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2、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自主学习】1孔子生活时代:_末年_国人。评价: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_家、_家, 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孔子的言论,由其弟子整理成_一书。包括“ ”和“ ”。提倡“ ”,以“ ”治国。教育思想及成就创办 ,主张“ ”。鼓励学生要 ,敢于坚持 。主张采用 的教学方法。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0页到51页的内容,掌握以下知识:2、他的言论记载在哪部书里?这部书他能看到吗?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1页到52页“百家争鸣”的内容,掌握以下知识: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 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人物,对各种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 “ ”。2、请看52页课文, 完成53页“诸子百家简表”:【达标检测】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属于( )A 孔子“仁”的学说 B. 墨子反对不义战争 C孟子“民贵”“君轻” D韩非子加强中央集权2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仁”就是要爱人,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休养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3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 各国的变革 B士人的四处游说C阶级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4. 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下列哪本书?( ) A 道德经 B尚书 C论语 D春秋5.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6. 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7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主张是() A“兼爱”、“非攻”B“民贵”、“君轻”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法治”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