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五柳先生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五柳先生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五柳先生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五柳先生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五柳先生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五柳先生传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汇,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等词义,掌握“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2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3熟读、背诵全文。过程与方法:指导诵读,合作探究,点拨引导。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和人格;2.理解学习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态度。学习重点:1.积累、背诵。2.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学习难点: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例如“好读书,不求甚解。”“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2.体会课文中否定句的妙处。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基础达标(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曾经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查阅资料,完成下列试题。)1.作者作品介绍:作者是陶渊明,_(朝代)著名诗人,字_,号_,世称_。曾学过他的散文_和诗歌_。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2.文体、背景介绍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五柳先生传是一篇_,属于_,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一般认为是作者晚年的作品。3.字音、字形、词语.加点字注音:辄()吝情()短褐()箪()瓢屡()空性嗜()酒晏()如黔()汲汲()俦()衔觞()欤().重点词语积累。(参照注释)何许:不详:会意:亲旧:或置酒:造饮辄醉:期在必醉:晏如: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短褐穿结:不汲汲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二)初读感知:你喜欢文中的五柳先生吗?请结合文章原句说出理由。二、合作探究。活动一:初读课文,辨析词义。1.理解课后练习二中的加点词。2.找出文中有“之”“其”的句子,辨析意思。3.学生朗读,要求:能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活动二:析读课文,理解文意。1.两人小组互读互讲课文内容。探究“好读书,不求甚解。”和“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的理解。2.完成文章思路图。(明确写人的方法,引导背诵)性格:_,_。(隐者心境)_(书中求乐,精神愉悦)志趣:_(率真放达)_(自得其乐,淡泊名利)住:_,_。生活:穿:_吃:_(安贫乐道)_,_3.学生朗读,要求:流畅;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得当;读出词语、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活动三:品读课文,体会文情。1.文章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多用否定句。请找出文中的否定句。2.范读、试读,体会否定句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和语言风格。点拨:文中否定句写出了五柳先生的“不为”(不愿意做的事),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而叹赏;同时也使文章诙谐生动,引人入胜。3.学生朗读,要求:读得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三、拓展延伸。1.假如陶渊明生活在改革开放、人尽其才的当今社会,他除了读书著文、躬耕农田外,请你给他推荐一份合适的工作。(结合人物特点和当今社会现实,有理有据地发表自己的观点。)2.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习题。(14分)(甲)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颜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乙)靳秋田索画(之二)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郑板桥集注释:没没墨墨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啜:饮,喝;仄径:狭窄的小路;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1)选文(一)中最能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的一句是“”;选文(二)描写的主要内容是。(2分)(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6分)亦不详其姓字详:每有会意会意绝不知乐在何处绝:用以慰天下之劳人慰:或置酒而招之之:_惟劳苦贫病之人。之:_(3)翻译下列句子。(4分)好读书,不求甚解。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4)比较阅读选文(一)和选文(二),举例谈谈郑板桥与陶渊明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只谈一点即可)(2分)四、布置作业:(根据学生基础选做。)1.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课后练习四)2.仿照本文,试着为自己写一篇小传。五、板书设计性格:_,_。(隐者心境)_(书中求乐,精神愉悦)志趣:_(率真放达)_(自得其乐,淡泊名利)住:_,_。生活:穿:_吃:_(安贫乐道)_,_答案:活动二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隐者心境)好读书(书中求乐,精神愉悦)志趣:性嗜酒(率真放达)常著文章(自得其乐,淡泊名利)住: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生活:穿:短褐穿结,(安贫乐道)吃:箪瓢屡空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拓展延伸:1.示例:陶渊明可以做老师,因为他好读书,知识渊博;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所以能够为人师表,教育学生勤奋读书、正直为人、清廉为官。2.(1)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描述作者清贫的生活,并表明作画是为给辛苦劳作的人欣赏。(2)答案:详细地知道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断然,绝对(根本)宽慰(3)答案:(他)喜欢读书,不求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4)答案举例:都具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居所简陋,一个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一个是“三间茅屋”,但他们一个“晏如也”,一个“绝不知乐在何处”。在文中,他们都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欣喜之情,说明了他们都具有远离官场污浊,甘于退守清贫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品格等等。参考译文:三间茅屋,十里春风,从窗里遥望山上幽竹,因此这是何等优雅风趣的事啊,但是能有如此享受的人,自己却不懂得,真是令人遗憾.而那些懵懵懂懂,胸无点墨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更是不懂乐在何处。只有那些劳苦之人,忽然有10几天的闲暇时光,才会关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有时微风细雨,滋润着篱笆和小路。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