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1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1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1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1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1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11)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燃烧B档案材料着火,可用干冰扑灭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D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船2为减少实验对环境的污染,防止实验人员中毒,实验中要进行尾气回收或处理的气体()AO2BCH4CCO2DCO3下列物质中,不能跟氧化铜反应的是()A氢气B木炭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4下列物质中作为能源的矿物燃料是()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酒精5下列对石灰石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做建筑上的石料B可做制水泥的原料C可用于工业上制氧气D可用于制生石灰6在化学反应C+CO22CO中,表现还原性的物质是()ACBCO2CCODC和CO7手电筒的干电池是一种锌锰干电池,生产它的原料主要有下列四种:锌、石墨、二氧化锰、氯化铵其中用于制电池正极的物质是()A氯化铵B二氧化锰C石墨D锌8地球大气中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的说法中,说法最合理的一种是()A煤的燃烧B石油产品的燃烧C含碳燃料的燃烧D人口增加后人呼出的CO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酒精是“绿色能源”中的一种;有机物就是组成中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ABCD10蒸馒头时,常在发酵的面团里加人一些纯碱溶液,其作用是()A除去发酵生成的酸B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膨大C使馒头变白D既除去生成的酸,又使馒头膨大11将5g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结果得白色沉淀5g,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A40%B56%C88%D12%12下面一些报道中,你认为科学的是()A疏通煤气管道时,充入氮气引起爆炸B新粉刷过石灰浆的墙壁释放出CO2,使一老人窒息而死C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D本饮品纯天然,绝对不含化学物质13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备与收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排空气法导管口一定要接近集气瓶的底部B制备气体时,一定要先进行气密性试验C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的气体,既可用向上排水法又可用排水法收集D一氧化碳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紫色石蕊试液遇碳酸变成红色B蜡烛受热熔化C紫色石蕊试液通过活性炭变成无色D用“干冰”人工降雨15冬天用煤火取暖,如果不装烟囱而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这是因煤气中的CO()A是易燃的气体B它和氧气化合生成CO2C它具有还原性D它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16二氧化碳是由()A碳和氧气组成的B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D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17下列叙述中,与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稳定性无关的是()A表面用火烤焦的木桩埋入地下后不易腐烂B用石墨制铅笔的芯C我国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仍不褪色D档案材料用碳素墨水填写比用圆珠笔好18某化合物用X表示其化学式,则反应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C2H4BCH4CC2H2DC6H619某物质分子式为RO2,其中R和O的质量比为3:8,则R元素是()ACBNCDDNa20下列物质中主要成份都是碳酸钙的一组是()A生石灰、石灰水B生石灰、钟乳石C大理石、石灰石D碳酸、干冰21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B乙酸C酒精D石灰石22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是因为()A它是气体B它在高温低压下能变成干冰C它溶于水D在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又比空气重23在某些深井、洞或地窖的底部,二氧化碳的浓度较大,人若进去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是()A一种有毒气体B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一种黄色烟雾,使人视线模糊D一种不能供呼吸的气体24实验室里一般不选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A浓盐酸易挥发,制得的气体不纯B反应速度太慢C浓度大的盐酸将影响反应的进行,最终会使反应停止D反应速度太快25将H2、CO、木炭粉分别与黑色氧化铜粉末反应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三者均表面出还原性B反应都需要加热或高温C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D与相同质量的氧化铜完全反应时,需物质的质量最多的是CO二、填空题26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空袭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粗暴侵犯北约军队空袭南联盟发电厂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使设备短路而停电石墨纤维能使设备短路的原因是_,军队准备使用的还有一种“油气炸弹”,这种炸弹爆炸时首先释放出大量的可燃气体,然后将可燃气引爆这时,躲在防护工事的人即使不被炸死,也会因窒息而死亡其原因是_27影视舞台上产生去雾翻滚,使人如入仙境的物质是_,根据它产生去雾的性质,说出它的两个主要用途_,_28墨的主要成份是_,我国古代的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这是由于_29用物质名称填空(1)燃烧时发热量高,无污染的气体是_;(2)能用带火星木条检验实验室是否收集满的气体是_;(3)固体可用做致冷剂,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_;(4)冬天取暖时,易导致煤气中毒的气体是_30在N2、O2、H2、CO、CO2和CH4等气体中,(1)有剧毒的气体是_;(2)具有氧化性的气体是_;(3 )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_;(4)跟水能起反应,其产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是_;(5)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6)混入一定量的空气点火时,会发生爆炸的气体是_;(7)完全燃烧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气体是_;(8)在冶金工业中,常用做还原剂的气体是_31组成中都含有某种元素的X、Y、Z三种物质,彼此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X是单质,X和Y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反应生成Z则X可能是_;Y是_;Z是_32在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主要指直接从地下开采的):固体是_,液体是_,气体是_,酒精是能源中的一种,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33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仍不变色,证明碳在常温下性质不活泼;高温下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C+2CuO2Cu+CO2,说明碳在较高温度下能夺取某些氧化物里的_34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是_35近百年来,燃烧使用猛增及森林植物的人为破坏,使空气中气体含量呈上升趋势,从而使温室效应加剧_36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附有一层白色固体,要除去它一般加(填名称)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三、计算题37一定质量的甲烷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得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11.2g,其中水的质量为5.4g,计算一氧化碳的质量38高温下煅烧含杂质为5%的石灰石100吨,问可得到含杂质的生石灰多少吨?(高温煅烧时,杂质不分解)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1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燃烧B档案材料着火,可用干冰扑灭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D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开放性简答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满足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不能有水,否则容易受损;C根据氢气不纯点燃可能会爆炸,进行分析判断;D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可能会引起人员伤亡,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满足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故A错误;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质而是资料损坏,档案材料着火,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故B正确;C氢气不纯点燃可能会爆炸,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故C正确;D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可能会引起人员伤亡;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缓慢氧化、自然和爆炸的概念,难度不大充分理解缓慢氧化、自燃、燃烧和爆炸等方面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2为减少实验对环境的污染,防止实验人员中毒,实验中要进行尾气回收或处理的气体()AO2BCH4CCO2DCO【考点】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为减少实验对环境的污染,防止实验人员中毒,实验中要进行尾气回收或处理,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一氧化碳的性质,关键是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进行解答3下列物质中,不能跟氧化铜反应的是()A氢气B木炭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碳单质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碱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气具有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故选项错误B、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氧化铜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物质中作为能源的矿物燃料是()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酒精【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与生活【分析】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解答】解: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A、氢气可以人工制造,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B、一氧化碳可以燃烧,但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项正确;D、酒精属于清洁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属于有关能源的问题,节约化石能源,合理的开发新能源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新课题,有关能源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同学们要认真把握5下列对石灰石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做建筑上的石料B可做制水泥的原料C可用于工业上制氧气D可用于制生石灰【考点】常用盐的用途【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石灰石高温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能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用于炼铁,能用于制造水泥【解答】解:A、石灰石能用于建筑材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故说法正确;B、石灰石可以用于制造水泥,故说法正确;C、石灰石可以用于工业上制二氧化碳,不能用于制取氧气,故说法错误;D、石灰石高温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工业上用锻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生石灰,故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石灰石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碳酸钙的性质进行6在化学反应C+CO22CO中,表现还原性的物质是()ACBCO2CCODC和CO【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在化学反应CO2+C2CO中,碳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CO2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故选:A【点评】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往往同时存在,初中阶段一般利用得氧失氧的方法判断,得氧的是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失氧的是氧化剂,发生了还原反应7手电筒的干电池是一种锌锰干电池,生产它的原料主要有下列四种:锌、石墨、二氧化锰、氯化铵其中用于制电池正极的物质是()A氯化铵B二氧化锰C石墨D锌【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干电池的碳棒可用作电池的正极【解答】解:石墨具有导电性,干电池中的碳棒就是由石墨制成的,干电池的碳棒可用作电池的正极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了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掌握性质决定用途是解题的关键8地球大气中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的说法中,说法最合理的一种是()A煤的燃烧B石油产品的燃烧C含碳燃料的燃烧D人口增加后人呼出的CO2【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煤的燃烧会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分析B、根据含石油产品的燃烧会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分析C、根据含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分析D、根据人口增长呼出的二氧化碳能被植物吸收分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完全来源于煤的燃烧还有其他含碳的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错误B、二氧化碳不完全来源于石油产品的燃烧还有其他含碳的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错误C、含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故正确D、人口增长呼出的二氧化碳能被植物吸收,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温室效应问题,要知道当今世界的三大化石燃料是主要的能源它们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酒精是“绿色能源”中的一种;有机物就是组成中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ABCD【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煤的成分分析;根据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进行解答;根据酒精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分析【解答】解: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故A正确;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故B正确;酒精和氧气反应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故C正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就是有机物,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但是不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10蒸馒头时,常在发酵的面团里加人一些纯碱溶液,其作用是()A除去发酵生成的酸B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膨大C使馒头变白D既除去生成的酸,又使馒头膨大【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做馒头要用到酵母菌,有时还要加入纯碱,据此作答【解答】解: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但是有时如果发酵时间长,会产生过多的一些酸,使得馒头出现酸味,因此要加入纯碱,纯碱与面团发酵后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蒸时会使其变的更加疏松多孔,还能除去酸味故选AB【点评】面团经过发酵后有时生成一些酸,加入纯碱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蒸的馒头比较松软,并去掉酸味11将5g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结果得白色沉淀5g,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A40%B56%C88%D12%【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因为一氧化碳与石灰水不发生化学反应,故混合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完全参与了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各物质间的比,根据比例式可以求出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混合气体的质量减去二氧化碳的质量就是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质量,进而求出一氧化碳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解答】解:设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CO2+Ca(OH)2CaCO3+H2O44 100x 5gx=2.2g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100%=56%,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判断物质间的反应关系以及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学生需认真分析反应关系,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才能解决问题12下面一些报道中,你认为科学的是()A疏通煤气管道时,充入氮气引起爆炸B新粉刷过石灰浆的墙壁释放出CO2,使一老人窒息而死C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D本饮品纯天然,绝对不含化学物质【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碱的化学性质;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专题】化学与能源;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爆炸的条件发析;B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分析;C根据爆炸的条件分析;D根据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判断【解答】解:A煤气属于易燃性气体,但氩气没有助燃性,化学性质较稳定,因此不会引起爆炸,故A错误;B新粉刷过石灰浆的室内,会吸收二氧化碳产生碳酸钙和水,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故B错误;C在易爆易燃的工作场所存在大量的可燃性物质,遇到静电会发生爆炸,因此要严禁穿化纤衣服,故C正确;D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不过是有天然与合成之分,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难度不大,注意在易爆易燃的工作场所存在大量的可燃性物质,遇到静电会发生爆炸,因此要严禁穿化纤衣服13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备与收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排空气法导管口一定要接近集气瓶的底部B制备气体时,一定要先进行气密性试验C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的气体,既可用向上排水法又可用排水法收集D一氧化碳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制取气体的装置要检验气密性,以防漏气C、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D、一氧化碳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接近,并且一氧化碳有毒,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解答】解:A、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为防止集气瓶中的空气排不干净,造成收集的气体不纯,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故选项说法正确B、制备气体时,一定要先检验气密性,故选项说法正确C、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的气体,既可用向下排水法又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氧化碳有毒,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紫色石蕊试液遇碳酸变成红色B蜡烛受热熔化C紫色石蕊试液通过活性炭变成无色D用“干冰”人工降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紫色石蕊试液遇碳酸变成红色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紫色石蕊试液通过活性炭变成无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用“干冰”人工降雨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5冬天用煤火取暖,如果不装烟囱而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这是因煤气中的CO()A是易燃的气体B它和氧气化合生成CO2C它具有还原性D它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考点】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丧失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解答】解: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从而使氧气丧失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人缺氧中毒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煤气中毒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知道一氧化碳中毒的反应机理16二氧化碳是由()A碳和氧气组成的B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D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微粒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解答】解: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B【点评】明确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健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17下列叙述中,与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稳定性无关的是()A表面用火烤焦的木桩埋入地下后不易腐烂B用石墨制铅笔的芯C我国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仍不褪色D档案材料用碳素墨水填写比用圆珠笔好【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用火将木桩表面烤焦,是因为烤焦后形成的碳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解答;B、根据用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质软,刻划时容易留下痕迹解答;C、根据古代用墨书写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不褪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不活泼,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解答;D、根据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材料,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不活泼,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解答【解答】解:A、用火将木桩表面烤焦,是因为烤焦后形成的碳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用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质软,刻划时容易留下痕迹;不是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古代用墨书写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不褪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不活泼,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材料,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不活泼,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选B【点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18某化合物用X表示其化学式,则反应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C2H4BCH4CC2H2DC6H6【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其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中,从微观上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不变,反应后有四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10个氧原子,反应前有10个氧原子,故2x中含有四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一个X分子中含有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化学式为C2H2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本类题目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求解19某物质分子式为RO2,其中R和O的质量比为3:8,则R元素是()ACBNCDDNa【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题意,某元素氧化物化学式RO2,在化合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3:8,由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某元素氧化物化学式RO2,在化合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3:8,设R的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x:(162)=3:8,则x=12则R元素是C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下列物质中主要成份都是碳酸钙的一组是()A生石灰、石灰水B生石灰、钟乳石C大理石、石灰石D碳酸、干冰【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析物质的主要成分,注意物质的俗称【解答】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所以错误B、生石灰是氧化钙,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错误C、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所以正确D、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不是同种物质,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注意生产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成分,记清物质的俗称21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B乙酸C酒精D石灰石【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解答】解:A、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B、乙酸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C、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C错误;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否属于化合物,如果是化合物并且含有碳元素,又不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就属于有机物22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是因为()A它是气体B它在高温低压下能变成干冰C它溶于水D在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又比空气重【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回答,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解答】解: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可以用来灭火故选D【点评】物质的用途是有其性质决定的,同学们要熟练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3在某些深井、洞或地窖的底部,二氧化碳的浓度较大,人若进去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是()A一种有毒气体B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一种黄色烟雾,使人视线模糊D一种不能供呼吸的气体【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解答,二氧化碳无毒,无腐蚀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等【解答】解:二氧化碳不属于有害气体,无毒,无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等24实验室里一般不选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A浓盐酸易挥发,制得的气体不纯B反应速度太慢C浓度大的盐酸将影响反应的进行,最终会使反应停止D反应速度太快【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不选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以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净,故选项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不选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以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净,而不是反应速度太慢,故选项错误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不选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以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净,而不是浓度大的盐酸将影响反应的进行,故选项错误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不选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以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净,而不是反应速度太快,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5将H2、CO、木炭粉分别与黑色氧化铜粉末反应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三者均表面出还原性B反应都需要加热或高温C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D与相同质量的氧化铜完全反应时,需物质的质量最多的是CO【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H2、CO、木炭粉均具有还原性,均能与氧化铜反应,据此结合题意、置换反应的特征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H2、CO、木炭粉均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均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H2、CO、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反应都需要加热或高温,故选项说法正确C、H2、碳与氧化铜反应,分别生成铜和水、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三种物质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2CuO2Cu+CO2、CO+CuOCu+CO2、H2+CuOCu+H2O,将第一个化学方程式进行变形,即C+CuOCu+C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与相同质量的氧化铜完全反应时,需物质的质量最多的是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H2、CO、木炭的化学性质(均具有还原性)、置换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26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空袭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粗暴侵犯北约军队空袭南联盟发电厂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使设备短路而停电石墨纤维能使设备短路的原因是石墨能够导电,军队准备使用的还有一种“油气炸弹”,这种炸弹爆炸时首先释放出大量的可燃气体,然后将可燃气引爆这时,躲在防护工事的人即使不被炸死,也会因窒息而死亡其原因是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消耗大量的氧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使人不能呼吸,窒息死亡【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能使人窒息而亡【解答】解:石墨纤维能使设备短路的原因是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填:石墨能够导电躲在防护工事的人即使不被炸死,也会因窒息而死亡的原因是: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消耗大量的氧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使人不能呼吸,窒息死亡故填: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消耗大量的氧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使人不能呼吸,窒息死亡【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27影视舞台上产生去雾翻滚,使人如入仙境的物质是干冰,根据它产生去雾的性质,说出它的两个主要用途干冰气化吸热可以人工降雨,作制冷剂保鲜食品【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分析】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可以灭火、制汽水等做化工原料、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做气体肥料等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因此提倡:节能减排、低碳经济【解答】解: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故答案为:干冰;干冰气化吸热可以人工降雨;作制冷剂保鲜食品【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常见气体二氧化碳的用途,初中阶段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要记牢,还要加强应用本考点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8墨的主要成份是碳,我国古代的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这是由于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以根据碳的化学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体现了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答案:碳;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碳的化学性质,只有掌握了碳的化学性质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9用物质名称填空(1)燃烧时发热量高,无污染的气体是氢气;(2)能用带火星木条检验实验室是否收集满的气体是氧气;(3)固体可用做致冷剂,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二氧化碳;(4)冬天取暖时,易导致煤气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水,产物无污染,是一种清洁的能源(2)根据氧气有助燃的作用判断;(3)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用于人工降雨;(4)一氧化碳有毒,冬天取暖要防止煤气中毒【解答】解:(1)氢气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能源,主要是因为资源丰富,燃烧时发热量高,无污染故填:氢气(2)氧气有助燃的作用,验满时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故填:氧气(3)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吸热,通常用作致冷剂和人工降雨剂故填:二氧化碳(4)一氧化碳有毒,冬天取暖要防止煤气中毒故填:一氧化碳【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0在N2、O2、H2、CO、CO2和CH4等气体中,(1)有剧毒的气体是CO;(2)具有氧化性的气体是O2;(3 )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CH4;(4)跟水能起反应,其产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是CO2;(5)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是CO2;(6)混入一定量的空气点火时,会发生爆炸的气体是H2、CO和CH4;(7)完全燃烧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气体是CH4;(8)在冶金工业中,常用做还原剂的气体是H2、CO【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有剧毒的气体是 CO;(2)具有氧化性的气体是 O2;(3 )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 CH4;(4)跟水能起反应,其产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是 CO2;(5)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CO2;(6)混入一定量的空气点火时,会发生爆炸的气体是 H2、CO和CH4;(7)完全燃烧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气体是 CH4;(8)在冶金工业中,常用做还原剂的气体是 H2、CO故答案是:CO;O2; CH4; CO2; CO2;H2、CO和CH4;CH4;H2、C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1组成中都含有某种元素的X、Y、Z三种物质,彼此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X是单质,X和Y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反应生成Z则X可能是C;Y是CO2;Z是CO【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这种题目的做法是大胆推测,从题目信息可知,X、Z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且都能燃烧;同时注意X、Y、Z之间的循环关系和反应条件,根据常见物质进行推测即可【解答】解:从题目信息可知,X、Z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且都能燃烧;同时注意X、Y、Z之间的循环关系和反应条件(燃烧),把初中常见的可燃性单质代入,看哪种物质可以符合条件即可碳和氧气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CO2;CO【点评】要求学生有充分的知识体系,同时要求学生敢于大胆代入尝试32在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主要指直接从地下开采的):固体是煤,液体是石油,气体是天然气,酒精是能源中的一种,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及特点进行分析;根据酒精和氧气反应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石油,煤是固体,石油是液体,天然气是气体;酒精和氧气反应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故填:煤;石油;天然气;C2H5OH+3O22CO2+3H2O【点评】解答本题时要掌握化石燃料包括哪些物质,只有这样才能对本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3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仍不变色,证明碳在常温下性质不活泼;高温下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C+2CuO2Cu+CO2,说明碳在较高温度下能夺取某些氧化物里的氧【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碳的性质分析回答,碳具有稳定性和还原性【解答】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仍不变色,证明碳在常温下性质不活泼;高温下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C+2CuO2Cu+CO2,说明碳在较高温度下能夺取某些氧化物里的氧,碳具有还原性故答为:氧【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即可分析解答本题34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