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抢答器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基于plc抢答器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基于plc抢答器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基于plc抢答器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基于plc抢答器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 设 计 论 文课题名称: 基于PLC智能抢答器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11月 1 日摘 要PLC的应用领域已经拓宽到了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智能抢答器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竞赛和抢答场合。由于PLC系统的抢答器相对稳定,所以设想可以利用PLC进行抢答器的设计。 开始抢答前,主持人首先通过复位按钮实现电路复位,在提问之后,打开选择开关启动定时器。在抢答限时内,当某一组抢先按下抢答按钮后,对应的辅助继电器接通,同时切断其它抢答回路,实现互锁。抢答成功后,辅助继电器接通,启动音效电路和某分台指示灯,驱动外部数码显示器显示抢答成功组号。抢答成功后,同时启动定时器,当定时器计时结束,启动音效电路和指示灯提示回答时间到。如果在限时内无人抢答,则启动音效电路和总台指示灯。关键词 抢答器;可编程控制器; ABSTRACT PLC application field has been broaden from various fields, in daily life, intelligent vies to answer first devic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competitions and vies to answer first occasion. Due to the PLC system responder relative stability, so imagine can use PLC for the design of the responder. Before start vies to answer first, the first through the reset button realize circuit reset, the questions later, open the selector switch start timer. In vies to answer first time, when a group of preemptive press vies to answer first button, the corresponding auxiliary relay on, at the same time cut off other vies to answer first circuit, realize interlock. Vies to answer first after the success of the auxiliary relay on, start sound circuit and some points table lamp, drive external digital display shows vies to answer first successful group number. After the success of the vies to answer first, and the launch of the timer, when the timer timing over, start sound circuit and light hint time to answer. If the time no contest, will enable audio circuit and desk lamp.Key word: responder;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目录1 绪论1 1.1 PLC的认识11.2 PLC的应用和特点12 设计目的及要求32.1 设计目的32.2 基本要求33 硬件电路设计43.1 PLC工作原理43.2 PLC机型选择步骤与原则63.3 PLC的容量包括IO点数和用户存储容量两个方面83.4 控制要求分析83.5 抢答电路分析83.6 程序流程图104 软件设计114.1 I/O分配表114.2根据控制要求进行梯形图设计125 仿真与调试225.1 仿真软件GX Developer8.0概要及特点225.2 系统的仿真225.3 工作过程分析23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4参考文献251 绪论1.1 PLC的认识PLC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是带有存储器,可以编制程序的控制器。PLC即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它能够存储和执行指令,进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等操作,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和生产过程。在电视上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智力抢答的节目,如果要是让抢答者用举手等方法,主持人很容易误判,会造成抢答的不公平,比赛中为了准确、公正、直观的判力竞赛的电路装置,该装置由主体电路与扩展电路组成。优先编码电路、锁存器、译码电路将参赛组的输入信号在显示器上输出;用控制电路和主断出第一个抢答者,所设计的抢答器通常由数码显示、灯光、音响等多种手段指示第一抢答者。为了使这种不公平不发生,只能靠电子产品的高准确性来保障抢答的公平性。八路数字抢答器是一个可供八个参赛组进行智持人开关启动报警电路,以上两部分组成主体电路。通过定时电路和译码电路将秒脉冲产生的信号在显示器上输出实现计时功能,构成扩展电路。通过这次设计,掌握PIC单片机的原理,了解简单多功能抢答器组成原理,初步掌握多功能抢答器的调整及测试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同时通过本课题设计与装配、调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建立单片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了解多功能抢答器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定时计数的各个单元电路。初步掌握多功能抢答器的调整及测试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PLC本身的模块化结构以及远程I/O模块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PLC易于实现多级控制(分布控制、分散控制),通过不同级别的网络将PLC与PLC、PLC与远程I/O模块、PLC与人机界面以及PLC与PC机连接起来,形成管控一体化的网络结构。1.2 PLC的应用和特点PLC出现后就受到普遍的重视,其应用发展也十分的迅速,原因在于现有的各种控制方式相比,它有一系列受用户欢迎的特点,主要是: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在恶劣的 工业环境下工业生产对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提出很高的要求。PC是专为工业控制而设计,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PC控制系统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一般能达到45万h,远远超过传统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尚无任何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能达到和超过PC。保证PC工作的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主要措施是:(1) 采用循环扫描、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工作方式。(2) 硬件设计采用模块式结构并采取屏蔽、滤波、隔离、联锁等一系列抗干扰技术,同时增加输出联锁、环境检测与故障诊断等提高可靠性电路。(3) 软件设计中设置实时监控、自诊断、信息保护与恢复等程序与硬件电路配合实现各种故障的诊断、处理、报警显示及保护功能.因此PC优于微机控制的首要特点是它能适应恶劣的工业环境。2.编程简单、易于掌握这是PC优于微机的另一个特点。梯形图编程方式是PC最常用的编程语言。它与继电器控制原理图类似,具有直观、清晰、修改方便、易掌握等优点。3组合灵活使用方便 由于它采用标准化得到通用模块结构,能灵活方便地组合成各种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控制系统。4功能强,通用性好现代PC具备很强的信息处理功能和输出控制能力,它既可以对开关量进行控制又可以对模拟量进行控制。5开发周期短,功率高,维护方便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地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周期大大缩短,同时维护也变得容易起来。6体积小,重量轻,工耗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日益扩大,PC技术及其产品仍在继续发展,其结构不断改进,功能日益增强,性价比越来越高。22 设计目的及要求2.1 设计目的 抢答器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设备,在各种竞赛、抢答场合中,它能迅速、客观地分辨出最先获得发言权的选手。早期的抢答器只由几个三极管、可控硅、发光管等组成,能通过发光管的指示辩认出选手号码。现在大多数抢答器均使用单片机和数字集成电路,并增加了许多新功能,如选手号码显示、抢按前或抢按后的计时、选手得分显示等功能。从而使竞赛真正达到公正、公平、公开。2.2 基本要求1)抢答器同时供8名选手或8个代表队比赛,分别用8个按钮SB0 SB7表示。2)设置一个系统清除和抢答控制开关REST/START,该开关由主持人控制。3)抢答器具有锁存与显示功能。即选手按动按钮,锁存相应的编号,同时扬声器发出报警声响提示。选手抢答实行优先锁存,优先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除为止。4)抢答器具有定时抢答功能,且一次抢答的时间由主持人设定(如30秒)。当主持人启动开始键后,定时器进行减计时,同时扬声器发出短暂的声响,声响持续的时间0.5秒左右。5)参赛选手在设定的时间内进行抢答,抢答有效,定时器停止工作,并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除为止。6)如果定时时间已到,无人抢答,本次抢答无效,系统报警并禁止抢答23 硬件电路设计3.1 PLC工作原理PLC的扫描过程分为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处理、程序执行、程序输出几个阶段。全过程扫描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当PLC处于停状态时,只进行内部处理和通信操作服务等内容。在PLC处于运行状态时,从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程序执行、程序输出,一直循环扫描工作。 循环扫描过程如图3.1所示:内部处理通信操作输入处理程序执行输出处理停止 图3.1 循环扫描流程图Figure 3.1 Circulation scanning flow chart工作过程:主要分为内部处理、通信操作、输入处理、程序执行、输出处理几个阶段。(1)内部处理阶段:在此阶段,PLC检查CPU模块的硬件是否正常,复位监视定时器,以及完成一些其它内部工作。(2)通信服务阶段在此阶段,PLC与一些智能模块通信、响应编程器键入的命令,更新编程器的显示内容等,当PLC处于停状态时,只进行内容处理和通信操作等内容 1输入处理 输入处理也叫输入采样。在此阶段,顺序读入所有输入端子的通端状态,并将读入的信息存入内存中所对应的映象寄存器。在此输入映象寄存器被刷新。接着进入程序执行阶段。在程序执行时,输入映象寄存器与外界隔离,即使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其映象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发生变化,只有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才能被读入信息。 2程序执行 根据PLC梯形图程序扫描原则,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步序,逐句扫描,执行程序。遇到程序跳转指令,根据跳转条件是否满足来决定程序的跳转地址。从用户程序涉及到输入输出状态时,PLC从输入映象寄存器中读出上一阶段采入的对应输入端子状态,从输出映象寄存器读出对应映象寄存器,根据用户程序进行逻辑运算,存入有关器件寄存器中。对每个器件来说,器件映象寄存器中所寄存的内容,会随着程序执行过程而变化。 3输出处理 程序执行完毕后,将输出映象寄存器,即器件映象寄存器中的Y寄存器的状态,在输出处理阶段转存到输出锁存器,通过隔离电路,驱动功率放大电路,使输出端子向外界输出控制信号,驱动外部负载。 4.PLC的工作状态 PLC 有两种工作状态,即运行(RUN)状态与停止(STOP)状态。运行状态是执行应用程序的状态。停止状态一般用于程序的编制与修改。图2.7给出了运行和停止两种状态下PLC 不同的扫描过程。由图可知,在这两个不同的工作状态中,扫描过程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尽相同的。在运行状态,PLC 通过反复执行反映控制要求的用户程序来实现控制功能。为了使PLC 的输出及时地响应随时可能变化的输入信号,用户程序不是只执行一次,而是不断地重复执行,直至PLC 停机或切换到停止(STOP)工作模式。在内部处理阶段,PLC 检查CPU 模块内部的硬件是否正常,将监控定时器复位,以及完成一些其他内部工作。在通信服务阶段,PLC 与其他带微处理器的智能装置通信以更新编程器的显示内容。当PLC 处于停止模式时,只执行以上两种的操作。PLC 处于运行(RUN)模式时,还要完成另外三个阶段的操作。5.扫描周期和响应时间PLC 在运行状态时,执行一次扫描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其典型值为0.5ms100ms。扫描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CPU 执行指令的速度,执行每条指令占用的时间;程序中指令条数的多少。指令执行所需的时间与用户程序的长短、指令的种类和CPU 执行速度有很大关系,一般说来,一个扫描过程中,输入采样和输出刷新所占时间较少,执行指令的时间占了绝大部分。PLC的响应时间是指从PLC外部输入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刻起至由它控制的有关外部输出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刻之间的间隔,也叫做滞后时间(通常滞后时间为几十毫秒)。它由输入电路的时间常数、输出电路的时间常数、用户语句的安排和指令的使用、PLC 的循环扫描方式以及PLC 对I/O 的刷新方式等部分组成。这种现象称为I/O 延迟响应或滞后现象。由于PLC 的这种周期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决定了响应时间的长短与收到输入信号的时刻有关。响应时间可以分为最短响应时间和最长响应时间。(1)最短响应时间如果在一个扫描周期刚结束之前收到一个输入信号,在下一个扫描周期之前进入输入采样阶段,这个输入信号就被采样,使输入更新,这时响应时间最短。(2)最长响应时间如果收到一个输入信号经输入延迟后,刚好错过I/O 刷新的时间,在该扫描周期内这个输入信号无效,要到下一个扫描周期输入采样阶段才被读入,使输入更新,这时响应时间最长。由于PLC 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即对信息串行处理方式,必定导致输入、输出延迟响应,产生滞后现象。对于一般工业控制要求,这种滞后现象是允许的。但是对那些要求响应时间小于扫描周期的控制系统则不能满足,这时可以使用智能输I/O单元(如快速响应I/O模块)或专门的指令(如立即I/O指令),通过与扫描周期脱离的方式来解决。3.2 PLC机型选择步骤与原则 PLC机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功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最可靠、维护使用最方便以及性能价格比的最优化机型。在工艺过程比较固定、环境条件较好(维修量较小)的场合,建议选用整体式结构的PLC;其它情况则最好选用模块式结构的PLC。对于开关量控制以及以开关量控制为主、带少量模拟量控制的工程项目中,一般其控制速度无须考虑,因此,选用带A/D转换、D/A转换、加减运算、数据传送功能的低档机就能满足要求。 而在控制比较复杂,控制功能要求比较高的工程项目中(如要实现PID运算、闭环控制、通信联网等),可视控制规模及复杂程度来选用中档或高档机。其中高档机主要用于大规模过程控制、全PLC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及整个工厂的自动化等。(一) 合理的结构型式PLC主要有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结构型式。整体式PLC的每一个IO点的平均价格比模块式的便宜,且体积相对较小,一般用于系统工艺过程较为固定的小型控制系统中;而模块式PLC的功能扩展灵活方便,在IO点数、输入点数与输出点数的比例、IO模块的种类等方面选择余地大,且维修方便,一般于较复杂的控制系统。(二) 安装方式的选择PLC系统的安装方式分为集中式、远程IO式以及多台PLC联网的分布式。集中式不需要设置驱动远程IO硬件,系统反应快、成本低;远程IO式适用于大型系统,系统的装置分布范围很广,远程IO可以分散安装在现场装置附近,连线短,但需要增设驱动器和远程IO电源;多台PLC联网的分布式适用于多台设备分别独立控制,又要相互联系的场合,可以选用小型PLC,但必须要附加通讯模块。(三)相应的功能要求一般小型(低档)PLC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对于只需要开关量控制的设备都可满足。对于以开关量控制为主,带少量模拟量控制的系统,可选用能带AD和DA转换单元,具有加减算术运算、数据传送功能的增强型低档PLC。对于控制较复杂,要求实现PID运算、闭环控制、通信联网等功能,可视控制规模大小及复杂程度,选用中档或高档PLC。但是中、高档PLC价格较贵,一般用于大规模过程控制和集散控制系统等场合。(四)响应速度要求PLC是为工业自动化设计的通用控制器,不同档次PLC的响应速度一般都能满足其应用范围内的需要。如果要跨范围使用PLC,或者某些功能或信号有特殊的速度要求时,则应该慎重考虑PLC的响应速度,可选用具有高速IO处理功能的PLC,或选用具有快速响应模块和中断输入模块的PLC等。(五)系统可靠性的要求对于一般系统PLC的可靠性均能满足。对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应考虑是否采用冗余系统或热备用系统。3.3 PLC的容量包括IO点数和用户存储容量两个方面(一)IO点数的选择PLC平均的IO点的价格还比较高,因此应该合理选用PLC的IO点的数量,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争使用的IO点最少,但必须留有一定的裕量。通常IO点数是根据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信号的实际需要,再加上1015的裕量来确定。(二) 存储容量的选择用户程序所需的存储容量大小不仅与PLC系统的功能有关,而且还与功能实现的方法、程序编写水平有关。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和一个初学者,在完成同一复杂功能时,其程序量可能相差25之多,所以对于初学者应该在存储容量估算时多留裕量。PLC的IO点数的多少,在很大程序上反映了PLC系统的功能要求,因此可在IO点数确定的基础上,按下式估算存储容量后,再加2030的裕量。存储容量(字节)开关量IO点数10 模拟量IO通道数100另外,在存储容量选择的同时,注意对存储器的类型的选择。3.4 控制要求分析当主持人打开启动开关后,在设定时间T1 内,如果某组抢先按下抢答按钮,则驱动音效电路发出声响,并且在8段数码管显示器上显示出抢答成功的组号,此时电路实现互锁,其他组再按下抢答按钮为无效;在抢答成功后,定时器停止工作。显示器显示选手的编号和抢答的时间。主持人打开开关S,系统清零。3.5 抢答电路分析图3.2 系统结构框图Figure 3.2 system structure diagramHR2HR1SB SB1HL1P HL2SB2 SB3HL3 SB4HL4¥ HL5LSB5 HL6SB6 HL7&SB7 SB88HL8 HL9 HL15HL14HL13HL12HL11HL10C HL16 HL21HL20HL19HL18HL17 HL22 HL23 HL29HL28HL27HL26HL25HL24 图3.3 系统外部接线图Figure 3.3 system outside wiring diagram3.6 程序流程图104 软件设计4.1 I/O分配表输入SI1.0 主持人开关S1I0.0 1号选手按纽S2I0.1 2号选手按纽S3I0.2 3号选手按纽S4I0.3 4号选手按纽S5I0.4 5号选手按纽S6I0.5 6号选手按纽S7I0.6 7号选手按纽S8I0.7 8号选手按纽输出HRQ5.0 蜂鸣器HL1Q4.0 1号选手指示灯HL2Q4.1 2号选手指示灯HL3Q4.2 3号选手指示灯HL4Q4.3 4号选手指示灯HL5Q4.4 5号选手指示灯HL6Q4.5 6号选手指示灯HL7Q4.6 7号选手指示灯HL8Q4.7 8号选手指示灯HL9Q5.1选手编号数码显示HL10Q5.2 HL11Q5.3HL12Q5.4 HL13Q5.5 HL14Q5.6 HL15Q5.7 HL16Q6.0时间倒计时数码显示(十位)HL17Q6.1HL18Q6.2HL19Q6.3HL20Q6.4HL21Q6.5HL22Q6.6HL23Q7.0时间倒计时数码显示(个位)HL24Q7.1HL25Q7.2HL26Q7.3HL27Q7.4HL28Q7.5HL29Q7.64.2根据控制要求进行梯形图设计(一号选手抢答按钮)(二号选手抢答按钮)(三号选手抢答按钮)(四号选手抢答按钮)(五号选手抢答按钮)(六号选手抢答按钮)(七号选手抢答按钮)(八号选手抢答按钮)(主持人闭合抢答开关,即I1.0闭合,抢答开始。8组选手任一选手按其抢答按钮,将其输出自锁。当抢答结束或无人抢答时,主持人打开开关S,即I1.0打开,系统清零)(1号选手指示灯)(2号选手指示灯)(3号选手指示灯)(4号选手指示灯)(5号选手指示灯)(6号选手指示灯)(7号选手指示灯)(8号选手指示灯)(优先抢答的选手对应的指示灯亮。该段梯形图使用互锁。一旦有选手选中,其他选手抢答无效).(T1为特殊的定时器,其定时为30秒,输出16进制。8位选手一旦其中一位抢答成功,M1.0常闭触电断开,T1以BCD输出)(蜂鸣器)数码管1选手编号(选手编号显示数码管a段)(选手编号显示数码管b段)(选手编号显示数码管c段)(选手编号显示数码管d段)(选手编号显示数码管g段)(选手编号显示数码管f段)(选手编号显示数码管e段)数码管2计时器十位(数码管十位d段)(数码管十位a段)(数码管十位e段)(数码管十位b段)(数码管十位f段)(数码管十位c段)(数码管十位g段)(数码管十位g段)(数码管十位f段)数码管3计时器个位(数码管个位c段)(数码管个位b段)(数码管个位a段)(数码管个位g段)(数码管个位f段)(数码管个位e段)(数码管个位d段)215 仿真与调试5.1 仿真软件GX Developer8.0概要 GX Developer8.0编程软件是FX系统PLC专用的编程软件,其编程界面和帮助文档均已汉化,占用空间小,安装好后仅占用约90MB的空间,功能较强,在Windows98/2000/XP系统下均可运行。GX Developer主要是指能执行以下功能的软件包: 1. 程序的创建 2. 对可编程控制器CPU进行写入、读出 3. 监视(例如:软元件批量监视) 监视有梯形图监视、软元件批量监视、软元件登录监视功能。 4. 调试 将所创建的顺控程序写入到可编程控制器CPU中,对顺控程序能否正常动作进行测试。此外,通过使用新开发的GX Simulator,可以在单台个人计算机中进行调试。5. PLC诊断 由于显示了当前的出错状态以及故障记录等,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除错。此外,通过系统监视(仅为QCPU(Q模式)可以获取关于特殊功能的详细信息,因此在出错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除错。 5.2 系统的仿真 1)抢答情况(假如是第1组)仿真图如图5.1所示 X011 主持人开始 TS1 定时器T1指示灯(Y000)、蜂鸣器(Y010)、数码管显示(Y021、Y022)为组号1图5.1 正常抢答仿真图Figure 5.1 normal vies to answer first the simulation diagram2)无人应答及答题超时的情况X011 主持人开始、蜂鸣器(Y10)仿真图如图5.2所示规定时间内无人抢答,系统自动报警,显示00图5.2 无人应答及答题超时仿真图Figure 5.2 nobody reply and answer timeout simulation diagram5.3 工作过程分析 1)开始抢答前,主持人在提问之后,接通开关(S)X0111启动定时器 T1,本程序预设为 30s)。 2)在抢答限时内,当某一组抢先按下抢答按钮后,对应的辅助继电器接通,同时切断其它抢答回路,实现互锁。如 一组接通后,其他组再按下将不会起作用。3)抢答成功后,辅助继电器 M2接通,启动音效电路和指示灯,输出驱动信号,驱动外部数码显示器显示抢答成功的组号。 4)如果在限时内无人抢答,则启动音效电路和指示灯显示“00”。 5)抢答成功后,主持人断开开关S ,系统则清零本次抢答结束。23附录I/O接线原理图24参考文献1 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林明星.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周淑珍、高鸿斌.PLC分析与设计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4王玉中.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谢克明、夏路易.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程序设计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6郑成.现代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7 江秀汉.可编程序控制原理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8高钦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与设计实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9 张新军.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及应用.济源: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出版社,2006。10 王成福.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 张进秋.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6附件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与相关文件汇编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系二零一三年七月目 录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3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写作要求9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装订规范与要求20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要求22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封皮样式24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25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任务书26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审书27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13版28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32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为了加强对我院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现将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需遵循的格式规范做如下要求。一、毕业论文的选题与设计要求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选题必须是心理学领域或与心理学相关的交叉领域课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在研究设计与方法上必须采用实证研究范式,即相关设计或因果实验设计,具体收集数据方法可用实验法、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二、毕业论文的组成部分及写作要求(一)封面封面模板由学校统一制定,但封面的颜色由本学院规定。作者应将封面上的相关内容(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院名称、专业名称、指导教师等)用计算机填写完成(注意适当对齐)后再套印输出,填写时注意修改封面模板上的届数及年月。印刷输出前请向学院办公室询问封面颜色和年月时间。(二)目录目录需通过WORD定义三级大纲形式自动生成目录。目录内容包含:中文题目与摘要页、英文题目与摘要页、正文各部分、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或后记)、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目录的二级标题与一级标题、三级标题与二级标题在格式上应自动向内缩进2个字符;页码右对齐。字体采用宋体5号字,数字采用5号Times New Roman字体编排。中英文摘要页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居中采用罗马数字排序。(三)题目、摘要、关键词题目:说明该研究做了哪些方面的探讨以及研究中的变量有哪些。如果是相关研究,应指出是哪两个或几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如果是因果研究,要尽量讲清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应让读者根据题目就能判断该研究属于哪种类型。注意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界定清楚,题目不要过大或含糊不清。此外,在题目中应尽量明确界定所要研究的被试群体,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发展研究上。应注意使题目简洁明了:题目一般在25个字以内,言简意赅,尽量不使用副标题。为了便于检索,应在题目中拼写出所有的术语的全称,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词。英文题目表达可以不与中文题目完全一致,但要求与中文题目内容要对应。摘要: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方便论文检索,限500字以内。主要内容包括:目的(说明研究问题与对象)、方法(说明研究方法)、结果(概括主要结果)、结论(简要结论)。写作要求高度概括,独立成文;一般在500字以内;不包含任何论文中没有的内容;摘要中应该写出术语的全部名称,不要用缩略词;摘要不能出现文献引用。英文摘要(Abstracts),主要内容包括:Objective; Method; Results; Conclusions。其表达可以不与中文摘要完全一致,但要求与中文摘要内容要对应。关键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志,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来说,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中英文一一对应。避免选用一些外延较广的词作为关键词,应从汉语主题词表和专业主题词表中选用。英文关键词(Key Words),要求中文关键词内容要对应。以上内容写作时,中英文各占一页,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四)引言引言是用一段简短的文字提出本研究的问题。指出本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即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原因。说明本研究问题与所属领域的以往研究有什么样的关系,在本研究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目的)。注意引言不要与摘要雷同。(五)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正文内容应该观点突出,言之有物,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完整,方法得当,论证严谨,资料真实,行文流畅,用语规范。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7000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正文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1、文献综述内容包括: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往研究不足、问题提出、研究意义等。核心概念界定:包括内涵界定(抽象定义)和操作界定(操作性定义)。国内外研究概况: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以往研究不足:客观总结、评述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本研究的问题。问题提出:指出研究目的,并逐条写出具体的研究假设。研究意义:包括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2、研究方法内容包括:被试、研究工具、实验设计、研究程序、数据管理与分析等。被试:即研究对象。用简练的语言清楚地介绍被试的自然情况、取样情况、匹配情况、中途丢失情况等。研究工具:简要说明研究所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及其型号信息、各种实验材料、测量工具(问卷与量表)的来源及其信效度信息、计算机软件的版本信息。实验设计:如果是实验研究,还应该在研究工具与研究程序两部分之间加入实验设计。简要说明实验设计模式、自变量的种类及其处理水平、因变量的种类及其测量指标等。研究程序:说明研究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如果是实验研究则包括指导语、刺激的呈现、具体的实验范式及实验程序、以及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如果是描述性或相关研究,则要说明访谈的程序、观察的过程、编码记分方法、问卷的编制过程、问卷的施测过程等。数据管理与分析:说明对研究数据管理与分析的软件,以及研究计划要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3、结果分析结果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把数据的统计过程和统计结果以文字、表格或插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展示研究所得到的客观结果。即要求运用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结果做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分析统计数字背后的心理学规律。结果分析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只需列出数据的统计结果,不要列出原始数据,即只列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的结果。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按合理的逻辑顺序报告结果。尽可能报告全部结果,不要只报告有利的结果,而不报告不利的结果,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只对数据结果做客观报告,并进行简单分析,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不需要做原因的解释和评论。字母符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常用的统计学符号规定如下:样本代表的总体数为N,样本数为n,平均数为M,标准差为SD,t检验为t,F检验为F,卡方检验为,相关系数为r,显著性为p。以上符号均为斜体。表和图:凡是用文字已经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和图。如已用表或图,则文中不必重复其数据,只需摘其要点即可。表和图不要重复表达同一内容。表要求设计科学,简洁明了。一律使用三线表,不用竖线。一般应把自变量作为列,因变量作为行。表格要有表头(即表的标题),置于表格之上,标明表格序号,表格内的统计符号用斜体,数字采用5号Times New Roman字体编排。插图要有图题(即图的标题),置于图形之下。注意将图中的坐标名称、字符、数码标示清楚,并在图下方标出图号及名称。图线名称用汉字。同一个表格或插图不能分两页显示。图需清晰可读。4、讨论首先,讨论是对结果所得原因的解释,需要明确地说明所得研究结果与研究假设相一致还是推翻了研究假设。如果一致则要对产生该结果的原因进行深入解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论。即将统计所得结果通过逻辑推论上升到理论高度,这需要研究者通过充分运用已经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来分析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进而得出有关心理机制的科学结论。如果不一致,也要分析原因,通常在假设依据充分的情况下,要考虑是否是由于研究方法问题,导致结果与假设的不一致。其次,讨论部分应该将本研究的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分析二者存在的共同特点和规律,用其他研究的结果支持自己研究的推论。第三,讨论时还应指出研究结果的意义,通常可以针对研究结果的发现,给出相应的应用建议,如教育建议、工作建议等等。最后,讨论还必须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局限性、或可进一步探讨的研究问题有明确的论述。写讨论应注意避免重复结果分析中对数据的说明,尽量不要再出现统计数字;研究结果就是论文的论点,要证明论点应注意避免就事论事,主观推测,论证要拿出充分的理论、研究、及事实论据。5、结论结论是在讨论的基础之上,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对研究结果做出高度概括的推论。一般逐条列举出结论,语言表达要明确,不能有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含义。结论(结果推论)不能对研究获得的结果进行夸大或缩小,对所提出的假设未能充分证明之处也不要回避。结论中不应再出现具体的统计数字的结果。以上15各部分内容标题采用1;1.1;1.1.1的三级顺序编码制。(六)参考文献最新的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废止了参考文献著录”顺序编码制”,而是采用APA“著者-出版年制”。我系参照心理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著者-出版年制),专门制定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写作要求。正文中的文献引用:使用著者-出版年引用法(英文文献著者只写英文姓氏,中文文献著者需写全姓名)。作者可以根据行文需要灵活安排位置,既可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也可放在引用句尾或其他适当位置的括号中。正文后的文献列表:先列中文文献,后列英文文献。文献按著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著者相同,按出版年排列;著者和出版年都相同,按文题的首字母顺序排列,出版年后加a、b、c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如下:期刊:著者姓, 名. (出版年份). 文题. 刊名, 卷号, 起止页码.著作:著者姓, 名. (出版年份). 书名. 出版地:出版者.论文集:著者姓, 名. (出版年份). 文题. 见(In) 编者名姓(中文写姓名). 论文集名(卷号, 页码范围). 出版地:出版者.此外,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还要求文献在数量上至少要有8篇以上,其中至少3篇为外文文献;3篇以上为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七)附录附录是正文的补充,必要时才列出。附录有助于读者了解、评估或者重复这项研究。常见的附录包括数学证明、大型表格、词表、问卷或其他调查工具、计算机程序等。一篇论文可以有多个附录。如果只有一个附录,只用“附录”即可;如果有多个附录,则需有序号,如“附录一”、“附录二”等,每个附录必须有题目。(八)致谢(或后记)致谢一般是对在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予以作者帮助的人和机构的感谢。致谢一般不宜篇幅过长。后记一般是对在论文研究和写作过程的感悟,亦可包括相关致谢内容,但要注意与前面的“结论”相区分。一般二者取其一即可。(九)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院有统一的内容模板。论文作者和导师要在认真阅读声明并理解声明的意义前提下,学生与导师均需要由本人亲笔手写签名,一旦签名即意味着作者同意声明中的内容,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三、毕业论文排版要求纸型:A4。页边距:上、下、右的页边距2厘米,左页边距2.7厘米(便于左侧装订)。正文:非标题汉字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字,全文的英文与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标准默认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3磅;每页上有一横线页眉,页眉处用小五号宋体写明论文标题;页脚正中要有页码,页码数字采用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编排。正文的一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黑体;三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各级标题均要顶格写,单独一行。系2013年7月制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写作要求总体要求1 正文中引用的文献与文后的文献列表要完全一致。n 文中引用的文献可以在正文后的文献列表中找到;文献列表的文献必须在正文中引用。2 文献列表中的文献著录必须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