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_第1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_第2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_第3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_第4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浙江省台州市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3333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笑靥(yn) 奢靡(m) 詈骂(l) 蓊蓊郁郁(wng) B谥号(sh) 户牖(yu) 逡巡(qn) 踌躇满志(ch) C懵懂(mng) 怯弱(qi) 敕造(ch) 含情脉脉(m) D跌宕(dng) 忖度(cn) 袅娜(n) 差强人意(ch)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但是多哥的大幅风景画,现在已经出现在我眼前了,色彩鲜艳,像老式铜板画一样 没有景深,印刷得十分考究。 B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 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C王府井人挤人,熙熙嚷嚷,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 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D (林黛玉)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 自与别处不同。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别以为这些神庙已经废弃,巴特港人惦记着每一处,只等着启用它们,到时候,这 些荒凉的石头庙即刻会活过来。 B. 现代自然科学不只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 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C. 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 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D. 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百年历史中,我们中国有多少民族英雄,志士仁人,毁家纾 难,义无反顾,捍卫我们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近些年来,不仅国内一些企业家开始投资民办教育,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而且 国外教育机构也纷纷抢占我国教育市场。 B. 表现纪检干部事迹的话剧瑞雪长歌 ,除了加入少许艺术手段作为剧情衔接外,所 有故事都取自真人真事、真实案例进行创作。 C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政府要逐步改善社会管理职能,破除二元结构,逐步取 消农村户口,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管理,这是户籍改革的大方向。 D. 1948 年 8 月 12 日,朱自清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先生的一生平淡为人、朴实为文, 为后人景仰。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B.缇骑按剑而前 C. 朝歌夜弦 D.日与其徒上高山 6. 下列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幸生也何为 A.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B.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C.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D. 予羁縻不得还 7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主辱,臣死有余僇 C独五人之皦皦 D佯狂不知所之者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吴之民方痛心焉 风雨兴焉 B予之生也幸 死生,昼夜事也 C归而求救国之策 去今之墓而葬焉 D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9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所有四方的士人经过这里没 有不 跪拜而且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 B.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其所矣。像我这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我的死地。 C.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但在君王和父母的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 国 君和父母会怎样讲我呢! D.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魏忠贤也犹豫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 阴谋难于立刻发动。 10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和课文理解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 ,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引出下文“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B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诗集指南录作的第二篇序,全文真实地再现了自 己的逃亡历程,表达了自己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爱国情感。 C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 女子十三四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林黛玉进贾府“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 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中的“总角”代指青年时代。 D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其中 欧亨利的作品构思新颖,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具有“含泪的微笑”的创作风格。 11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单纯罗列史料,构不成历史 只有在史料引导下发挥想象力,才能把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丰富内涵表现出来 历史研究不仅需要发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学家通过史料发挥合理想象 所谓合理想象,就是要尽可能避免不实之虚构 这是一种悖论,又难以杜绝 但是,只要想象就难以避免不实虚构出现 A B C D 二、语言文字运用(二、语言文字运用(6 6 分)分) 12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6 分) 选项/年龄段1825 岁2640 岁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 82%69%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 72%23%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74%65%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 35%61% _ _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131616 题(题(2020 分)分) 江南春江南春 叶德成叶德成 春迟迟,暖风拂面。草萋萋,万木葱茏。不知不觉,春天又一次来到人间。此时百花 怒放,并蒂串连,把春风的多彩多姿展现得淋漓尽致,可算是“春天交响曲” 。此情此景, 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慷慨给予的春光和绚烂,收获一种时光沉淀下来的沉静与安详。 春意渐浓,人流如潮,踏春而来,足音轻叩,行走在江南斑斓的春天里。杏花、桃花、 樱花,层层叠上,多情姿媚,流香四溢,芳馨袭人。漫山遍野的花仙子楚楚动人、美艳多姿, 株株花繁似锦,红的灿若蒸霞,绿的娇嫩含羞,像一首抒情的诗,像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蜜蜂乐了,蝴蝶乐了,游人乐了。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不知是春风醉了江 南,还是江南醉了春风。 “赏花开自在,寻恋之芳踪” ,眼中漾着淡淡花香。也不知我的脚步 是否惊扰了千年繁华的“吴越春梦” 。 江南宝地、太湖之滨,江南地区矗立着一座座山水兼得、人文荟萃的城市。二十几年 前大学毕业不久,年少不更事的我辞去优越的政府机关工作,从闽南只身踏上江南这块热土 打拼,历经万难千险闯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创出了一番天地,现在回想起来感慨万千。如 今我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更爱上了这里的江南风光。 蠡园是江南名城无锡的一个著名游览胜地,与范蠡、西施的故事有着很深的渊源。传 说当年范蠡与西施就是隐居于此,因范蠡、西施泛舟湖上而得名的蠡湖,原名“五里湖” , 是太湖东北岸的一个内湖。三面环水,远眺翠嶂连绵,近闻长浪拍岸;南堤春晓,桃红柳绿; 枕水长廊,步移景换;假山耸翠,曲折盘旋;亭台楼阁,层波叠影。后人在蠡湖之滨又建造 了蠡园,园以湖名,湖因园胜,曲岸枕水,秀丽明媚。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咏有佳句:“欲识 蠡园趣,崖头问少年。 ”蠡园的假山就水而叠,因水而活,尽显山水交融之“假山真水”的 无限情趣。 这里还有江南独秀的太湖鼋头渚,有以自然景观著称的梅梁胜迹,有乾隆皇帝下江南 钦命的“天下第二泉” ,有江南名园“寄畅园” 、惠山祠堂群、惠山古街、龙光塔等数不胜数 的胜迹,堪称“露天历史博物馆” 。古城墙下的花红柳绿,荡漾着盎然春意,成为春日里踏 青的最好去处。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江南的太湖风光,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 阔,烟波浩渺,峰峦隐现,气象万千。独占鳌头的江南太湖风景鼋头渚,山清水秀,天然胜 景。赵朴初赞道“鼋头渚景色胜天堂” ,一代大师的瑰丽诗句,更使鼋头渚的风韵名扬境内 海外。春风吹来,吹开了鼋头渚畔的万树樱花,长春桥两旁的百余株单瓣早樱,远望如雪花 飞絮,近看浓淡相宜,花枝水影,相互映衬,美不胜收。从山下俯视,感觉那阵阵春风吹皱 了湖水,吹绿了山野。在春日姹紫嫣红中,在苍翠绵延的山峰里,忽见樱花的粉红、雪白, 铺天盖地缀满枝头,那种明快的青春气息和撼人的气氛,让人屏住呼吸,让人心潮涌动,让 人过目难忘。 醉在江南的旖旎风光之间,坐下来喝茶聊天让人醉意更浓。 “太湖翠竹韵飘香,壶中 清友自芬芳。 ”最美江南,春茶最好。江南茶品种很多,除了太湖翠竹还有洞庭碧螺春、无 锡毫茶、西湖龙井、安吉白茶、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 醉。 ”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以形美、色艳、香浓、味 醇“四绝”闻名于中外。这套茶艺共 12 道程序,碧螺春沉入水中后,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 里的营养物质,逐渐变为绿色,整个茶杯好像盛满了春天的气息。太湖毫茶外形纹紧而卷曲, 肥壮翠绿,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茶汤晶莹隐翠,叶底嫩匀。冲 泡后白毫显见,汤色碧绿澄清,别具风味。若以二泉水冲泡,相得益彰,则更得毫茶之真味。 在这高速旋转的生活节奏中,不妨独坐春山,一壶茶、一卷诗,让生活节奏慢下来, 细细感受一下春的诗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过激、不当真、不生气,调心安适,通透人 生,处处美景也。 (选自华夏散文 , 有删改) 13. 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分) 14. 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 (5 分) 15. 第四段讲述关于范蠡和西施的传说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5 分) 16. 概括文章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四、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0 题。 (16 分,选择题每题 3 分) (甲)(甲)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 行, 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 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 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 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乙)(乙)天启六年丙寅。苏杭织造太监李实欲得忠贤欢,乃借织造事以欺君蔑旨,参诬诸臣。 锦衣卫掌堂田尔耕遣旗官张应龙,文之炳等六十余人分拿公等,十五至苏州。吴县令陈子瑞, 公所拔士也,夜半扣户见,扶床而恸。公曰:“吾固知诏使必至,毋效楚囚对泣。 ”乃悉召 故人与诀别,而夫人吴氏号泣昏迷,绝而复苏者再。诸子环地而哭,声彻街市,公不顾,神 色自若。 甫出门,百姓号冤聚送者已数百人。公囚服小帽诣军门,士民聚益众。巡抚毛一鹭,浙 人也。檄有司数易置公,毋使聚益众。一日四五遣,然远近闻风相继至愈多。皆言:“吏部 清忠亮节,何罪?而朝廷逮之极?”守至昏夜犹不散,旦则复聚。自十五日至十八日,盖通国 皇皇也。开读之日,郡中士民送者数万。相聚谋乞两台,恳其疏救,于是皆执香迎顺昌于 县署,号声振天,县官马不得行。日午至西察院,诸生五百余人,公服立门外。顷,巡抚毛 一鹭巡按徐吉得旨至。百姓执香伏地,号呼之声如奔雷泻川,轰轰不辨一语。一鹭流汗被面, 惴惴不敢出一语。旗尉文之炳等妄自尊大,不察民情,持械击百姓,且厉声问:“东厂严旨 逮官,乃容鼠辈置喙?”百姓颜佩韦等闻之,还问曰:“尔言东厂逮官,则此旨出魏监耶?” 诸旗虎面豹声,曰:“速剜若舌,皆出东厂,将如何?”佩韦等不胜愤,振臂大呼曰:“吾 辈谓天子诏耳,东厂何得逮官?”首击之炳,百姓从者千计,以伞柄击之炳,诸生皆惊避, 毛一鹭恐怖失色,急请兵自卫,与徐吉散去。兵备张孝,太守寇慎,陕西人,甚得民心,再 三晓谕。至夜分,百姓始渐散。从尉李国柱死,余或匿斗拱间,或升屋走,因得全。 (节选自明季北略卷二周顺昌被逮 ) 注:楚囚:指囚犯。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间之曰南冠而挚 者谁也?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 ”后世遂以南冠、楚囚作为囚犯的代称。两台:指 巡按毛一鹭巡按徐吉斗拱:建筑名词,这里指房梁上。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抶而仆之 抶:鞭打,笞打 B. 按诛五人 按:追究,查办 C. 檄有司数易置公 檄:传令,命令 D. 轰轰不辨一语 辨:通“辩” ,辩论 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悉召故人与诀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 而朝廷逮之极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C. 则此旨出魏监耶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D. 以伞柄击之炳 以旌其所为 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都叙述苏州市民抗暴斗争的经过,但各有侧重:甲主要记述苏州市民抗暴的经过, 中心人物是五人,并具体记录了五人的姓名。乙第一段主要记述“周顺昌之被逮”,中 心人物是周顺昌。 B.甲围绕“声义”略叙事情经过,目的是为下文议论作铺垫; 乙着重于叙事,客观地记 述了从三月十五日到十八日市民暴动的全过程,极有史料价值。 C.甲文中“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与乙文中“于是皆执香迎顺昌于县署,号声 振天”都写出了“吾社”士人对周公的敬仰。 D. 甲文是从侧面写出周公在苏州市民中享有极高威望,乙文则是正侧面结合,尤其突出 了周公明知将被逮仍从容镇定的细节。 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 分) (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 (3 分) (2)甫出门,百姓号冤聚送者已数百人。公囚服小帽诣军门,士民聚益众。 (4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2122 题。 (5 分) 临江仙 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钱穆父:苏轼的友人,当时被谪出知瀛州。改火:年度的更替。筠:竹 2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句运用了 (修辞)的手法,赞扬了友人 的品格。 (2 分) 22.你认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 句简要分析。(3 分) (三)课文默写(10 分) 2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每题 1 分,共 10 分) (1)悲夫!有如此之势,_,_,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 ) (2)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 (3)_,春光融融;_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韩愈师说 ) (5) ,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 (6)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苏轼赤壁赋 ) (7) , ,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8)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9)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_, _,亦曷故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 (10)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_,则尽其天年,_。 (张溥五人墓碑记) 五、作文(五、作文(6060 分)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 马丁路德金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 灭 亡。 鲁迅 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 海德格尔 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托马斯卡莱尔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明确观点,自拟题目。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台州中学 2016 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统练答案 高一 语文 1.B(A 笑靥(y) C 懵懂(mng) D 袅娜(nu) 2. D(A 铜版画 B 泻 C 熙熙攘攘) 3.C(登高自卑:要攀登高山就得从底下开始,比喻事情循序进行。A 启用:开始使用。B 不 只:连词,不仅,不但。D 毁家纾难:不惜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缓减危难。 ) 4A(B. 句式杂糅,可以说成“所有故事都取自真人真事、真实案例”,或者“所有故事 都根据真人真事、真实案例进行创作”C“执行”和“管理”搭配不当,改为“执行按照 居住地登记户籍的管理规定”。D.搭配不当,后人景仰的是“先生”而不是“先生的一生”, 应改为“先生一生平淡为人、朴实为文,为后人景仰。”) 5B 名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6. A 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B 判断句 C 介宾结构后置句 D 被动句 7D(A“缙”通“搢”B“僇”通 “戮”C“皦皦”通“皎皎” ) 8C 表承接(A 代词“他”/兼词,于此 B 助词,表句中停顿/助词,表判断 D 介词,在/ 介词,被) 9B.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其所矣。像我这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我的死地。 10C “总角”指儿童时代。 11D。由句可知,其前面一定叙述了悖论的两个方面,排除 A、C 项。再从句的逻辑 关系来看,句中的“不仅而且”表明此句应在句之后,所以 D 项语序正确。 12参考答案:同:大多数志愿者都认识到志愿服务对自身职业履历有帮助以及能提高自己 的才干。 (3 分) 异:小年龄段志愿者侧重于从志愿服务中获得一些技能而大年龄段志愿者更多地倾向于在志 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 (3 分) 13文章第段描绘了一幅万木葱茏、百花怒放、多姿多彩的绚烂春景图, (1 分)既表达 了作者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1 分)又为后文具体描写江南春天做了铺垫。 (2 分) 解析 赏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内容上:描绘了一幅“万木 葱茏” “百花怒放,并蒂串连” “多彩多姿”的“绚烂”春景图,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情 喜爱。结构上:巧妙地引出下文对“江南春”的描写。 14.运用拟人、排比、引用的修辞方法(2 分,写出 2 种即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蝴蝶、蜜 蜂和游人共乐的场面(1 分)以及江南春风的醉人和花开时节的繁华(1 分) ,增添了文句意 蕴,丰富了文章内容(1 分) 。 解析 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常见的修辞方法有哪些,具有怎样的特点,能起到什么样的 表达效果,然后回到原文,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15. 点明了蠡湖名字的由来,表明江南的春天自古以来就美丽迷人,所以他们才会隐居于此 (2 分) ;丰富了文章内容(1 分) ,增添了江南春天神奇迷人的色彩(1 分) ,表达了作者对 江南春天的热爱之情(1 分) 。 解析 作答本题,可以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入手。内容上一是点明了蠡湖名字的由来, 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美丽;二是丰富了文章内容。情感上借范蠡和西施对江南春天的喜爱, 表达了自己对江南春天的喜爱。 16. 主旨:珍爱春天,热爱生活。 (2 分) 看法:春光难觅,值得珍惜。我们应该珍爱春天,热爱生活。自然的春天易逝,生命的 春光应该永驻奋斗者的年华中。生活中,不要汲汲于功名利禄,要学会偶尔,停下自己匆 忙的脚步,去体味自然和人生的春天的美好纯净,去顿悟生命的可贵,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 意义,这是一种勇敢,也是一种境界。 (写出 2 点得 4 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主旨:“珍爱春天”全文均在透露这一信息, “珍爱生活”由文章最后一段可 以看出。看法:应该包括三点,一是热爱自然界的春天,二是热爱生命的春天,三是热爱生 活,懂得体味生活。 17. D 辨别,区分 18. C(均为连词, “就,那么” ;A、于是/竟然;B、代词, “他”/取独,D 介词“用、拿”/ 连词“用来” ) 19.C(乙文中“于是皆执香迎顺昌于县署,号声振天”的主语是“郡中士民”) 20. (1)当时以大中丞身份巡抚苏州一带的是魏忠贤的党羽毛一鹭,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 使的(采分点:抚、私人、逮) (2) (周公)刚刚出门,为他喊冤送行的老百姓已经有几百人。周顺昌穿着囚服、戴着小帽 到达军门,聚集的读书人和百姓越来越多。(采分点:甫、百姓号冤聚送者、囚服小帽、诣) 参考译文: 天启六年三月,苏杭织造太监李实想要得到魏忠贤的欢心,于是就借织造的事情欺骗国 君蔑视圣旨,诬告各个大臣。锦衣卫掌堂田尔耕派遣旗官张应龙、文之炳等六十多人分别捉 拿周顺昌等,十五日到达苏州。吴县的县令陈子瑞,是周顺昌提拔的,他半夜敲门求见,扶 着周顺昌的床大哭。周顺昌说:“我本来知道持诏书的使者会来,不要像囚徒的样子哭泣。 ”于是召集全部老朋友和他们告别。而他的夫人吴氏哭得昏了过去,气绝之后再醒来,有好 几次。他的几个儿子坐在地上哭泣,声音响彻街市。周顺昌一点也不顾,神色和原来一样。 刚刚出门,为他喊冤送行的老百姓已经有几百人。周顺昌穿着囚服、戴着小帽到达军门, 聚集的读书人和百姓越来越多,巡抚毛一鹭,是浙地人。他命令有关人员多次换地方关押周 顺昌,不要使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一天要驱赶四五次,然而,远近闻声而来的人越来越多, 都说:“周顺昌清正忠诚,高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