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手电的进化发展历史.doc_第1页
LED手电的进化发展历史.doc_第2页
LED手电的进化发展历史.doc_第3页
LED手电的进化发展历史.doc_第4页
LED手电的进化发展历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ED手电的进化发展历史 2LED手电的进化发展历史22010-04-18 10:15 Fig.16 Inova的TIROS透镜Fig.17短命的长弓手电ARC 4其实是由HDS公司设计的,它是第一只推向市场的智能型电筒。它使用一颗LUX IHD,单节123A锂电驱动,光面反光杯(实际带有加工留下的环状纹理),最高输出30流明左右,尾部有一个按钮开关。ARC 4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单片机控制,通过尾部按钮的单击,双击,三击可以完成亮度选择,亮度设定,锁定等多种功能,多档的亮度,令人眼花缭乱的功能都是前所未有的,从此,电筒也有了驱动软件一说。Fig.18 U2和ARC 42004年电筒界有一件大事不能不提,这就是ARC的倒闭。ARC倒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最赚钱的ARC AAA,由于外观结构侵犯了镁光的多项专利,树大招风惹来了官司(镁光:这头猪终于养肥了,该是吃肉的时候啦);投入大量资金开发的ARC LS一直没有达到预期收益,ARC 4则陷入和设计者HDS的纠纷。不过在2005年底,ARC又卷土重来,这是后话。Lumileds方面则在致力于提高产品的健壮性,LUX III,也就是俗称的3W LED被推向市场。LUX III可以看作是LUX I的耐流版,开始两者的外观有所区别,不过后来Lumileds整合了生产线,两者就完全一致了(这和Intel的CPU,同一生产线生产不同频率的CPU有些相似)。和LUX I(标准电流350ma)相比,LUX III的最大允许电流提高到1000ma(实际可以更高一点),在这个电流下,最初的S Bin产品可以有60流明左右光通量,后来的U Bin则可以达到100流明左右(要注意,由于发热引起效率下降和反光碗和玻璃的损失,实际在手电里面要有一个不小折扣)。和LUX V相比,虽然光通量要低不少(V Bin的LUX V有120流明左右,X Bin则可以超过200流明),但是寿命长得多,驱动电压低一半(能耗更低),核心面积只有四分之一(同样反光碗光束更集中,利于远射)。LUX III同样使用成熟的HD封装,手电爱好者们发现,一颗LUX III,加上合适的反光碗,照明效果非常好,光斑集中,射程远,LUX III优良的性能很快在手电玩家中引发了一场山娃(三瓦)旋风。2005年初,Lumileds还发布了名为K2的新产品,它可以看作是基于LUX III,改变封装的产品,产品的健壮性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光效并没有提高,甚至比U bin的LUX III还略差,并没有引发市场的太大反应,大部分产品仍然使用LUX III。Lumileds在K2上的努力的效果直到两年以后才体现出来。Fig.19 Lumileds K2到2005年,Surefire已经把所有的LUX I产品变成LUX III HD产品,包括L1,KL1,KL3以及搭配KL1的E1L,E2L,枪灯X200。但是Surefire的LUX III产品仍然保守地使用低电流驱动,没有达到满功率运行。虽然新版KL1,KL3的透镜系统投射不错,但缺乏泛光,光斑也不好看,出于种种考虑,Surefire一直缺乏一款优秀的LUX III产品。LUX V方面,Surefire在05年推出了U2,和以前Surefire高端产品不同的是,全部产品为黑色HA III电镀。U2的尺寸和L5相仿,尾部带有Clicke开关,筒身配有夹子,最大的特点是在灯头前部配有一个塑料制的亮度调节环,内部带有磁控开关,可以在2流明至100流明之间做6档调光。LUX III仍然是05年市场的主流。HDS,也就是ARC 4的设计者继承了ARC 4的基本结构,改用LUX III推出了新的智能电筒EDC42和EDC60,最大亮度42和60流明,和ARC 4一样带有多亮度档位,多功能,带过热保护,HDS后来甚至还推出了少量的EDC85。Blackhawk旗下的NightOps则推出了基于LUX III的战术电筒Gladius,同样具有多档位,多功能,并且首先把暴闪功能(最高亮度10Hz左右的闪烁,用于干扰敌方神经)引入电筒。Pelican推出了M6LED的LUX III版本2390,同时把电镀升级为HA III nat。Fig.20 HDS EDC系列电筒,同样具有多种电池段Fig.21多功能的Night Ops Gladius Fig.22 Pelican M6 LED 2390 2005年电筒界的另外一场风暴则是中国品牌Fenix引爆的。原有的大功率LED产品多使用锂电或者多颗AA,AAA电池驱动,Fenix注意到了市场上单AA,大功率LED产品的空白;并且在电路效率,发光体效率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的情况下,推出实用化的1AA LUX I产品已经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Fenix推出了L1系列单AA LUX I电筒,并很快改版完善,L1P使用一节廉价好找的AA(5号)电池,光通量25流明,远远超过了使用普通LED的Inova X1,Geber Infinity,Peak等同级别产品。优良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使得Fenix一炮而红,并成功战胜了CPF上美国电筒迷乃至世界电筒迷对中国产品的偏见,为国产电筒赢得了巨大荣誉,并当选为当年最佳电筒。Fenix在推出新品的速度上也令人刮目相看,在L1系列之后又推出了L0系列,P1系列,L2系列等等。Fenix的成功鼓舞了很多国产厂家,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开始在CPF上展露头角,比如Jetbeam,Lumapower等等。Fig.23 Fenix L1+,早期不锈钢材质Fig.24 Fenix L1P 2.5版,Fenix以后的外观风格都基于此2005年重新组建的ARC公司推出了新版的ARC AAA,外观上做了一些改动以回避和镁光的专利麻烦,新ARC采用了升级版的Nichia CS LED,光效更高,P版的亮度比原来提高了80%,筒身也保持了美国货高超的制造质量。尽管性能上获得了巨大的提升,ARC AAA却很难在继续其辉煌的地位,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手的升级。单以Fenix为例,就有E0,E1,L0多款单AAA电筒和ARC竞争,尽管Arc AAA做了不少改进,也在玩家中有很好的口碑,但其前景仍然不容乐观,产品线单一,产品成本高,价格高都使其在以后的竞争中,特别是和国产手电的竞争中凶多吉少。ARC的老板甚至还念念不忘新版的ARC LS,也就是ARC 5,但是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Fenix的产品已经进行了数次升级换代,ARC 5是否能够推出还有很大疑问。Fig.25 ARC AAA新版,灯头形状改变(几乎每个人都觉得不如老版好看)2006年的上半年相对有些沉闷,各大厂商不断完善着各自的产品。Surefire推出了多用途,多光色的Kroma。Inova逐渐抛弃了TIROS透镜返回了反光碗老路,HDS推出了几款新产品但一直没有正式销售,Fenix仍然在欧美热卖,老顽固的Maglite也终于推出了2AA,3AA LED产品以及给2C-4D这些大家伙用的LED替换灯泡。这里面最能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些非量产品,比好似电池囚笼的Gatlight,McLuxIII-PD,这些电筒都用料考究,做工上乘,造型独特,当然价格也居高不下。Fig.26造型独特的Gatlight Fig.27使用活塞开关的PD(钛版)而此时,革命性的突破正在到来在PC领域,如果没有AMD的强有力竞争,恐怕我们现在还得忍受Intel旧型号CPU的低效率,竞争是产品进步的强大推动力。然而在手电用大功率LED领域,从1999 Lumileds推出大功率LED,或者从2001年Lumileds的大功率LED装上手电开售开始,数年来一直没有公司能和Lumileds在这个领域正面竞争。Nichia的光效不断破纪录,但仅限于小功率;以大粉团为代表的国产(包括台湾产)大功率LED光效低下,核心面积还大,只能作为低质低价的代用品。Osram的LED很早就突破了500流明,但是光效不高,多核心,面积大电压高耗电多,只能在较大的改装品手电用用。于是多年来,大家都已经习惯了Lumileds的产品,一提到大功率LED手电,首先就会问,是Lumileds的吗?Lumileds其实也在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比如K2在健壮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LED的Bin也在缓慢的提升中,高Bin的LED越来越常见。这时手电厂商所做的事情,似乎只是完善设计,并且等待更好的Bin出来。然而到了2006年下半年,突然一个另大家倍感陌生的名字出现了,这就是Cree。Cree公司其实不是这么晚才出LED的,比如很早以前的CR2 ION就用了Cree的一款LED,不过这些产品并没有引起大家的什么注意。到了2006年的7月,Cree开始发售基于EZ1000核心的7090XR-E系列LED,一些玩家的初步测试证明了其所标称的惊人数据不虚,Lumileds的产品在一夜之间落后了。和Lumileds的K2提高产品健壮性不同的是,Cree在另外一个方面有了巨大进步,这就是发光效率。Lumileds Lux III,K2在350ma下典型光通量是40-50流明,而Cree则有80-90流明,也就是说Cree的光效差不多比Lumileds产品高了一倍。在1000ma下,Cree的光通量最高可以达到210流明,而Lumileds的Lux III,K2不过100流明左右。Lumiled的另外一款产品,Lux V,最大光通量虽然勉强可以和Cree对抗,但是能耗高一倍,核心面积大三倍,同样完败。Fig.28 Cree 7090XR-E Cree 7090XR-E的优良性能,使其一下子成为手电发光体的热选。但是Cree的LED并不和原有的Lumileds产品兼容,主要的原因是:1.Cree的发光体本身带有一个金属圈,发光角度较小,半功率辐射角只有75度,远远小于Lumileds的120度,这意味着光束向前集中较多,反光杯要足够深才能收集到足够多的光。2.Cree发光体的辐射点更深,这导致原有的为配合Lumileds设计的聚光装置直接装上Cree以后不合焦。这种不兼容意味着手电厂商必须重新设计聚光装置来配合Cree的LED。最早出现的Cree手电是一些非量产手电。美国的手电改装大师McGizmo原来设计过一款配合Cree UV LED的MCR19XR反光杯,焦距极短,配合7090XR-E也合焦,于是他很快推出了基于Aleph19的XR-E。虽然只是一款非量产产品,还是让很多爱好者通过这只手电认识了Cree的威力。和原来使用Lux V的Surefire L6相比,两者光通量差不多,但XR-E只用一节电池就能驱动,L6则需要三节。XR-E的反光碗只有17mm口径,聚光却不输L6的34mm光碗配合Lux V,泛光还更强,一时间,Lux V从昔日的香饽饽变成了明日黄花。Fig.29 A19 XR-E VS Surefire L6 Fig.30 McGizmo的钛PD XR(Cree)系列,后来的PD-S(SSC)系列外观类似。量产手电方面,反应最快的当数国厂Fenix,2006的最后几天,P1D的Cree版P1D CE推出,此后没几个月,Fenix就把自己的全线产品换成了Cree LED,完成了换代。全线换装Cree LED的Fenix光通量比前代产品提高一倍,很多产品还带有多档调光,暴闪等功能。性能先进,功能繁多,质量中上,价格适中的Fenix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国产其他的品牌比如Lumapower,Jetbeam之类,也随后把自己的原有产品升级成为Cree版。Fig.31 P1D CE Surefire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理,在Shotshow 2007上SF展示了自己的Cree版手电,包括L5,E1L,E2L和L1。这几款手电最大的特点是使用了一种专门为Cree开发的20mm口径透镜,自从Inova放弃了TIROS透镜后,使用特殊透镜的厂商已经不多,Surefire的这种尝试非常难得。和以往的透镜比,SF的新型Cree透镜有效克服了缺乏泛光,光斑不圆,有明显色边等问题,进步很明显。但和优秀的反光碗产品相比,光斑的过渡,均匀性等还有一段路要走。从这几款手电的参数设定上,也体现出了Surefire作为一个大厂的一些保守和局限。比如E1L的功率设定只有0.5W左右,虽然电池寿命很长,亮度就不能让人满意(30流明)。在上架时间上也是如此,虽然在07年初已经发布,真正的产品却迟迟不能开卖。直到7月才少量上架,而作为Surefire Cree手电的最强者L5却在6月被宣布暂不发布。这大概是因为Surefire作为一个主要面向政府采购的大厂,对新技术应用的要求并不那么迫切,而且出于产品的兼容性,生产成本考虑,不愿意轻易换代。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Surefire对于LED发展的估计,2007年目录上的Surefire LED电筒同时使用Cree,SSC,Lumileds三个厂家的LED,这显然只是一个权宜之计。Fig.32 Cree版的Surefire新L1 Surefire Cree手电推出的缓慢和性能设定的保守给了别的厂商一些机会,比如市场上现在就有很多专门为6P,C2,Z2,M2,G2,G2Z(它们的灯头通用)开发的Cree灯头,价格合理,性能也不错,往往还带有多档调光,频闪,记忆等功能。带有类似功能的,结构类似6P的国产Cree电筒也大量出现。Pelican在大功率LED电筒的产品不多,但设计都颇有特点。2007年初LAPD(洛衫机警察局)打算采购10000只小型LED电筒取代原有的大型金属电筒(比如4D Maglite),这样可以避免警察滥用电筒作为钝器攻击平民的事件发生。以此为契机,Pelican开发了7060LAPD,使用一节18650可充电电池,Cree配合深度很大的光面反光碗,使得这款手电具有很强的投射力(一米照度超过10000lux),足以在夜间让嫌犯头晕眼花一阵。由于体积比别的小型LED手电大不少,它使用了较为方便的侧面开关(尾部也有开关)。在完成了LAPD的订单以后,这款手电也开始向民间发售。Fig.33 Pelican的LAPD 7060 Cree的LED本身也有一些局限,比如它的封装结构导致发光角度小,用反光碗必须足够深才能收集到足够光线(这也是SF为其开发透镜的原因之一)。焦点位置和Lumileds的不一致,所以很多原来使用Lumileds LED的手电无法更换升级。另外,由于一次透镜外面有个金属圈,会在泛光中形成一些圈圈,有点碍眼。还有用户抱怨那个透镜非常容易脱落,哪怕擦拭稍微用力都会造成脱落损坏。这些都给Cree LED的应用带来一些麻烦。另外一家公司,相对较新的韩国首尔半导体(SSC)也推出了自己的高光效LED ZPower P4系列。这个系列的LED的核心其实还是Cree的EZ1000,不过使用了不同的荧光粉技术,外观封装也不同。SSC宣称P4白光系列LED在350ma下有100流明的典型光通量(U Bin),在1A下则最高可以达到240流明。由于封装结构的不同,SSC P4的半功率发光角度达到125度,和Lumileds HD封装的产品非常类似,两者的焦点位置也非常接近,以至于原有配合Lumileds的反光碗不用改装或者稍加改装就可以配合SSC P4使用,这给很多原有的Lumileds LED电筒用户升级带来了很大便利,也给手电厂商的应用带来不少方便。Fig.34 SSC P4 LED同样,McGizmo很快基于SSC推出了基于原来27L,和PD,更换Lux III为SSC P4的27L-S和PD-S。相对于用深径比很大的MCR19XR配合Cree,PD-S的泛光范围更大,中心照度也不输,更加实用一些,使用MCR27-S的27L-S和S27-PD则具有更好的投射力。2007 Surefire目录里面,最独特的一款莫过于Titan,它和以往的Surefire手电可以说是截然不同,一改强悍的战术风格,而融入了更多的精致的东方元素。它是Surefire第一款使用CR2电池的手电,体积娇小。正如其名称,Titan的外壳由钛合金制成,使用反光碗+SSC LED,最高输出80流明,可以近乎无级(1000级)调光。首批Titan生产1000支,以后的将改为价格比较平民化的铝合金版本,据说这1000支配额已经被订空。Fig.35 Surefire Titan相对于Cree,量产手电使用SSC的相对较少,这里面最值得一提的是Novatac的EDC系列。EDC系列本属于HDS,2006年,Novatac和HDS进行了整合,EDC系列也被纳入了Novatac门下,基于以前的HDS EDC 60,85,Novatac推出使用SSC+20mm轻橘皮反光碗的EDC 85,EDC120两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分为标准,T(战术),P(可编程型),这样一共就有6种产品。EDC85,120分别代表其最大光通量为85,120流明。标准,T,P的区别则主要是软件,比如标准型默认的第一档亮度是10流明,而T型为最大亮度,P型可以自己编辑获得,此外标准型和T型的尾按钮突出而P型是平的,关于它们的具体的区别可以在官方主页查询。这里再八卦一下,据说最近HDS和Novatac又有了法律纠纷,最直接的后果是CPF上的HDS版被取消了,现在对民间市场发售的Novatac的EDC 85,120处于预订状态,预期发货时间是7月底,不知道他们的纠纷会不会影响到产品的出货。Fig.36 Novatac EDC系列,值得期待的智能电筒至于说到SSC的缺点,从一些使用的个例来看,SSC的荧光粉稳定性相对欠佳,有时候在电流较大,散热不好时会出现变色,衰减快等现象。SSC的产能相对Cree,Lumileds较低,这些都是量产手电较少采用SSC的原因。另外,使用同样口径的反光碗时,SSC的光斑会比Cree和Lux III大一些,不大利于远射,SSC一次透镜为较软较粘,沾上灰尘不易清理(个人经验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擦拭)。高光效大功率LED,Cree仅仅是个开始。Lumileds当然不会坐视不理,显然,Lumileds也找到了提高光效的方法,在结合了K2核心健壮性的优势以后,这样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2007年1月23日,Philips Lumileds宣布其基于K2的大功率白光LED,也就是新K2,光效首次突破100lm/W大关:在350 mA下,光效115lm/W(光通量为136lm)、相关色温(CCT)4685K;新K2不仅提高了光效,健壮性也进一步增强,可以耐受2000mA的电流,此时光通量达502 lm,光效为61 lm/W。不过,Lumileds对新K2的发布,更多是处于宣传考虑,新K2真正量产发货,恐怕要到2007年底。尽管如此,这还是一款非常值得期待的产品,新K2的应用,使得量产手持单LED手电有可能达到250流明以上的光通量。在发布新K2两个月后,Lumileds又发布了名为Rebel的新产品,这款产品除了同样具有高光效(但是比新K2略低),还大大减小的一次光学的透镜体积和整个封装体积(核心面积不变),大小只有以往大功率LED的四分之一左右。按照Lumileds的说法,这样小的透镜使得LED更加接近点光源,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是,这么小的封装体积非常适合在袖珍型号的手电上应用,反光碗也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反射面积。Rebel的发布虽然晚一些,但是出货时间更早,现在已经可以在零售市场买到,大概在7月,Fenix和Ultrafire的Rebel LED手电就会全面上市了。Fig.37 Lumileds Rebel以及和其他LED体形比较Cree的LED是否会进一步升级呢?回答大概是肯定的,现在已经有经销商预售在产品目录里面还没有标出的Q4 Bin甚至Q5 Bin 7090XE-E,350ma下光通量分别是100.4-107 lm和107-113.6 lm,可以预见,Cree和Lumileds的竞争将会十分精彩,类似过去数年Lumileds一家独大的局面是一去不复返了。Fig.38 Cree光效升级时间表得益于LED技术的进步,在短短的几年间LED手电有了巨大的进步:第一代1W LED只有不到15流明的光通量,现在最亮的量产单LED手电在3-4W功率下可以达到150流明左右。LED手电的种类,花样也更加丰富,多档调光,频闪,编程这些功能都出现在手电上,大量国产厂商的介入也使得我们有了很多廉价的选择(虽然质量和可靠性不是太令人满意)。在未来的几年里,Lumileds,Cree甚至Osram还会有什么新进展?手电的结构,功能,人机界面还会有什么突破?大家一起拭目以待吧。7.28-07更新:E1L,E2L,L1三只Cree的Surefire手电开卖了,和前几个月看到的原型机比,最大的区别是透镜前部加了一个雾状透镜,作用类似反光碗的橘皮纹理,可以使得光斑更加均匀平滑,从评测来看输出令人满意。驱动电流不是很高,但寿命,输出比较平衡,新的透镜光斑很类似反光碗。此外,Surefire开公布了G2L,6PL两款使用SSC LED的手电,其实就是原有的G2和6P加上了LED的兼容灯头,和现在市面上常见的Lux III或者Cree的6P兼容灯头原理类似。Fig.39 L1 Cree版灯头透镜特写以及和老款的对比Peter终于解决了ARC LS new电路方面的一点小Bug,进入生产阶段,照片公布。ARC LS new(ARC 5)的机械外观部分由电筒改造大师McGizmo负责,Peter本人主要负责电路部分。从公布的照片看,外观非常类似McGizmo的PD,活塞结构开关,两个档位。但是这两个档位似乎是可以编程设定的,LED方面可能使用SSC和K2。ARC LS new的头部为钛合金制造,从初步的消息来看价格恐怕不便宜,可能会大大超过Novatac。Fig.40 ARC LS new带有夹子的版本(原型机)Fig.41 ARC LS new不带夹子的版本(原型机)Fig.42和几个亲戚的比较Rebel的手电终于面世了,其实最早上市的是MTE品牌的,但没有引起什么反向。Fenix在美国的经销商首先推出了采用0100 Rebel的P3D限量版,0100Rebel是现在Rebel中光效最好的,350ma下光通量最低100流明。开放几个小时以后几十只已经被预定一空,P3D Rebel还有使用0080的普通版本,价格和原有的P3D持平。另外,ultrafire也推出了使用rebel LED的手电。Fig.43 P3D Rebel Premium 100 07.10-25:LED的发展在上了一个台阶以后,又进入缓慢提高Bin的过程中,比较好的产品往往会选择Cree的Q4,Q5;或者Lumileds的Rebel。新K2仍然没有动静,SSC的U Bin倒是已见端倪。Arc终于推出了Arc AAA P的升级版,采用了最高光效的Nichia DS LED,最低光通量为9流明左右,而原有用CS LED的版本为5.5流明。ARC AAA DS版典型的光通量则一般会超过10流明,按照Peter的说法,大约提升30%左右,颜色也没有原来那么蓝了。原来的用CS的P版,现在降级成普通版,降价出售。外观都没有变化,故无需贴图。另外一个版本是少量的ARC AAA Snow white,用了更白的LED,但光通量和原有的CS版持平。-2008.2.8更新:2007年已经过去,2008的产品已经崭露头角,下面是从07下半年到08春节,引起个人关注的一些要点摘录和个人评述。LED方面,仍然是Lumileds,Cree,SSC三家竞争,但是Cree风头最劲。目前零售产品已经有采用R2 Bin的产品,光效比早些时候使用的P4 Bin高了40%左右。而同时,P3,P4,Q2由于数量足,价格便宜,仍然有很大的市场。R2 Bin的LED是市场上第一种光效超过100流明/瓦特的大功率白光LED,或者是350ma下114流明-122流明。同时Cree还保持着业界最高白色LED光效的记录,Cree的实验室有130流明/瓦特的产品(根据2007年9月的新闻:)。Cree另外一件武器是1000流明的单核LED,电压和普通产品保持一致,但是可以耐受4A电流(),但是关于此件产品信息甚少,也没有发布日期信息。Lumileds的2007难续之前的老大地位,不过受到Cree的竞争刺激,光效也取得了长足进步,Rebe0100Bin在350ma下最低光通量为100流明,由于封装体积小,适合袖珍产品以及多头产品使用。新K2在市场上已经有售,可惜的是远没有达到发布时的指标,可以买到的产品在1000ma下可以发出200流明以上的光(Cree R2可以达到250流明左右),或者在1500ma达到270流明左右。此外由于产品缺陷,Lumileds在2008年1月宣布召回一部分TFFC封装的K2和Rebel。SSC以Z-Power P4为主打,SSC的Bin没有Cree划分那么细,所以长期以来就是U Bin,不过已经有些预售产品宣布使用V Bin的产品。或许是因为人员流动的关系,SSC和Surefire有了较多的合作,Surefire发布的08新品甚至用上了SSC没有发布的新武器,后面将会提到。现在最亮的单核LED手电,考虑反光碗等损耗可以达到200流明左右的光通量,一些更强的核心暂时还只能期待,比如新K2的参数缩水,Cree 1000流明单核也一直没有新的消息。要想进一步提高光通量有几个途径。最理想的莫过于提高发光效率,但是发光效率的提高极限就是100%,越接近极限就越困难。根据物理极限计算,以现在已经达到的水平,要想像从Lux III进化到Cree XRE 7090那样再次获得一倍的光效提升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今后几年仍然会有缓步的提高。第二个途径是增加强壮性,从而提高核心的最大功率,正如新K2那样。第三个途径是多核LED,把多个核心封装在一起,提高功率和光通量,但是会增加面积。第四个则是采用多个LED,也就是俗称的多头LED。采用多个大功率LED的手电多为改装品或者小品牌产品,LED多为串联以保证电流一致,目前看到的产品以三头四头最为常见,也有2头,5头,6头,7头,CPF上甚至还有人改装了70头Cree的手电。多核LED在Lux V时候达到极盛,不过随着Surefire发布了采用SSC P7的产品,可能又会复兴。甚至在小功率LED方面,ARC最新宣布的ARC AAA GS版本也用了4核的5mm Nichia GS LED,光通量比原有的DS略高(10.5Lumen VS 9Lumen)。从07年末到2008春节,各主要品牌的一些产品:国产LED手电仍然以Fenix为龙头,由于规模批量相对较小,Fenix每一批产品都可以用上当时较新较好的Bin,而一些较大批量的品牌是不明确标出所用LED Bin的,拿到什么看运气,这在CPF上被称为LED抽奖。Fenix的主要改进有加入了橘皮反光碗选项,电镀有自然色可选,提供柔光罩选件等。比较引人注目的新产品是第一款军警用手电T1,两节123A供电,反光碗加大,聚光比以前的直筒强,有较厚实头环保护。使用Q5的版本实测光通量达到200流明左右,输出较强。Fig.44 Fenix T1由于Cree的XRE 7090为单核面积小光通量又较强,不少国产厂商推出了以远射为卖点的大头手电。代表有Lumapower的MRV,Tiablo的A8,A9,Raidfire的Spear,Dereelight的DBS,以及略小一些的Regal WT1。这些手电都用了较大的反光碗获得较小的光斑,从而远射能力较强,某些产品1米距离光斑中心照度达到20000Lux甚至更高。Jetbeam推出了一节锂电,大头的Mark III以及一节AA的Jet IPro。后者号称最强的1AA手电,采用一颗R2 WC Bin的LED和加大一号的光面反光碗,在使用一节镍氢AA的时候,驱动电流也高于一般产品。不过,由于实测值只有标称值(240流明)的一半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