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名称东莞市麻涌镇水环境容量研究 学 院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班级环境工程 2006 级(2)班 姓 名刘兵 学 号 3105108161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 1 了解水环境容量的概念及应用; 2 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3 水污染源调查与预测; 4 水环境容量计算; 5 容量总量控制对策。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 1 文献调查要广泛,且要求有 2 篇以上的外文资料; 2 基础数据的调查要全面; 3 论文撰写要规范,字数要求在 15000 字以上; 4 翻译 2 万印刷字符以上的相关外文资料。 三、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 1 文献调查; 2 基础数据调查与分析; 3 水环境容量计算; 4 撰写毕业论文; 5 翻译相关外文资料。 四、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张永良,刘培.水环境容量综合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2 关卉.湛江市水环境容量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3 周孝德,郭瑾珑,程文等.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1999,15(3):1-6 4 李蜀庆,李谢玲,伍溢春等.我国水环境容量研究状况及其展望.高等建筑 教育.2007,16(3):58-61 5 徐贵泉,褚君达,吴祖扬等.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数值计算.环境科学学报. 2000,20(3):263-268 6 熊风,罗洁.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分析.中国测试技术.2005,31(1): 10-12 7 孙卫红,姚国金,逄勇.基于不均匀系数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探讨.水资 源保护.2001(2):25-28 发出任务书日期:发出任务书日期:20082008 年年 2 2 月月 2929 日日 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预计完成日期:预计完成日期: 20082008 年年 6 6 月月 1313 日日 专业负责人签章:专业负责人签章: 主管院长签章:主管院长签章: 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内容起止日期 1 文献调查 3.10-4.1 2 基础数据调查与分析 4.2-4.29 3 水环境容量计算 4.30-5.22 4 撰写毕业论文 5.23-6.17 5 答辩 6.18-6.20 摘摘 要要 水环境容量是基于对流域水文特征、排污方式、污染物迁移规律进行充分科 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环境保护管理需求确定的管理控制目标。准确测算水环境 容量是科学合理制定水污染控制规划、校核水功能区划的依据。在水环境容量的 基础上,做好水环境功能区划,可以为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布局优 化提供决策依据,引导区域经济良性发展。 本文对麻涌镇水资源和污染源的现状作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收集。在此基础 上,经过综合分析与反复试算,得出适合本次计算模型的各项参数,进而进行了 麻涌镇主要控制性河流的水环境容量测算,得出了麻涌镇水环境容量的结果。通 过结果进行分析,麻涌镇的水纳污状况有较好的掌握,相应地提出水环境污染综 合防治对策,为未来镇内的工业建设和城市建设起到一个良性指导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麻涌镇,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 Abstract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just is the go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under the deman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thoughtful research for the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drainage area, the manner of the pollutant emission, and the laws of pollutant movement. The exact comput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is also important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and for the checking of water zone planning. The better planning of water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can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tactic regulation of the regions economic structure and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y layou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gions economy.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 and data collection of the water resource and pollutant resource in Machong town. Then, parameters used for computing modeling are educed through synthetic analysis, the computat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bility of the primary river in Mochong town is done and the result of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is given ou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Mochong town water pollutant carrying a better grasp the situation, corresponding to integrate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measures for the future of the town build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played a positive guiding role. Key words: Machong town,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total quantity control i 目目 录录 1 绪论.1 1.1 水环境容量理论1 1.1.1 水环境容量的概念1 1.1.2 水环境容量的特征.2 1.2 国内外水环境容量研究发展3 1.2.1 国外研究发展状况3 1.2.2 国内研究发展状况4 1.3 本文研究内容、范围及目标6 1.3.1 研究内容及其目标.6 1.3.2 研究范围.6 2 麻涌镇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及现状调查与预测.8 2.1 麻涌镇的概况8 2.1.1 自然环境概况.8 2.1.2 社会经济概况8 2.2 麻涌镇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10 2.2.1 划分水污染控制单元的作用.10 2.2.2 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原则和方法.10 2.2.3 麻涌镇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的具体范围.12 2.3 水污染源现状调查与预测12 2.3.1 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现状调查与预测.12 2.3.2 面污染源现状调查.19 2.3.3 麻涌镇水污染源现状分析.21 3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22 4 水环境容量计算与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23 4.1 水环境容量研究23 4.1.1 选择计算模式.23 4.1.2 计算参数的设置.23 4.1.3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结果.23 4.2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24 4.2.1 容量总量控制规划.24 4.2.2 目标总量控制规划.26 5 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对策.27 5.1 继续加大力度控制工业污染源27 5.2 增大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28 5.3 镇内各河道的综合整治28 5.4 加强面源污染控制28 5.4.1 农业面源控制污染.29 5.4.2 城市面源污染控制.30 结论.33 参考文献.34 致谢 35 1 1 绪论绪论 1.1 水环境容量理论水环境容量理论 1.1.1 水环境容量的概念 环境容量的概念最早是由比利时数学家、生物学家弗胡斯特(P. E. Forest)于 1938 年根据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提出的。他认为,生物种群在环境中可以利用的食 物量有一个最大值,动植物的增加相应也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数值在生态学中 被定义为环境容量1。该理论随后被应用到人口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移 民等领域。而应用于环境保护的环境容量概念却是由日本学者最早提出。最初的 环境污染控制的思想是浓度控制,显然这会助长排污者低浓度大量排污的行为。 20 世纪 60 年代末,日本为了改善水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 控制的问题,即把一定区域内的大气或水体中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的允许限 度内。这个“一定限度”就是日本学者 1968 年提出的环境容量概念的依据。之 后,日本环境厅委托日本卫生工学小组提出1975 年环境容量计量化调查研究 报告,环境容量的应用逐渐推广,成为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理论基础2。欧美国家 的学者较少使用环境容量这一术语,而是用同化容量3、最大容许排污量和水体 容许污染水平等概念。我国环境界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引入环境容量的概念, 并应用到水环境的研究中,其中不同学者站在不同角度对水环境容量的定义也不 尽相同。 国内外很多学者提出过许多水环境容量的定义4,这些定义可大致分为以下 几类: (1)水环境容量是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与相应的环境标准浓度的比值; (2)水环境容量是环境的自净同化能力; (3)水环境容量是指不危害环境的最大允许纳污能力; (4)水环境容量是环境标准值与本底值确定的基本水环境容量和自净同化能 力确定的变动水环境容量之和。 上述定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水环境容量的部分涵义,但并非对水环境容量的 全面论述。所以综上所述,水环境容量表述为:在不影响某一水体正常使用的前 提下,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持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上,参照人类环境 目标要求某一水域所能容纳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或保持水体生态系统平衡 2 的综合能力。 1.1.2 水环境容量的特征 (1) 自然属性 水环境容量是水体的自然属性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附 属概念。水环境容量不能独立存在,而是依附于一定的水体和人类社会,水环境 容量的存在性及其附属性即为自然属性的表征。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水 环境容量的自然属性是使其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基石。 (2) 社会属性 水环境容量的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的社会化,其社会属性 表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强度和人类对水环境要求的目标,是 水环境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人类用水环境容量来预测在某种环境目标条件下人 类社会发展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从而约束人们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唤起 环境保护的意识。可见,水环境容量是描述自然水体和人类需求之间关系的度量 名词,没有人类社会,水环境容量就毫无意义。 (3) 时空属性 计算水环境容量时首先要明确水域范围与研究时段,具有 明显的时空内涵。空间内涵体现在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生产 技术条件及其水资源量、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致使资源量相同、存在于不 同区域的水体在相同时间段上的水环境容量是不同的。时间内涵表现在同一水体 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水环境容量是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目标、科技水 平、污水处理率等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均有可能不同,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水生 态系统,导致水环境容量不同。 (4) 动态性 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要素 主要包括水文特征、水动力条件、物理特征、化学特征等,水生态系统是一个处 于相对稳定的变化系统;外部因素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水平等诸 多发展变化的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污水排入河道,致使内部因素 变化。可见,决定水环境容量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是随社会发展变化的,故 水环境容量是一个动态概念,水环境容量动态性的本质即为人类活动的动态性。 (5) 多变性 水环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复合体,容量大小除受水生态系统 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外还取决于社会发展需求的环境目标。水体变化受气候、土壤、 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是一个不确定的随机过程;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水 体后,其成分和数量是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不确定函数;社会发展需求的环境 3 目标是一个时空函数。生态系统的随机性和外界影响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水环境容 量的多变性,水环境容量是水生态系统自然规律参数、社会发展变化和环境质量 需求参数的多变量函数。 (6) 多层面性 客观存在的水环境容量是多个变量的复合函数,多个变量 可以归结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不同层面,各个层面彼此关联、相互 影响。从宏观的角度可分为两个层面,即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每个概念下包含 更多的分支因素。水环境容量包括稀释容量、迁移容量、净化容量,单项容量里 面都包含了无数的物理迁移、化学转化过程。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被喻为金字 塔,从影响因素划分最细的最底层逐渐浓缩为水环境容量。 1.2 国内外水环境容量研究发展国内外水环境容量研究发展 1.2.1 国外研究发展状况 水环境容量以计算纳污量为目的,以水质数学模型为手段,国外学者在这方 面进行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925 年 Streeter 和 Phelos 首先进行 了一维水质模型的研究,建立了 DO-BOD 水质模型,经过 70 多年的发展,水质 模型出现了许多形式,模型研究方法也日趋完善。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以 及生物化学耗氧过程认识的深入,模型发展为 BOD、DO、氮、硝酸盐等多个线 性系统的水质模型,如美国的包括 7 个参数的 QUAL河流综合水质模型。目 前在美国环保局所应用的主要水质模型有:溶解氧垂模型(DOSAG)、简化河 流模型(SSM)、简化河口模型(SEM)、河口水质模型(ES001)、动态河口模型 (DEM)、1-型水质模型(QUAL)、2-型水质模型(QUAL)、水质反馈模 型(FE-DBAK03)、接纳水体模型(PIURNAL)等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趋成熟,国际上出现了一批利用计算机建立起来的水质 模型通用软件,这些软件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于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如: (1) 河流系统的恒定态水质模型软件。1989 年,美国的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推出了 QUAL2E 模型。这是一维水质模型,它全面考虑了河流自 净的机理,可用以预测多种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衰减变化5。之后,又出现了 QUAL2E-UN-CAS 模型。这是 QUAL2E 的增订版,具备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的功 能6。(2)河流系统的动态模型软件。1983 年美国环境保护局的 Ditoro 等开发出 4 了 WASP(WaterQuality Analysis Simulation Program)软件系统7。WASP 程序具有 相当的灵活性,可以用来建立一维、二维和三维模型,修改有关水质组分动力学 过程的结构,提供随时间变化的交换系数流场污染负荷和水质边界等。目前,该 软件系统已经发展到了第 5 版,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2 国内研究发展状况 我国对环境容量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水环境容量作为环境容量的一 个重要方面受到环境界的广泛注意,经过近 30 年的研究和发展,在水环境容量 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国内的研 究可大致分为 4 个阶段。 其一,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主要结合环境质量评价等项目进行 研究,研究内容集中在水污染自净规律、水质模型、水质排放标准制定的数学方 法上,从不同角度提出和应用了水环境容量的概念。这一时期在对我国黄河兰州 段、松花江、淮河蚌埠段、漓江等水环境质量的评价中,分别研究和探讨了水环 境自净规律、水质数学模型的数学处理方法,从不同角度提出和应用了水环境容 量的概念。 其二, “六五”期间,国家环境保护科技攻关项目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我 国水环境容量的研究,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攻关,提出了科学、全面、简明 的水环境容量定义和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同时把水环境容量研究与水污染控 制规划相结合,出现了一批有实效的成果,初步显示了水环境容量理论与生产实 践相结合的威力。这一时期的研究对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物理、化学行为进行了比 较系统、深入的探讨。如开展了主要污染物水环境容量研究 ,进行了“沱江 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研究” 、 “湘江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研究” 、 “深圳市水污染控 制规划研究” 、 “黄浦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方案研究” 、 “京津地区水域有机物污染 及防治对策”等研究。 其三, “七五”至“八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把水环境容量 理论推向系统化、实用化。在水环境容量理论的研究深度、广度和应用方面都取 得重大进展,出现了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潮汐河网地区多组分水质模型、非点 源模型、富营养化生态模型、大规模系统优化规划模型等,污染物研究对象也从 5 一般耗氧有机物和重金属,扩展到氮、磷负荷和油污染,并编制出水环境污染物 总量控制实用系列化计算方法,并正式出版了水环境容量综合手册这一标志 性成果。同时,容量理论推向系统化、实用化的阶段。此时,全国一些重点城市 和地区相继编制完成了城市综合整治规划、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污染物总量控 制规划以及水环境功能区划,促进了水环境容量应用研究的发展。 至此,我国对水环境容量概念从单纯反映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自净能力扩 展到了为实施总量控制和优化负荷分配服务的水体纳污能力方向,提出了可分配 水环境容量的概念。逐步实现了从污染源管理到水质管理,从浓度管理到总量管 理;从目标总量到容量总量。 其四,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环境容量研究已全面进入应用阶段。国家攻关 项目支持了武汉东湖、云南滇池、山西渭河等水域的污染综合防治,为环境容量 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为了实现“九五”环境目标,我国发布了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 ,修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明确规定我国“九 五”期间要在全国范围内对环境危害较大的 12 种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明确了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实行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8。为配合上述政策精神的落实, 一些学者在全国多个水域开展了水环境容量开发利用研究,对我国水环境管理工 作的科学化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许多学者对我国的许多重要河流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成果大量 涌现。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研究对象的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水环境容量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此时,国内不少学者还对部 分感潮河段和感潮河网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例如慕金波、酒济明对广利河 感潮段水环境容量的研究9,韩龙喜等对南通水系片水环境容量的研究10。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对河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 的探讨。当时,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大致可分为 3 类:解析公式算法、模型试 错法及系统最优化分析方法。如 1999 年,周孝德、郭瑾珑等提出了一维稳态条 件下计算水环容量的段首控制、段尾控制和功能区段尾控制 3 种方法11。2001 年,孙卫红等探讨了基于不均匀系数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提出不均匀系数求 解思路,并应用二维水量、水质数学模型进行求解12。2000 年,司全印等探讨 6 了水环境容量的价值问题13。他们认为,水环境容量是水体的自然属性之一,作 为一种可更新的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水环境容量的使 用价值具有多用途性、共享性、动态性。在综合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他们提 出了水环境容量价值等于污水处理费用、水环境自净作用带来的经济效益、外部 不经济性(即负效益)之和的计算公式。 1.3 本文研究内容、范围及目标本文研究内容、范围及目标 1.3.1 研究内容及其目标 (1)麻涌镇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方法研究 水环境容量核定方法研究内容包括区域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重点控制单元 (河段)的选取、获取重点河段降解系数的实验(监测计算)方法等,方法的可靠性 要经统计方法检验。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质监测、实验、分析方法体系,以确保模 型参数的精确度和可靠度,最真实地体现河流的特性,这是保证水环境容量值可 靠性要求的基础和关键14。 (2)麻涌镇水环境容量核定 通过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核定各个控制单元和区域总体 的环境容量值。监测方法必须严格遵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监测采样频率要满 足统计学要求。满足允许误差范围后,建立水环境容量与河流水质浓度、流量 (水位)在不同保证率下的响应关系,求解出各河流或河段的水环境容量。 (3)总量控制和总量分配方案 在求解出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确定各控制单元的最大允许排放量,提出总量 控制目标,在扣除面源排放量后,得出各点源(重点排污口)的允许排放量。其次 对工业行业提出污染物分配方法,采用排污系数法将排污量与经济联系起来,即 以工业经济发展预测为依据,在排污总量得到控制的情况下,确定全镇工业及其 各主要行业的排污系数及其总量分配要求,并对各水污染控制单元提出工业允许 排放量要求和建议。 1.3.2 研究范围 根据麻涌镇污废水排放情况和镇域范围内水体的水环境质量状况,本文以麻 7 涌镇域内的麻涌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随着麻涌镇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由此产生的大量污废水排放,势必会造成该区域水体水环境质量受工业 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影响突出的问题,因此,水污染治理工作是麻涌镇水环境管 理的重中之重。 8 2 麻涌镇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麻涌镇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及现状调查与预测及现状调查与预测 2.1 麻涌镇的概况麻涌镇的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1.1 地理位置 东莞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东经 113 3111414、北纬 22392308附近,面积 2465 平方公里。它东邻博罗、惠州, 南连深圳,西望番禺,北靠广州,毗邻香港,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 麻涌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部,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 236,东经 11329。东南 距东莞市区 22 公里,西南邻虎门、沙田,东连望牛墩,西北距广州市区 29 公里, 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江相望,是东莞与广州连接最近的平台。麻涌西南临珠 江口狮子洋,河口岸线 35 公里,水路至香港 72 海里,至澳门 73 海里,并建有 华南最大内陆港口广州新沙港,可贯通全国各地。广深高速穿过镇区,并与 107 国道相临。因此,麻涌镇是广州与深圳、香港之间水路与高速公路的必经之 路,水陆交通便利。 2.1.1.2 水系特征 麻涌镇地处珠江口东岸三角洲地带,东江北干流的最下游。东临倒运海,西 靠狮子洋,东江北干流由窖头洲分支注入麻涌腹地,形成天然的麻涌河。麻涌境 内由此而河涌纵横,交织成网。麻涌镇的河流多属于潮汐性河流,每年随着季节 的转变,流水顺着倒运海和狮子洋的潮起汐落走向,西北方向流入,东南方向流 出。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2.1 行政区划与人口 麻涌镇总面积 84 平方公里,现辖 1 个居委会和 14 个村委会。14 个村委会分 别是麻一村、麻二村、麻三村、麻四村、大步村、东太村、新基村、川槎村、鸥 涌村、黎滘村、华阳村、南洲村、大盛村、漳澎村。 2003 年全镇总人口 96102 人,其中户籍人口 68730 人,占人口总量的 9 71.52%;外来人口 27372 人,占总人口的 28.48%,户籍人口数高于外来暂住人口 数。从表 2.1 可以看出,麻涌镇户籍人口增长较为缓慢,外来暂住人口在 2001 年 前增长较快,而 2001 年后有所下降。 表表 2.1 1999-2003 年麻涌镇历年常住人口及暂住人口情况年麻涌镇历年常住人口及暂住人口情况 (单位:人)(单位:人) 年份 项目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 户籍人口6492465319656366692867081671326841668730 增长率(%)0.610.491.970.230.081.910.46 外来暂住人口77407312124591674618727303832836027372 增长率(%)-5.5370.3934.4111.8362.24-6.66-3.48 2.1.2.2 经济建设情况 借助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充足的土地资源,麻涌镇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农业重 镇。麻涌镇工业起步较晚,同时由于长期以来与外界联系的不便,工业发展速度 一直都比较缓慢。在 1984 年之前,工业总产值一直低于农业总产值,从 1978 年 的 107 万元增加到 1984 年的 225 万元,6 年间年均增长率仅为 13.18%。1985 年 以后,工业增长速度表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到 2003 年工业与农业总产值的比 例达到 45.33:1,目前已形成了以造纸、纺织洗水、化工、粮油食品、五金机械、 电子电器、玩具、建材等产业为支柱的工业基地。镇内已有玖龙纸业、统一嘉吉、 大连华农集团等知名企业。 经济总量不断增大:2003 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201337 万元,比 2002 年增长 33.3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9294 元(按户籍人口计算) ,比 2002 年增长 32.77%;工农业总产值达 576762 万元,比 2002 年增长 56.85%;2003 年全镇实际 利用外资 6969 万美元,比 2002 年增长 35.53%;固定资产投资 138910 万元,比 2002 年增长 129.87%;2003 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247977 万元,比 2002 年增 长 57.08%;全镇财政收入 37052 万元,比 2002 年增长 66.13%;居民收入有所提 高,2003 年农村人均收入 6204 元,比 2002 年增长 3.75%。近几年主要经济发展 指标见表 2.2。 表表 2.2 麻涌镇麻涌镇 19992003 年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年主要经济发展指标 (单位:万元)(单位:万元) 年份 项目 19992000200120022003 国内生产总值6892881335112120150950201337 工业总产值97928133690216390352695564312 农业总产值1656516037162131502712450 10 注:表中工业总产值按不变价计算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麻涌镇近几年来注重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目前产 业结构正朝良性方向发展,并且各产业内部结构也呈良性发展。工业的龙头地位 已经确定,农业在三种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减小。 2003 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201337 万元,比 2002 年增长 33.38%。其中第一产 业增加值为 8769 万元,比上年减少了 12.76%;第二产业增加值 153283 万元,比 2002 年增加了 45.6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39285 万元,比 2002 年增加了 10.21%。产业结构继续得到优化调整,三大产业结构比为 4.36:76.13:19.51,第 一产业比重比 2002 年下降 2.3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 2002 年上升 6.39 个百 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 19.51%,比 2002 年下降 4.1 个百分点,如表 2.3。 表表 2.3 麻涌镇产业结构麻涌镇产业结构 项目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 GDP(元) 总量(万元)6892812466405911587110299 1999 比例(%)18.0958.8923.02 总量(万元)8133512213411702795212125 2000 比例(%)15.0250.6234.36 总量(万元)11212012298661863363616701 2001 比例(%)10.9759.0330 总量(万元)150950100521052533564522064 2002 比例(%)6.6669.7423.61 总量(万元)20133787691532833928529294 2003 比例(%)4.3676.1319.51 2.2 麻涌镇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麻涌镇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 2.2.1 划分水污染控制单元的作用 水污染控制思想的产生源于目标管理的本质与水环境总量的复杂性。在水环 境规划中,水污染控制单元是指由源和水域两部分组成的可操纵实体。水域是根 据水体不同的使用功能并结合行政区划而定,源则是排入相应受纳水域的所有污 染源的集合。水污染控制单元作为可操作实体,既可体现输入响应关系时间、空 间与污染物类型的基本特征,又可以在单元内与单元间建立量化的输入响应模型, 反映出源与目标间、区域与区域间的相互作用。 2.2.2 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2.2.2.1 划分原则 11 纳污水体必须将排入该控制单元的污染源进行控制,使保护目标和污染源有 机结合起来,既不能限制工业再发展,也不能使保护目标降低,为此归纳划分原 则如下: (1)控制单元划分和水域功能相一致; (2)污染排放的地域特征和水体环境容量相联系; (3)单元控制和近期管理、远期发展相统一。 2.2.2.2 控制单元解析归类方法 水污染控制单元的解析归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 (2)对各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进行分析说明,包括单元控制范围内的主要功能 区及其所在位置和范围等,并说明各功能区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CB3838 2002)的类别,在农业区的还须考虑农田灌溉水质标准(CB5084 92)、 渔业水质标准(CBll60789)、 国家无公害食品水质标准 、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 有机食品技术规范(H/Jso2001)等。 (3)水质现状及控制断面,包括单元控制范围内设立的控制断面及其作用和水 质情况。 (4)排放情况和主要污染源 分析各单元内排污源的位置、排放方式、排放强度和排放量,不同污染物的 主要污染源,以及水体污染现状,确定各个单元间的现状排放情况。 (5)排污量与水质预测 说明预测年控制单元内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利用水量、质量平衡关系预测设 计水文条件下控制断面的水质。 (6)主要水环境问题诊断 根据水质监测数据,以地面水水质标准为依据,对各控制单元水质状况进行 评价,明确现阶段单元的主要水环境问题。 (7)控制路线的制定 分析单元内各污染源不同污染指标的控制路线。控制路线即指浓度控制、总 量控制或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 12 (8)容许排放量的制定 在设计条件下,根据各控制断面控制因子应达到的标准值,计算单元内各排 放口排入受纳水域的容许纳污量。结合管理要求,给出各排放口的容许排放量与 现状排放量之差为剩余允许排放量。 2.2.3 麻涌镇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的具体范围 2.2.3.1 汇污特性及其分区 麻涌镇的现状排水体制是雨污合流制,没有污水总管,也没有完善的雨污水 收集系统。由于地势较为平坦,且镇内河涌密布,大部分污水只是经沟渠或管道 简单收集后直接排入就近水体,对镇内水体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尤其是镇中心区 大部分污水排入麻涌河,对麻涌河造成了严重污染。 2.2.3.2 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 水污染控制单元是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工业布局,以及地面分水岭和下水道 走向,特别是地面标高以及子流域结构及其集水范围,对空间上相对集中,并有 一定相似性的污染源进行的归并和划分。通过控制单元的划分及其排污口的确定, 有针对性地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根据麻涌镇的地形特点和污水流向,结合区 域内已有的污染控制规划(东莞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划、麻涌镇总体规划) , 麻涌镇划分为四个污染控制单元:狮子洋(漳澎村,污染控制单元 1) ;东江 1 2 北干流(大盛村、南洲村、华阳村和欧涌村的一部份组合为污染控制单元 2) ; 倒运海(新基村、川槎村、大步村和欧涌村的一部份组合为污染控制单元 3) ; 3 麻涌河(麻一村、麻二村、麻三村、麻四村、东太村、黎滘村和大步村的一部 4 份组合为污染控制单元 4) 。各污染控制单元的名称与编号见表 2.4。 表表 2.4 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污染控制单元划分 排污单元单元内主要纳污河流单元内行政村名称 H1狮子洋漳澎村 H2东江北干流欧涌村、大盛村、南洲村、华阳村 H3倒运海欧涌村、漳澎村、新基村、川槎村、大步村 H4麻涌河 麻一村、麻二村、麻三村、麻四村、大步村、 东太村、黎滘村 2.3 水污染源现状调查与预测水污染源现状调查与预测 2.3.1 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现状调查与预测 13 2.3.1.1 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现状调查 工业和生活污染源排放的废水包括工业废水、居民和暂住人口生活污水和其 他废水(包括公共场所、宾馆、酒店等第三产业用水以及市政、公共建筑等行业 用水) 。现状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产生量一般可通过环境统计、实地调查等方法 获得。 (1)工业污染源现状调查 调查方法 1 采用资料调研、现场踏勘、走访调查和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工业污染源调 查。 调查内容 2 调查麻涌镇行政区域内的工业用水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污染物排放量、 工业总产值等情况。 主要工业污染源排放情况 3 统计了麻涌镇 60 家主要污染企业工业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 根据对东莞市麻涌镇工业污染源现状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麻涌镇 2003 年工业企业的平均万元产值工业用水量取 73.88 吨/万元(1990 年不变价) 。2003 年各污染控制单元工业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 2.5。 表表 2.5 麻涌镇麻涌镇 2003 年各控制单元工业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年各控制单元工业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污染物排放量(t/a) 控制单元 废水量 (万吨/年) CODcrBOD5SSNH3-NSP 狮子洋18.416.563.6811.041.840.092 东江北干流179.339176.50535.868168.00417.9340.897 倒运海737.016733.464147.403442.20973.7023.686 麻涌河2498.982457.842396.91617.195227.834.87 合计3433.7313384.371583.8512238.448321.3069.549 (2)生活污染源现状调查 目前 H1控制单元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漳澎村,H2控制单元的生活污水主要来 自大盛村、南洲村、华阳村和欧涌村的一部分,H3控制单元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 新基村、川槎村、大步村和欧涌村的一部分,H4控制单元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麻 一村、麻二村、麻三村、麻四村、东太村、黎滘村和大步村的一部分,根据 2003 年人口数量来计算四个污染控制单元的生活污水排放量。户籍人口生活用水标准 14 每人每天以 350 升为准,外来暂住人口生活用水标准每人每天以 220 升为准,生 活污水发生量以占生活用水量的 90计算,则 2003 年麻涌镇的生活污水量见表 2.6。 表表 2.6 2003 年麻涌镇生活污水产生量年麻涌镇生活污水产生量 纳污河流单元内行政村名称常住人口外来人口 狮子洋漳澎村58836排污控制单元 H1 生活污水产生量192.35 吨/天 纳污河流单元内行政村名称常住人口外来人口 欧涌村29713200 华阳村5125164 南洲村26382200 大盛村25943410 东江北干流 合计133288974 排污控制单元 H2 生活污水产生量5975.17 吨/天 纳污河流单元内行政村名称常住人口外来人口 欧涌村743800 漳澎村11178675 新基村54363300 川槎村37761980 大步村688405 倒运海 合计218487160 排污控制单元 H3 生活污水产生量8299.8 吨/天 纳污河流单元内行政村名称常住人口外来人口 麻一村39693800 麻二村34431150 麻三村3604618 麻四村4659630 大步村61893644 东太村4357730 黎滘村1269730 居民委员会5476 麻涌河 合计3296611203 排污控制单元 H4 生活污水产生量12602.48 吨/天 合计生活污水产生量27069.7 吨/天 2.3.1.2 工业和生活污染源预测 15 (1)预测方法 工业用水量和排放量预测 工业用水量和排放量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治理能力等多种因 素有关,本规划只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预测。为从宏观上把握工业污染源现状 及发展趋势,基于麻涌镇目前的废水处理情况,采用万元产值排污系数法进行预 测。若在规划期间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和工业废水处理率得以大大提高,则规划 期间废污水排放量,特别是污染物排放量将会比本规划的预测值要小。 工业用水量预测模式为: WKQ 式中:Q 为预测年工业用水量(吨) ; W 为预测水平年工业总产值(万元) ; K 为预测水平年万元产值工业用水量(吨/万元) ; 根据麻涌镇工业污染源现状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麻涌镇 2003 年工业企 业的平均万元产值工业用水量取 73.88 吨/万元(1990 年不变价) 。万元工业产值 用水量随国民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节水等因素影响会逐年递减, 因此,各规划水平年的万元工业总产值工业额定用水量取 K2003=73.88 吨/万元, K2010=0.9K2003, K2020=0.65K2003,即 K2010=66.49 吨/万元, K2020=48.02 吨/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按工业用水量的 85%计算。 生活用水量与排放量预测 生活污染源主要来自居民的生活、娱乐、商业活动,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 因此对生活污染源调查以人口统计和生活水平的调研为基础。 生活用水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预测采用人均综合排污系数法,根据人口数 量和人均用水参数和排水参数计算。 2003 年麻涌镇户籍人口 68730 人,外来人口 27372 人。由于统计资料的不完 整,为了反映麻涌镇生活污染源实际情况,本规划中外来暂住人口乘 40%的浮动 系数。2003 年户籍人口每人每天综合用水量以 350 升为准,外来暂住人口每人每 天综合用水量以 220 升为准,生活污水排放按用水量 90%计算。随着生活水平的 提高,用水量相应增加,2010 年和 2020 年户籍人口每人每天综合用水量分别为 410 升和 450 升;外来暂住人口每人每天综合用水量分别为 280 升和 350 升。 16 其他用水量和排放量 其他用水包括公共场所、宾馆、酒店等第三产业用水以及市政、公共建筑等 行业用水,用水量按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总和的 10%估算,污水排放量按用 水量 50%计算。 污染物产生量预测 本规划污染物产生量预测计算选择 CODCr、BOD5、SS、NH3-N 和 SP 作为代 表 2.7 污染物。 参照以往的经验数据和我们对本地区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水质的实地调查, 我们可以给出麻涌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所含有的几种常见污染物的浓度。 表表 2.7 麻涌镇排放废水水质参数(麻涌镇排放废水水质参数(mg/L) 污染物CODcrBOD5SSNH3-NSP 生活污水及其他污水250150150252.5 工业污水380180230405 注:工业废水浓度数据参考了对东莞市麻涌镇各排污单位调查的资料,生活污水浓度数据参考了胡名操 主编的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中的有关数据。 (2)预测结果 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预测 麻涌镇规划年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及废水排放量预测结果如表 2.8 所示。 表表 2.8 麻涌镇规划年用水量及废水排放情况麻涌镇规划年用水量及废水排放情况 (单位:吨(单位:吨/日)日) 用水量污水排放量 年份 生活用 水量 工业用水 量 其他用 水量 总用水 量 生活污水 排放量 工业废水 排放量 其他污 水排放 量 总污水 排放量 2010 年 56601.826783632443.835688250941.62227660.616221.9294824 2020 年 92389.1446132.653852.259237483150.2379212.726926.1489289 主要污染物产生量预测 麻涌镇规划年各污染控制单元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产生 量预测结果见表 2.92.11。 17 表表 2.9 麻涌镇麻涌镇 2010 年工业和生活污染源污染物产生量预测年工业和生活污染源污染物产生量预测 污染物产生量(吨污染物产生量(吨/ /年)年) 排污口排污口污水类型污水类型 污水量污水量 (万吨(万吨/ /年)年) CODCrBOD5SSNH3-NSP 工业废水231.681880.388417.026532.86692.67211.584 生活污水1839.4034598.5082759.1052759.105459.85145.985 污水处理 厂 合计2071.0845478.8963176.1313291.971552.52357.569 工业废水2539.3879649.6714570.8975840.591015.755126.969 生活污水000000狮子洋 合计2539.3879649.6714570.8975840.591015.755126.969 工业废水1241.0664716.0512233.9192854.452496.42662.053 生活污水510.9781277.445766.467766.467127.74512.774 东江北干 流 合计1752.0445993.4963000.3863620.919624.17174.827 工业废水2997.22511389.465395.0056893.6181198.89149.8613 生活污水60.513151.28390.7790.7715.1281.513倒运海 合计3057.73811540.745485.7756984.3881214.018151.374 工业废水1300.2534940.9612340.4552990.582520.10165.013 生活污水40.57101.42460.85560.85510.1421.014麻涌河 合计1340.8235042.3852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滑雪试题及答案
- 供热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网信部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平凉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秋新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Unit 1 Part B 第6课时 Read and write
- 临床医学概论试题b及答案2025版
- 临床药学副高面试题及答案2025版
- 工商注册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工商保险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西班牙语DELEB1级考试词汇扩展试卷
- 共青团中央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度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楼板下加钢梁加固施工方案
- 费森CRRT设备操作流程-CVVH
- (完整)医疗器械设计和开发一般过程-配全套表格模板
- 智能渔业养殖系统开发合同
- 组织行为学复习纲要冬课件
- TGDMDMA 0026-2023 牙科种植用导板
- 医院发生火灾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LY/T 1828-2009黄连木栽培技术规程
- X射线衍射课件(XRD)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