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广东省深圳市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 共30分,)1、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2、两个带异种电荷的相同金属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量之比为1:7,在真空中相距r,把它们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则它们间的静电力可能为原来的:( )A4/7; B3/7; C9/7 D8/73、如右图1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图1AA点场强一定大于B点场强 B在B点静止释放一个电子,将一定向A点运动C这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D正电荷运动中通过A点时,其运动方向一定沿AB方向 4、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将一电量为q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第一次沿直线A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为W1;第二次沿路径AC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W2;第三次沿曲线A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为W3,则: ( ) BACE图2A BC D5、图3表示一个电场中a、b、c、d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量间的函数关系图像,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B这四点场强的大小关系是EdEaEbEcC这四点场强的大小关系是EaEbEcEdD无法比较这四点场强大小关系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该点的场强方向不一定相同B、正电荷周围的场强一定比负电荷周围的场强大C、以点电荷为圆心,半径为r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都相等D、取走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后,该点的场强为零图47、如图4所示,平行金属板A与B相距5cm,电源电压为10v,则与A板相距1cm的C点的场强为:( )A.1000Vm B.500VmC.250VmD.200Vm图58如图5所示P和Q为两平行金属板,板间电压为U,在P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Q板运动,关于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板间距离越大,加速时间越长,获得的速率就越大B两板间距离越小,加速度越大,获得的速率就越大C与两板间距离无关,仅与加速电压U有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图8是某一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B.该点电荷带正电 C.a点和b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 D.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10、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C元电荷就是质子D物体所带的电量是元电荷的任意倍数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正确,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错选多选不给分,漏选得3分)11、关于电容器,下列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由可知,一只电容器带电量越大,它的电容就越大B、对一固定的电容器,它的带电量跟它两极板间所加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C、电容器的带电量Q为两极板所带电荷量的总和D、两个相互靠近又彼此绝缘的导体就构成一个电容器12.如图6,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图6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B.电势能逐渐增加C.动能逐渐减小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3如图7所示,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果在荧光屏上P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图7A极板X应带正电B极板X应带正电C极板Y应带正电D极板Y应带正电14、图8为静电除尘机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负电荷 B、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C、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 D、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图9三、填空题(本题共9空,每空2分,共18分。)15、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9所示的是一种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 极板间的电压U将_;将当待测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电容将C将_;电量Q将_;极板间场强E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流过电表的电流方向_; (填“b-a”或者“a-b”)图1116、密立根油滴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电子的存在,揭示了电荷的非连续性如图10所示是密立根实验的原理示意图,设小油滴质量为m,调节两板间电势差为U,当小油滴悬浮不动时,油滴受到的电场力方向_;测出两板间距离为d.可求出小油滴的电荷量q_.(重力加速度为g)图1017、如图11在边长为30cm的正三角形的两个顶点A,B上各放一个带电小球,其中Q1=+410-6 C, Q2=410-6C,则它们在三角形另一顶点C处所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是 N/C, 方向 。四、计算题:(需有必要的文字或公式符号说明及解题过程,只有结果或答案不能得分本题共3小题,共32分)18、(6分)有一带电量3106C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为 6104J;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9104J.求AB、BC、CA间的电势差各为多少? OP19、(12分)用30cm的细线将质量为m=410-3的带电小球P悬挂在点下,当空中有方向为水平向右,大小为E=1104N/C的匀强电场时,小球偏转37后处在静止状态。(本题中g取10m/s2)(1)分析小球的带电性质(sin37=0.6,cos37=0.8)(2)求小球的带电量(3)求细线的拉力20、(14分). 如图所示,质量m=2108 kg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0=2m/s的速度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A、B的中央水平飞入电场,已知金属板长L=0.1m,板间距离d=1102m,当UAB=1000V时,带电粒子恰好沿直线穿过电场,求(1)粒子的电量?(2)若两板间的电势差的大小可调,要使粒子能从两板间飞出,带电粒子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3)在第(2)问中电势差UAB的范围又如何?(本题中g取10m/s2)考号 姓名 班级 试室号 座位号: 沙井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年级 物理 参考答案一、二选择题12345678910CCBCBADCDB11121314BDBCDACABD三、填空题(本题共9空,每空2分,共18分。)15. 不变 增大 增大 增大 b-a16竖直向上 mgd/u17. 4105 N/C 水平向右四、计算题:(需有必要的文字或公式符号说明及解题过程,只有结果或答案不能得分本题共3小题,共32分)18 (6分) (2分) (2分) (2分)19. (12分) (1)带电小球收到水平向右的电场力,故小球带负电 (2分)(2)小球收到的拉力为F1,电场力为F,重力为G (2分) (2分)由联立得: (2分)带入数据得: (2分)(3)由得 (2分)20. (14分)(1)带电粒子水平匀速飞过电场,电场力与重力平衡,电场力向上,极板间场强向下,因此,粒子带负电。(2分)(2)带电粒子从极板边缘飞出时,加速度最大,设最大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 (1分) (1分)由得: (1分)带入数据得: (1分)(3)沿直线通过: (1分)从下边缘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林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 考研水产专业试题及答案
- 煤气专业试题及答案
- 客车专业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汽车专业综合试题及答案
- 水暖专业试题及答案详解
- 飞行器总体设计课程导引课件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凯里学院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物理质量监测试卷(无答案)
- 普洱外墙保温施工方案
- 中国移动通信网运行维护规程(修订版)
- 烧结岗位安全操作培训-PPT课件
- 【课件】1.2 点线传情——造型元素之点线面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修绘画
- Q∕GDW 11445-2015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基线要求
- 运动处方(课堂PPT)
- 物资储备与物流方案
- 财务报销流程培训PPT模板课件
- 关于加强铁路企业年金管理的指导意见
- 幼儿园体检结果分析评价表
- 资金筹集业务核算培训教材(共39页).ppt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