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问题训练评价单(4)(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问题训练评价单(4)(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问题训练评价单(4)(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问题训练评价单(4)(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21.桃花源记问题训练-评价单(4)一、课内阅读,巩固基础。1.解释加粗词语。(23分)落英缤纷_仿佛若有光_阡陌交通_屋舍俨然_桑竹之属_黄发垂髫_便要还家_皆出酒食_便扶向路_ 及郡下_诣太守_才通人_欣然规往_未果_咸来问讯_无问津者_ 缘溪行_渔人甚异之_ 乃大惊_ 复延至其家_ (21)具答之 _2. 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14分)阡陌交通:古义:_今义:_无论魏晋: 古:_ 今:_率妻子邑人:古:_今:_来此绝境:古:_今:_芳草鲜美:古:_今:_不足为外人道也:古:_ 今:_ 诣太守,说如此: 古:_ 今:_ 3.一词多义。(21分)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之:忘路之远近( ) 渔人甚异之( ) 具答之( )处处志之( ) 桑竹之属( ) 闻之( )复:复前行,欲穷其林( ) 不复出焉( )舍:屋舍俨然( ) 便舍船( )寻:寻向所志( ) 寻病终( )其:欲穷其林( ) 其中往来种作( ) 延至其家( ) 得其船( )遂:遂与外人间隔( ) 遂迷( )后遂无问津者( )4.翻译句子。(12分)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5.出自本文的成语有(不少于4个):_、_、_、_6.填空。(5分)本文以为_线索,以_为顺序。渔人的行踪可概括为:( )桃源( )桃源 离开桃源( )桃源。7.文章第二段,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描写桃花源的?(3分)8. 文章结尾写太守、刘子骥等再次寻找桃花源而未果。作者这样结尾,意在说明什么呢?(2分)二、课外阅读,拓展延伸。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坐:因为。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2分)或曰:“食菱须去壳” 或:_ 其人自护其短 短:_2.翻译句子。(2分)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译:_ 3.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陈万年教子陈万年乃朝中显官,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选自汉书陈万年传)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4分)(1)欲杖之 杖:_ (2)具晓所言 具:_(3)咸叩头谢曰 谢:_ (4) 万年乃不复言 复:_ 2.翻译:大要教咸谄也。 (2分) 译:_3.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分)多言何益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檘,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墨子附录) 【注】檘(p),同敝,困,疲劳。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4分)日夜恒鸣 ( ) 然而不听( ) 多言有益乎( ) 时夜而鸣( )2.翻译下面句子。(2分) 唯其言之时也。 译:_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2分)参考答案:北人食菱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或曰:“食菱须去壳。” 或(有的人、有人)(2)其人自护其短 短(短处、缺点)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每断对一处得0.5分,“后山”和“何地”之间不断句不扣分)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并壳者,欲以去热也。译文:我之所以连着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驱除身上的热气。4. 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陈万年教子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4分)(1)欲杖之 (用杖打) (2)具晓所言 (完全,都) (3)咸叩头谢曰 ( 认错) (4) 万年乃不复言 ( 再)2.翻译:大要教咸谄也。 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啊! 3.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分)不对,陈万年教儿子学会拍马屁,这是一种卑劣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多言何益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日夜恒鸣(经常,常常。) 然而不听(虽然这样,却。) 多言有益乎( 好处,益处 ) 时夜而鸣( 啼鸣,鸣叫 )2.翻译下面句子。唯有在切合时机的时候说话才有用。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说话要说到点子上。 说话要看准时机。配合各任课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