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17届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10页,答题卡共4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姓名、考号。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Ba137第卷(选择题,共63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1个小题,共6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产B化学与环境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干冰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将废旧电池深埋处理,以减少水土污染C化学与材料D化学与生活稀土属于金属材料,不可再生玻璃钢、有机玻璃都属于复合材料用硝酸铵固体和水制作冷敷袋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因此氧气具有可燃性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NaCl溶液能够导电,则所有液体都能导电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3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空气蒸馏水植物油铁钉Mg稀H2SO4Fe白磷红磷薄铜片 O2带火星的木条钉图1 图2 图3 图4A图1:探究铁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B图2:比较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C图3:验证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D图4:收集氧气时的验满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她发现了青蒿素(C15H22O5)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的治疗。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11个氢分子C每个青蒿素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 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5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电解水的反应原理均可表示为:2H2O2H2+ O2。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减小 B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 C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 D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6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映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OE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BPF段发生复分解反应,有沉淀生成,溶液总质量减少CE点溶液呈中性,G点溶液的pH7D反应过程中有气体和沉淀生成,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7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分离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A鉴别FeCl3、NaCl、NaOH、MgCl2溶液不需要另加试剂利用相互反应鉴别B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有无气泡产生C除去 CO2中少量的水蒸气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D分离MnO2和KCl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蒸发滤液8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Ca2+B原固体粉末一定没有NaNO3C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Cl、CuCl2和Ca(NO3)29将乙炔(C2H2)、乙烯(C2H4)、乙烷(C2H6)组成一定质量的混合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 CO2和36gH2O,混合物中C2H2、C2H4、C2H6的分子个数比可能为A3:2:1 B2:3:2 C1:2:3 D4:3:2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音调的高低与振幅有关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B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减小放大镜到报纸的距离C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5m处,当她靠近平面镜0.5m时,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2mD“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12 下列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凉爽,是由于酒精升华吸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13下列实验中,说明“流速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A.从瓶中吸饮料B.吹气时,A管中的水将从管口流出C.纸片和水不会下落D.吸气时乒乓球紧贴漏斗14关于信息、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B利用声波和电磁波传递信息时都需要介质C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人类由此建成核电站,有百利而无一害D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15今年3月份6000辆共享单车入驻绵阳, 用于助推市民绿色出行,为广大市民外出工作提供了一种“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如图所示是城区的一处自行车存放点。关于自行车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车铃通过振动发出声音提醒前方行人注意安全B车把和脚蹬表面上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C舒适的车座呈扁平状是为了减小对人体的压强D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的注意16如图所示,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水平压力F=kt(k为大于0 的常数,t为作用时间)压在足够长的平整竖直粗糙墙面上,t0时物体静止释放,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始终静止B速度始终增大C速度先增加后不变 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终静止17容器内盛有部分盐水,在盐水中放入一块淡水凝固成的冰,冰熔化后A盐水的密度不变,液面不变,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B盐水的密度不变,液面下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C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上升,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D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上升,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18如图所示,对于图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甲 乙 丙 丁 A图甲,厚玻璃管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C图丙,试管中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19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四幅图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并不重合的现象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发现的 B我国最早指南针“司南”是把天然磁石琢磨成勺子形状,自然静止时它的勺柄指向北方C扬声器的线圈中通入携带随声音信息时刻变化的电流,使得它在一个瞬间和下一个瞬间受到不同的力,于是带动纸盆振动起来,发出了声音。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这是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20电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用电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发现有人触电时,没有切断电源,直接用手拉开触电者B所有用电器的外壳必需接地C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因为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D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乙甲21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U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电流表A的示数为I,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移动滑动变阻器得到在不同电流下的U1I图线和U2I图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当滑片向左滑动时,电压表V1的示数U1增大,电压表V2的示数U2减小B图中,AQ表示U1-I图线,OQ表示U2-I图线C定值电阻R0的阻值1.25D定值电阻R0的阻值1第卷(非选择题,共97分)二、填空与解答题(共97分)22(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15分) (1)(4分)根据图表回答问题温度()2040506080溶解度/ gNaCl36.036.637.037.338.4NH4Cl37.245.850.455.265.6KNO331.663.985.511016920时,溶解度最小的物质是 。50时,50g水溶解NaCl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g甲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102gKNO3固体恒温蒸发20g水降温至20过滤甲 乙 丙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编号)。A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改变B乙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D丙溶液的质量为131.6g(2)(2分)对曾经发生的天津港爆炸事件,消防专家确认,大约40种危险品中就有剧毒氰化钠(NaCN)。 氰化钠泄漏可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高效处理,氰化钠、过氧化氢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氰化钠是工业上冶炼黄金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生产氰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X+2NH32NaCN+3H2 ,X的化学式为 。(3)(5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问题。 族周期I A011 H氢1.008AAAAAA2 He氦4.00323 Li锂6.9414 Be铍9.0125 B硼10.816 C碳12.017 N氮14.018 O氧16.009 F氟19.0010 Ne氖20.18311 Na钠22.9912 Mg镁24.3113 Al铝26.9814 Si硅28.0915 P磷30.9716 S硫32.0617 Cl氯35.4518 Ar氩39.95 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根据图中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同一周期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C、Na+和Ar核外电子数相同 D、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E、Mg2+ 的结构示意图是 原子序数为8、11、16的三种元素组成盐的化学式为 。 锂电池的阳极材料是钴酸锂(化学式为LiCoO2) ,则其中钴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4)(4分)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K、Al、S、Ca、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其中G为紫红色固体,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写出化学式:H ; 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G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 (1)(4分)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甲实验中加入酚酞试液的目的是 ; 乙实验中若观察到U形管左端的液面(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丙实验的反应方程式为 ;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将废液进行过滤,对废液的成分做了进一步探究: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一定量过滤后的废液,向废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绘制了如丁图所示的示意图 【得出结论】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废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 B C D E F G NaOH 溶液 AgNO3 溶液 饱和NaHCO3= 多孔隔板 Na2O2 (2)(12分)据下图完成相关问题(CO2, HCl ) 【探究一】实验室若用石灰石粉末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发生装置最好选择 (填序号,下同),其反应方程式为 。 某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2时,不慎用了浓盐酸,导致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较多的氯化氢杂质,请你从装置(A、B、C)中选择能除去氯化氢气体的装置 。 【探究二】同学们将除去氯化氢后的CO2通入装置D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的反应。查阅资料: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发生反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确定反应后装置D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此过程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 ,该小组同学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装置D玻璃管中固体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 Na2CO3 猜想二: NaOH 猜想三: Na2CO3和NaOH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 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取上述形成的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证明猜想三成立。交流反思小组中有同学认为,将上述滤液中滴加的酚酞试液换成硝酸铜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若你同意,写出化学方程式,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 拓展延伸在盛有硝酸铵(NH4NO3)浓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微热,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 24(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7分) 某品牌洁厕灵的成分是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溶液,某同学想测定该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取20g该品牌的洁厕灵溶液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烧杯中产生沉淀质量和烧杯中溶液pH值变化的部分数据如图表所示:(已知BaCl2溶液的pH=7)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g5102530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g1.1652.334.664.66(1)(1分)当洁厕灵中的硫酸恰好反应完时,消耗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 g;(2)(3分)计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3分)计算:该洁厕灵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5填空与解答题 (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 。 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这个棋子飞了出去,而上面的棋子由于 保持静止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又落回原位置。 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被推开,则吸管带 电,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餐巾纸 了电子(选填“失去”或“得到”)。 如图装置,横杆连接在两个滑轮上(滑轮重均相等),杆重不计,杆下悬重物G=120牛。在不计摩擦情况下,要匀速提起重物,需要加拉力为40牛。若把重物在10秒内提升2米,则每个滑轮重为_牛,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某发热元件的阻值为42,通过的电流为1A,通电10min产生的热量是 J,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2kg20的冷水温度升高到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26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3小题,其中(1)小题第一空1分、第小题第问打 “”1分、作图1分,其余每空2分,共19分) (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沸腾时,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根据图乙表格中的数据,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亮同学和他的同伴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铁块与铝块体积相同,实验数据在图中已列出。 图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分析四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为探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应选 次实验分析比较。(3)在测定标有“2.5V”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小亮选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标有“20 1A”的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器材,如图甲连接起来。乙甲 在闭合开关前他又检查了电路,发现其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打一个“”,然后用笔画线代替接入一根导线使电路完整。 小亮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后,闭合开关,电压表及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