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FPGA实现对AD7656的采样与存储 1、AD7656的引脚功能REFCAPA、REFCAPB、REFCAPC是参考电压引脚,这几个引脚应该接去耦电容器来减小每1个ADC通道参考缓冲器的衰减。V1一V6是模拟输入1-6引脚,它们是模拟前端输入,对应通道的输入范围取决于RANGE引脚的定义。AGND是模拟地,所有的模拟输入信号和外部参考信号都要用AGND。DVcc是5V数字电源端。VDRIVE是逻辑电源输入,该引脚的电压取决于内部参考电压,应接10F或100F的去耦电容器。DGND是数字地,它是数字电路的参考点。AVcc是模拟电压输入(4.5V-5.5V),它只给ADC的内核供电。CONVSTABC是转换使能逻辑输入,每对有其相关的CONVST信号,用来启动每对或每4个或6个ADC同步采样。CS是片选信号,逻辑低电平时使能。RD是读信号,逻辑低电平时使能。WR/PEFEN/DIS是写数据/参考使能/非使能。BUSY是忙信号输出,当转换开始时为高电平,并且在转换结束前一直为高电平。SER/PAR是串行/并行选择输入信号。低电平时选择并行接口模式,高电平时选择串行接口模式。DB0/SELA是数据0位选择输出A路。DB1/SELB是数据1位/选择输出B路。DB2/SELC是数据2位/选择输出C路。DB3/DCINC是数据3位,C路为菊花链式。DB4DCINB是数据4位/B路为菊花链式。DB5/DCINA是数据5位/A路为菊花链式。DB6/SCLK是数据6位/串行时钟。DB7/HBEN/DCEN是数据7位/高位使能/菊花链式使能。DB8DOUTA是数据8位/串行数据输出A。DB9/DOUTB是数据9位/串行数据输出B。DB10/DOUTC是数据10位/串行数据输出C。DB11/DGND是数据11位/数字地。DB12、DB13、DB15是数据12位、数据13位、数据15位。DB14/REFBUFEN/DIS是数据14位/参考缓冲使能(低电平时)/非使能(高电平时)。RESET是复位信号输入。RANGE是模拟输入范围选择输入信号。VDO是正电源端。Vss是负电源端。H/SSEL是硬件/软件选择输入引脚。W/B是字或字节模式选择 2、对于ADC采样信号的控制与数据的存储ADC7656的采样:是通过一个主次逼近寄存器实现模数的转换的,即通过range引脚给ADC一个特定范围的电压,选一特定电压Vin,将寄存器的最高位置MSB为1,并将其与参考电压引脚REF的1/2进行比较,若Vin1/2Vref,则MSB不变;否则,将MSB置为0。将次高位置1,依次进行比较,直至LSB结束,模数转换完成,存入寄存器中。本次采用软件是Quartus II,由于Verilog语言中的实数real在综合中不能被识别,同时为了保证输入数的精度,将其扩大倍。模数转换的原理:首先,将移位寄存器最高位MSB置1;然后将输入电压Vin与模拟输出电压Vout=1/2Vref进行比较;如果Vin1/2Vref,则将最高位MSB置为1。将次高位置为1,模拟输出电压Vout=3/4Vref,如果Vin5/8Vref,则将第3高位置为1;如此依次比较。如图:每个320ns输入电压1.32V、1.35V、1.2V,经过模数转换器后其结果为0100010000000000、0100010100011110、0000000000000000。FIFO工作原理:FIFO即先入先出缓存器。din为输入数据引脚;clock为输入脉冲信号;wrreq为写信号,高电平有效;rdreq为读信号,高电平有效;q输出数据端口;full满信号;empty空信号;usedw为写计数器。当写信号wrreq为1,满信号full为0时,当输入脉冲信号clock到来时,数据输入端口数据din被写入缓冲寄存器中,且写计数器usedw加1。当满信号full为1时,无论wrreq为何值,皆不进行写操作。读信号同理;当empty为0,rdreq为1时,脉冲输入信号clock到来时,从输出端口q读出寄存器中数据。若empty为1,则不论rdreq为何值,皆不能进行读操作。 本文主要是通过控制ADC7656的某些引脚实现对ADC的采样,并通过缓冲器fifo对采样信号进行存储。对于ADC7656信号的采集,主要通过控制CONVST转换使能逻辑输入、BUSY忙信号输出、CS片选信号以及RD读信号等来实现。其波形如图:ADC7656主要采用50Mhz的脉冲信号,当输入脉冲clk上升沿到来时,convst出发高电平使能,busy变化为高电平表示跟踪保持电路,经3us后,变为低电平表示转换结束,回到跟踪模式。CS信号被地置低电平,RD用来访问转换的结果。BUSY信号为低电平时开始读操作。数据通过并行接口将数据读出。并行接口模式以1个字的形式来操作(WB=0),也可采用字节的形式(W/B=1),本文采用字的形式。从并行总线上读数据时,信号SERPAR应被置低电平。当CS和RD均为低电平时,数据线DBO-DB15将不再是高阻状态。当给RD一脉冲式时,读一16bit数据,从输出寄存器被读出。注:RD的脉冲应维持在30us,数据才可能被读出。 RAM使用原理:随机存储器。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存入一数据,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Address为数据地址端口;clock为时钟脉冲输入端口;data为数据输入端口;q为数据输出端口;wren为使能端口。当使能信号wren为1时,输入脉冲到来时,将输入数据存入输入地址指定的地址单元。如图:综述,ADC数据的转化、采集及存储,即在模数转换器ADC输入端口a31.0输入电压0.67V、0.01V、5.36V,经过模数转换器在3us后在输出端口out15.0输出001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1100000000。缓存寄存器FIFO1输入端口data15.0,写信号wrreq置1,读信号rdreq有控制单元RD控制,并给时钟信号clock一个16倍频的信号,从输出端口去q15.0数据。其输出端口q15.0接ram输入端口data15.0,使其使能信号wren为1,给其一地址信号address4.0,当时钟到来时将数据存入寄存器ram中,并从dout15.0显示出来001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110000000000。3、参考程序:1、module convst(clk,q);input clk;output q;reg q;reg 16:0i; initial beginq=0;i=0;endalways (posedge clk)begini=i+1;if(i200)q=1;else if(i205) q=0;else begin i=0;q=1;endendendmodule2、module busy(clk,q);input clk;output q;reg q;reg 16:0i;initial beginq=0;i=0;endalways (posedge clk)begin q=1; i=i+1;if(i151)q=1;else if(i205)q=0;elsei=0;endendmodule3、module cs(clk, q);input clk;output q;reg 16:0i;reg q;initial begin q=1;i=0; endalways (posedge clk)begin i=i+1; if(i151) q=1;else if(i200) q=0;else if(i205)q=1;elsei=0;endendmodule4、module rstp(clk,q);input clk ;output q;reg q;initial beginq=1;endalways(posedge clk)beginif(clk=1)q=0;endendmodule5、module RD(clk,clr,q);input clk,clr;output q;wire q;reg 3:0i;initial i=1;assign q=(clk=0&clr=1)?0:i;endmodule6、module writep(clk,clr,q);input clk,clr;output q;reg q;initial q=0;always (clr)begin if(clk=1)q=0;else if(clr=0)q=1;else q=0;endendmodule7、module FIFO (clk, rstp, din, writep, readp, dout, emptyp, fullp,usedw);inputclk;inputrstp; /复位信号input 15:0din;inputreadp; /读信号inputwritep; /写信号output 15:0dout;outputemptyp; /空标志outputfullp; /满标志output 1:0 usedw;parameterDEPTH = 2,MAX_COUNT = 2b11;/定义地址最大值reg emptyp;regfullp;reg 1:0 usedw;reg 15:0dout; reg (DEPTH-1):0tail; /定义读指针reg (DEPTH-1):0head; /定义写指针/ 定义计数器 reg (DEPTH-1):0count;reg 15:0 fifomem0:MAX_COUNT; /定义fifomem存储器有4个16位的存储器/ dout被赋给tail指向的值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rstp = 1) begin dout = 16h0000; /复位信号有效置0 end else begin dout = fifomemtail; /将fifomem中第tail个单元赋给dout endend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rstp = 1b0 & writep = 1b1 & fullp = 1b0) begin fifomemhead = din; /写入 endend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rstp = 1b1) begin head = 2b00; /复位 end else begin if (writep = 1b1 & fullp = 1b0) begin head = head + 1; end endend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rstp = 1b1) begin tail = 2b00; /复位 end else begin if (readp = 1b1 & emptyp = 1b0) begin tail = tail + 1; end endend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rstp = 1b1) begin count = 2b00; end else begin case (readp, writep) 2b00: count = count; 2b01: if (count != MAX_COUNT) count = count + 1; /为写状态时计数器进行加法计数 2b10: if (count != 2b00) count = count - 1; /为读状态计数器进行减法计数 2b11: count = count; endcase endendalways (count) begin if (count = 2b00) emptyp = 1b1; /count为0时emptyp赋为1 else emptyp = 1b0;endalways (count) begin if (count = MAX_COUNT) fullp = 1b1; /计数到最大时fullp赋为1 else fullp = 1b0;endalways (count)beginusedw=count;endendmodule8、module address(clk,q);input clk;output q;reg 4:0q;reg 4:0i;initiali=0;always (posedge clk)begini=i+1;if(ib)begin outi=1; c1=b; d1=d1; endelsebegin outi=0; c1=c1; d1=b; end if(count=8) begin d1=d1*2; c1=c1*2; end end q1=outi; if (count=16)beginout=out15,out14,out13,out12,out11,out10,out9,out8,out7,out6,out5,out4,out3,out2,out1,out0;q=out;if(count16)q=out;endendendmodule其中,RAM为调用模块。4、接线图 40附件1: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要求阶段工作程序及要求完成时间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一)确定题目和指导教师1.学院(系)成立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2.学院(系)向教师(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助教)分派指导论文(设计)任务,院(系)公布备选题目一览表;3.学院(系)召开指导教师和学生参加的毕业论文(设计)布置大会;4.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学术特长选定论文题目,确定指导教师,也可与指导教师协商后确定论文题目;5.学院(系)将选题结果汇总成表,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每学年第一学期第8周前(二)做好论文开题、写作的准备工作1.指导教师向学生传达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及有关管理规定,师生沟通交流课题任务,使学生正确理解课题,为开题做准备;2.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后,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检索、实习调研以及实验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每学年第一学期第8周以后第二阶段(开题及写作阶段)(三)做好开题报告教研室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开题报告,院(系)检查开题情况,教务处抽查。每学年第二学期第2周前(四)认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检查工作。1指导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2学院(系)要随时了解、检查论文写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协调处理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每学年第二学期(五)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教研室组织中期毕业论文检查工作,做好记录,学生须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并填写中期检查表。每学年第二学期第8周第三阶段(评审答辩阶段)(六)指导教师评定毕业论文答辩前一周,学生将毕业论文交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需认真审阅,写出评语和评分。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3-14周(七)评阅老师评阅毕业论文学院(系)或教研室安排有关教师,详细评阅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给出评分。(八)组织答辩学院(系)成立答辩委员会,组织答辩小组对学生进行论文答辩,答辩日程安排通知教务处,并做好答辩记录,给出答辩成绩。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5周前(九)综合评定成绩学院(系)组织专门人员检查评分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成绩汇总和统计;毕业论文成绩及时报送教务处。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5周前(十)毕业论文归档管理学院(系)收集并整理归档毕业论文有关材料,包括鉴定表(2份)、开题报告(1份)、中期检查表(1份)、评分表(1份)、论文(设计)(1份)及相应电子文档,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表,一份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6周前(十一)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7周前注:1.提前或推延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阶段要求相同,日程自定;2.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三个阶段时间安排,可根据各专业特点适当调整。 附件2: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一、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结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由8个部分组成:封面;目录;题目;中外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谢辞;附录。二、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规范1. 封面封面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填写,包括论文(设计)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科专业等内容。2. 目录目录由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内容的顺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二级标题即可。目录应该用“”连接名称与页码。3. 题目论文(设计)题目要恰当、简明、凝练,能够反映论文的主题及其内容,做到文、题贴切。题目中不使用非规范的缩略词、符号、代号和公式,通常不采用问话的方式。题目所使用的词语应当考虑到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题目的中文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0个实词,中外文标题应一致,居中编排格式。4. 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是对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主要是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毕业论文(设计)必要的信息,使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摘要中应用第三人称的方法记述论文的性质和主题,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表达方式。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得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语句要合乎逻辑关系,尽量同正文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再分段落。对某些缩略语、简称、代号等,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加以说明。摘要中通常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毕业论文(设计)的摘要包含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中文摘要字数约为200300字,外文摘要约为200300个实词。关键词(Keywords)是为了文献标引,从汉语主题词表或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语或术语。关键词不宜用非通用的代号和分子式。关键词一般为36个。关键词的排序,通常应按研究的对象、性质(问题)和采取的手段排序。中文关键词两词之间应留出一个汉字的空间,不加任何标点符号;外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5. 正文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包括前言(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外语类专业毕业生必须用所学专业外语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篇幅一般6000字左右。(1)前言(引言)前言(引言)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对前人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分析,阐明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成果的意义等。(2)正文正文是对研究工作与研究内容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表格或公式等部分组成。该部分要运用选定的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正文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核心部分,占据主要篇幅。正文是论文的主体,要求观点清晰、论点正确、论据可靠、论证严密、层次清楚。正文中的图表和计量单位要规范。图须有序号、图题、图例、量和单位,图序号须用阿拉伯数字,与图题空 1 格,写在图下方;表格采用 3线表,表头线和表尾线为粗黑线,表两边不要串写文字,表序号须用阿拉伯数字,与标题空 1格,写在表上方;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3)结论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6. 谢辞(致谢)谢辞(致谢)是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科研工作,以及提供各种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的感谢。谢辞应实事求是。7. 参考文献文后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按顺序和规定的格式列在正文之后。所列出的文献,应当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出处要翔实,要进行核实查对。所引用的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的刊物或著作,内部刊物一般不引用。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是在引用文字(即所引用的词组、句子、段落等)结束处的右上角标出参考文献序号。全文参考文献的序号要按照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某一文献多次引用时,要用同一序号标出。文后参考文献的编写方式,是依正文中参考文献序号的次序排列所有的参考文献,且一个参考文献只能出现一次。8. 附录凡不宜收入正文中而又有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附录内容主要包括:正文中所使用公式的推导与证明过程;使用的主要符号、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其说明等;在正文中无法列出的实验数据;重复性数据图表;调查问卷等。附件3: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格式(理科)(说明:本表供理工科专业学生用,以下所有红色、蓝色文字仅供参考,学生在写作论文时请保留字体、字号,改写或删除掉文字,黑色文字请保留。每一页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装订线5 mm,页眉和页脚为0。论文题目使用黑体三号字,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单倍行距;一级标题段前段后为0.5行,正文段前段后为0,字符间距为标准。为保证打印效果,学生在打印前,请将全文字体的颜色统一设置成黑色。以上说明参阅后请自行删除,包括本文本框!)(顶头空2行)目 录(4号黑体,居中)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引言(或绪论)11材料与方法Y1.1材料 Y1.2方法 Y1.2.1Y1.2.2Y1.2.3Y1.2.4Y2Y2.1Y3 Y(略)X (正文第X章)Y致谢Y参考文献Y附录A (必要时)Y附录B (必要时)Y图1 (必要时)Y图2 (必要时)Y表1 (必要时)Y表2 (必要时)Y注:1. 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章”、“节”、“条”三级标题即可;2X、Y表示具体的阿拉伯数字;毕业论文(设计)题目(3号黑体)专业学生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姓名(小四仿宋体)摘要:(200300字,五号宋体)关键词: (3-5个,五号宋体)Title(3号Times New Romar)Student majoring in Name Tutor Name(小四Times New Romar)Abstract: (五号Times New Romar,200300个实词)Key words: ;(3-5实词个,五号Times New Romar)引言(小四宋体)。1 材料与方法 (仿宋体四号)11 (黑体小四号)(小四宋体)。111 (仿宋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112 (仿宋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12 (黑体小四号)2 结果与分析 (仿宋体四号)21 (黑体小四号)(小四宋体)。211 (仿宋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212 (仿宋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22 (黑体小四号)3 讨论 (仿宋体四号)31 (黑体小四号) (小四宋体)。32 (黑体小四号)致谢(小四宋体)参考文献:1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J. 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页码.2 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 . 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19.没有卷的就直接写2003(1)(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3 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2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6.(本条为中文图书著录格式)4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页码.(本条为硕士、博士论文著录格式)5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N.人民日报,2005-06-12.(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6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C/ 作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城市:出版单位(社),年代:页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7 外国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译.城市:出版单位,年代:页码.(本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等译.)外文文献著录格式参照中文的(五号Times New Romar)。注:由于网站资料权威性不确定,且目前中国期刊网和电子图书资源很丰富,故网站资料不得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文献类型标志说明:普通图书 M ,会议记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论文中图的具体要求为:主线粗于辅线(座标线)图题,小5黑(句末无标点)标值线(座标上的刻度线)一律在图的内侧图例一律在图题的上方或在图中,6宋图注一律在图题的下方,6宋标目(座标的文字说明)及图内文字,6宋图版(照片)说明在图题之下,6宋,文字一般接排,如:A.麦穗形态;B.花原基 论文中表格的具体要求为:表题:小5黑,居中(句末无标点)表内容:6宋数字一般以小数点位数对齐,数值后表示差异显著性的字母右肩上标表注:6宋,各注之间用“;”隔开附件4: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格式(文科)(说明:本表供文科专业学生用,以下所有红色、蓝色文字仅供参考,学生在写作论文时请保留字体、字号,改写或删除掉文字,黑色文字请保留。每一页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装订线5 mm,页眉和页脚为0。论文题目使用黑体三号字,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为单倍行距;一级标题段前段后为0.5行,正文段前段后为0,字符间距为标准。为保证打印效果,学生在打印前,请将全文字体的颜色统一设置成黑色。以上说明参阅后请自行删除,包括本文本框!)(顶头空2行)目 录(4号黑体,居中)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引言(或绪论)1一、Y(一)Y1 Y(1)Y(2)Y(3)Y2Y3Y(二)Y1 Y二、Y(略)X (正文第X章)Y致谢Y参考文献Y附录A (必要时)Y附录B (必要时)Y图1 (必要时)Y图2 (必要时)Y表1 (必要时)Y表2 (必要时)Y注:1. 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章”、“节”、“条”三级标题即可;2X、Y表示具体的数字;毕业论文(设计)题目(3号黑体)专业学生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姓名(小四仿宋体)摘要:(200300字,五号楷体)关键词: (3-5个,五号楷体)Title(3号Times New Romar)Student majoring in Name Tutor Name(小四Times New Romar)Abstract: (五号Times New Romar,200300个实词)Key words: ;(3-5个实词,五号Times New Romar)引言(小四宋体)。一、 (楷体四号)(一)(黑体小四号)1(楷体小四号)(宋体小四)。(1)(宋体小四号)(宋体小四)。(2)(宋体小四号)2(楷体小四号)(二)(黑体小四号)二、 (楷体四号)(一)(黑体小四号)1(楷体小四号)(宋体小四)。(1)(宋体小四号)(宋体小四)。(2)(宋体小四号)2(楷体小四号)(二)(黑体小四号)致谢(小四宋体)参考文献:1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J. 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页码.2 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 . 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19.没有卷的就直接写2003(1)(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3 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2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6.(本条为中文图书著录格式)4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页码.(本条为硕士、博士论文著录格式)5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N.人民日报,2005-06-12.(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6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C/ 作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城市:出版单位(社),年代:页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7 外国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译.城市:出版单位,年代:页码.(本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等译.)注:由于网站资料随意性、权威性不确定,且目前中国期刊网和电子图书资源很丰富,故网站资料不得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外文文献著录格式参照中文的(五号Times New Romar)。文献类型标志说明:普通图书 M ,会议记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论文中图的具体要求为:主线粗于辅线(座标线)图题,小5黑(句末无标点)标值线(座标上的刻度线)一律在图的内侧图例一律在图题的上方或在图中,6宋图注一律在图题的下方,6宋标目(座标的文字说明)及图内文字,6宋图版(照片)说明在图题之下,6宋,文字一般接排,如:A.麦穗形态;B.花原基 论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道洪水防控方案
- 桥梁施工场地布局方案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天津-天津超声医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四川-四川妇科(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北京-北京眼科(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纳米光电探测器-洞察及研究
- 充电桩选址优化模型-洞察及研究
- 鱼钩式钓鱼攻击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贵州-贵州收银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贵州-贵州印刷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儿科常见疾病双向转诊指南
-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形象设计与造型(第2版)-课件
- 装表接电课件(PPT 86页)
- 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指南
- 中铁XXXX局城轨道交通工程劳务分包指导价2017版
- 德国申克振动筛
- 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禁忌物配存表
- 钻机电气控制系统操作手册
- 现浇剪力墙结构模板安装与拆除技术交底
- 电力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
- 最新农贸综合市场项目可行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