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 题型复习(三)实验探究题试题_第1页
中考物理复习 题型复习(三)实验探究题试题_第2页
中考物理复习 题型复习(三)实验探究题试题_第3页
中考物理复习 题型复习(三)实验探究题试题_第4页
中考物理复习 题型复习(三)实验探究题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题型复习(三)实验探究题题型之一教材基础实验综合 1(2016唐山路北一模)根据图中提供的图、文信息,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1)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选择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寻找像的位置(2)乙图,改变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比较两液面的高度差,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3)丙图,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偏向左侧,其原因是声音具有能量(4)丁图,手电筒的光正对白纸和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白纸较亮,它发生了漫反射2 (2016石家庄裕华模拟)如图,小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未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重合若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小红选择两根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物距/cm像距/cm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10.010.0第二次15.015.0通过观察: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2016石家庄28中三模)如图所示,在玻璃瓶里装一些红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并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多功能物理实验演示器(1)当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变高(填“高”或“低”)(2)取一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吹气,如图所示,发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这说明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3)用此装置还可以探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你的操作是手握瓶子,需要观察的现象是水柱高度的改变4(2016唐山古冶一模)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 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 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填序号)的成像特点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投影仪(2)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在50 cm刻度线处不动,通过移动蜡烛和光屏,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3)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在50 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倒立、放大的清晰像(4)若用不透明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则在光屏上能 (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蜡烛的像5(2016北京)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当需要防止电磁波干扰时,通常用金属壳将电磁波与需加以屏蔽的区域隔开,避免电磁波进入,这种做法就是电磁屏蔽中国科技馆有一个金属小屋,侧面的大窗上镶嵌着一块电磁屏蔽玻璃,如图所示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这块电磁屏蔽玻璃是否能够屏蔽电磁波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方法实验步骤:实验者持手机在屋外,观察到手机有信号;然后,实验者持手机在屋内关门后,观察手机是否有信号判断方法:如果屋内手机无信号,说明电磁屏蔽玻璃有屏蔽作用;如果屋内手机有信号,说明电磁屏蔽玻璃没有屏蔽作用6(2016秦皇岛卢龙一模)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体验“模拟引力”之后,进一步思考:绳子的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A:与小球的质量大小有关;猜想B:与小球运动的快慢有关;猜想C:与绳子的长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进行了如图乙所示实验探究:用一根绳子的一端拴住一个小球,用手抓住绳子的另一端,抡动细绳,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实验中,用手感受绳子的拉力大小做几次实验后,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小球的质量(g)运动的快慢绳子的长度(cm)绳子的拉力115慢10很小220慢10小320快10大(1)实验中,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一现象可说明绳子拉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2)分析对比实验次数1、2的数据,可以初步验证猜想A:分析对比实验次数2、3的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当小球质量一定时,运动速度越快,绳子的拉力越大(3)若把上述器材细绳换成有弹性的橡皮绳,橡皮绳与细绳相比,优点和缺点是什么?优点:绳子拉力大小可通过绳的形变体现出来缺点:不易控制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7(2016山西)如图所示是小梦从市场上买来的磁铁魔术玩具,它呈橄榄球形两个橄榄球形磁铁抛起来后,在空中就会相互吸引、碰撞,发出类似蛇叫的清脆响声,故又名“响尾蛇蛋”小梦想知道这个磁铁的磁极在哪儿呢?请你设计实验帮助小梦解决问题(1)写出你选用的实验器材:橄榄球形磁铁、一盒大头针;(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把橄榄球形磁铁放在大头针盒里翻转几下,拿出来观察:吸引大头针个数最多的两个部位就是该橄榄球形磁铁的磁极_(开放性试题,方法合理即可)_题型之二热学实验1(2016包头)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已知冰的质量为100 g.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4 .(2)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4 min.(3)物质在第5 min具有的内能比第7min时的内能小(4)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2.1103 J的热量c冰2.1103 J/(kg),c水4.2103 J/(kg)(5)在图乙所示中,AB段与 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2(2016十堰)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瓶口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2)此时小明又想“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于是他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水重新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液体沸点降低3(2016保定二模)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 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c冰2.1103 J/(kg),c水4.2103 J/(kg)根据图象可知:(1)在图象中BC阶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2)试管内物质在B时刻具有的内能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时刻具有的内能(3)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便于控制温度(答出受热均匀即可)(4)图丙是小明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图象,老师认为小明的CD段数据有问题,对照图乙,请你说说老师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应较慢(合理即可)4(2016张家口二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情况 (1)实验中除选取了等质量的水、食用油和相同的电加热器、温度计、烧杯之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2)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水的温度()2021222324252627282930食用油温度()2022.52527.53032.53537.54042.545由图表信息可得水的吸热能力较强,其判断依据是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高的温度较低(或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水的时间较长)(3)小明想到常用水作发动机的制冷剂,利用了水的吸热能力较强的性质;请再举一例:冬天用热水袋取暖(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但涉及物态变化的例子不合适)5(2016扬州)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 102 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 102 的温度计,这样的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会低于2_.(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4_.(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的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 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盐水浓度(%)03691215182124273036凝固点( )02468111518171.80.40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 ,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不准确(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没有进一步探究21%附近浓度的盐水凝固点(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6(2016东营)为研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如图所示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两种液体的质量和初温都相同(1)选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甲、乙两种液体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2)写出图中所示装置的两处错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烧杯底部、无石棉网改正错误后,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液体温度,数据如下表所示:加热时间/min0123456甲的温度/90929496989898乙的温度/90939699102102102 (3)加热4分钟后,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均不再升高,原因是甲、乙两种液体均已达到沸点 (4)据实验数据,可知甲 (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题型之三力学实验1(2016葫芦岛)小刚发现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容易停下来,而在冰雪路面上不容易停下来(1)小刚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2)于是小刚利用长木板、毛巾、装有沙子的纸盒A、长方体物块B,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纸盒A.(3)小刚通过比较甲、乙两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他的猜想丙图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0N.(4 )当小刚将丙图中平放的物块B拿起时,发现A中的沙子被压出一个坑,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若将B竖直立在沙面上,则沙子被压的坑会深(“深”或“浅”)一些由此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2(2015烟台)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曾用斜面做过多次探究实验图甲是利用斜面“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图乙是利用斜面“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图丙是“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 (1)在甲、乙实验探究中,都有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的操作步骤,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答:为了保证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相同(2)在甲、乙实验探究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小车动能的大小”分别是由什么来显示的?答:观察小车运动距离的远近;观察木块被小车推开的距离(3)下表是小明测定斜面机械效率实验的记录数据写出表中空白处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斜面越陡,其机械效率越高斜面倾斜程度木块所受重力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的 拉力F/N斜面长L/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较缓50.22.1112.148%较陡50.53.612.53.669%最陡50.74.313.54.381%3.(2016遂宁)小聪学习了固体压强后,爱动脑筋的他想探究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究竟有哪些特点,小聪进行了大胆猜想:猜想1:液体内部可能有压强猜想2: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方向有关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有关猜想4: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聪在老师的帮助下找来了一些实验器材,设计并完成了实验探究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相平,小聪在调试时发现,用手指不论是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U形管两边液面几乎没有变化如图所示,说明该压强计漏气(填“漏气”或“不漏气”)(2)为了验证猜想1,小聪把探头放入水中,再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是否有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是否受到水的压强(3)在验证其余猜想的过程中,小聪收集到如下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序号液体深度h(mm)压强计橡皮膜方向液面高度差(mm)1水20.0朝上18.52朝下18.53朝左18.54朝右18.5540.0朝上36.8660.0朝上54.67酒精60.0朝上43.5 比较序号1、2、3、4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为了验证猜想3,小聪完成的实验操作应该是表中序号为15、6的实验比较序号6、7两组数据,可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4)小聪在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4(2016绥化)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1)该同学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或海绵的压痕深浅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或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ABD.(填字母)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C汽车限重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把其中一瓶倒出一些水后正立(或倒立)放在海绵上,另一瓶也正立(或倒立)放在海绵上,观察对比海绵的凹陷程度或把同一瓶水,正立(或倒立)放在海绵上,倒出一些水后,再正立(或倒立)放在海绵上,观察对比前后两次海绵的凹陷程度5(2016广东)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直至停止(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远近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2)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钢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3)换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钢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4)木块最终会停下来的主要原因是受到阻力(或摩擦力)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木块通过做功方式把动能转化为内能(5)如果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为0,木块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6(2016西宁)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高度/m绳端的拉力/N绳端移动的距离/m机械效率140.101.80.3260.102.50.3360.152.5(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二次实验中,2 s内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 m,则它运动的速度为0.05 m/s.(3)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0.45 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4)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有用功W1有W2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2 (两空均填“”“”或“”)由此可知,可采用增加物重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2016南宁)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 (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6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不能(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变大(4)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 N,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 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4cm,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3 N.8(2016沈阳)在进行“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分别用不同的器材和方案进行研究 (1)小明用金属块按照图甲所示方案中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结合图中数据,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F浮(填“”“”或“”)G排的结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B(填字母)A步骤a中,向溢水杯中注水过少,水面没有达到溢水杯口就进行步骤b的操作B步骤a中,在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时,当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将小桶放在杯口下,然后进行步骤b的操作C步骤b中,金属块浸没后,溢水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进行步骤c的操作D步骤a中,溢水杯中注满盐水并按照图示步骤进行正确的操作(2)小红用蜡块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请将下述实验过程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天平左盘放置装满水的溢水杯,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将蜡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天平左端下滑,同时蜡块排开的水从溢水杯口流进量筒中,观察天平的状态分析论证:上述实验中,将蜡块放入溢水杯中,在排开的水全部流出后,如果天平出现自动恢复平衡现象,则可以说明G蜡G排因为蜡块在水中漂浮,所以F浮(填“”“”或“”)G蜡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题型之四电学实验 1某班级同学做“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所用器材包括电源(6 V)、开关、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电流表、若干导线,设计的电路如图1所示,保持R1的阻值不变,多次改变R2的阻值,并将电流表分别接到A,B,C处,测出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以及并联电路干路电流I,测量的数据如表实验序号 支路1 支路2干路电流(A)电阻() 电流(A)电阻() 电流(A)1200.3200.30.62200.30.150.453200.3600.10.4 (1)根据图1电路图连接图2未完成的实物图解:(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总结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3)首先把支路2中电阻一栏的数据填写完整,应为40 ;只分析支路2的数据,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4)为了研究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丽同学分析表格中的干路电流这一列的数据,又得出该电路的总电阻分别为10_、13_、15_,最后,为了研究总电阻和各电阻的关系,小丽和小敏两位同学先将总电阻和各电阻阻值大小进行比较,得出并联后总电阻小于单个支路电阻2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兵、小红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猜想: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规格、材料如表: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A镍铬合金0.50.5B镍铬合金1.00.5C镍铬合金0.51.0D锰铜合金0.50.5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应该选用编号为A、B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如果选用编号为A、C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填序号);如果选用编号为A、D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填序号)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时,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2)有同学认为:可以根据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判断接入的电阻丝的变化情况老师指出:此实验中这种方法不可取这是因为电源电压一定时,所选电阻丝的阻值相差太小,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填“明显”或“不明显”)(3)在最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了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细的铝质输电线换成较粗的铝质输电线,这样就减小了输电线的电阻,从而可以减小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填“增大”或“减小”)3(2016石家庄一模)小明和小红在实验室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设计实验】(1)小明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电阻的定量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你认为小明的设计合理吗?请说明理由:不合理,不能定量分析电流和电阻的关系(2)小红又找来了一个电阻箱()和电压表,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在这个电路中,滑动变阻器除保护电路外,还起到的作用是保持电阻箱两端电压不变【进行实验】(3)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5 ,眼睛观察电压表示数的同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位置,再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请把示数填入到表格中;实验序号电阻R/电流I/A150.42100.23200.1(4)继续实验,小红把电阻箱阻值调节为10 时,要依照电路图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合适的位置,再记录数据;(5)调节电阻箱阻值重复以上实验步骤【总结结论】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实验结论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拓展】实验中电源电压4.5 V,实验中电流表选用量程为00.6 A,电压表选用量程为03 V,变阻器标有“50 0.5 A”,进行上述实验过程,则实验中电阻箱可调节的范围是4 40 .4(2016大连)某同学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是否有关”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为6 V的电源、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停表、开关各一个;与U形管相连的塑料盒一个盒内密封着空气,盒内电阻丝的阻值为10 ,导线若干(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解:(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a(填“a”或“b”)端(3)该实验是通过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多少的(4)该同学设计实验时,将三次实验的通电时间均设定为15 s,三次实验预设的电流分别为I1、I2、I3,则该同学进行第一次实验的操作是: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1,然后通电15_s,观察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并记录5(2016德州)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 V”小灯泡电功率(正常发光时电阻约为10 )的实验中,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1)图甲的实物图连接中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电流表量程应选用00.6_A(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小莉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观察两电表发现,指针始终处于图乙所示位置,其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断路(3)改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获得多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绘制如图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625 W.(4)若实验中电流表坏了,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莉选用一个Rc5 的电阻,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及实验方案: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额定电压;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只将电压表的a点接线改接到c点,测出Rc两端的电压Uc,通过计算得到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指出她的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两个问题:问题一:无论怎样调节变阻器,都不能使灯泡正常发光;问题二: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无法测出Rc两端的电压6(2016厦门)磁感应强度B用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为了探究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甲电源电压6 V,R为磁感电阻其阻值随磁感应强度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丙 (1)当图乙S2断开,图甲S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60mA.闭合S1和S2,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磁感电阻R处的磁感应强度B逐渐增大(2)闭合S1和S2,滑片P不动,沿电磁铁轴线向左移动磁感电阻R,测出R离电磁铁左端的距离x与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算出R处磁感应强度B的数值如下表请计算x5 cm时,B0.4T.x/ cm123456I/mA101215203046B/T0.680.650.600.510.20(3)综合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随电磁铁电流增大而增大;离电磁铁越远,磁感应强度越小7(2015海南)图甲是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的实验图(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解:(2)闭合开关,将滑片P向左滑动时,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4 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I0.3 A,则未知电阻R8 .(3)若实验中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电阻R0,小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x,请在空格内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闭合S、断开S1,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U1;闭合S、S1,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U;请写出用测量值U、U1及R0来表示Rx的表达式:Rx8(2016唐山路南一模)小明做“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时,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 V,电源电压6 V恒定不变,灯丝电阻大于10 ,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 1 A”字样 (1)连接的不完整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解:(2)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 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5 A,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4W.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 V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4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292 W.(3)两次数据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比值不同的原因是灯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