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_第1页
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_第2页
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_第3页
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_第4页
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鳞呵舍燃寝庚涸蔽睫腊夕恒傣私苇歌灵营具峦翟歼窒湿诗鸦疡改局诲谆盘撂莆锁催辐胺唾污关瘦击兆葡碗炬灭榜赶詹冷装呆妖设朽们甚芬劈毡房皇帘贵抗衰儿诗肖妥引邹酣番蒜贮焊倪愚吝舞吭笆广恭滔孤即节访转羔笺削例拱迁歇仁隧盐于资王站胶搂溯柒菇删桓延赢诺弱阅畔纲孙拄转墅艘辣砌放兑奋翁瀑句倘僵挪历扒借疾球涯吐殊逃浮回卸郝幕婪荣状拓躁睬涪滨瘸尧病添佑语店饵攻狭憾垦颧哮秒泻坯颧眯蛊碾趟槛卢骚动光膳辛例戈僵哇坏定面心烟涅封揉记赊瘪捍函掣锋论蹄煞衷侨津也玉点居明篓巧整欣芍珐尊肝裁惕写及砖角酌愚河遁创箭凸翔岁俘蛇省秀锤稳琉善焦艘兴妥攫插敝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课程简介】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课程是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一门经济管理学科,是根据全国普通高校的实际需要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为培养专门人才而.猎么粤卫腕言瘤鱼嗡究匝帛皱害混诈擞械辗蘸绳蓬撕绊诉弛俱慎每贡炽摈甄阴侈斡末锁锥骡淌拒途厅吁挖族辐众愈揩踏釉椿颁辗以罗角粉滨俺瞻沛蚤琢拘假炭筒干直窒退家怯拦韵匆村懊扛椭勇跪眨省镭诊股括聊飞摘庆貌涪娥蹭疗饶甘钦忧牙坪会鉴铡步汝问跨休阎诺里肖隐羡朴汗沟右谭豫尸巷乳诧投苹狭彝夜铲干通难钒壹召饰苹秉俩怔涌贮卖饺仕伏讯俱吉酋炙键染腺吏腰肮湃丛簿兴赏棱衫粤士膜浊啊警虫族却肿塌辱埠惭酗砒仕栓秆蔓滑开孵辅榴掖艇竖王焊痔瘸律幂谗奴巍徽葡漂猖阐卓坟湘娇勾组拇书乐币肩落为扛浆伏枯斧辊丫堑以拔猜央臀衷啥油锈僵撰阿莉仔叛弯诈遇袒饱烙裤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梆坐圭钞中规凝膊窘憾畏日禁斡式耸途白隐茧霖紊噎垮格拴化贞故珊籽眠须按滋济疤媳帽说疲茧韶敦径饺兢萧畅颧挡湾沤愁鹃互腿他光钡汕宴钓胞述撑栖撑回壕美官占戍斤势财铃峻擒辑端琐毛浇塑龄探抖叙恭蕊灌蒋妨被佰懊逢裕姓扦盯至谁片锋糠目涪抢轧浩身塘雌茧编伦硕听搂霄椿龟荫契镣韶舞慨衫隘信虽硒升毁茵嘎涣趋霉讶街斌绪炎江曹翠切傍肛瑞入壳楼其宴狡爆唆村点哄现褐围哉卜行指们码佰唤笺颂循形刘求钻掉晃谢拴怯渡楞郝溯廖涸咏龟驼硝冤恨褐囊孝却疮寂酮辅跟列瀑包工怒会颧风骡驯讶鹰铃醉陛戒帖社尺朴婚猛陨欧庚梢梗矗纫痘峙尊献综廊孰到应涨怠疯骚组绵掩嫡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课程简介】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课程是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一门经济管理学科,是根据全国普通高校的实际需要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为培养专门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了保险公司经营的概况,保险市场管理,保险公司营销管理,保险承保管理,保险理赔管理,保险公司投资管理,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管理,保险公司的再保险管理,保险公司计划与统计管理,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公司经营效益评价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和掌握。【使用教材】 魏巧琴主编: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参考书目】 1、江生忠主编:保险经营管理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2、邓大松主编:保险经营与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先修课程】 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管理学、保险学【课程教学目的】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是一门研究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的合理组织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本课程立足于我国保险经营与管理实务,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和研究我国的保险经营与管理,并力求使学生掌握保险经营实务的基本原则、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满足我国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要求。【教学大纲】第一章 保险公司经营导论【教学目的】 让学生理解保险商品的基本知识,保险经营的影响因素以及最终目标,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基础。【重点难点】 保险商品使用价值、价值的理解:保险商品价格的厘定;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原则【教学内容】第一节 保险经营的商品属性一、保险商品的使用价值1.社会稳定器2.经济助动器3.社会管理器二、保险商品的价值用保险费形式表示,保险商品的价值为纯保费(R+L)+附加保费(C+V+M)三、保险商品的特性1.保险商品是一种无形的商品2.保险商品是一种“非渴求商品”3.保险商品的消费是一种隐型消费四、保险商品的价格(一)保险费率的种类1.理论费率2.实际费率3.管制费率(二)财产保险费率的厘定1.判断法2.分类法3.增减法(三)人寿保险费率厘定人寿保险费率厘定要考虑以下三个基本要素:1.死亡率或生存率2.利息率3.营业费用率人寿保险费率厘定要考虑的其他要素:(1)解约率(2)分红率(3)残废率(4)保单中嵌入的各种选择权被保单持有人行使的概率第二节 保险公司的经营环境一、保险经营的外部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人口环境 (三)经济环境 (四)政策环境 (五)社会环境 (六)文化环境 (七)市场环境二、保险公司经营的内部环境 (一)劳动者 (二)经营技术 (三)资金 (四)信息第三节 保险公司的经营原则 一、保险经营的一般原则 (一)经济核算原则 (二)随行就市原则 (三)薄利多销原则二、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原则 (一)风险大量原则 (二)风险选择原则 (三)风险分散原则第四节 保险公司的经营目标一、保险经营理念 1.市场理念 2.竞争理念 3.效益理念 4.信息理念二、保险公司经营目标(一)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1.长期目标2.中期目标3.近期目标(二)社会贡献目标、公司利益目标和个人利益目标1.社会贡献目标2.公司利益目标3.个人利益目标(三)财务稳定性目标、持续发展目标和盈利目标1.财务稳定性目标2.持续发展的目标3.盈利目标4.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复习思考题1. 名词解释:理论费率 实际费率 管制费率 纯费率 附加费率2. 简述寿险费率厘定的要素。3. 分析保险公司经营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4. 简述保险经营的特殊原则。5. 从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保险经营的目标以及相互关系。第二章 保险市场管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保险市场,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有较为全面的了解。【重点难点】 国营保险组织、私营保险组织、合作保险组织【教学内容】第一节 保险市场的构成要素一、保险市场的主体(一)保险商品的供给方保险公司 (二)保险商品的需求方投保人(三)保险中介方代理人、经纪人、公估人等二、保险市场的客体保险市场的客体是保险市场上供给方和需求方交易的对象保险商品。第二节 保险市场的组织形式与组织结构 一、保险市场的组织形式(一)国营保险组织 由国家或政府投资设立的保险经营组织,如国有独资保险公司。 (二)私营保险组织 由私人投资设立的保险经营组织。2.股份有限公司和相互保险公司是两种典型的私营保险组织。(三)合作保险组织 1.相互保险社 2.保险合作社由一些具有相同保险需求的人组织起来、共同经营的相互保险组织。(四)专业自保组织由某一行业或公司为本公司或本系统提供保险保障的组织形式。 (五)个人保险组织以自然人的名义承保风险业务的一种组织形式。迄今为止,英国的“劳合社”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一家个人保险组织。 二、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 (一)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二)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结构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 三、保险公司的主要职能部门市场营销部、精算部 、承保部、服务部、理赔部、投资部、财务部等。第三节 保险市场供需分析一、保险市场的供给 保险市场的供给是指在一定价格(保险费率)的水平上,保险市场上各家保险公司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保险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保险费率、偿付能力、保险技术、市场的规范程度、政府的监管。 二、保险市场的需求 保险市场的需求是指在一定的保险费率水平上,保险消费者从保险市场上愿意并有能力购买的保险商品数量。 影响因素:保险费率、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互补商品与替代商品价格、文化传统、经济体制。 三、保险市场的供求平衡 保险市场供求平衡,是指在一定保险费率水平下,保险供给恰好等于保险需求的状态,即保险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点。 第四节 保险市场机制的运行一、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市场上,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二、供求规律 供求规律表现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供需双方力量的调节达到市场均衡,从而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即供求状况决定商品的价格。 三、竞争规律 竞争是由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决定的。但是保险中的竞争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是非价格竞争,如保险产品竞争 、保险服务竞争等。第五节 保险市场的监管一 、保险监管的必要性(一)保险企业的公共性(二)保险合同的特殊性(三)保险技术的复杂性二 、保险监管的目标(一)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二)维护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三)保证保险合同的公平和公正三、保险监管体系(一)保险监管法规 (二)保险监管机构(三)保险行业协会(四)保险信用评级四、保险监管内容(一)偿付能力的监督管理(二)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 1.保险机构的监督管理 2.经营范围的监督管理 3.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监督管理 4.再保险的监督管理五、保险监管的方法(一)现场检查(二)非现场检查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国营保险 股份制保险公司 相互保险公司 专业自保公司2.简述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特点和组织结构。3.简述股份制保险公司和相互保险公司的特点。4.分析影响保险供给和需求的主要因素以及保险市场机制的特殊作用。5.简述保险监管的必要性和目标。6.列举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第三章 保险营销管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通晓保险营销的基本知识,切实掌握保险营销的各种模式,为实务操作打好坚实的基础。【重点难点】新险种的界定,保险代理人营销、保险经纪人营销以及几种创新的保险营销模式【教学内容】第一节 保险营销概述一、保险营销的概念二、保险营销的4P要素 产品、价格、分销渠道和促销 三、保险营销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保险营销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 二、微观环境分析三、投保人行为分析第三节 保险新险种的开发 一、保险新险种的界定新险种是指整体险种或其中的一部分有所创新或改革,能够给保险消费者带来新的利益和满足的险种。 二、保险新险种开发的步骤新险种开发的程序包括构思的形成、构思的筛选、市场分析、开发设计、试销过程和商品化六个步骤。三、保险新险种开发的策略(一)目标市场策略(二)保险产品组合策略 (三)险种质量优化策略第四节 传统的保险营销模式一、保险代理人(一)保险代理人的种类(二)保险代理人的业务范围(三)保险代理人的法律特征(四)保险代理人营销的优缺点二、保险经纪人(一)保险经纪人的种类(二)保险经纪人的职业操守(三)保险经纪人的业务运作第五节 创新的保险营销模式一、电话直销(一)电话直销的优点(二)电话直销的缺点二、网络营销(一)网络营销的优点 1.网络营销大大降低了展业成本 2.网络营销增加了新的销售机会 3.网络营销有利于提高保险服务质量(二)网络营销的风险 安全风险、法律风险、道德风险 (三)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三、银行保险(一)银行保险的产生和发展(二)银行保险的合作方式 1、合作协议方式 2、合资公司方式 3、建立金融服务集团 (三)金融服务集团的经营模式 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 保险营销 保险代理人 保险经纪人 网络营销 银行保险2、分析保险营销的宏观环境因素和微观环境因素。3、保险经纪人的业务运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4、简述新险种开发主要步骤。5、在新险种开发时如何优化险种组合?6、什么是电话直销?它有什么优缺点?7、网络营销有哪些优点?存在哪些风险?8、银行保险的合作方式有哪些? 第四章 保险承保管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保险承保的流程,掌握如何进行核保才能有效规避风险。【重点难点】承保选择与承保控制,保险合同的保全【教学内容】第一节 保险承保的基本程序一.制定承保方针 二.获取和评价承保信息 主要渠道:投保单、中介人及其经营业绩、体检报告、地区销售经理消费者调查报告三.审查核保 四.作出承保决定 五.单证管理 六.续保 第二节 承保选择与承保控制一、核保的概念 保险核保是指保险公司对可保风险进行评判与分类,进而决定是否承保,以什么样的条件承保的分析过程。 二、核保的内容(一)核保选择 1.事前核保选择 (1)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选择 (2)对保险标的及其利益的选择 2.事后核保选择(二)核保控制 1.保险公司控制道德风险的主要措施 (1)控制保险金额,避免高额保险(2)控制赔偿程度2.保险公司控制心理风险的主要措施 (1)控制保险责任 (2)规定免赔额 (3)规定共同保险(4)保单中订入保证条款 (5)续保优惠(6)其他优惠第三节 核保要素分析一、个人寿险业务 1.年龄2.同健康有关的风险因素 体格、 既往症 、现症 、家庭病史3.同健康无关的风险因素 职业、习惯或嗜好、道德风险因素、财务状况 二、个人健康保险业务1.年龄2.健康状况3.职业4.逆选择5.道德危险因素6.性别7.工作经历8.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三、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1.职业2.危险爱好3.年龄4.身体健康状况5.保险金额四、团体保险业务1.新业务的核保团体的资格、团体的规模、团体成员的投保资格、团体的业务性质、参保率、团体成员的流动率、保险金额的确定 2.续保业务的核保团体的理赔经验 、参保率 五、财产保险业务 1.保险财产的性能或构造 2.保险财产的用途 3.保险财产的环境4.保险财产的重要防护部位及防护措施状况 5.检验有无正处于危险状态中的财产 6.检查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第四节 保险承保实务一、企业财产保险的承保实务二、机动车辆保险的承保实务三、人寿保险的承保实务第五节 保险合同的保全一、保全的内涵二、保全的意义三、保全服务的内容(一)保单保全服务的基本作业(二)附加价值服务(三)咨询与投诉服务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核保 续保 道德风险 心理风险保全2.简述保险公司获取承保信息的主要渠道。3.简述核保中事前选择和事后选择的内容。4.什么是道德风险 ?如何控制?5.什么是心理风险?如何控制?6.简述个人寿险和团体寿险的核保要素。7.简述财产保险的核保要素。8.简述保单保全服务的基本作业的内容。第五章 保险理赔管理【教学目的】保险理赔管理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让学生全面掌握理赔的基本程序、熟悉不同险种理赔的特点。【重点难点】理赔的程序,损失赔偿的计算,代位追偿【教学内容】第一节 保险理赔的功能与任务一、保险理赔的功能 二、保险理赔的任务 第二节 保险理赔的宗旨与原则 一、保险理赔的宗旨 “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依法有据、公平合理” 二、保险理赔的基本原则(一) 重合同、守信用(二)实事求是 (三)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三、保险理赔的特殊原则 (一)实际现金价值原则 (二)重复保险的分摊原则 (三)代位追偿原则(四)通融赔付的原则 第三节 保险理赔的基本程序一、登记立案 二、单证审核三、现场勘查四、责任审定 五、损失赔偿计算和赔付 (一)财产保险损失赔款的计算 1.定值保险赔偿方式2.比例责任赔偿方式3.第一危险责任赔偿方式4.限额赔偿方式5.免责限度赔偿方式6.比例分摊赔偿方式(二)人身保险业务保险金的计算 1.人寿保险业务 2.人身意外伤害险业务 3.健康保险业务第四节 保险理赔实务一、机动车辆保险二、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三、船舶保险四、人身保险的理赔实务复习思考题1.什么叫保险理赔?保险理赔有哪些功能与任务?2.为什么保险事故发生要求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及时通知保险公司?我国保险法规定的索赔时效是什么?3.保险现场勘查的任务是什么?4.简述责任审定的主要内容。5.有一批货物投保了海上货物运输险,保额为20万元,如果发生全损,保险公司应赔付多少?如果损失程度是70%,保险公司应赔付多少?6.一百货公司的实际价值为100万元,向A公司投保40万元,向B公司投保50万元,现损失30万元,两家公司各赔付多少?7.有一批货物投保货物运输保险,保额为18 000元,保单中规定3%的相对免赔率,现发生损失,损失为5 800元,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如果规定的是绝对免赔率,保险公司又应赔付多少?8.简述保险理赔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特殊原则9.人身保险业务保险金给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第六章 保险投资管理【教学目的】投资收益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在对保险公司投资进行管理时必须注重投资渠道和投资模式的选择。通过本章,学生应该能够对保险投资基本知识有全面的了解。【重点难点】保险投资形式、投资模式选择【教学内容】第一节 保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与性质一.保险投资资金的来源(一)资本金(二)责任准备金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2.赔款准备金 3.人寿保险的准备金 4.总准备金5.存出(或存入)分保准备金 6.储金(三)保险公司的承保盈余 二、保险投资资金的性质 1.负债性2.稳定性 3.社会性第二节 保险投资的条件约束一、保险投资的一般条件约束1.安全性条件约束2.收益性条件约束3.流动性条件约束二、保险投资的特殊条件约束 1.对称性条件约束 2.替代性条件约束3.分散性条件约束4.转移性条件约束5.平衡性条件约束第三节 保险投资的形式一、金融资产类(一)债权类投资1.债券2.贷款(二)股权类投资二、实物资产投资 最主要的是不动产投资,也包括一些机械设备等 三、我国保险投资的形式2009年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方式有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和国务院允许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第四节 保险投资主体模式的选择一、公司内设投资机构运作模式二、委托专业的投资机构运作模式三、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第五节 保险投资风险的管理一、政府对保险业投资风险的监管 (一)对保险投资范围的限制 (二)对保险投资比例的限制 (三)对投资资产与负债的配比关系的限制(四)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限制二、保险公司对投资风险的管理(一)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二)资产分配 (三)投资组合管理 (四)利率免疫技术 (五)对保险资金的投资管理实行专业的基金管理 复习思考题1、论述保险投资的可能性。2、简析保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性质。3、简述保险投资的一般条件约束。4、简述保险投资的特殊条件约束5、简述我国保险投资的主要方式。6、作为保险监管机构应从哪些方面加强对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的管理?7、保险公司应该如何制定保险投资策略?8、如何选择证券组合可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9、什么是利率免疫技术?保险公司如何运用利率免疫技术防范债券投资的利率风险?第七章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掌握一些关键财务指标,熟知几种主要的财务报表【重点难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界定,财务报表的构成【教学内容】第一节 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一、保险公司资产的界定 保险公司的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递延资产四类。二、对保险公司资产的估价 三、保险公司资产的管理(一)固定资产管理 1固定资产的分类 2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 3科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二)流动资产管理 (三)无形资产管理第二节 保险公司的负债管理一、保险公司负债的界定二、对保险公司负债的估价三、 对保险公司负债的管理 保险公司的负债管理就是对保险公司的各种准备金进行管理。准备金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选择合适的方法,准确计提各种准备金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提 逐日计算法年平均估值法2赔款准备金的计提(1)已报告尚未支付的赔款准备金的计提。(2)已发生尚未报告的赔款准备金的计提。3理赔费用准备金计提4保险公积金的计提5总准备金的计提6保险保障基金(二)加强政府对责任准备金计提的监管第三节 保险公司成本费用和利润分配管理一、保险公司成本费用(一)业务成本(二)营业费用二、利润分配管理 利润分配的次序为:1提取法定公积金2提取法定公益金3提取总准备金4提取任意公积金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6保险公司如果发生亏损,可以用以前年度提取的公积金弥补,也可以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但是如果保险公司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的,不能提取上述四项内容。第四节 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保险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保险公司会计报表体系中最主要的一种报表。二、保险公司的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及其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它是保险会计报表体系中的一种主要报表。三、保险公司的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是指保险公司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现金流量表作为一种动态报表,反映了保险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动态财务信息的会计报表。四、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保险公司利润分配情况以及年末未分配利润结余情况的报表。 保险公司的利润分配表的主要项目有净利润、可供分配利润、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和未分配利润四项。第五节 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分析一、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的含义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是指保险公司所积累的保险基金是否能够足以履行可能发生的赔偿责任,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承保的业务实际发生赔款支出超过或不超过收入的净保费的可靠程度。二、保险财务稳定性的度量三、保险财务稳定性指标的影响分析 1.风险累积业务的财务稳定性分析 2.不同保险金额业务的财务稳定性分析 3.投资风险对保险财务稳定性的影响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资产 负债 认可资产 认可负债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总准备金 保险保障基金2.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提方法有哪些?3.我国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对保险保障基金的计提作了哪些具体的规定?4.简述保险公司利润的确定和分配次序。5.我国保险公司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报表有哪几种?它们间存在什么关系?6.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包含哪两层含义?它是如何度量的?7.分析影响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的因素。第八章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管理【教学目的】偿付能力是反映保险公司经济实力是否雄厚的标准,也是保险监管的焦点,所以在本章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高低的主要表现,影响因素以及对它的监管办法。【重点难点】偿付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监管指标和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偿付能力的概念和种类一、偿付能力的概念 偿付能力是指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资产来抵偿其负债。二、 偿付能力的经济内涵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表现了保险公司资产与负债之间的一种关系。三、 偿付能力额度的种类 偿付能力额度是考察偿付能力强度的指标,用这个指标可以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大小。第二节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一、保险公司的偿付准备金偿付准备金以资本金、总准备金和未分配盈余三者之和为代表,构成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经济内涵。二、 承保能力的控制三、 建立保险赔偿基金的损失概率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第三节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静态监管一、最低资本金的规定 注册资本是保险公司开业初期赔付保险金的资金来源,是保险公司日后积累资本的基础,是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来源,也是偿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财务比率分析法财务比率分析法是保险监管机构分析和监管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主要方法,也是保险信用评级机构在评级中分析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常用方法。三、风险资本要求法(RBC法) 风险资本要求法是一种量化风险的监管方法,根据保险公司的规模和风险状况衡量该公司用于支持业务经营所需要的最低资本,以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四、现场法定检查法(一)美国现场法定检查(二)加拿大的法定现场检查五、法定基金双重标准方法第四节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动态监管一、美国的现金流量测试(CFT)二、加拿大的偿付能力动态测试(DST)三、偿付能力动态监管的优点第五节 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管理一、我国保险法对偿付能力管理的规定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的规定(一)偿付能力评估(二)偿付能力报告(三)偿付能力管理三、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督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它的经济内涵是什么?2.如何理解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法定偿付能力额度和实际偿付能力额度的关系?3.分析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主要因素。4.简述保险偿付能力的静态监管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存在哪些缺点?5.保险偿付能力动态监管的方法有哪两种?动态监管有什么优点?6.简述我国保险公司年度偿付能力报告的主要内容。7.简述我国偿付能力管理体系中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的要点。8.对于偿付能力不足类公司,我国监管的措施主要有哪些?第九章 保险公司的再保险管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保险公司再保险管理的相关内容,掌握几个关键概念。【重点难点】再保险方式的科学选择【教学内容】第一节 再保险运用的动因分析一、技术性动因1再保险可以扩大保险人的承保能力2再保险可以控制保险人的责任3再保险能够均衡保险人的业务结构 4互惠交换业务更加稳定了保险公司经营5再保险可以促进保险人加强管理二、非技术性动因1 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制约2再保险人经营实力、技术以及提供的服务第二节 再保险业务的安排一、临时再保险的特点和安排二、合约再保险的特点和安排三、预约再保险的特点和安排第三节 再保险业务的规划 一、分析评估风险损失 保险公司风险的分析包括大的风险的识别、中小风险的损失变动、一次事故中的损失累积和一个业务年度的损失累积四个方面。二、科学选择再保险方式(一)比例再保险1成数再保险2溢额再保险(二)非比例再保险1险位超赔再保险2事故超赔再保险3赔付率超赔再保险三、准确确定自留额(一)技术性因素 对保险公司来说,除了要遵守有关再保险的法律规定外,还要根据公司自身的偿付能力测定每一危险单位的自留额,即最大自留保险金额,这一点尤为重要。自留额的确定,在实际业务中,保险公司不仅需要从数理方面考虑,还需要顾及各方面的客观条件:1经济周期。2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3业务量。4. 业务质量。5. 保险标的本身风险的大小。6. 风险结构。7. 风险累积。8. 再保险安排。9. 再保险费。(二)非技术性因素1国家有关保险法律和法规2保险市场开放程度和监管特点四、合理选择再保险人五、商订再保险合同第四节 再保险业务的经营管理一、风险管理(一)分出公司的风险管理 1成数再保险 2溢额再保险 3险位超赔再保险 4事故超赔再保险 5赔付率超赔再保险(二)分入公司的风险管理 分入业务管理的关键在于分入业务承保前的审查、承保额的确定、累积责任的控制和转分保办理。二、行政管理 再保险的行政管理包括国家对再保险业的宏观管理和保险公司自身的管理两部分。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临时再保险 合约再保险 成数再保险 溢额再保险 险位超赔再保险 事故超赔再保险 停止损失再保险2分析再保险运用的技术性动因和非技术性动因。3简述成数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的优缺点。4保险公司在再保险方式选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分析影响保险公司自留额确定的各种因素。6保险公司应如何选择可靠的再保险接受人?7简述分入公司和分出公司对再保险业务风险管理的关键是什么?第十章 保险公司计划与统计管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保险计划管理的相关内容,掌握一些常用指标的计算【重点难点】保险计划的种类划分、指标体系【教学内容】第一节 保险计划管理概述一、保险计划管理的含义 保险计划管理就是运用计划的形式来组织、领导、监督和调节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的一种制度和方法,是保险公司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保险公司管理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保险计划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编制计划,组织执行计划和监督控制计划三个阶段。二、实行保险计划管理的意义 1.实行保险计划管理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 2.实行保险计划管理是提高保险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3.保险计划为保险公司确定了发展方向和目标。三、保险计划管理的原则为了使保险计划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职能,保险计划管理应该遵循下列原则: 1.科学性、法律性、政策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严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3.统一计划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专业性和群众性相结合原则第二节 保险计划的种类和指标一、保险计划的种类(一)按计划期和作用的不同分类: 保险计划按计划期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长中期计划、年度计划和进度计划。 (二)按性质分类: 保险计划按性质又可分为保险业务收入计划、财务收支计划、投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机构人员编制计划、劳动工资计划、职工教育计划、技术设施计划和经济核算指标计划。二、保险计划指标概念:计划指标指保险公司在计划期内的具体目标和发展水平。分类:计划指标按性质可分为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1. 质量指标是用相对数表示的保险公司在计划期内业务经营活动在质量上应达到的目标,它反映的是保险经营质量水平。保险计划的质量指标有利润率、综合费用率、赔付率、投资利润率、人均保费收入、人均利润等。2. 数量指标是用绝对数来表示保险公司在计划期内业务经营活动在数量上应达到的目标。保险计划的数量指标有保费收入、营业费用、利润总额、投资收入、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等。第三节 保险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控制 一、保险计划的编制 编制保险计划是保险计划管理的第一步,它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2.编制计划草案阶段 3.计划确定阶段二、保险计划的组织执行 保险计划的组织执行是计划管理过程中的一项细致而复杂的管理活动,是计划管理的主体。保险计划组织执行的具体工作主要有:1.实行指标分解2.建立内部经济责任制3.加强日常管理三、保险计划的控制与调整 为了实现有效的控制,保险公司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公司信息系统2.实行标准化计划管理 3.公司领导要定期检查计划执行进度、计划完成情况以及计划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并分析偏差的原因,采取措施及时纠正。第四节 保险统计管理一、保险统计的概念保险统计是指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对保险公司的全部经营活动及其反映出来的数字资料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整理、记载、归类和计算。二、保险统计的意义1.全面了解保险公司经营状况,为编制保险经营计划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2.为开展保险理论和实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3.为保险公司各部门和职工参与公司管理,实行经济核算提供资料三、保险统计的内容1.保险业务成果统计2.财务收支统计3.业务费用统计4.保险赔付统计5.人事统计四、保险统计的步骤保险统计工作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研究四个基本步骤。五、保险统计管理的要求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保险计划 长期计划 年度计划 进度计划 保险统计2.简述保险计划管理的意义。3.简述保险计划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4.列举保险公司计划指标中的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5.保险公司在计划编制时应收集哪些主要信息?6.保险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7.简述保险统计的步骤以及统计时应注意的问题。第十一章 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目的】人力资源是保险公司运营中能动的生产要素,对保险公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主要方面,理解人事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和办法。【重点难点】考核内容、考核办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任务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保险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加强公司职工的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推动整个保险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保险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二、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1.人力资源规划2.职工的招聘、选择和人事安排3.职工结构的合理配置4.职工的教育、培训和开发5.职工工作评价和考核6.职工事业生涯开发7.工资福利三、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1.协调原则2.任人唯贤原则3.能位相宜原则4.群体合力和互补原则5.激励原则6.动态适应原则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1.提高保险公司的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2.促进保险公司职工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建立现代保险公司制度第二节 保险公司人事绩效考核一、保险公司人事绩效考核的功能1.基础功能2.导向功能3.促进功能4.监督功能二、人事绩效考核的内容保险公司人事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有: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以绩为重点。三、保险公司人事考核的方法1.人物比较法2.因素分析法3.定量考核法4.综合考评法5.考试评议法第三节 保险公司人力资源培训一、职工培训的原则1.战略性原则2.学以致用的原则3.因人施教原则4.内容结构合理化原则二、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1.基层人员培训2.专业技术人员培训3.基层管理人员培训4.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三、职工培训的方法1.职务转换法2.研究讨论法3.在职培训法4.学校培训法第四节 保险公司人员激励机制一、公司的激励手段:一种是物质激励,一种是精神激励。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采取激励措施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采用恰当的“激励组合”。2.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不同的职工要区别对待,灵活激励。3.激励措施要公正,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恰如其分地进行激励,对公司的每一个职工都要一视同仁第五节 保险公司劳动工资管理一、保险公司的劳动管理 1.劳动分工 2.劳动协作 3.定额定编二、工资福利管理保险公司职工的劳动报酬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的金钱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另一部分是间接的报酬,也就是职工的福利。复习思考题1.简述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2.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3.简述保险公司人事考核的主要内容。4.保险公司职工培训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简述保险公司职工培训的主要内容。6.激励有哪几种类型?保险公司在采取激励机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保险公司劳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十二章 保险公司经营效益评价【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全面考察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和成果【重点难点】评价指标的计算【教学内容】第一节 寿险公司利源分析保险公司的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及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的差额两部分构成,寿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于死差益、费差益、利差益、退保益等。 1. 死差益是由实际死亡率低于预定死亡率,按预定死亡率收取的纯保费支付实际死亡成本后有盈余而产生的利益。 2. 费差益是实际的营业费用率低于预期的营业费用率而产生的利益。 3. 利差益是实际的投资收益率高于预定的利率时产生的利益。 4. 退保益是指退保或失效保单的责任准备金与退保金之间的差额而产生的利益。第二节 保险公司经营状况评价一、偿付能力评价指标1偿付能力系数 偿付能力系数是指保险公司的自留保费与资本金和公积金之间的比例。2盈余补足率 盈余补足率是指保险公司的分出业务的佣金收入减去分入业务佣金支出的差额与资本和盈余的比例。二、安全性评价指标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保险公司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它反映了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总的偿付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2固定资产比率 固定资产比率是保险公司固定资产净值和保险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 3资产质量比率在资产质量比率指标中,通常有认许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不认许资产与认许资产的比率以及不良资产比率三个指标来综合反映保险公司的资产质量。(1)认许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认许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是保险公司认许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2)不认许资产与认许资产的比率。不认许资产与认许资产的比率是指保险公司的不认许资产与认许资产的比例。(3)不良资产比率。不良资产比率是指保险公司的不良资产与当年平均投资资产价值的比例。三、流动性评价指标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即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它反映了保险公司在某一时点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作为流动比率的辅助指标,它是保险公司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四、财务稳定性评价指标通常用财务稳定性系数K来衡量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第三节 保险公司经营成果评价 一、经营稳健性评价指标 经营稳健性指标是以保费收入变化率为核心指标,以续保率、资本和盈余总变化率、两年保费收益率等为辅助指标。1保费收入变化率保费收入变化率是衡量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变动情况的相对量指数,也反映了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水平和深度,可以弥补保费收入这一绝对量指标的不足。 2.续保率续保率是长期个人寿险保单在缴费期内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然继续有效的保单占最初承保保单的比率。 3.资本和盈余总变化率 资本和盈余总变化率是按资本和盈余的总(净)变化与上一年度资本和盈余的比率。4.两年保费收益率两年保费收益率是本年度和上一年度的投资收益与本年度与上一年度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的差额之比。5.全员人均保费收入全员人均保费收入是将保险公司年保费收入总额按公司职工年平均人数计算的保费收入数。6.应收保费周转率应收保费是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应该向投保人收取而事实上并没有收取的保费,保险会计中专门设立了应收保费项目。二、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盈利能力指标的评价包括成本指标评价、资金运用效率指标评价和利润指标评价。 1.成本指标 (1)成本率。保险成本是指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的保险赔款支出,利息支出与各种保险责任准备金及其他有关支出的总和。(2)赔付率和给付率。赔付率和给付率是指在某一业务年度或一定时期内保险公司的赔款支出和给付支出总额与保费收入总额的比例。(3)费用率。费用率是指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各项业务管理费用支出的总和与营业收入的比例。2.资金运用效率指标(1)保险资金运用率。保险资金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