跳的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即使这样做还是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本设计是一种用AT89S52单片机制作的脉搏测量仪,只要人把手指放在传感器内2秒钟就可以精确测量出每分钟脉搏数,测量结果用三位数字显示。第二章 系统模块设计2.1 框图设计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脉搏测量器由电源模块、复位电路、晶振电路、AT89S52单片机、脉搏感应电路、脉搏处理电路、脉搏次数显示电路以及脉搏显示发光二极管等组成。系统设计框图如下所示。电源电路脉搏感应电路S2单片机复位电路信号处理电路脉搏显示电路晶振电路脉搏跳动电路 图2.1 基于AT89S52单片机脉搏测量器系统框图 2.2 +5V电源电路设计我们利用7805稳压器设计+5V电源电路。7805是我们最常用到的稳压芯片了,它的使用方便,用很简单的电路即可以输入一个直流稳压电源,它的输出电压为5V。它有很多的系列如ka7805,ads7805,cw7805等,性能有微小的差别,最常用是lm7805,下图为其结构见图: 图2.2 7805引脚图图中1接整流器输出的+电压,2为公共地(也就是负极),3就是我们需要的正5V输出电压了 220V交流电源供电: 图2.3 +5V电源设计图其中,C1、C2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容,RL为负载电阻。 2.3 单片机AT89S52功能介绍 单片机AT89S52为 ATMEL 所生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alsh存储器。2.3.1 AT89S52主要功能列举如下1、内部程序存储器(ROM)为 8KB2、内部数据存储器(RAM)为 256字节3、全双工UART串行通道4、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5、32 个可编程I/O 口线6、8 个中断向量源7、三个 16 位定时器/计数器8、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9、晶片内部具时钟振荡器(传统最高工作频率可至 12MHz)2.3.2 AT89S52各引脚功能介绍 图2.4 AT89S52引脚图 VCC:AT89S52电源正端输入,接+5V。 VSS:电源地端。 XTAL1:单片机芯片系统时钟的反相放大器输入端。 XTAL2:单片机芯片系统时钟的反相放大器输出端。 RESET:单片机AT89S52的重置引脚,复位输入,高电平有效。 EA/Vpp:当EA保持低电平时,使用外部程序存储器。当EA保持高电平时,则使用内部程序存储器。 ALE/PROG: 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用来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 PSEN: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 PORT0(P0.0P0.7):端口0是一个8位宽的开路汲极(Open Drain)双向输出入端口,共有8个位,P0.0表示位0,P0.1表示位1,依此类推。 PORT1(P1.0P1.7):端口1是具有内部提升电路的双向I/O端口,其输出缓冲器可以推动4个LS TTL负载,同样地若将端口1的输出设为高电平,便是由此端口来输入数据。 PORT2(P2.0P2.7):端口2也是具有内部提升电路的双向I/O端口,每一个引脚可以推动4个LS的TTL负载,若将端口2的输出设为高电平时,此端口便能当成输入端口来使用。 PORT3(P3.0P3.7): 端口3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 其各个管脚功能分配如下:P3.0:RXD(串行通信输入口);P3.1:TXD(串行通信输出口);P3.2:INT0(外部中断0输入);P3.3:INT1(外部中断1输入);P3.4:T0(计时器0外部输入);P3.5:T1(计时器1外部输入);P3.6:WR(外部数据存储器的输入信号);P3.7:RD(外部数据存储器的读取信号); RST: 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2.3.3 AT89S52结构框图 图2.5 AT89S52结构框图2.4 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在单片机系统中,系统上电启动的时候复位一次,当按键按下的时候系统再次复位,如果释放后再按下,系统还会复位。所以可以通过按键的断开和闭合在运行的系统中控制其复位。时钟电路工作后,在REST管脚上加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芯片内部开始进行初始复位。下图为复位电路图: 图2.6 复位电路 2.5 单片机晶振电路设计单片机系统里都有晶振,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作用非常大,全程叫晶体振荡器,他结合单片机内部电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频率,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么单片机运行速度就越快,单片接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在数字电路中,晶振的作用是为一个时序控制提供一个标准时刻。数字电路是根据具体电路来设计的,其能在某个时刻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假如没有一个标准时刻来控制时序的话,那么整个数字电路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刻该做什么,也就处于瘫痪状态。在本单片机系统中,晶振的作用便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来保证系统各个部分保持同步。下图为晶振电路图: 图2.7 晶振电路图2.6 红外发射和接收电路的设计2.6.1 红外通信原理红外通信技术是一种无线连接技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硬件和软件平台所支持。红外通信技术是通过数据电脉冲和红外光脉冲之间的相互转换来实现数据收发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取代点对点的线缆连接。简而言之,红外通信的实质也就是对二进制的数字信号进行调制与解调,从而达到对数字信号的传输。其基本原理图如下所示:红外发射电路单片机 输出调制发送单片机 红外接收电路 解码接收解调 图2.8 红外发射接收原理图2.6.2 红外发射接收电路图 红外发射电路主要是接收单片机输出的调制信号,并将其发送到红外接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主要由发光二极管组成,常用的发光二极管发射的波长在940nm左右,其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图2.9 红外发射电路 红外接收电路主要是接收红外发射电路发射的调制信号,并将调制信号发送到单片机进行解调。接收电路主要由光敏二极管组成,工作时需要给光敏二极管加反向偏转电压,保证其获得较高的灵敏度正常工作。 图2.10 红外接收电路2.7 7SEG-MPX4-CC与单片机接口电路 7SEG-MPX4-CC 四个共阴二极管显示器 1234 是阴公共端,其管脚图如下所示: 图2.11 7SEG-MPX4-CC管脚图 这种类型的显示器,在它的内部中,除各个公共端外,是把各个显示器的同名端并联起来的。比如说,四位一体的LED显示器,是每个脚的同名端并接,所以仍是有8个引脚,再加上4个公共端,就是有12个引脚,同理,八位一体显示器就是8个同名引脚加8个公共端,就是16个引脚。若想数码管正常显示,需要通过驱动电路来驱动数码管的各个段码,从而正常显示出需要的数据。数码管有两种不同的驱动方式,分别为静态驱动和动态驱动。静态驱动也称直流驱动,其优点是编程简单,显示亮度高。动态驱动是指通过分时轮流控制各个数码管轮流显示。 其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图如下: 图2.12 7SEG-MPX4-CC与单片机接口电路图2.8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 发光二极管通常称为LED,是一种容易装配到电子电路中的微型灯泡,但它们并不是普通的白炽灯,它们没有灯丝,也不会发烫。它们之所以能够发光,是由于半导体材料内部电子运动造成。发光二极管的核心是PN结,因此它同样具有一般PN结的特性,包括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击穿和发光特性。 目前,发光二极管用途广泛,能完成数十种不同的工作,而且,在各种设备中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本设计中主要用到了它的发光特性,其原理是:在正向电压下电子由N区流入P区,空穴由P区流入N区。导致进入对方去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而发光。原理如图: 图2.13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图 第三章 硬件设计3.1 电路原理图工作原理:电源电路为单片机以及其他模块提供标准5V电源;复位电路模块为单片机系统提供复位功能;晶振模块为单片机提供时钟标准,使系统各部分能协调工作;单片机作为主制约器,根据输入信号对系统进行相应的制约;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用来检测脉搏信号;信号变换模块用来把红外接收头接收的脉搏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以便单片机进行处理;显示模块用来显示具体的脉搏测量结果,它会记录脉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发光二极管可以通过发光的形式显示脉搏的跳动。综合上述分析,设计出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脉搏测量器,其原理图如下: 图3.1 脉搏测量器设计图传感器由脉冲发生器组成,测量原理如下:将手指放在脉冲发生器之间,血管中血液的流量随着心脏的跳动变化,由于人体脉搏跳动并且用脉冲发生器接受静脉血管强度变化,此变化和心跳的节拍相对应,因此脉冲电流也跟着心跳的节拍改变,使得脉冲发生器输出与心跳节拍相对应的脉冲信号。3.2 原件清单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脉搏测量器的清单如下表所示: 表3.1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脉搏测量器设计原件清单表 原件名称型号数量(个)用途单片机AT89S521控制核心晶振12MHz1晶振电路电容30pF2按键1复位电路电解电容10uF/10V1电阻10K1电源+5V/0.5A1电源电路红外发射头PH3031脉搏信号检测电路红外接收头PH3021电阻1001电阻22K1电阻5001脉搏显示发光二极管1集成块CD40691脉搏信号放大和滤波电路电容1uF1电解电容100uF/10V1电解电容22uF/10V1电解电容47uF/10V1电解电容47K1脉搏计数显示电路电阻10K2电阻1M1电阻22K1电阻470K1电阻100K1电阻5008数码管共阳极3位集成块74LS041集成块74LS2451 第四章 软件设计4.1 程序流程图基于AT89S52单片机脉搏测量器的程序流程图如下。其中初始化包含了对定时器的选用、优先级的设定和初始值的设置。系统主程序控制单片机系统按预定的操作方式运行, 它是单片机系统程序的框架。系统上电后,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程序主要完成对单片机内专用寄存器、定时器工作方式及各端口的工作状态的设定。系统初始化之后, 进行对脉搏信号的检测,判断是否有脉搏信号,如果有,则将脉搏计数器加1,如果没有则返回重新判断。具体流程图如下所示: 开始初始化有脉搏?否是脉搏计数加1 图4.1 基于AT89S52单片机脉搏测量器的设计程序流程图4.2 程序清单 该程序用汇编语言编写,主要有四个模块组成,分别为主程序模块、外部中断服务程序模块、定时器T0中断服务程序模块、延时子程序模块等。主程序模块主要完成程序的初始化。外部中断服务程序模块由信号判断、计算、合理近似、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定时中断服务程序模块由计时、计数、无效测试信号判断等部分组成。程序中用变量n对脉搏脉冲信号个数计数。程序源代码如下:#include unsigned char i,j,t,m,YSHSHJIAN,YSHHVHONG3;unsigned int n,MBO;unsigned char codeWXUAN3=0xf7,0xef,0xdf; unsigned char codeXSHB10=0x81,0xcf,0x92,0x86,0xcc,0xa4,0xa0,0x8f,0x80,0x84 sbit SHRU=P30;void YSHI(YSHSHJIAN);main() TMOD=0x01;TH0=0xec;TL0=0x78;IE=0X83;IT0=1; TR0=1; for(; ) if(SHRU=0)YSHI(200);SHRU=1;external0() interrupt 0SHRU=0; if(n=0)MBO=0;elseMBO=12000/n; YSHHVHONG2=MBO%10; MBO=MBO/10;YSHHVHONG1=MBO%10;YSHHVHONG0=MBO/10; n=0;Timer0() interrupt 1TH0=0xec;TL0=0x78;t=WXUANj; P3=P3|0x38;P3=P3&t; t=YSHHVHONGj; t=YSHHVHONGt; P1=t; j+; if(j=3)j=0;n+;if(n=2000) n=0;void YSHI(YSHSHJIAN)for(;YSHSHJIAN0;YSHSHJIAN-)for(i=0;i250;i+); 4.3系统Proteus仿真图4.3.1 显示初始页面 图4.2 电路图仿真初始状态4.3.2 一分钟脉搏跳动显示 图4.2 一分钟后脉搏跳动显示结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是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脉搏测量器。我是通过将手指放在脉冲发生器之间,血管中血液的流量随着心脏的跳动变化,由于人体脉搏跳动并且用脉冲发生器接受静脉血管强度变化,此变化和心跳的节拍相对应,因此脉冲电流也跟着心跳的节拍改变,使得脉冲发生器输出与心跳节拍相对应的脉冲信号,然后通过计算一分钟内所产生的脉冲信号来测量脉搏。 在设计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开始的时候我用的是Multisim仿真软件,但是仿真过程中我发现里面没有AT89S52单片机,经过上网了解才知道Multisim不是针对单片机的仿真软件,里面只有有限的几个单片机。所以我不得不重新选择仿真软件。最后决定选择了针对单片机的仿真软件Proteus,但是安装过后不能用,让我郁闷不已,我通过百度知道是我安装步骤错了,最后在学习了安装步骤过后才安装成功。这次测量课程设计所需要的知识有很多在书本上是找不到的,而且这些知道并不是像以前一样由老师系统的详细的教授。所以,我花费了大量时间查阅资料。虽然在网上找东西相对方便一点,但信息量更大也更为嘈杂,所以更要花很多时间整理。当然,还遇到了其它问题,但经过胡老师的帮助和自己查找资料,已经全部解决。虽然这次毕业设计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在克服困难的同时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上课时学到的东西还不算是我们真正的东西,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握。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和巩固,同时让自己的独立设计能力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验和提升。在设计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积累了宝贵的设计经验,设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能承担一些基本的设计工作;同时,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也发现自己还存在不少的知识缺陷,必须时刻保持的心态,不断地努力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致谢 在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胡永刚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提供了相关资料,对我的毕设计作品给予了指导和支持。在我在外实习期间,仍坚持不断每周给我打电话,督促我早日完成毕业设计。真因为胡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使我此次毕业设计能够顺利如期圆满的完成。在此,向胡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要感谢学院领导们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和支持。大学四年转眼已过,但是这四年大学生活永远是我一生中美好的回忆,也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大学期间,我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并且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以后在社会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永远都会感激我的母校“皖西学院”和陪伴我成长的老师们。最后,再次感谢学院给了我们这次机会,以及机械与电子工程系的各位老师和许多的朋友、同学在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让我坚持到了最后,谢谢你们!参考文献1. 王保华: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2.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3. 朱国富,廖明涛,王博亮.袖珍式脉搏波测量仪.电子技术应用.1998年.第 1 期 4. 刘云丽,徐可欣等.微功耗光电式脉搏测量仪.电子测量技术.2005年.第二期 5. 程咏梅,夏雅琴,尚岚.人体脉搏波信号检测系统.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第 25 卷 6. 马忠梅:单片机的C语音应用程序设计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年7. 张毅坤.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年9月.第 1 版 8任为民.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 1 版 9. 朱月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4年2月 10. 李世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三版 11. 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3版.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512. 谢维成杨加国.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3. 陈燕春,单片机红外遥控密码锁.J.电子制作,2004,12(2730)14. 成亚男.电子医疗远程检测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D.山东:山东大学,200915. 王丽英.基于光电技术的脉搏测量方法D.辽宁: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0616. 顾福敏.医学数据移动采集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复旦大学,2008 附件目 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 (2013年11月修订)1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和打印要求17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封面及表格27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职责47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人员职责50大学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选的有关规定51大学关于本科生到校外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关规定5643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二一三年十一月修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我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对全校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是各学院开展毕业论文管理和学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一、指导思想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学术论文性质,是学生科研能力与学识水平的体现。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设计),在内容上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所规定的“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水平要求,在形式上应当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格式。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写作中,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实现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二、组织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采取学院具体负责,教务处宏观指导的体制,实行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和各学院共同管理和组织实施的校、院二级管理。1. 教务处负责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对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遴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天津市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2. 学院根据教育部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意见和学校的总体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制定相应的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要求,并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3. 学院应当成立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学院领导任组长,负责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在领导小组下指定专人负责,按照管理人员职责要求,为学生协调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和答辩时间,安排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学习和课程。4. 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研究阶段,学校和学院应当为学生提供查阅资料和进行实验的条件。三、时间要求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2周。在第七学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动员、选题、导师确定、文献查阅等工作。在第八学期集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验(调研)、撰写、答辩等环节。四、过程要求毕业论文(设计)一般要经过选题、调研与收集资料、实验、编写论文提纲、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定稿等若干阶段。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素养,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始之前,各学院应当召开由毕业班学生和指导教师参加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布置会,具体说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注意事项、要求和评分规定,并举办关于科学道德、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学术引用规范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指导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分阶段、逐层次地培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求1. 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所学专业进行选题。不得跨专业选题,但鼓励学生选择以本专业为主的交叉学科课题。2. 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3. 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4. 鼓励各学院采取开题报告形式审核、确定全体学生的选题。各专业必须选拔5-10名学生面向整个专业学生举行示范性开题报告。学生可选择指导教师提供的题目,也可自选题目。题目确定后,应填写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审核表,并须经导师和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在论文写作和进行设计过程中需对题目进行修改的,应填写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变更表,并须经导师和学院主管领导批准。5. 学生选题原则上要求一人一题。若二人(或二人以上)合作课题,毕业论文(设计)必须分开撰写,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要重点阐述本人独立完成的部分,并明确说明本人在课题研究中所完成的内容对整个课题的贡献。攻读双学位的学生应根据所修专业撰写两篇不同的毕业论文(设计),不得一文两用。(二)资料收集与科学实验占有丰富详实的资料和数据是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的基础。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和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应广泛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科学实验,了解理论界对自己拟研究问题的研究状况,避免低水平重复性工作,防止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收集资料和进行科学实验过程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各种收集资料和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书目和实验条件。(三)编写提纲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各学院应根据本专业特点安排编写提纲和撰写论文的时间。学生应主动找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每周至少一次,总次数不少于10次。学生如不能按照时间规定完成编写提纲和撰写论文各环节,而直接提交论文(设计),不能参加论文(设计)答辩,不能获得相应学分。(四)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与检查指导教师应按学校要求对学生进行定期指导,同时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进度、质量、出勤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实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五、质量要求1. 题目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且简明、易读,字数一般应在20字以内。英文题目要与中文题目相对应,词汇、语法使用准确。2. 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方法、结论、主要成果和特色,字数一般应在200至300字之间。中文摘要语言力求精练,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词汇和语法必须使用正确。3. 关键词关键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论文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论文的关键词应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为35个。4. 正文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应有前言和文献综述,前言说明论文(设计)的工作目的(背景),并引出课题;文献综述要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评述,并介绍毕业论文(设计)中的研究工作设想、方法等内容。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和学生工作量,文科类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字数一般不应少于10000字。对于外语类毕业论文原则上要用所学的第一外语撰写,毕业论文的篇幅不得低于5000个外文单词。理科类毕业论文(设计)应根据学科特点做出具体要求,其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字数一般不应少于8000字(包括图表在内,附录除外)。对于个别基础学科纯理论研究型专业,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应少于6000字。工科类毕业论文(设计)字数一般不少于12000字。论文要求内容充实,主题明确,层次清晰,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有一定的创新性,文字准确流畅。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涉及的实验数据和计算内容要求准确,引用他人观点、实验数据、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注明出处。与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相关的科研、调研、设计、开发等工作是同研究生或其他本科生合作完成的,需写明分工。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指作者论文创作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视论文写作实际需要而定,原则上要求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全部在正文中被引用。鼓励学生引用近五年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六、格式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要符合学校的统一要求(详见附件1),不按要求排版、打印的不能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不能参加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七、答辩及评分要求 (一)答辩要求1.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应安排在第八学期14-16教学周进行,各学院不得提前进行答辩工作,以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各学院需提前一周将答辩时间安排提交教务处。2. 学院成立由3至5名教师组成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其中设主席1名(本人指导的学生答辩时,不得担任主席),秘书1名(不得由学生担任)。3. 答辩时,答辩委员会主席应要求参加答辩的学生准备发言提纲,先由学生对其工作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回答委员会提出的问题,答辩时间一般为15至20分钟。答辩秘书负责如实记录答辩委员会提问和学生作答的具体内容。4. 答辩后,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从研究(设计)内容、工作量、论文(设计)质量和答辩情况等方面做出评价并评定成绩,填写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打分表。5. 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按照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执行。(二)评分要求1. 指导教师应根据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逐项打分,并给出毕业论文(设计)总分,同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及打分表,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工作量、工作态度、完成质量、创新性、应用性、存在的不足等情况做出综合评价。2.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论文内容及答辩情况,参考指导教师对论文(设计)的打分及评价意见,并根据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给出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同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打分表。3. 答辩委员会变更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时,应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打分表的备注栏中详细说明变更理由,并由该委员会全体委员签字。4.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应呈正态分布,90分及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其中被评为优的论文(设计)篇数不得超过毕业论文(设计)总篇数的30%。5. 毕业论文(设计)应独立完成。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以0分计,并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予以相应处分。八、“查重”要求1. 各学院应在5月初,按教务处规定比例抽取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查重”检测;有条件的学院可申请全面“查重”检测;答辩委员会成员在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期间,可将有疑义的毕业论文(设计)提交学院教学办公室进行“查重”检测;学院需对推荐参加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审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查重”检测。2. 文字复制比(包括引用文献和本人文献部分)达到20%及以上的,“查重”结果首先交由指导教师复核认定,有异议的需填写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查重”结果认定表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查重”结果和指导教师复核认定材料交学院学术委员会进行最终认定。经认定:(1) 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取消答辩资格,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以0分计;(2) 存在中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责成指导教师督促学生在不少于6周的时间内进行整改,整改后需进行第二次“查重”检测;(3) 存在轻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责成指导教师督促学生整改,于答辩前进行第二次“查重”检测;(4) 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直接参加答辩。第二次“查重”的文字复制比低于20%的,可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第二次“查重”的文字复制比仍达到20%及以上的,则取消答辩资格,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以0分计。毕业论文(设计)“查重”的最终认定结果,将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凡经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毕业论文(设计),通过答辩后,成绩应在80分以下。3. 各学院需根据教务处规定,结合本院学科特点,制定“查重”工作实施方案、认定本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标准和相应的处理办法,经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签字、盖章,报教务处备案。4. 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结果的简明报告单以及对检测结果的认定材料原件作为学生成绩档案材料由学院教学办公室集中保存。学院需于5月18日前向教务处提交首次“查重”检测工作的相关材料,包括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查重”结果认定表及相关认定材料的复印件;于6月底前向教务处提交后期按教务处要求进行“查重”工作的相关材料,主要包括答辩委员会提交和申报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等需要进行的“查重”检测以及二次“查重”检测的检测结果及认定材料的复印件。5. 学院在4月底之前向教务处提交拟参加论文(设计)答辩的学生人数(含双学位),教务处为各院分配抽查所需的“查重”软件使用账号。学院因二次“查重”、答辩委员会提交“查重”检测或对候选校级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查重”检测等,向教务处申请“查重”软件使用账号,需填写论文“查重”检测系统账号申请表。其中,二次“查重”申请账号需附第一次“查重”的简明报告单。九、评估检查(一)学院自查1. 学院聘请3-5名教师成立检查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工作认真负责,有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丰富经验。2. 学院对本单位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面自查并督促教师和学生完成整改工作。(二)学校抽查和评价在学院自查的基础上,学校组织校内专家对全校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样检查。同时,结合学校督查组对全校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进行检查和采用“查重”检测系统对全校毕业论文进行抽查的结果,评选出该年毕业论文(设计)优秀管理单位。十、其他(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审批表应按本规定要求审查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详细填写审批表的各项内容并签字盖章。选题理由应不少于200字,指导教师意见应不少于100字。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经指导教师签字认可和学院领导签字批准后确定。在论文写作和进行设计过程中,如需调整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填写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变更表,并须经导师和学院主管领导批准。(二)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中期检查是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指导教师应按学校制定的指导教师职责,每周对学生进行一次指导,指导次数应不少于10次,每次指导时间不少于2课时。指导教师应根据指导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中期检查表,不得事后补填。指导教师意见应包括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完成情况、存在问题、改进意见等,意见字数应不少于100字。(三)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及打分表指导教师评语应不少于200字,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工作量、工作态度、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创新性、应用性、文本规范、存在的不足和综合评价等,并根据评分标准给出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允许没有分项成绩而直接给出最后成绩。(四)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打分表“答辩记录”主要包括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回答的内容等,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填写,应不少于150字。答辩记录表中“答辩委员会评价及表决意见”应不少于200字,主要包括研究或设计内容、工作量、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答辩情况、表决结果等。以上表格可从教务处网站“公共服务”中“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栏目下载。(五)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各学院应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书面总结材料于6月底前交教务处。总结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概况;2. 改革措施及成效;3.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手段和方法;4. 培养学生学术规范和诚信意识、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方面的措施;5. 毕业论文(设计)在巩固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等方面的效果;6. 取得的成果和形成的特色;7. 本届毕业论文(设计)反映出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建议;(六)毕业论文(设计)及统计数据各学院应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将毕业论文(设计)电子文档及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情况分析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信息统计表的纸质文件和电子版在6月底前报送教务处。(七)毕业论文(设计)档案管理所有毕业论文(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杭州拱墅区东新街道办事处编外工作人员招聘4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数据信息安全承诺书3篇
- 202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枣庄医院公开招聘备案制工作人员(5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园山街道招聘聘员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团队绩效评估及激励方案设计模板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春季国家电投广东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湖南常德市安乡县教育局选调5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招聘1名劳动合同制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先天性膈疝超声诊断与评估
- 工程竣工移交单(移交甲方、物业)
- 大学春耕活动方案
- 电力设施维护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课件
- T/CHES 115-2023水库淤积及其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 2025年河北省公需课《双碳目标下绿色能源转型趋势》答案
- 联通运营合作协议合同
- 8.1 走进人工智能 课件 2024-2025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与沉积模式分析
- 数字化赋能设计企业转型升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