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题库.pdf_第1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题库.pdf_第2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题库.pdf_第3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题库.pdf_第4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题库.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题库)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题库) 一、填空填空 1、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2、无机粉尘按性质可分为、和三类。 3、有机粉尘按性质可分为、和三类。 4、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和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 重要因素。 5、根据化学成分不同,粉尘对人体有、和 等危害作用。 6、粉尘分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是和。对于矽肺病发生、发展 的卫生学意义更大。 7、 粉尘粒子分散度愈高, 径粒较小的颗粒愈, 沉降速度愈, 对人体危害愈。 8、粉尘粒子投影直径(dp)换算成 AED 的公式为。 9、把直径小于的尘粒称为可吸入性粉尘。 10、微米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之为可呼吸性粉尘。 11、沉积在呼吸道的粉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被清除:和 。吞噬尘粒后的巨噬细胞称为。 12、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粉尘而引起的。 13、硅酸盐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粉尘而引起的。例如。 14、粉尘沉着症的临床特点是脱离粉尘作业病变或 X 线胸片。 15、防尘八字方针是:。 16、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和。 17、矽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 X 线表现形态。 18、 圆形小阴影按直径大小分为 pmm,qmm,rmm 三种类型。发育 比较成熟的矽结节多为类型。 19、大阴影是指。其病理基础是。 20、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 21、诊断矽肺的前提条件是。 22、期尘肺诊断标准描述为有密集度 2 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或有密集度 为,分布范围。 23、针对物理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是通过各种措施,将物理因素,或者采取缩 短,以保护劳动者健康。 24、相对湿度在以上称为高气湿,低于为低气湿。 25、 正辐射是由于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人体表面温度所至, 相反负辐射是向 辐射散热形成的。 26、高温作业是指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温度时,且工作点气温高 于室外的作业。 27、在高温环境劳动时,人体的体温调节受和的共同影响。 28、机体散热可通过、和四种方式完成,若环境温度 高于皮肤温度,机体只能通过途径散热。 29、高温作业影响水盐代谢,是高温作业者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尿盐 量降至g/8h 以下时,表示人体缺盐。 30、长期从事高温作业可使循环系统出现、等改变。 31、 研究发现细胞在机体热适应后可合成一组新的, 以保护机体免受高温的致死 性损伤。 32、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和/或而引起的急性热致疾病。 33、中暑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34、热射病主要是由于原因引起的,以系统症状为主的疾病。 35、热痉挛主要是由于而引起的,痉挛部位以最常见,患者神志, 体 温。 36、通风降温措施有和两种方式。 37、稳态噪声特点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波动小于 5dB。 38、脉冲噪声是指持续时间小于秒,间隔时间大于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 dB 的声音。 39、目前我们使用的声级计主要是测量声音的物理特性的仪器。 40、在多个声源存在时,作业场所的声压级是按照相互叠加计算。 41、根据人耳对声音的感觉特性,联系声压和频率定出人耳对声音音响的主观感觉量,称 为。 42、从等响曲线看,人耳对Hz 区间频率的声音特别敏感。 43、噪声危害的评价以及噪声卫生标准的制订主要还是以系统损害为依据。 44、听觉适应是指脱离噪声环境分钟之内,听阈可以恢复。 45、听阈提高超过dB(A) ,需数小时听力才可恢复,称为听觉疲劳。 46、噪声性耳聋的早期临床特征是,患者主观无耳聋感觉。 47、为了了解振动源的特性,进而评价其对人体的危害,需要对振动的 进行分析。 48、为了进行卫生学评价,目前我国以作为人体接振动强度的定量指 标。 49、运动病主要由于不同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反复过度刺激器官所致。 50、局部振动病发病部位多在,其典型表现为。 51、微波波段以波危害最大。 52、电光性眼炎是紫外线所致的急性炎症。 53、三类职业性致癌因素中最常见的为因素。 54、 在我国职业肿瘤名单中, 包括联苯胺所致癌,所致白血病,所 致致的肝血管肉瘤等 8 种职业肿瘤。 55、和是职业致癌物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和直接作用器官。 56、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主要通过、和 三方面研究。 57、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已有明确证据表明对人有致癌性的理化物质称之为 致癌物。 58、接触评定的主要作用是为评价关系及提供依据。 59、接触评定的方法包括、三种。 60、职业流调主要包括:、等三项内容。 61、作业环境评定的核心是。 62、通过、,以及必要的健康危险度评定,识别、评价 和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性质、程度及其作用条件等情况。 63、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可分为和两种基本类型。 64、女职工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后最常见的生殖功能异常表现是。 65、职业性有害因素是通过和两种接触机会影响新生儿、 乳儿健康的。 66、农民肺的发病机制是因为进入肺泡而引发的变应性肺泡炎。 67、典型的矽结节横断面是由多层排列的构成,似葱头。 68、典型的矽结节横断面是由多层排列的构成,似葱头。 69、 结节型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型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所致, 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化型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型二氧化硅含量 或的病例。 70、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 71、矽性蛋白沉积的病例特征是。 72、团块型矽肺多见于等部位。 73、局部振动对机体神经系统影响以障碍为主,常以 的形式出现。 74、手部冷水浸泡后复温时间超过分钟即可局部振动病的观察对象。 75、控制振动危害的根本性措施是。 76、振幅、频率的振动作用于前庭器官,并使内脏位移。频率、 振幅的振动主要对组织内的神经末梢起作用 。 77、射频辐射的生物学效应一般规律是。 78、射频辐射的职业性接触对机体的危害主要造成、 等方面的影响。 79、动物致癌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类致癌 可能性大,但缺少对人类致癌的流学证据,这类物质称谓。 80、在动物实验中已获得阳性结果,但在人群中尚无资料表明对人类有致癌性,这类物质称 谓。 81、在一定条件下,_以_ 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急 生命,称之为毒物。 82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所发生的中毒称为_ 。 83、漂浮在空气中的_、_、_统称为气溶胶。 84、毒物吸收后在体内酶作用下,经受各种生化过程,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这个过 程称为毒物的_。 85、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可概括为 _ 、_ 、_和_四类 反应。 86、 刺激性气体引起的肺水肿, 其发展过程一般分为 _ 、 _ 、 _ 、 _ 四期。 87、窒息性气体依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两大类:_和_。 88、 CO 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 主要与 _发生紧密可逆性结合, 形成 _ , 使之失去携氧能力。 89、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导致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机制是形成 _ 。 90、化学性发绀是 _ 中毒引起的典型症状,其机理是 _ 。 91、苯胺中毒的特殊解毒剂是 _ 。 92、化学性发绀时发绀部位呈 _ 色。 93、慢性 TNT 中毒引起的晶体损害以 _ 为主要表现。 94、慢性氯乙烯中毒导致的肝损害典型的特征性病变是 _。 95、拟除虫菊酯有多种异构体,可分为型和型,其分型依据是是否含 _ 。 96、西维因属于_类的农药。 97、在卜啉代谢和血红素合成过程中,铅可抑制的两种酶是 _ 和 _ 。 98、可诊断为铅重度中毒的临床症状有 _ 和 _ 。 99、金属汞主要以 _形式经 _进入体内。 100、汞在体内可诱发生成的 _,可能对汞在体内的解毒和蓄积以及保护肾脏起到 一定作用。 101、慢性汞中毒驱汞治疗主要选用 _和 _ ,急性中毒的治疗选用 _ 。 10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常用的两类解毒药是 _和_ 。 103、脉冲噪声是指声音持续时间_, 间隔时间_,声压有效值 _者。 1044、用能量的大小表示声音的强弱称为_ ,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单位时间内垂直于 传播方向的_。 105、从听阈到痛阈的声强范围是_。 106、外界声波传入听觉有两个途径,分别是_, _。 107、长期接触较强烈的噪声引起听觉器官损伤的变化一般是从_逐渐发展成为 _的。 108、根据损伤的程度,永久性听阈位移又分为_及_。 109、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力位移早期表现为_,听力曲线上出现_,同时 _频段的听力也受到影响。 110、_是噪声性耳聋的早期特征。 111、 _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 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感音性听觉损伤。 112、人体接振强度的定量指标多用_。 113、人体的各种振动感受器中,_和_与振动所致手指感觉和振动觉障碍有 关。 114、在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诸多因素中,_是促使局部振动病发病的致病条件。 115、_是女性职工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后最常见的异常表现。 116、劳动卫生调查大致分为_,_以及_三大类。 117、常用的测定管道内风速的方法分为_和_两类。 118、粉尘的 _和_ 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 因素。 119、粉尘粒子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_, 粉尘粒子的沉降速度_, 被人 体吸收的程度_。 120、球形 AED 小于 15m 的粉尘离子称为_。 121、球形 AED 小于 5m 的粉尘离子可以达到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为_ 。 122、粉尘在呼吸道主要通过_, _, _,_以及_几种 方式而沉淀。 123、沉积在呼吸道的粉尘主要通过_ , _两种方式清除。 124、硅酸盐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_而引起的。 125、矽肺结核病理改变的特点是_。 126、波长为 _ 320nm 的紫外线,可大量被角膜和结膜上皮吸收,引起急性角膜结膜 炎,称为“ _ ” 。 127、非电离辐射包括射频辐射 、 _、 _、 _、 _。 128、我国法定职业病名单中的职业肿瘤有 8 种,分别为 _、 _、 _ 、_、 _、_、_、_ 。 129、能导致肺癌和间皮瘤的生产性粉尘是 _ 。 130、射频辐射的辐射区域可相对的划分为 _和 _。 131、通常把波长在 _1m 的电磁波成为微波。 132、急性放射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 _ 。 133、 职业危害其危险度的评定包括 _、 _、_、_四 个方面的内容。 134、我国法律规定妇女禁忌从事劳动强度达到 _级的劳动。 135、矽肺的病理形态可分为 _、 _、 _、 _。 136、刺激性气体中,溶解度 _的气体主要损害眼睛和上呼吸道,溶解度 _ 的气体易进入呼吸道深部对肺组织产生损害。 137、刺激性气体的毒作用表现有 _、 _、 _、 _。 138、急性二氧化氮中毒时,为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可给予病人吸入去泡沫剂_ (填药品名称) 以降低肺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139、吸入高浓度氯气可以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导致死亡,此现象称为 _。 140、 氮氧化物中毒时, 若有毒气体的成份以 _ 为主, 主要引起肺损害; 若以 _ 为主,则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明显。 141、氮氧化物中毒时,若有毒气体的成份以 NO2 为主,主要引起_;若以 NO 为主,则主要引起 _ 。 142、 对于窒息性气体的引起的中毒, 除了有效的解毒治疗外, 关键是脑缺氧治疗和 _ 的预防和处理。 143、氰化物中毒机制是 CN能迅速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 _ 结合,阻断呼吸链。 此时病人的皮肤、粘膜呈 _ 色,病人的静脉血呈 _色。 144、_ 中毒时,病人的动静脉血氧差会有明显下降。 145、氰化物中毒常用的解毒剂是高铁血红蛋白生成剂 _(填药品名称)和供硫 剂 _(填药品名称)。 146、对于含氰废气、废水的处理,国内常用的方法是 _ 。 147、具有腐败臭鸡蛋味的窒息性气体是 _ 。 ( 148、 大多数有机溶剂都能引起刺激性皮炎, 其中 _ 中毒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 149、多种有机溶剂可导致肾小管性功能不全,其中 _ 急性中毒时,可出现肾小管 坏死性急性肾衰竭。 150、急性苯中毒主要累及 _ 系统, 慢性苯中毒主要累及 _ 系统。 151、慢性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系统损害最早和最常见的血象异常表现是 _ 。 152、生产环境中苯浓度的国家卫生标准为 _ 。 153 、 苯 的 氨 基 硝 基 化 合 物 对 血 液 损 害 的 共 同 特 点 有_ _。 154、有些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不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例如 _ 。 155、 在生理途径下,少量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的主要途径是依靠_ 高铁血红蛋 白还原酶系统。 156、慢性苯胺中毒时,红细胞内珠蛋白变性后形成沉淀物,是胞内出现包涵体,称为 _。 157、能引起中毒性肝炎的典型的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是 _ 。 158、能导致白内障的典型的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是 _ 。 159、某些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有致癌作业,例如 _ 能引起膀胱癌。 160、苯胺可经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其中经 _ 吸收是引起工业中毒的主要原因。 161、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为_.。 162、苯胺作业工人体检时,可以以其尿中的 _含量间接的代表其血液中高铁血 红蛋白的含量。 163、美蓝是治疗 _ 中毒的特殊解毒剂。 164、肝血管肉瘤是 _ 中毒的特异性病症。 165、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中,_ 中毒会引起支气管哮喘。 ( 二异氰酸甲苯酯 ) 166、氧需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称为 _ 。 167、有机磷农药的分子结构式通式为 _ 。 168、有机磷农药在体内的代谢转化主要有 _ 和 _两种方式。 169、有机磷农药毒作用的主要机制是抑制_ ,使其失去分解 _ 的能力, 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170、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由于乙酰胆碱聚集,病人的瞳孔会 _ 。 ( 缩小) 171、中毒后禁止肥皂水清洗污染部位皮肤的有机磷农药是 _ ,因为其遇碱会生成 毒作用更大的 _ 。 172、小剂量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以 _ 样症状为主,大剂量中毒则会出现 _样症状。 173、 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百分比来表示的分散度称为 _ , 以粉尘颗粒的质量百分 比来表示的分散度称为,两者中 _ 的卫生学意义更大。 174、我国按病因把尘肺分为 _、 _、 _、 _、 _。 175、石英采矿作业工人持续吸入高浓度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经 1-2 年即发病,称为 _ ,有部分病例工作时未发现异常体征,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后若干年后才开始发 生矽肺,称为 _ 。 176、矽肺造成的 X 胸片圆形小阴影中,p 类型的直径为 _q 类型的直径为 _r 类型的直径为 _ 。 177、矽肺 X 胸片上的大阴影指的是长径超过 _ 的阴影,其病理基础是 _ 。 178、 石棉肺的病理特点是 _ , 一般不出现 _ 。( 肺弥漫纤维化结 节) 179、石棉肺最主要的症状是 _和 _。 180、石棉肺的主要并发症是 _ 。 181、石棉纤维可以致癌,其癌症类型为 _和 _ 。 182、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主要指空气的 _、 _、 _和 _ 。 183、高温作业类型有 _、 _、 _ 。 184、在高温环境劳动时,人体的体温调节受 _和 _的共同影响。 185、在气象条件诸因素中,_和 _ 是影响人体温的主要因素。 186、中心温度也称为深部温度,严格概念上是指 _ 的温度,但一般以 _ (填人体部位) 温度表示, 一般认为中心体温为 _ 摄氏度是高温作业工人生理应激 范围的上限。 ( 187、 _ 是衡量高温作业者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 188、中暑按发病机制可分为 _、 _ 、 _三种类型,其中以 _最为凶险。 189、体温调节机制紊乱引起的中暑称为 _ ,电解质代谢紊乱引起的中暑称为 _ ,内脏及脑组织短暂供血不足引起的中暑称为 _ 。 190、相对湿度大于_称为高气湿,小于_ 称为低气湿。 191、当环境温度高于人体表温度时,机体主要的散热途径为 _ 。 ( 192、人耳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在 _ 之间,这一频率范围内的转动波称为 _ 。 () 193、小于 _ 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大于 _ 称为超声波。 194、随着时间变化,声压波动小于 _ 的称为稳态噪声。 195、在声压级的频率计权网络中,_ 声级可作为总声级, _ 声级用作噪声 卫生标准评价, _ 声级是为测量飞机噪声而设定的。 196、响度级的测定是以 _ Hz 的纯音作为基准音。 197、在振动的物理参数中,_ 与振动对人体作用的关系最密切。 198、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是 _。 199、劳动条件包括_ 、 _ 、_。 200、 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时通过 _ 逐渐形成该项作业的动力定 型。 201、建立动力定型应依照 _、_、_的生理规律。 202、紧张反应可以表现在 _、 _、_几方面。 203、 一个工作日中, 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变化可分为 _、 _、 _、 _四个阶段。 204、工作_分钟所需要的氧量称为氧需。 205、杰出的内科学专家 _教授是我国职业医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206、三级预防中的第二级“三早”预防指的是 _ 、_、 _。 207、 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 包括 _和_ 统称为职业 性病损。 208、职业性疾患包括_和 _两大类。 209、体力劳动中的肌肉供能系统有 _、 _、 _ 。 210、氧债是指 _ 。 211、铅以 _ 形式沉积在骨骼中,以 _ 形式溶出到血液里。 212、动物实验证据充分,人群流行病资料有限,这类致癌物称为 _ 。 213、动物实验已获阳性结果,但人群中尚未有资料表明对人有致癌性,这类物质称为 _ 。 214、健康监护本身属于 _ 级预防。 215、出汗量是检测 _ 和 _ 称度的敏感指标。 216、常见的工作相关疾病有 _ 、 _ 。 217、职业性病损致病模式的三角分别为 _、 _、 _ 。 218、 职业性病损致病模式三角中的作用条件包括 _、_、_、 _ 219、卫生监督按监督实施的阶段,可分为 _和 _ 。 220、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时通过复合条件反射逐渐形成该项作业的 _。 221、 静力作业是依靠肌肉的 _ 来维持体位, 而动力作业则是依靠肌肉的 _ 来完成作业。 222、依靠肌肉的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体位完成作业,这种作业类型称为 _ ,而利用 肌肉的等张收缩完成作业,则称为 _。 223、紧张是 _ 与 _ 之间的一种失衡。 224、_ 中毒时血液中会出现点彩红细胞。| 225、窒息性气体的主要致病环节均是可引起机体 _ 。 226、 _ 对血液系统无不良影响, 所以我们可以用其代替苯作为工业用的稀薄剂或粘 胶剂。 227、苯胺经机体代谢产生的 _ 和 _ 为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形成高铁血 红蛋白的能力。 228、可导致雷诺综合症的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是 _ 。 229、溴氰菊酯的毒作用机制是 _ 。 230、游离二氧化硅按晶体结构分为 _、 _和 _ 。 231、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 _,发病时间就越 _ ,病情愈 _ 。 232、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游离型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矽肺,其病理类型多为 _;而 长期吸入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矽肺,病理类型多为 _ 。 233、电离辐射以_ 和 _ 两种方式作用于人体。 234、人体各部位中,以 _对电离辐射的反应最强。 235、在微波波段,以 _ 波危害最大;在功率密度相同时,脉冲波的作用 _ (填大于或小于)连续波。 236、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主要通过三方面的研究: _、 _和 _ 。 237、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职业致癌物可分为三类: _、_和 _。 238、职业性肿瘤多发于 _和_。 (填人体部位) 239、我国规定妇女连续负重每次不能超过 _ Kg ,间断负重每次不得超过 _ Kg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要点要点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 生产性粉尘 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 尘肺 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3 粉尘的分散度 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 4 空气动力学直径 是指粉尘粒子 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 与一种比重为 1 的球形粒子 b 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 b 的直径即可算作为 a 的 AED。 5 可吸入性粉尘 直径小于 15m 的尘粒。 6 可呼吸性粉尘 5m 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 7 矽肺 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达一定量后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 为主的疾病。 8 混合性尘肺 由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9 硅酸盐肺由长期吸入含结合二氧化硅(石棉、滑石、云母)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 为主的疾病。 10粉尘沉着症有些生产性粉尘(锡、钡、铁)吸入人体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 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肺纤维化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较小,脱离粉尘 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 X 线胸片阴影消退。 11矽尘作业 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 10%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12速发型矽肺 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 1-2 年即发病, 称为“速发型矽肺” 。 13晚发型矽肺 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 X 线胸片未发 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 14尘细胞 石英尘被吸入肺泡后,引起肺泡巨噬细胞聚集,吞噬尘粒成为尘细胞。 15矽性蛋白沉积:病理特征为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称为矽性蛋白,随后可伴 有纤维增生,形成小纤维灶乃至矽结节。 16圆形小阴影 是矽肺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 X 线表现形态,呈圆形或近似圆形,边 缘整齐或不整齐,直径小于 10mm,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其致密度越高,分为三 种类型:p(0.1m 固体微粒。 86生物转化外来化合物吸收后,在体内酶作用下,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改变,即为 生物转化,又称之为代谢转化 87蓄积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则可能在体内逐渐 积累,这种现象称为毒物的蓄积。 88物质蓄积贮存在体内某些器官和组织内的毒物含量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水平, 这种 现象叫物质蓄积。 89功能蓄积长期接触某种毒物后,现有条件下,不能检出该毒物的蓄积, 但由该毒 物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 一段时间后, 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 这种现象称 为功能蓄积 90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几分钟至数小时)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91慢性中毒小量毒物反复长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92亚急性中毒介于二者之间,较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反复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 93吸收状态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耽误该毒物所至的临床表现, 呈亚临床状态。 94化学性肺水肿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的以肺间质及肺泡腔内液体过多 聚集为特征的疾病 95单纯窒息性气体本身毒性很低或属惰性气体, 但由于他们的存在可使空气中氧含 量降低,引起肺内氧分压下降,随后动脉氧分压也下降,导致机体缺氧 96化学窒息性气体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 使血液运送氧的能力或组 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引起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的气体。 97农药用于消灭、控制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杂草等的各种药物。 98中等强度作业作业时氧需不超过氧上限,即在稳定状态下进行的作业。 99大强度作业氧需超过了氧上限,即在氧债大量蓄积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 100极大强度作业完全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此时的氧债几乎等于氧需。 二、填空:二、填空: 1、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2、无机粉尘按性质可分为矿物性粉尘、 金属性粉尘 和 人工合成无机粉尘三类。 3、有机粉尘按性质可分为 动物性粉尘 、 植物性粉尘和 人工合成有机粉尘三类。 4、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 成分和 浓度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 素。 5、根据化学成分不同,粉尘对人体有 致纤维化、 刺激 、 中毒和 致敏等危害作用。 6、粉尘分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是 粒子分散度 和 质量分散度。对于矽肺病发生、发展 质 量分散度 的卫生学意义更大。 7、粉尘粒子分散度愈高,径粒较小的颗粒愈多,沉降速度愈 慢 ,对人体危害愈大 。 8、粉尘粒子投影直径(dp)换算成 AED 的公式为AED( m)=dpQ。 9、把直径小于 15 m 的尘粒称为可吸入性粉尘。 10、5微米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之为可呼吸性粉尘。 11、沉积在呼吸道的粉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被清除:粘液纤毛系统和肺泡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吞噬尘粒后的巨噬细胞称为尘细胞 12、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 游离型二氧化硅 粉尘而引起的。 13、硅酸盐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结合型二氧化硅 粉尘而引起的。例如 石棉肺 。 14、粉尘沉着症的临床特点是脱离粉尘作业病变 无进展或 X 线胸片 阴影消退 。 15、防尘八字方针是: 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16、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矽结节和肺间质弥慢性纤维化。 17、矽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 X 线表现形态 小阴影。 18、圆形小阴影按直径大小分为p1.5mm,q1.5-3.0mm,r3.0-10 mm 三种类型。发育比较成熟的矽结节多为 q,r 类型。 19、大阴影是指是指其长径超过 10mm 的阴影。其病理基础是团块状纤维化。 20、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 肺结核。 21、诊断矽肺的前提条件是 确切的游离型二氧化硅 粉尘职业史。 22、期尘肺诊断标准描述为有密集度 2 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 超过 4 个肺区,或有密 集度为 3 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 达到 4 个肺区。 23、针对物理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是通过各种措施,将物理因素 控制在正常范围 ,或者采取 缩短 接触时间 ,以保护劳动者健康。 24、相对湿度在 80%以上称为高气湿,低于30%为低气湿。 25、 正辐射是由于周围物体表面温度 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所至, 相反负辐射是人体表面 向 周围物体辐射散热形成的。 26、高温作业是指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 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 且工作点气温高于室外 2 度或 2 度以上的作业。 27、在高温环境劳动时,人体的体温调节受 气象条件和 劳动强度的共同影响。 28、机体散热可通过 对流、 传导、 辐射和 蒸发出汗 四种方式完成,若环境温度 高于皮肤温度,机体只能通过蒸发出汗 途径散热。 29、高温作业影响水盐代谢, 出汗量是高温作业者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尿 盐量降至 2g/8h 以下时,表示人体缺盐。 30、长期从事高温作业可使循环系统出现 血压改变 、 心脏代偿性肥大 、 心率加快等改变。 31、研究发现细胞在机体热适应后可合成一组新的热应激蛋白 ,以保护机体免受高温的 致死性损伤。 32、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 热平衡 和/或 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急性热致疾病。 33、中暑按发病机制可分为 热射病、 热痉挛和 热衰竭 三种类型。 34、热射病主要是由于 机体散热障碍原因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疾病。 35、热痉挛主要是由于 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痉挛部位以腓肠肌最常见,患者神志 清醒 , 体温多正常。 36、通风降温措施有 自然通风和 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37、稳态噪声特点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 声压波动小于 5dB。 38、 脉冲噪声是指持续时间小于0.5秒, 间隔时间大于1 秒, 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 40 dB 的声音。 39、目前我们使用的声级计主要是测量声音的 声压级物理特性的仪器。 40、在多个声源存在时,作业场所的声压级是按照对数法则相互叠加计算。 41、根据人耳对声音的感觉特性,联系声压和频率定出人耳对声音音响的主观感觉量,称为 响度级。 42、从等响曲线看,人耳对 2000-5000Hz 区间频率的声音特别敏感。 43、噪声危害的评价以及噪声卫生标准的制订主要还是以 听觉系统损害为依据。 44、听觉适应是指脱离噪声环境1分钟之内,听阈可以恢复。 45、听阈提高超过 15-30 dB(A) ,需数小时听力才可恢复,称为听觉疲劳。 46、噪声性耳聋的早期临床特征是高频听力下降,患者主观无耳聋感觉。 47、为了了解振动源的特性,进而评价其对人体的危害,需要对振动的 频谱进行分析。 48、 为了进行卫生学评价, 目前我国以 4 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作 为人体接振动强度的定量指标。 49、运动病主要由于不同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反复过度刺激 前庭器官器官所致。 50、局部振动病发病部位多在 上肢末端,其典型表现为 发作性手指变白。 51、微波波段以 厘米波危害最大。 52、电光性眼炎是紫外线所致的急性角膜结膜炎症。 53、三类职业性致癌因素中最常见的为化学因素。 54、在我国职业肿瘤名单中,包括联苯胺所致 膀胱癌, 苯所致白血病,氯乙烯所 致致的肝血管肉瘤等 8 种职业肿瘤。 55、 皮肤和肺 是职业致癌物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和直接作用器官。 56、 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主要通过 临床观察、 实验研究和职业流 行病学调查三方面研究。 57、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已有明确证据表明对人有致癌性的理化物质称之为 确认致癌物。 58、接触评定的主要作用是为评价 接触-效应关系及 危险度分析提供依据。 59、接触评定的方法包括询问调查、 环境监测、生物监测三种。 60、职业流调主要包括: 接触水平的观察与估计、 工人健康状况、 人口统计资料等三项内容。 61、作业环境评定的核心是 接触评定。 62、通过作业环境评定、 职业流调、实验研究 ,以及必要的健康危险度评定,可 充分识别、评价和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性质、程度及其作用条件等情况。 63、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可分为 就业前检查 和定期检查两种基本类型。 64、女职工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后最常见的生殖功能异常表现是 月经紊乱。 65、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通过 孕期接触 和 产后接触两种接触机会影响新生儿、 乳儿健康 的。 66、农民肺的发病机制是因为 嗜热放线菌孢子进入肺泡而引发的变应性肺泡炎。 67、含尘气流进入呼吸道后,主要通过撞击、重力沉积、 布朗运动 、静电沉积、截留 而 沉降。 68、典型的矽结节横断面是由多层排列的胶原纤维 构成,似葱头。 69、 结节型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型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所致, 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化 型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型二氧化硅含量较低或游离型二氧化硅含量较高但吸入的 量较少的病例。 70、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 71、矽性蛋白沉积的病例特征是 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伴有纤维增生形成小纤维灶乃 至矽结节 。 72、团块型矽肺多见于两肺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等部位。 73、 局部振动对机体神经系统影响以上肢手臂末梢神经障碍为主, 常以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 形式出现。 74、手部冷水浸泡后复温时间超过 30 分钟即为局部振动病的观察对象。 75、控制振动危害的根本性措施是进行工艺改革消除或减轻振动源的振动。 76、大振幅、低频率的振动作用于前庭器官,并使内脏位移。高频率、低振幅的振动主要对 组织内的神经末梢起作用 。 77、射频辐射的生物学效应一般规律是随着频率的增加和波长变短而递增。 78、 射频辐射的职业性接触对机体的危害主要造成神经系统、 眼、 生殖系统等方面的影响。 79、动物致癌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类致癌 可能性大,但缺少对人类致癌的流学证据,这类物质称谓可疑致癌物。 80、在动物实验中已获得阳性结果,但在人群中尚无资料表明对人类有致癌性,这类物质称 谓潜在致癌物。 81、 外来化学物质较小剂量 82、职业中毒 83、烟尘雾 84、生物转化 85、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86、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87、单纯窒息性气体化学窒息性气体 88、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 89、高铁血红蛋白 90、苯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91、美蓝 92、蓝灰 93、中毒性白内障 94、肝血管肉瘤 95、氰基 96、氨基甲酸酯 97、ALAD血红素合成酶 98、铅麻痹铅脑病 99、蒸汽呼吸道 100、金属巯蛋白 101、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丁二酸钠,二巯基丙醇 102、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 103、小于 0.5 秒;大于 1 秒;变化大于 40dB 104、声强;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声波能量 105、120dB 106、气传导;骨传导 107、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 108、听力损失或听力损伤噪声性耳聋 109、高频听力下降;听谷;语言频段 110、高频听力下降 111、噪声性耳聋 112、4 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 113、帕其尼小体;Meissner 小体 114、寒冷 115、月经紊乱 116、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专题调查;事故调查 117、间接式;直读式 118、化学成分;浓度 119、越长;越慢;越大 120、可吸入性粉尘 121、可呼吸性粉尘 122、撞击;重力沉积;布朗运动;静电沉积;截留 123、黏液纤毛系统肺泡巨噬细胞吞噬作用 124、结合型二氧化硅粉尘 125、既有矽肺又有结核病灶 126、250电光性眼炎 1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