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2一、选择题1阅读下表,中国面粉业发展的这种状况应该出现在()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状况表年份厂家数资本数额(元)191140多家600多万1919120多家4 500万A民族工业兴起时期 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C民族工业衰败时期 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2据统计,19121919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A B C D3分析19121919年我国纺织业发展情况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导致这一时期的发展“实业救国”形成热潮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A正确,不正确B正确,不正确C正确,不正确D正确,不正确4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5下表为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项目1920年产值(亿元)1936年产值(亿元)年增长率(%)官僚资本1.842.221.18民族资本2.5116.3212.41合计4.3518.54上表能够说明19201936年()A中国近代工业遭受挫折B外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C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D民族资本多于官僚资本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有()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A BC D7作家茅盾在其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提到1948年流行着一个笑谈:“在中国唯一仍然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印刷钞票。”对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B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印刷速度快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显著D国统区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量大增二、非选择题8国家是否独立,关键要看主权是否完整;而民族是否富强,其根本上要看经济是否发展,人们生活是否改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为转移。李智慧列强侵华史材料二一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阶段民族工业状态原因一战时期短暂春天列强放松侵略一战以后萧条列强卷土重来抗战时期遭摧残日本的经济掠夺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美国商品的涌入材料三孙中山伟大的历史贡献一文中提到:在一个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即当国家命运还不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里的时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1)材料一中的哪句话最能反映列强之间关系变化的本质?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这一观点。(2)材料二表格中的内容,反映了一个怎样的规律性问题?(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三的观点。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我国的轻工业发展迅速,结合其历史发展过程可知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2答案:D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顾及中国;内部在辛亥革命和人民反帝斗争的推动下,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均是其原因。3答案:D4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错误。5答案:C解析:通过表格可以看出,19201936年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都有所发展,但民族资本明显比官僚资本增长得快,所以答案为C项。A、B两项本身并不正确,可以排除。D项有一定的干扰性,但材料的重点不在民族资本或官僚资本的数量。6答案:C7答案:A解析:关键信息是“1948年”,结合民族资本主义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陷入困境的原因,可知选A项。8答案:最能反映列强之间关系变化的本质:“一切都以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为转移”。史实:甲午战争前:英法联军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暗中帮助;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抗日战争中美日矛盾激化,英美支持中国抗战。答案:问题:国际形势和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材料三认为国家独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前提,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表态),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