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3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仿真模拟 岳麓版必修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3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仿真模拟 岳麓版必修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3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仿真模拟 岳麓版必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3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仿真模拟 岳麓版必修11(2017皖南八校)20世纪60年代,戴高乐为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争取大国地位,利用有利的国内外条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在1960年3月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策主张。这表明当时法国(B)A脱离了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企图把美国势力排挤出欧洲D联合欧洲抗衡美国和苏联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切入点是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的转变。戴高乐主义是二战后期至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初期这段时间里逐步演变形成的,既是法兰西民族在战败之后民族复兴呼声的体现,也是法国在处理战后国际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戴高乐主义的实质内容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战后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掌握自己的命运,争取和维护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并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材料反映了戴高乐独立自主地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并向西方联盟中的美国盟主地位发出挑战。故B项符合题意。2(2016全国卷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可知,这有利于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故A项正确,排除C项。材料中美国的政策与欧美建立平等伙伴关系没有关系,排除B项。德国分裂的根源是美苏“冷战”,排除D项。3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D)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以及“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说明美国在亚洲地区仍在维持“冷战”政策,故D项正确。A项错在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一直维持着这种格局,没有发生改变,故B项错误;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项错误。4(2016全国卷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D)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该演唱家巡演的主要区域是非洲而不是美国国内,排除A项;B项,巡演与展示经济实力关系不大,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排除。D项正确,两极对峙时期,亚非拉地区作为中间地带是美苏两国争夺的对象,美国政府资助黑人演唱家巡演是为了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增强亚非拉地区人民对美国的认同感,以应对苏联在中间地带与美国的争夺。5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发表社论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这一社论(B)A揭示了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B反映了法国推行独立外交C体现了两大阵营对抗趋于缓和D说明了法国与美国的决裂解析材料无法体现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可知法国推行独立外交,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法国的外交政策,不能以此说明两大阵营对抗趋于缓和,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法国和美国的外交政策不一致,并不能由此说明法国与美国的决裂,故D项错误。6(2015重庆12)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C)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国家意识”“非洲之行”“1960年”“十五年前”“亚洲”等可以判断出,“变迁之风”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关,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并推动了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