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提纲(复习专用)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提纲(复习专用)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提纲(复习专用)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提纲(复习专用) 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提纲(复习专用)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桃花源记复习提纲一、成语部分: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是指南北走向的田埂,简称“纵向”田埂;陌是指东西走向的田埂,简称“横向”田埂。黄发垂髫: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无人问津: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古今异义词辨析: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妻子(古义:(两个人)妻子和儿女;今义:(一个人)对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鲜美(古义:鲜艳而美丽;今义:味道好)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 :不足挂齿间隔(古义:隔绝,不通音信;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津(古义:渡口。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义:乐观,畅快)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延(古义:请;今义:延伸,延长)一词多义寻: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 便舍船(舍(sh),动词,离开。) 屋舍俨然(舍(sh),名词,“房屋”) 中: 中无杂树(“中间”) 晋太元中(“年间”) 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 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 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处处志之(助词,补足音节,无意义) 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i,动词,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i,介词,对,向) 遂: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向:寻向所志(原来) 眈眈相向(对着) 得: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闻:鸡犬相闻(听见) 闻有此人(听说)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做动词,走到尽头) 穷冬烈风(深)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贫穷) 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属(zh)引凄异(连续)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其(1)欲穷其林:这 (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代自己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志”通“记”,做标记 “具”通“俱”,完全,详尽。古汉语句式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是“(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重点句子翻译:(1)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岸的两边有几百步。其中没有其他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感到很惊奇。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3)土地平旷,屋舍(sh)俨(y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阡(qin)陌(m)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悉如外人。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完全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黄发垂髫(tio),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与外人间隔。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此中人语(y)云:“不足为(wi)外人道也。”这里的人对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渔人离开桃花源以后,找到了他的船,顺着从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太守即遣(qi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刘子骥(j),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二、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田园诗人的鼻祖。三、重点问题探究:1、本文的线索: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2、概括故事情节:渔人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3、第一段所写桃林有何特点?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特点:“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目的:开篇渲染神秘色彩,引人心弦,吸引读者,为下文渔人进入桃花源做铺垫。4、桃花源给你怎样的印象?结合句子具体分析。印象:美丽,神奇,幸福等等分析:自然环境优美:桃林美:“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自然环境优美:“土地平旷,屋舍(sh)俨(y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n)陌(m)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o),并怡然自乐。”桃花源人生活美:“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便要(y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丰衣足食,富足安宁,民风淳朴,热情好客。5、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用两句故事形容武陵人的这种“奇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活动,穿戴,心情。9、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又“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前后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不矛盾,用意为:作者这样写是使人觉得桃花源诗歌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暗示了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语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10、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社会理想:作者虚构了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富足安宁的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寄托了作者的一种美好的政治理想。不能变成现实: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当时的社会是黑暗的,腐朽的,充满尔虞我诈的,要像摆脱这种现实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是一种空想。今天我们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桃花源记达标检测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3)阡陌交通 ()(4)遂迷,不复得路 ()(5)仿佛若有光 ()(6)屋舍俨然 ()(7)咸来问讯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 B渔人甚异之C具答之 D闻之,欣然规往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 4.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率 妻 子 邑 人 来 此 绝 境(2)后 遂 无 问 津 者(3)不 足 为 外 人 道 也5.按原文填空。(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2)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3)文中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二、课内阅读(2012南平中考)阅读课文25段,完成69题。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阡陌交通 ()(2)无论魏晋 ()(3)处处志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8.文中体现“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 ; 。9.选文第1段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答: 答案解析1.答案:(1)类(2)从前的、旧的(3)交错相通(4)终于(5)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6)整齐的样子(7)全、都2.【解析】选A。A项中“之”为助词,其他三项均为代词。3.答案:(1)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2)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4.答案:(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后遂无/问津者(3)不足/为外人/道也5.答案:(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答案:(1)田间小路(2)不要说,(更)不必说(3)做标记7.答案:(1)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2)村中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8.答案: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9.【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可以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及人们的生活状况概括。答案:环境优美,物产富饶,和平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答案解析1.答案:(1)类(2)从前的、旧的(3)交错相通(4)终于(5)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6)整齐的样子(7)全、都2.【解析】选A。A项中“之”为助词,其他三项均为代词。3.答案:(1)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2)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4.答案:(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后遂无/问津者(3)不足/为外人/道也5.答案:(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答案:(1)田间小路(2)不要说,(更)不必说(3)做标记7.答案:(1)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2)村中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8.答案: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9.【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可以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及人们的生活状况概括。答案:环境优美,物产富饶,和平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快乐。八上“读一读,写一写”1鄂()豫(y)绥(su)靖(jn)阻遏()锐不可当(dn) 高屋建翎(lng)2尖利能耐 悠(yu)闲 寒噤(jn) 阴惨(cn) 仄(z)歪 央(yn)告(o) 转弯抹(m)角 月明风清 张皇(hun)失措(cu) 3 拂(f)晓 瓦砾(l) 地窖(jio) 鞠(j)躬(n) 颤(chn)巍(wi)巍(wi)4赃(zn)物 箱箧(qi) 制裁(ci) 荡(dn)然无存 谴(qin)责5肃(s)穆(m) 荒谬(mi) 健忘 杀戮(l) 憧(chng)憬(jng) 蜿蜒(wn yn) 屹(y)立 悼(do)念 纳粹 (n cu) 反驳(b )6骇(hi) 掳(l) 悚(sn) 惶(hun)急 疮(chun)疤(b) 诘(ji)问 渴慕(m) 疏懒 霹(p)雳(l) 孤孀(shun) 絮(x)说 粗拙(zhu) 7 交卸(xi) 奔(bn)丧(sn) 狼藉(j) 簌(s)簌(s) 典(din)质 赋(f)闲 颓(tu)唐 琐(su)屑(xi) 蹒(pn)跚(shn) 拭(sh) 踌躇(chu ch)8凹(o)凼(dn) 尴(n)尬() 烦躁(zo)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9伛(y) 惶(hun)恐 荒(hun)僻(p) 塌(t)败 取缔(d) 骷(k)髅(lu) 滞(zh)笨 愧(ku)怍(zu) 翳(y)10克(k)扣(ku) 接济(j) 唏(x)嘘(x) 稀罕(hn) 噩()耗(ho) 呵(h)斥(ch) 焦灼(zhu) 伎(j)俩(lin) 颠(din)沛(pi) 吊唁(yn) 文绉(zhu) 绉 长途跋(b)涉(sh) 穷愁潦(lio)倒 风尘苦旅(l)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nu) 生死祸福 11雄跨(ku) 雄姿(z) 残(cn)损(sn) 古朴(p) 推崇(chn) 惟(wi)妙惟肖(xio) 巧妙绝伦(ln) 12 美感 史(sh)诗(sh) 驻(zh)足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13轩(xun)榭(xi) 败笔 丘壑(h) 嶙(ln)峋(xn) 镂(lu)空 蔷(qin)薇(wi) 明艳(yn) 因地制宜(y) 重峦(lun)叠嶂(zhn) 斟(zhn)酌(zhu)14磬(qn) 鳌(o)头 琉(li)璃(li) 藻(zo)井 蟠(pn)龙 中轴(zhu) 线 金銮(lun)殿(din) 湛(zhn)蓝 15 屏(pn)风 纳(n)凉 帷(wi)幕(m) 缓(hun)冲 造(zo)型 伧(cn)俗(s) 雅俗之别 16萌(mn)发 次第 翩(pin)然 孕(yn)育(y) 销(xio)声匿(n)迹(j) 衰(shui)草连天 风雪载(zi)途 周而复始 草长莺(yn)飞 17囊(nn) 克隆(ln) 繁(fn)衍(yn) 胚(pi)胎 蟾(chn)蜍(ch) 鳞(ln)片 脊(j)椎(zhu) 两栖(q) 相安无事 濒(bn)临 哺(b)乳18遗(y)骸(hi) 褶(zh)皱(zhu) 劫(ji)难 致(zh)密 追溯(s) 天衣无缝(fn) 潮汐(x) 陨(yn)石 遗骸(hi)19 失衡(hn) 藩(fn)篱(l) 监(jin)控(kn) 归(u)咎(ji) 在劫(ji)难逃 五彩斑(bn)斓(ln) 啸(xio)聚山林 束(sh)手无策(c) 物竞(jn)天择(z) 无动于衷(zhn) 20 幻(hun)觉 吟(yn)咏(yn) 绮(q)丽 殷(yn)红 变化多端(dun) 日薄(b)西山 气息奄奄(yn)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憎(zng)恶(w)八上词解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