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江西省樟树市2017届高三物理下学期周练试题(2)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或五个选项中,有多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6 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可以辐射出连续的各种波长的光B氢原子可以辐射出10种不同波长的光C氢原子从n4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的波长最短D辐射出的光中,光子能量为0.31 eV的光波长最长E用光子能量为14.2 eV的光照射基态的氢原子,能够使其电离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核裂变反应要释放能量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衰变为要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D把放射性元素同其他稳定元素结合成化合物,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变E氢原子核外电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可以不吸收光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数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B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光的波长越长,光子的能量越小C由波尔原子理论可知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D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E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天然放射现象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居里夫妇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B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C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D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E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B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C原子核发生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D有核能释放的核反应一定有质量亏损6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会释放出放射性、射线,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质量数减少2B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后仍具有放射性C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D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E升高放射性材料的温度,不能缩短其半衰期7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A处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B处能看到较多的闪光点,C处观察不到闪光点B乙图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动能为10.4 eV的电子的能量而发生跃迁C乙图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能量为10.4 eV的光子而发生跃迁D丙图中用弧光灯照射原来就带电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说明锌板原来带正电E丁图中1为射线,它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8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B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C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E玻尔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9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射线和射线是三种波长不同的电磁波B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C重核裂变过程生成中等质量的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一定减少D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经一个半衰期后,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E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10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B球在前,A球在后,、,、,当A球与B球发生碰撞后,A、B两球的速度可能为()A,B,C,D,江西省樟树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2次周练物理答卷班级_ 学号_ 姓名_ 总分_一 、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60分)11(6分)用甲、乙两种光做光电效应实验,发现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种光的频率甲_(填“”或“”),_(选填“甲”或“乙”)光的强度大.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被照射金属的逸出功为W0,则甲光对应的遏止电压为_.(频率用,元电荷用e表示)12(6分)某光源能发出波长为0.6m的可见光,用它照射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25eV.已知普朗克常量,光速,则上述可见光中每个光子的能量为_ eV;该金属的逸出功_ eV.(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3(6分)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过衰变或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会同时伴随着_光子射出已知A、B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和,时间后测得这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mA:mB_.14(8分)若某核实验的核原料是,则:(1)完成核反应方程式:_.(2)已知铀核的质量为235.0439 u,中子质量为1.0087 u,锶(Sr)核的质量为89.9077 u,氙(Xe)核的质量为135.9072 u,1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求一个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为_MeV.(小数点后保留一位)15(10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一下小车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1)若已得到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选填“AB”“BC”“CD”或“DE”)(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A0.4kg,小车B的质量mB0.2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mAv0mBv0_kgm/s;碰后mAv1mBv1_kgm/s.并比较碰撞前后两个小车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相等16(12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4m、长为L的木板右端紧靠竖直墙壁,与墙壁不粘连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0滑上木板左端,滑到木板右端时速度恰好为零现小滑块以水平速度滑上木板左端,滑到木板右端时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以原速率弹回,刚好能够滑到木板左端而不从木板上落下,求的值17(12分)静止的氮核被速度为的中子击中,生成碳核和另一种新原子核,已知与新核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中子的速度方向一致,碰后碳与新核的动量之比为11.设核子的平均质量相等(1)写出核与新核的速度各是多大(2)求与新核的速度各是多大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02次周练物理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EACDBCEBCEABDBDEBDEABCBCEAB二、非选择题(共60分) 答案解析1BDE因为13.6 eV13.06 eV0.54 eV,知氢原子跃迁到第5能级,根据C10,知氢原子可以辐射出10种不同波长的光,选项A错误,B正确;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波长最短,从n5能级跃迁到n4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0.31 eV,波长最长,选项C错误,D正确;用光子能量为14.2 eV的光照射基态的氢原子,能够使其电离,选项E正确2ACD根据质能方程,结合质量亏损,可知重核裂变反应要释放能量,故A正确;根据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可知,正电荷分布在原子核内,故B错误;90Th衰变为82Pb时,质量数减少24,而质子数减少8,对于衰变质量数不变,质子数增加1,衰变质量数减少4,质子数减少2,所以要经过4次衰变,6次衰变,故C正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化学状态无关,故D正确;原子核外电子需要吸收一定的光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故E错误3BCE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伴随着质量亏损,所以不遵循质量守恒,而是要遵守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的规律,故A错误;根据公式Ehh可得光的波长越长,光子的能量越小,B正确;由波尔原子理论可知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总能量减小,C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W0可得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和照射光的频率有关,D错误;在天然放射现象中,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会发生变化,原子核发生变化,E正确4BCE居里夫妇发现了镭和含镭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故A错误;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少,半径减小,则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因此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故B正确;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选项C正确;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的组成,选项D错误;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选项E正确5ABD原子核发生衰变时,放出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质量数减少4,所以C错误,A、B、D正确6BDE发生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质量数减少4,选项A错误;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后仍具有放射性,选项B正确;射线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粒子,选项C错误;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选项D正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元素本身的属性决定,与外界物理或化学条件无关,选项E正确7BDE题图甲中A处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B处能看到较多的闪光点,在C处可以观察到很少的闪光点,故A错误;与动能为10.4 eV的电子碰撞,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能量可能为10.2 eV,所以氢原子能从n1能级跃迁到n2能级,故B正确;10.4 eV的光子不能被吸收,不能发生跃迁,故C错误;题图丙中用弧光灯照射锌板,锌板上的电子逸出,锌板带正电,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说明原来就带正电,故D正确;根据左手定则可知,轨迹1的粒子带正电,为射线,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故E正确8ABC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选项A正确;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选项B正确;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C正确;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故D错误;德布罗意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选项E错误;故选A、B、C.9BCE射线、射线和射线三种射线中,只有射线是电磁波,选项A错误;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C6种不同频率的光,选项B正确;重核裂变过程放出能量,生成中等质量的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一定减少,选项C正确;半衰期对少数原子不适用,选项D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W0,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选项E正确10AB两个小球组成的系统,在碰撞前后合外力为零,所以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mAvAmBvBmAvAmBvB,C错误若两小球发生的是弹性碰撞,即没有动能损失,在碰撞前后动能相等,mAvmBvmAvA2mBvB2,解得vA2 m/s,vB5 m/s,根据实际情况,碰撞后A球速度不大于B球的速度,故B正确,D错误若两小球发生非弹性碰撞,则有mAvAmBvB(mAmB)v,解得v4 m/s,故A正确11甲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乙两种光的遏止电压相同,故最大初动能相同,则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两种光的频率相等;因甲光的饱和光电流大于乙光的饱和光电流,故甲光的强度较大;根据hW0mv,而U遏止emv,解得U遏止.122.07 1.82解析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 J3.3151019 J2.07 eV;该金属的逸出功:WEEkm2.07 eV0.25 eV1.82 eV. 132T22T1解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过衰变或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即伴随辐射;根据半衰期的意义,经过一个半衰期,就有一半质量的物质衰变,又因经过tT1T2时间后剩下的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同,则mA()mB(),故mAmB2T22T1.14(1)10n(2)140.4解析 (1)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以得知核反应方程为92Un38Sr54Xe10n;(2)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可以求出释放的能量为140.4 MeV.15(1)BCDE(2)0.420.417解析(1)推动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故小车有个加速过程,在碰撞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