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doc

环形交叉带邮件分拣机的送包机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环形交叉带邮件分拣机的送包机设计.rar
环形交叉带邮件分拣机的送包机设计
环形交叉带邮件分拣机的送包机设计.docx---(点击预览)
文献综述.doc---(点击预览)
主动链轮a4.dwg
双排链轮a4.dwg
地脚a2.dwg
地脚固定码a3.dwg
封盖a1.dwg
有动力滚筒a2.dwg
有动力滚筒心轴a3.dwg
电机板a2.dwg
送包机总装配图a0.dwg
铝型材端盖a3.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285241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6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9-01-07 上传人:闰***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关 键 词:
环形 交叉 邮件 分拣 包机 设计
资源描述:

 

内容简介:
文献综述 2017年5月10日摘要:分拣系统在每个行业上的运用都极其地普遍。比如说物流配送、邮政分拣、采集、海上运输、仓库管理等。分拣系统的出现让一些单位的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分拣就会有运输,本文主要是针对邮件往供包机输送的设计。通过翻阅期刊、网上查阅、工厂参观等途径,使得我完成了本次设计。我的设计构思是电机作为主要动力,带动链轮转动,链条作为传递动力的装置使得滚筒上的链轮能够转动,各个动力滚筒之间利用同步链条进行传动,中间放置了一根动力滚筒以及两根无动力滚筒,使间距变小,方便运输,后半部采用无动力滚筒,方便存放货物。本次设计最终实现输送货物的目的。关键词:邮件分拣机;动力滚筒;无动力滚筒;输送引言最近几年邮政事业得到了巨大的进步。邮政事业不断完善的设施,技术水平的不断增强,使得邮政运输处理实现了自动化。在分拣机的系统中,往供包机输送邮件是一个不错的题材。送包机的产生使得运输时间减少,也使得人力的成本变少,使得运输的效率大大提高。本次设计方案是关于滚筒式送包机的。滚筒送包机适合运送各类箱、托盘、包等邮件,小的物品就需要放在托盘里或者输送箱内进行输送。能够运输重达35千克的物品,还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1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我国分拣机是大约是从1965年才开始进行研究的。发展了20多年,在这些年里我国的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和研究国际上分拣机先进的技术,并进行创新与改革。截止到20世纪末,我国一共投入运行了100多套邮件自动分拣系统。德国西门子公司、国家邮政局上海研究所、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来进行货物供应。在这些系统中,理分合一邮件处理系统是我国国家邮政局上海研究所在20世纪末完成的课题,它虽然是将理信机和信函自动分拣机凑在一起,但是却能够一次性地完成多项任务,并且还能够显示各位置的格口、语音通知、制作识别商品的便签、在不同的层停止工作而不影响整个机器的功能,处理效率是3万多件每小时。理分合一邮件处理系统的成功的被研究出来,使得我国的技术制造水平追上了国际先进制造技术的脚步,使我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当今社会,我国企业的装配线将投入的各种资源转化为最终产品的过程使得企业劳动产出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同时也遇到不同企业所需要定制的的特殊输送设备的问题。这就要求在企业在设计创新方面、材料选择以及送包机的安全稳定性等方面多下功夫。国内送包机行业比国外起步的要晚,但是在各种企业强烈的需求下,我国送包机行业飞速发展。最近几年送包机的生产销量节节攀升,2015年送包机行业的工业生产产品总量的价值高达四百亿元。固定投资的资产越多,送包机行业的发展情况就越好,送包机行业要想增长迅速,这就需要固定投资的资产增幅大且维持在比较好的高度。这样才能促进送包机行业的发展。在2011-2015年这段时间我国对送包机行业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增涨速度比2006-2010年这段时间下降很多,预测固定资产增长速度将会从2006-2010年这段时间的25%下降到2011-2015年这段时间的20%左右,将会造成送包机行业发展速度变缓。据CHMIA透露,我国制定好的中国重型机械规划中将会在2011-2015年这段时间内,我国重型机械行业生产销售规模平均每年增长16%,到了2015年,我国重型机械行业生产销售规模将会增长到原来的3.1倍。送包机的需求将会在未来十年不断增长,这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2研究的意义送包机的产生使运输时间大大减少,而且人力资源的成本也会减少,极大的促进了运输的效率。本次设计中遇到很多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问题,使得我学到很多新的知识。这次毕业设计锻炼了我们认真负责的态度,能然我们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国外带式输送机发展很快,一方面是功能多元化,功能扩大化。另一方面是带式输送机本身有了巨大发展。我国生产带式输送机品种繁多,许多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但国内外带式输送机技术仍然有较大技术差距。高新技术和传统产品相结合方面国内产品没有国外有优势。伸缩皮带输送机普遍应用于港口、码头、车站、机场、仓库、矿山、邮电、电器、轻工、食品等行业。完成物品的传输、装卸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货物的操作率,缩短装卸时间,是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投资成本低,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有效设备。3未来发展方向因为现在全球都比较注重送包机行业的安全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推出符合节能环保、质量可靠、安全稳定的要求的输送设备产品,近几年,我国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科技研发,向着节能环保、质量可靠、安全稳定的方向发展,追随者国际先进输送设备产品的脚步。现今输送设备产品的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方面。送包机机械设备产品生产制造商的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提高送包机机械设备产品的技术含量。我国的一些企业把高新技术应用到送包机机械产品的生产制造中,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益。国外的一些企业把高新技术应用在送包机机械设备的生产中,不仅使得产品的技术含量非常高而且性能更加稳定。可以预见智能科技化是送包机械设备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4 结束语本次设计通过对国内滚筒送包机的研究,发现有很多不同种样式的送包机,但是没有无动力滚筒跟动力滚筒相结合的送包机,根据邮局分拣中心的需求,特此设计成前部分为动力滚筒,后半部为无动力滚筒。前半部分通过是物体运动,后部分可以稍微存放一些物品,不至于使人工太过紧张。通过以上的设计研究,采用链条与辊子相结合的布置形式,利用链轮滚筒输送邮件,使物品输送到供包机上。这种输送装备不仅减少了人的劳动力,而且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1刘光第.辊子送包机的设计与计算J.铸造设备与工艺,1994(5):23-27.2李建功.机械设计M.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李秀珍.机械设计基础M.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丁岳阳.辊子送包机标准介绍J.铸造设备与工艺,1994(5):2-9.5刘光第.GZT 型辊子送包机系列设计J.起重运输机械,1992(11):7-10.6出口智.辊子送包机的类型及其选用J.物流技术与应用,1998(1):10-16.7张之仪.国内外辊子送包机的发展概况J.铸造设备与工艺,1994(5):10-22.8刘鸿文.材料力学I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9周希章,周全.如何正确选用电动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贾耀卿.机械零件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11杨惠英,王玉坤.机械制图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2吴宗泽.机械设计师手册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3机械工程师手册第二版编辑委员会.机械工程师手册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4陆玉,冯立艳.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5冯立艳,张雪雁,张秀花.机械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6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I)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7G尼曼.机械零件(第1卷)M.余梦生,倪文磬,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18J霍林.摩擦学原理M.上海交通大学摩擦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环形交叉带邮件分拣机的送包机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285241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