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过关小测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过关小测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过关小测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过关小测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过关小测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过关小测 (全卷共三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 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素湍(tun)绿潭飞漱(sh)其间 夕日欲颓(tu) B.互相轩邈(mio)鸢飞戾(n)天 泠(lng)泠作响 C.沉鳞()竞跃重岩叠嶂() 藻荇(xng)交横 D.荆(jng)门徙倚(xy)东皋(go) 【解析】B项“戾”读作“l”。 B 2.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晓雾将歇(消散) 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B.东皋薄暮望(接近) 属引凄异(延长) C.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D.仍怜故乡水(可怜) 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解析】D项“怜”的意思是“喜爱”。 D 3.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4 分) A.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解析】应为“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D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三峡水经注校证郦道元唐 朝 B.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文集苏轼 宋朝 C.与朱元思书吴均集校注吴均 南朝梁 D.野望王绩诗注王绩唐代 【解析】郦道元是北魏人。 A 5.右图是中秋节的标志图片,请写出该标 志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3分) 构图要素: 。 图形寓意: 。 由嫦娥的长裙拖出一个圆形, 组成月饼的图案,里面是一轮圆月,圆形 下方是汉字“中秋佳节”及其拼音字母,右下方是 一枚印有“八月十五”的印章 整个图片点明了中秋节的时间、风俗 和相关的传说,同时圆形意味着“团圆”“美满”, 寄托着祝愿人间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 6.默写填空。(6分) (1)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2)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3)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 别) (4)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徙倚欲何依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月下飞天镜 归雁入胡天 (5)黄鹤楼中既描绘了所见的黄鹤楼远景,也表 达了诗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的句子是: ,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棵进城的树 曹春雷 它到现在都还没想明白,自己糊里糊涂地, 咋就从乡村到了城市,站在这个广场了呢? 它只记得那天,自己正像往常一样,(1) 突然来了一群人和一些车。几个人围着它指 指画画。还没等它明白是咋回事,挖掘机就轰隆 隆开过来,围着它开始一铲一铲挖土。不一会儿 ,它四周就被挖空了,自己深扎在泥土里的根暴 露出来。 (A)它害怕了,大喊着:“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但 没人听见它的喊声。 当它所有的根都被暴露出来时,挖掘机将巨 大的铲子伸过来,插入它身下,将它连同它身下 的部分泥土铲起来,放在了地面上。 又有人将它带着泥土,用塑料袋裹住根部, 然后再用绳子将枝干绑起来。吊车呜呜 开动,勾 住它,颤悠悠地将它吊进一辆大车里。 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它大喊着, 但没人听得到。 它躺倒在车里,流下了泪,尽管这泪,没人 看得到。 车颠簸着,驶出了这片原野,驶出了它曾经 站立了上百年的土地。 它看见车驶 上铺着黑油子的路,风驰电 掣, 驶向未知的远方它离故土越来越远了。 车驶进 了高楼林立的城市,在一处宽阔 的广 场上停了下来。等在那里的吊车伸出长长的手臂 ,将它从车里抱了出来,放进一个早已挖好的树坑 里。 从此,它在这个地方安下了家。(2) 几位穿绿色衣服的人天天围着它转,给它打上了 吊瓶输液。后来,它知道,他们都是负责城市绿 化的工人。 它的枝叶开始复苏。 它开始打量这个叫作城市的地方。座座高楼 耸入云霄,(B)在宽广的马路上驶来驶去的小汽 车,像甲壳虫,人流来来往往地,像奔忙的蚂蚁 。 它开始想念那片原野了,想念那里的草地,那 里的野花,那些常栖身在它身上的鸟儿,还有那 只经常奔跑过它身边的野兔。 但,回不去了。它只得将根扎在城市的泥土里 。 每天,广场上都会来很多人,唱歌的,跳舞 的,散步的,干什么的都有。有些人会围着它看 ,指着它苍劲的枝,幽绿的叶,称赞着什么。 一天一天,它对自己被强行移植的抱怨,渐 渐少了些。一棵树,不论站在哪里,都有其存在 的意义。或者是做家具,或者被当作柴烧,或者 仅仅是为这个星球增添一些绿意。而它在这里, 逐渐找到了一些自己存在的价值。 但是,它还是每天都将目光越过层层 高楼, 张望故土所在的方向。 有一天早晨,一个小女孩围着它拍照,看着 镜头里的图像,小女孩兴奋地向身边的母亲嚷 着,妈妈,看啊,树叶上有露珠,多美啊。 也许,小女孩永远都不会知道,那晶莹的露 珠,一滴一滴,都是它思乡的泪。 7.文中吊车吊起大树的树根时为什么“颤悠悠”的 ? (4分) 答:因为大树的树根带着很多泥土,很沉,连吊车勾 住它都很费力。可以看出大树在乡村的原野上生 长了很长时间。 8.画横线句子(A)(B)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 么作用?(4分) 答:(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树的语言及 其恐惧的心理,突出了大树的无奈及作者对它的 同情。(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车比作甲 壳虫,将人们比作奔忙的蚂蚁,生动形象地展现 了城市的繁华、拥挤和人们的忙碌。 9.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1)(2)有什么关系?作者 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答:(1)(2)两处分别描写了大树在乡村原野的自在生 活和大树来到城市后的凄惨境遇。前后形成鲜明 的对比,突出了大树境遇的悲惨,表达了作者对 大树的悲悯情怀。 10.请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对“一棵树,不论站在 哪里,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对于一棵树而言,无论在什么地方,都美化了环 境,为人们无私地奉献。我们也可以这样,无论 何时何地,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价值。 11.结尾处大树为什么流泪?请以第一人称补写当时 大树的心理活动。(4分) 答:我虽然逐渐适应了城市的生活,但这里毕竟不是 我的家乡。我想念家乡的原野、阳光、白云、春 风,想念那里的草地、野花、鸟儿、野兔,而这 里,只有高楼大厦和奔忙的人们。我是多么想念 我的家乡,然而我再也回不去了! 三、作文(55分) 12.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 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 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一种幸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