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教案_第1页
自然灾害教案_第2页
自然灾害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7 自然灾害教案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了解防灾减灾的环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1、我国自然灾 害的特点。 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难点: 1、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 板书设计 第四节 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 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 +灾情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 种类多分布广 3 频次高受灾严重 三、我国防灾减灾所取得的成就 四、防灾减灾的环节 1 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建设防灾工程做好灾前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7 准备工作及时救援与救助 五、加强灾害自救能力 八、教学过程: 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旧教材的自然灾害都是零散分布 在其他章节,比如地质灾害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放在地形地势的正文,而气象灾害干旱、 台风和寒潮则在我国的气候的活动题目出现, 都是处于附属地位。 此次新教材改革, 自然灾 害第一次以一个独立章节出现, 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 教材编写紧扣课标的要求, 重点突出三个方面。 第一,在认知程度上把握“了解”,不涉及较深的原因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7 分析。 第二,在认知内容上立足“中国”,以中国的自然灾害为案例讲述自然灾害的一般知识。 第三,在认知方法上从“身边”入手,以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相结合。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教材按照认知逻辑,依次安排了自然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防灾减灾三方面内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 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5、了解防灾减灾的环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7 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 2、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难点 1、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 六、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景 1、情景 2。学生边看图边根据图片内容及生活实际说说图片所表现的哪种现象。 教学过程: 以上图片所表现的内 容我们都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也就是自然灾害。那根据大家生活所见以及刚刚所看的图片,请大家总结一下,什么叫自然灾害。我们来将“自然灾害”这个词进行解析,自然是指什么?,灾害呢?说到灾害,我们一般想到的都是有害的,对人类造成灾难的,也就是说会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我们叫做灾害,把二者结合起来也就是自然环境给人类造成灾害,那一般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并不会造成灾害,只有当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7 时,才可能造成灾害,因此,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 然灾害。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能成为灾害。也就是判断自然灾害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是自然现象,二要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例如,台风本身只是自然现象,如果台风形成的狂风、暴雨等,使所经地区常造成较为严重的灾害,我们称为台风灾害,要是没有造成损失时不能叫灾害的,所以台风和台风灾害在内涵上是不同的。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在刚才所看到的 图片中,大家区别一下哪些是气象灾害,哪些是地质灾害呢? 示各种灾害图片,让学生区分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人为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是气象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是地质灾害。除了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常见的还有生物灾害,虫害、鼠害。 过渡:那这些自然灾害时如何形成的呢? 干旱: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干旱。 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7 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 等。我们在新闻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台风的报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台风一般都发生在哪些地区的?重庆就没有台风来袭的新闻。 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雷、冰冻等。 以上自然灾害都与天气系统有关,我们把统称为气象灾害,而地质灾害又有哪些呢? 地震:地壳运动引发的,同时地震也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方式,当然地球内部能量释放还可以通过火山爆发、等方式。咱们近几年也算是真实地体验了两次地震,相信大家对地震的破坏力已经比较熟悉了,例如导致房屋倒塌、交通和 通信中断、人员伤亡等。地震还会带来一些此生灾害,地震次生灾害指,强烈地震发生后,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次生灾害。大地震对自然界的破坏是多方面的,如大地震时出现地面裂缝、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河流改道、地表变形,以及喷沙、冒水、大树倾倒等现象。 滑坡: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7 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包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以上所讲到的 都是属于自然灾害,大家现在明白自然灾害的定义了没?能不能判断正确判断自然灾害?我们来测试一下,请大家来判断 55 56 页,活动中的这四种现象哪些是否都属于自然灾害,并说明原因。 A:自然灾害,冰雹是自然现象,把西瓜砸烂,造成了损失。 B:不是自然灾害,化工厂废水泄露是人为原因,也就是认为灾害。 C:不是自然灾害,游客乱扔烟头造成的森林火灾属于人为灾害。 D:自然灾害,大风是自然现象,并造成了损失。 过渡:现在大家都能正确判断自然灾害吗?考考大家,我国常见的自然 灾害有哪两类?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以上列举的还是在我国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当然还有许多的自然灾害不那么常见,由此可以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非常多,这也是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慢慢来分析。 请大家看到教材 56 页图 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之前我们已经讲过很多读图的方法,读图顺序为图名、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7 图例、主图,本图图名是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例:蓝色斜线范围内表示洪涝多发区,黄色范围表示干旱多发区,蓝色箭头表示寒潮 路径,红色箭头表示台风路径。在了解了这些基本信息后,请大家仔细读图,找出我国洪涝灾害、旱灾、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我先带领大家来找找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区。洪涝灾害多发区在途中用蓝色斜线表示,主要位于我国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是洪涝灾害多发区呢?要发生洪涝灾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这些地区降水量非常大呢?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大于 800流汛期长,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可以说洪涝多发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 旱灾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为什么呢?根据刚才 分析洪涝多发区,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我国华北地区易发生旱灾? 不管是旱灾还是洪涝灾害,在我们重庆都比较常见,相信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而台风、寒潮在重庆地区就很少见了。请大家在地图册 26 页中找出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地区以及受寒潮影响严重的地区 寒潮主要分布区,可以参照地图册 26 页,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以上内容是我们从图 析得来,同样的方法,请同学们来分析图 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按照图名、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7 图例、主图的顺序,分别找出地震带、泥石流、滑坡的主要分布区。先看地震带,从图中可以 看出地震带在我国分布是比较广的,尤其以西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为什么呢? 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中西部的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结合地形分布特点和降水分布特点分析为什么?找出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后,再结合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把两幅图中自然灾害分布较集中的拼在一副图中,大家找找受自然灾害的地区占全国面积的比例大还是小?,这也就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广,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中的第二点,当然还不止这两点。 同一灾害多地区发生同一时间多地发生灾害、同一地区发生 多种灾害等三个角度,解释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强调: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地理国情之一。 我国不仅自然灾害频发,而且受灾严重。请大家阅读教材 57 页的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灾害危害严重的特点。总结一下,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有哪些?,正是因为我国自然灾害存在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特点,我国需要大力加强防灾减灾工作,针对防灾减灾工作,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呢?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北方地区防御风沙灾害的防护林;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7 这是我国在防灾减 灾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属于国家层面,而作为个人,我们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又该如何将伤害降到最低呢?根据你所了解的,说说生活中的避灾方法。重庆地区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滑坡泥石流以及洪涝灾害,如果是你遇到这些情况,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呢? 时救生物品有哪些? 首先挑选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储水桶等。迅速倒出原有液体后,重新将盖盖紧、密封。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具有一定的漂浮力,可以捆扎在一起应急。足球、篮球、排球的浮力都很好。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都 有漂浮力。 遭遇地震如何自救与互救 立即躲到结实的桌子或床下,家具旁或墙根、墙角等处可在房屋倒塌后形成三角空间,是相对安全的地点。迅速逃进卫生间、储存室等面积较小的场所,这些小开间的地方是比较安全的地点。 如在地震发生时,自己在室内应立即躲到炕沿、墙根下、桌子及床下。若正处在门边、窗边,且窗外无其他危险建筑,可立即逃到院子中间的空地上。尽量利用身边物品保护住头部,如棉被、枕头 等。 课 时 计 划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7 第 星期 共 课题: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型:新课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运用资料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1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程度 资料卡片、投影仪。缺勤登记: 课时 然灾害及其影响 教师教、 导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川大地震。 自然灾害正以它巨大的破坏性 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深思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讲授新课 一、自然灾害 1、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17 件。 转承 那么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哪些条件呢?、形成具备两个条件: 自然异变为诱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定义表述为 : 点拨 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当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无论其 程度大小,只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造成损失就形成自然灾害。 呢? 提问 哪位同学能举个例子 来区分一下自然异变与自然 点拨 气温升降、刮风下雨属于正常的自然变化,但是如灾害? 果气温短时间内骤然下降 10,就可能出现冷冻,造成农作物 思考 读课本 案例,减产,发生自然灾害。所以说,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 辨析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育灾害的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和 是 ?为什么 ? 承受灾害的客体三者的共同作用。 学生活动 :那么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的自然异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 17 变发生在哪些地方 学生活动 :讨论 教师教、导过程设计 3、灾情大小的判断 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等。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孕灾环境 是由大气 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 受灾体 是灾害的承受体,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自然资源; 致灾因子 是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自然资源造成损害的自然异常变化。通常用自然因子是否经常发生异变、异变的程度或是灾变能量大小 致灾因子的风险性 。如多少年一遇的洪水、震级的大小等; 灾情 是指因灾导致的生命、财产、资源损失的情况。 过渡 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但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人员伤亡 川大地震,根据官方数据估计,最终死亡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17 人数超过 8 万人, 37 万多人受伤、数千万人心理受创 生理、心理方面 影响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因素 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康状况等 财产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汶川大地震还表现在财富受损 济运行中断、社会系统运行受阻,及其其他很多方面。 学习方法 判断自然灾害的技 巧:一是诱因为自然异变;二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灾情大小衡量标准 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如人员伤 学习方法 灾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和受灾体的易损性。异变频率、能量大小,受灾体的易损性等。 学生活动 :请大家看课本第二个大标题并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所见所闻,谈谈灾害给人类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设问 同一种自然灾害,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危害程度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 :不同。同一震级的地震,发生在日本,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5 / 17 可能毫发未伤,但对其他国家来讲可 能伤亡惨重。 结合课本 理解:说明了不同自然灾害有其一定的受灾体, 造成的财产损失内容不同,灾情不同。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特殊性: 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 承转 那么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为什么存在地域差异呢 教师教、导过程设计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点拨 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 一定灾强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损失;经 济发展 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 对数量也大,但是还应该考虑到灾害损失与发达的经济相比 较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 较快。所以,应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灾害危害程度低; 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 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量小、 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 以唐山为例,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