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 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 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 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 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 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八 年 级 语 文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全部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上的一律无效。2.试题4页,答题卡2页,一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3.答题前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及座号填写清楚。4.考试结束,请将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共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泄气(xi) 频临(pn) 镌刻(jun) 隧道(su) 坦荡如砥(d) B佃农(din) 教诲(hu) 缰绳(jing) 记载(zi) 摩肩接踵(zhng)C悄然(qio)脸颊(ji) 推崇(chng) 题跋(b) 恹恹欲睡(yn)D由衷(zhng)踌躇(ch) 密匝匝(z) 遒劲(jng) 锐不可当(d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眼花撩乱 一丝不苟 鹤唳鸡群 因地治宜 无动于衷B屏息敛声 殚精竭虑 正襟危坐 惟妙惟肖 长途跋涉C如梦初醒 遥无消息 交头结耳 巧妙绝伦 俯仰生姿D深恶痛绝 为福不仁 自出新材 重峦叠障 络绎不绝3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选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他因生理学方面的 (建树/成绩)而被授予诺贝尔奖。老师曾经对我的 (教诲/教训)刻骨铭心,至今让我受益匪浅。我遇到的多数人都会点英语,但只有那些刻苦学习的人才会 (鹤立鸡群/标新立异),给我很深刻的印象他把叔叔的声音和姿态模仿得 (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A建树 教训 标新立异 惟妙惟肖 B成绩 教诲 标新立异 活灵活现 C建树 教诲 鹤立鸡群 惟妙惟肖 D成绩 教训 鹤立鸡群 活灵活现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而且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B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渐被推广和发现。C我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D山坡上一个牧童正牵着牛吃草。5文学常识填空。(4分)(1)三峡作者 ,北魏地理学家。所撰 ,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2)白杨礼赞作者 ,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 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6.名著阅读填空。(6分)(1)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和 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2)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国昆虫学家 花了足足30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作者的 有关。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 。昆虫记堪称科学和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 ”之美誉。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1)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4)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5)富贵不能淫, ,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8.语言综合运用。(4分)树人中学文学社准备请校友、著名作家刘枫先生来学校作一次写作讲座,为此,文学社让小张带着请柬登门邀请。不巧刘先生不在家,开门的是他儿子。于是小张对他说:(1)“ 。”刘先生回家后,他的儿子拿出请柬,向父亲转述了小张的来意:(2)“ 。”请在答题卡横线上分别填写小张和刘先生的儿子说的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每人说的话不超过60字。 二、阅读理解(共38分)(一)古诗词阅读(共4分)春 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0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8分)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b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ng)妻有遗男,始龀(ch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鄙:边境。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瓶:水瓶。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顾:难道,反而。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汝之不惠 帝感其诚 越明年 12下面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到 贫者语于富者曰 于:介词,可译为“对、向”B何苦而不平 苦:愁,担心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苦:使痛苦C帝感其诚 诚:诚实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实在D其如土石何 其:语气词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其,代词,他们的13.下列句子编成四组,全部表现愚公移山决心的一组是( )(3分)(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吾与汝毕力平险。 (3)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6)帝感其诚。A(1)(3)(4)(5) B(1)(2)(4)(6)C(2)(3)(5)(6) D(2)(4)(5)(6)14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15翻译下面句子。(2分)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6. 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三)现代文阅读(共16分)故乡红叶凸 凹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皆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在来年沤出一些好肥料来。所以,未上冻前,村人的第一宗要事,便是背土垫圈。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依如山里的人们。【注】沤(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惆怅:伤感,失意。踅(xu):中途折回。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17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3分)18请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4分)(1)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2)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19请分析一下“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20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进行赏析。(5分) 三、写作表达(50分)21这个世上美好的事物很多,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美好的景他们曾让你或惊喜、或感动、或深思、或振奋请以“ 赞”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补全题目;(2)体裁不限,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参考答案 说明:凡主观性试题不要求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一、积累运用 1.D 2. B 3.C 4. A 5.(1)郦道元 水经注(2)茅盾 蚀 6.(1)毛泽东 周恩来(2)法布尔 研究方法 写作技巧 昆虫的史诗 7.(1)征蓬出汉塞(2)甲光向日金鳞开(3)似曾相识燕归来(4)折戟沉沙铁未销(5)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您好,我是树人中学文学社的小张,想请刘老师去给我们文学社作一次写作讲座,这是请柬,请您转交给他,好吗?谢谢。爸爸,今天树人中学文学社的小张来过了,想请您去给文学社作一次写作讲座,这是文学社给您的请柬。(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和准确的能力。因此,解题时既要注意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又要注意人物的身份)二、阅读理解 (一)9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 10.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二)11用箕畚 通“慧”,聪明 被感动 到、及 12C (帝感其诚的诚是“诚心”的意思) 13.D (第1句交代移山的原因,第3句交代放置的地点) 14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坚决反对) 15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16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甲文以神话结尾,乙文以议论结尾。(三)17.将香山红叶与故乡红叶作比较,突出了故乡红叶更为壮观,更有气魄,为下文写故乡红叶被人漠视的命运作铺垫。 18.感受到比香山红叶更为壮美的故乡红叶,却长久地被人漠视和遗忘。父亲虽在美景和福地之中,但因艰辛劳作和无暇赏景,且要天天衰老。 19.象征意义:“故乡红叶”象征那些极为普通、没有怨言、默默坚守的山里人。结构作用:“故乡红叶”是行文的线索,贯穿文章的始终,使文章内容集中、结构紧凑。 20. “父亲”形象:父亲在地堰边埋头干活,并以此心安和欢悦,表现了父亲的朴实和勤劳;父亲让我去观赏红叶,做自己喜欢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理解和宽厚;父亲特意给我留着一谈雄自酿,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关爱。 “我”的情感:因父亲辛勤劳作、不断衰老而忧伤、内疚和思念;因父亲对“我”的理解和关爱而感激。 三、写作表达从内容、语言、结构、书写四个方面分五类,按以下标准评分:一类卷:45-50分。中心突出,切合题意,内容充实;语言准确,行文流畅;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书写正确,工整清晰。以47分为基础分上下浮动。二类卷:38-44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字体端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3个以下。以4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三类卷:30-37分。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结构基本完整,层次较清楚;字迹清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