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3课 土地改革一、教材内容分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长年战乱的中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历时一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但却面临着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在新解放区开始分期分批地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二、课程标准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三、教学目标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2、引导学生从教师提供的图片、史料、数据中,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解放区的天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一个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呀呼嗨嗨一个呀嗨.教师:你想知道为什么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为什么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为什么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吗?学习了土地改革你就能找到答案。(设计意图:利用歌曲,创设情境,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展示:材料一: 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为此必须得到谁的支持?而要想得到他们的支持必须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巩固人民政权;必须得到农民支持;必须解决土地问题。展示:悯农(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棵种。 四海无闲田, 农夫尤饿死。 教师:农民辛勤劳作却极度贫穷,原因何在?“农民犹饿死”的根源是什么?学生:因为长期遭受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根源是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让学生深刻感受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展示:示意图:农民、地主所占人口和土地比例材料:“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毛泽东教师:阅读课文结合材料你能归纳出土地改革的原因吗?学生:思考、归纳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为了使广大农民从地主阶级的压迫下出来,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发展社会经济,也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所以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材料,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师:为了巩固政权,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党和政府着手进行土地改革第二篇章:惠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教师:1950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开始在新解放区实行土改运动的准备工作。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讨论了新解放区的土地制度改革。展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教师: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播放:新中国土地改革视频展示:展示: 在土改中,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 土地改革烧地契教师:阅读课文结合视频、图片你能介绍土地改革的开展的情况吗?(注意:是在新解放区内开展)学生:思考、归纳、展示1、开始的时间:1950年冬,分期、分批进行;2、完成: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结束3、与以往土地改革的不同之处:注意保护富农经济,对地主由过去没收其一切财产改为没收土地、农具、耕畜、多余的粮食及房屋,保护民族工商业等。(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图片,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同时进一步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师: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学生1:旧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根本原因,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学生2: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学生3:有利于减少土改的阻力,孤立地主阶级,从而有利于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层层设问,让学生真正理解把握土地改革的相关内容。)展示:展示:土地改革 教师:结合地图了解土地改革完成情况展示:表格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 类别名称 不同点相同点土地占有者地主阶级与农民关系产品分配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地主占有大部分劳动成果土地归私人所有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地主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设计意图:利用表格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土地改革对农民而言是划时代的变革,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篇章:乐农土地改革的意义展示:材料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材料2: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材料3: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材料四: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的生产劲头怎能不大呢?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栓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教师:材料四说明了什么?学生: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师:结合上面的几则材料,你能归纳出土地改革的意义吗?学生:思考、讨论、归纳第一,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了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第二,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第三,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提取信息和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师:我们党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自新中国成立后,不断调整农业政策,使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三)课堂总结,提炼升华第四篇章:兴农富民强国的中国梦展示: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经历了四次变革。第一次: 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第二次: 20世纪50年代初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中的确立;第三次: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村富裕起来了,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了;第四次,2006年1月,农业税被废除了!是几千年来压在农民身上的重担被彻底废除了!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材料二: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材料三:对承包的土地进行现代化管理 农民子女接受现代化教育教师:从上面的材料和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关注“三农”问题,你对我国未来的新农村建设有什么样的设想或憧憬?学生:畅所欲言(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材料和图片,让学生感受党对农民的关心和对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加强思想教育。)展示:建国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回眸时间历史事件意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赢得独立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全国大陆实现统一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1953年抗美援朝的胜利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对本单元进行小结,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进行前后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教师:通过土地改革,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赢得农民支持,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六、课堂检测测验题目一:1(2013南通)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2(2013河南)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