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寒假作业1-41答案.pdf_第1页
七年级数学上寒假作业1-41答案.pdf_第2页
七年级数学上寒假作业1-41答案.pdf_第3页
七年级数学上寒假作业1-41答案.pdf_第4页
七年级数学上寒假作业1-41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1 题答案 1、(1)设准时到达学校门口所用时间 t 小时,依题意有 12(t0.1)=6(t+0.2), 解得 t=0.4, 12(t0.1)=12(0.40.1)=3.6 答: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3.6 千米 (2)3.60.4=9(千米) 答:他应以每小时 9 千米度速度到学校 2、(1)根据题意得:v 快=4504.5=100 千米/小时,v 慢=4509=50 千米/小时; 答:求出快车、慢车的速度分别是 100 千米/小时,50 千米/小时; (2)设经过 x 个小时两车相距 150 千米,分三种情形讨论: 相遇前两车相距 150 千米:(100+50)x+150=450,解得 x=2; 相遇后且快车未到达甲地时两车相距 150 千米(或恰好到达但尚未休息):(100+50) x-150=450,解得 x=4; 休息后快车从乙地出发在慢车后追至相距 150 千米:100(x-5.5)+150=50x,解得 x=8; 答: 从两车出发到慢车达到甲地的过程中, 经过 2 小时或 4 小时、 8 小时两车相距 150 千米 3、(1)甲、乙行驶的速度分别是每小时 15 千米、45 千米; (2)由第(1)小题,可得 A,B 两地相距 45(3+1)=180(千米) 设甲、乙行驶 x 小时,两车相距 30 千米, 根据题意,得两车行驶的总路程是(180-30)千米或(180+30)千米, 则:(45+15)x=180-30 或(45+15)x=180+30 解得:x2.5 或 x3.5 所以甲、乙行驶 2.5 或 3.5 小时,两车相距 30 千米。 4、(1):设 B 车的速度=x,则 A 车的速度=x+5。 8x+(x+5)=120+144 解得,x=14x+5=19 答:A 车速度为 19 米/秒,B 车速度为 14 米/秒。 (2):设 A 车的车头从 B 车的车尾追及到 A 车全部超出 B 车,需要 y 秒。 19y=14y+120+144 y=52.8 答:A 车的车头从 B 车的车尾追及到 A 车全部超出 B 车,需要 52.8 秒。 5、(1)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 x 小时,根据相遇时,快车行驶的路程+慢车行驶的路程=900, 依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当两车之间的距离为 315 千米时,分三种情况: 两车相遇前相距 315 千米,快车行驶的路程+慢车行驶的路程=900-315; 两车相遇后相距 315 千米,快车行驶的路程+慢车行驶的路程=900+315; 当快车到达乙地时,快车行驶了 7.5 小时,慢车行驶了 7 小时,790=630315,此种情 况不存在; 6、解答:解:(1) 60 15 3=0.75(h))=45(分钟), 4542, 不能在限定时间内到达考场 (2)方案方案 1:先将 4 人用车送到考场,另外 4 人同时步行前往考场,汽车到考场后返回到 与另外 4 人的相遇处再载他们到考场 先将 4 人用车送到考场所需时间为 60 15 =0.25(h)=15(分钟) 0.25 小时另外 4 人步行了 1.25km,此时他们与考场的距离为 15-1.25=13.75(km), 设汽车返回 t(h)后先步行的 4 人相遇,5t+60t=13.75,解得 t= 13 75. 2 汽车由相遇点再去考场所需时间也是 13 75. 2 h 所以用这一方案送这 8 人到考场共需 15+2 13 75. 2 6040.442 所以这 8 个人能在截止进考场的时刻前赶到 方案方案 2:8 人同时出发,4 人步行,先将 4 人用车送到离出发点 x km 的 A 处,然后这 4 个人 步行前往考场,车回去接应后面的 4 人,使他们跟前面 4 人同时到达考场, 由 A 处步行前考场需 5 -15 x (h),汽车从出发点到 A 处需 60 x (h), 先步行的 4 人走了 5 60 x (km), 设汽车返回 t(h)后与先步行的 4 人相遇,则有 60t+5t=x-5 60 x ,解得 t= 780 11x , 所以相遇点与考场的距离为:15-x+60 780 11x =15- 13 2x (km) 由相遇点坐车到考场需:( 390 - 4 1x )(h) 所以先步行的 4 人到考场的总时间为:( 60 x + 780 11x + 390 - 4 1x )(h), 先坐车的 4 人到考场的总时间为:( 60 x + 5 -15 x )(h), 他们同时到达则有:( 60 x + 780 11x + 390 - 4 1x )=( 60 x + 5 -15 x ),解得 x=13 将 x=13 代入上式,可得他们赶到考场所需时间为:( 60 13 + 5 2 )60=37(分钟) 3742, 他们能在截止进考场的时刻前到达考场 点评:此题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这样设计方案会更节省时间,汽车送第一批人的同时,第 二批人先以 5 千米/时速度步行,汽车把第一批人送到距考场 S 千米的 A 处后,回来接第二 批人同时,第一批人也以 5 千米/时的速度继续赶往考场,使两批人同时到达考场,在汽 车来回接人的过程中,多了第一批人在步行,显然所用时间比设计方案少,故此方案这 8 人都能赶到考场,且最省时间 7、设上山的速度为 v,下山的速度为(v+1),则 2v+1=v+1+2, 解得 v=2 即上山速度是 2 千米/小时 则下山的速度是 3 千米/小时,山高为 5 千米 则计划上山的时间为:52=2.5(小时), 计划下山的时间为:1 小时, 则共用时间为:2.5+1+1=4.5(小时), 所以出发时间为:12:00-4 小时 30 分钟=7:30 答:孔明同学应该在 7 点 30 分从家出发 8、解:由已知,得 y1=80t+600, 令 y1=0,即80t+600=0,解得 t=15/2, 故 y1=80t+600(0t) y2=100t, 令 y2=600,即 100t=600,解得 t=6, 故 y2=100t(0t6) 当 y1=200 时,即 200=80t+600,解得 t=5, 当 t=5 时,y2=1005=500 故当 y1=200 千米时 y2 的値为 500 发现:(1)10060, 出租车先到达 C 客车到达 C 点需要的时间:60080t1=600/2,解得 t1=15/4; 出租车到达 C 点需要的时间:100t2=600/2,解得 t2=3 15/4-3=3/4(小时) 所以出租车到达 C 后再经过 3/4 小时,客车会到达 C (2)两车相距 100 千米,分两种情况: y1y2=100,即 60080t100t=100, 解得:t=25/9; y2y1=100,即 100t(60080t)=100, 解得:t=35/9 综上可知:两车相距 100 千米时,时间 t 为 25/9 或 35/9 小时 决策:两车相遇,即 80t+100t=600,解得 t=10/3, 此时 AD=8010/3=800/3(千米),BD=600800/3=1000/3(千米) 方案一:t1=(800/3+600)100=26/3(小时); 方案二:t2=1000/380=25/6(小时) t1t2, 方案二更快 9、(1)设每件服装的标价为 x 元,依题意有 0.5x+30=0.8x-60, 解得 x=180 答:每件服装的标价为 180 元 (2)设若要不亏本,至少打 y 折,依题意有 30010 y =180 解得 y=6 答:若要不亏本,至少打 6 折 10、解:(1)设书包单价为 x 元,则随身听的单价为(4x-8)元根据题意, 得 4x-8+x=452 解得:x=92;4x-8=360 答:随身听和书包的单价各是 360 元,92 元。 (2)在超市 A 购买随身听与书包各一件需花费现金:45280%=361.6(元)。 因为 361.6400,所以可以选择超市 A 购买。 在超市 B 可花费现金 360 元购买随身听, 再利用得到的 90 元返券, 加上 2 元现金购买书包, 总计花费现金:360+2=362(元)。因为 362400,所以也可以选择在 B 超市购买。 因为 362361.6,所以在超市 A 购买更省钱。 11、解:(1)2000.9=180(元) 答:按活动规定实际付款 180 元 (2)5000.9=450(元), 490450, 第 2 次购物超过 500 元, 设第 2 次购物商品的总价是 x 元,依题意有 5000.9+(x-500)0.8=490, 解得 x=550, 550-490=60(元) 答:第 2 次购物节约了 60 元钱 (3)200+550=750(元), 5000.9+(750-500)0.8 =450+200 =650(元), 180+490=670650, 小丽将这两次购得的商品合为一次购买更省钱 故答案为:180 12、(1)489.6 元,55000 件。 解:设该产品每件的成本价应降低 x 元,则根据题意得 510(1-4%)-(400-x)(1+10%)50000=(510-400)50000, 解这个方程得 x=10.4 答:该产品每件的成本价应降低 10.4 元 13、(1)解:设顾客购买 x 元金额的商品时,买卡与不买卡花钱相等 根据题意,得 300+0.8x=x,解得 x=1500, 所以,当顾客消费少于 1500 元时不买卡合算; 当顾客消费等于 1500 元时买卡与不买卡花钱相等; 当顾客消费大于 1500 元时买卡合算; (2)小张买卡合算, 3500-(300+35000.8)=400, 所以,小张能节省 400 元钱; (3)设进价为 y 元,根据题意,得(300+35000.8)-y=25%y, 解得 y=2480 答:这台冰箱的进价是 2480 元 14、(1)设每件衬衫降价 x 元,根据题意可得: (120-80)400+(500-400)(120-x-80)=8050045%, 解得:x=20, 答:每件衬衫降价 20 元时,销售完这批衬衫正好达到盈利 45%的预期目标; (2)由题意可得:20120+5(120-20)25=116(元), 答:该公司购买这 25 件衬衫的平均价格是 116 元 15、解:(1)设第一次购进甲种商品 x 件,则乙的件数为(12x+15)件,根据题意得, 22x+30(12x+15)=6000 解得 x=150(4 分) 则 12x+15=75+15=90(件)(29-22)150+(40-30)90=1950(元) 答:两种商品全部卖完后可获得 1950 元利润 (2)设第二次甲种商品的售价为每件 y 元, 由题意,有(29-22)150+(40y10-30)903=1950+180(8 分) 解得 y=8.5(9 分) 答:第二次乙种商品是按原价打 8.5 折销售 16、 17、解:(1)设大货车 x 辆,则小货车有(20-x)辆 15x+10(20-x)=240 x=820-x=20-8=12(辆) 答:大货车用 8 辆.小货车用 12 辆 (2)调往 a 地的大车有 a 辆,到 A 地的小车有(10-a)辆 到 B 的大车(8-a)辆,到 B 的小车有=(2+a)辆 W=630a+420(10-a)+750(8-a)+550(2+a) =630a+4200-420a+6000-750a+1100+550a =10a+11300 18、试题分析:(1)设甲旅行团的人数为 x 人,那么乙旅行团的人为(x+4)人,由于两团 人数之和恰等于两团人数之差的 18 倍,即:两数之和为:418=72,以两数之和为等量关 系列出方程求解; (2)设甲团儿童人数为 m 人,则可知乙团儿童人数为(3m2)人,根据等量关系:甲乙 所花门票相等可以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析】 (1)设甲旅行团的人数为 x 人,那么乙旅行团的人为 x+4 人, 由题意得:x+x+4=418, 解得:x=34, x+4=38 答:甲、乙两个旅行团的人数各是 34 人,38 人 (2)设甲团儿童人数为 m 人,则可知乙团儿童人数为(3m2)人, 则甲团成人有(34m)人,乙团成人有(383m+2)人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90(34m)+m9060%=90(383m+2)+(3m2)9060%, 解得:m=6 则 3m2=16 答:甲团儿童人数为 6 人,乙团儿童人数为 16 人 19、(2)根据第一问的结论设单价为 21 元的钢笔为 y 支,所以单价为 25 元的毛笔则为 (105-y)支,求出方程的解不是整数则说明算错了; 设单价为 21 元的钢笔为 z 支,单价为 25 元的毛笔则为(105-y)支,签字笔的单价为 a 元,根据条件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就可以得出结论 解:(1)设钢笔的单价为 x 元,则毛笔的单价为(x+4)元由题意得:30x+45(x+4)=1755, 解得:x=21, 毛笔的单价为:x+4=25 答:钢笔的单价为 21 元,毛笔的单价为 25 元 (2)设单价为 21 元的钢笔为 y 支,所以单价为 25 元的毛笔则为(105-y)支根据题意, 21y+25(105-y)=2447 解之得:y=44.5 (不符合题意) 王老师肯定搞错了 设单价为 21 元的钢笔为 z 支,签字笔的单价为 a 元,则根据题意,得 21z+25(105-z)=2447-a 4z=178+a, a、z 都是整数, 178+a 应被 4 整除, a 为偶数,又因为 a 为小于 10 元的整数, a 可能为 2、4、6、8 当 a=2 时,4z=180,z=45,符合题意; 当 a=4 时,4z=182,z=45.5,不符合题意; 当 a=6 时,4z=184,z=46,符合题意; 当 a=8 时,4z=186,z=46.5,不符合题意 所以笔记本的单价可能 2 元或 6 元 故答案为:2 元或 6 20、解:(1)如果甲、乙两单位联合起来购买门票需 40102=4080(元), 则比各自购买门票共可以节省:55004080=1420(元); (2)设甲单位有退休职工 x 人,则乙单位有退休职工人 依题意得:50x+60=5500, 解得:x=62 则乙单位人数为:102x=40 答:甲单位有 62 人,乙单位有 40 人; (3)方案一:各自购买门票需 5060+4060=5400(元); 方案二:联合购买门票需(50+40)50=4500(元); 方案三:联合购买 101 张门票需 10140=4040(元); 综上所述:因为 540045004040 故应该甲乙两单位联合起来选择按 40 元一次购买 101 张门票最省钱 21、(1)一盏节能灯的费用为(49+00045x)元,一盏白炽灯的费用为(18+002x)元 (2)由题意得 49+00045x=18+002x解得 x=2000 答:当照明时间是 2000 小时时,使用两种灯的费用一样多 取特殊值 x=1500 小时 用一盏节能灯的费用为 49+000451500=5575(元) 用一盏白炽灯的费用为 18+0021500=48(元) 当 0x2000 时,选用白炽灯费用低 取特殊值 x=2500 小时 用一盏节能灯的费用为 49+000452500=6025(元) 用一盏白炽灯的费用为 18+0022500=68(元) 当 2000x2800 时,选用节能灯费用低 22、(1)设商场购进甲型节能灯 x 只,则购进乙型节能灯(1200x)只, 由题意,得: 25x+45(1200x)=46000, 解得:x=400 购进乙型节能灯 1200400=800(只), 答:购进甲型节能灯 400 只,购进乙型节能灯 800 只进货款恰好为 46000 元;, (2)设商场购进甲型节能灯 a 只,则购进乙型节能灯(1200a)只, 由题意,得:(3025)a+(6045)(1200a)=25a+45(1200a)30% 解得:a=450 购进乙型节能灯 1200450=750 只 5 a+15(1200a)=13500 元 答:商场购进甲型节能灯 450 只,购进乙型节能灯 750 只时利润为 13500 元 23、(1)设第一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为 x 名,则第一次参加田径类活动的学生为(400 x)名,第二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为 x(120%)+(400x)30% 由题意得:x = x(120%)+(400x)30% 解之,得:x = 240 (2)第二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为 x(120%)+(400x)30%=名 第三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为: 名 由200得 x80 又当 x=80 时,第二次、第三次参加球类活动与田径类活动的人数均为整数。 答:第一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应有 240 名; 第一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最少有 80 名 24、解:(1)a=2310=2.3(元/m3); (2)2.322+(2.3+1.1)(25-22) =50.6+3.43 =50.6+10.2 =60.8(元) 答:需交水费 60.8 元; (3)设该用户实际用水 m 立方米,由题意,得 2.322+(2.3+1.1)(70%m-22)=71, 解得:m= 7 250 故该用户实际用水 7 250 立方米 故答案为:2.3; 7 250 25、解:(1)500.53+(130-50)0.56=26.5+44.8=71.3(元) 答:10 月份小聪家应付电费 71.3 元 (2)0.53m, (0.56m-1.5), (0.63m-15.5), (3)设 10 月份小聪家的用电量是 m 千瓦时, 根据题意得:0.56m-1.5=96.5, 解之得 m=175 答:10 月份小聪家的用电量是 175 千瓦时 26、解:当 5 月份用电量为 x 度200 度,6 月份用电度,由题意,得 0.55x+0.6=290.5, 解得:x=190, 6 月份用电 500-x=310 度 当 5 月份用电量为 x 度200 度,六月份用电量为度,由题意,得 0.6x+0.6=290.5, 300=290.5,原方程无解 5 月份用电量为 190 度,6 月份用电 310 度 27、 28、由已知得:将毛竹全部粗加工后销售,则可获利为: 100052.5=52500(元) 故答案为:52500 30 天时间都进行精加工,未来得及加工的毛竹,在市场上直接销售,则可获利为: 0.5305000+(52.5-0.530)100=78750(元) 故答案分为:78750 由已知分析存在第三种方案 设粗加工 x 天,则精加工(30-x)天,依题意得: 8x+0.5(30-x)=52.5, 解得:x=5,30-x=25, 所以销售后所获利润为:100058+5000250.5=102500(元) 29、(1)设甲的进价为 x,则(60-x)x=50%, 解得:x=40 故甲的进价为 40 元/件; 乙商品的利润率为(80-50)50=60% (2)设甲 x 件,则乙(50-x)件,由题意得,40x+50(50-x)=2100, 解得:x=40 即购进甲商品 40 件,乙商品 10 件 (3)设小华打折前应付款为 y, 打折前购物金额超过 450 元,但不超过 600 元,由题意得,0.9y=504, 解得:y=560, 打折前购物金额超过 600 元,6000.82+(y-600)0.3=504, 解得:y=640, 综上可得小华在该商场购买乙种商品件 7 件或 8 件 30、解:(1)设 A 的速度是 x,则 B 的速度为 2x,由题意,得 5(x+2x)=15,解得:x=1, B 的速度为 2, A 到达的位置为5,B 到达的位置是 10,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 答:A 的速度为 1;B 的速度为 2 (2)设 y 秒后,原点恰好在 A、B 的正中间,由题意,得 102y=y+5,y= 答:再过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 A、点 B 的正中间; (3)设当 C 运动 z 秒后,C 为 AB 的中点,由题意得 102zz=(102z+5+z), 解得:z=1.25 答:当 C 运动 1.25 秒后,C 为 AB 的中点 31、如图,AB=2(单位长度),点 A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0, B 点表示的数是-10+2=-8 又线段 CD=4(单位长度),点 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16, 点 D 表示的数是 20 (1)根据题意,得 (6+2)t=|-8-16|=24,即 8t=24,解得,t=3 则点 A 表示的数是 63-|-10|=8,点 D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20-23=14 故填:8、14; (2)C、D 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 18,则依题意,得 (6+2)t=26, 解得 t= 4 13 ; 答:当 t 为 4 13 时,点 B 刚好与线段 CD 的中点重合; (3)当点 B 在点 C 的左侧时,依题意得到:(6+2)t+8=24,解得 t=2,此时,点 B 在数轴 上所表示的数是 4; 当点 B 在点 C 的右侧时,依题意得到:(6+2)t=32,解得 t=4,此时,点 B 在数轴上所表 示的数是 24-8=16 综上所述,点 B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是 4 或 16 32、【分析】(1)利用面积OC 可得 AO 长,进而可得答案; (2)首先计算出 S 的值,再根据矩形的面积表示出 OA 的长度,再分两种情况:当向 左运动时,当向右运动时,分别求出 A表示的数; i、首先根据面积可得 OA的长度,再用 OA 长减去 OA长可得 x 的值; ii、此题分两种情况:当原长方形 OABC 向左移动时,点 D 表示的数为,点 E 表示的 数为,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当原长方形 OABC 向右移动时,点 D,E 表示的数都是 正数,不符合题意 解:(1)长方形 OABC 的面积为 12,OC 边长为 3, OA=123=4,数轴上点 A 表示的数为 4, 故答案为:4 (2)S 恰好等于原长方形 OABC 面积的一半,S=6, OA=63=2, 当向左运动时,如图 1,A表示的数为 2 当向右运动时,如图 2,OA=AO=4, OA=4+42=6,A表示的数为 6, 故答案为:6 或 2 如图 1,由题意得:COOA=4, CO=3,OA= ,x=4 = , 故答案为: ; 如图 1, 当原长方形 OABC 向左移动时, 点 D 表示的数为, 点 E 表示的数为, 由题意可得方程:4 x x=0, 解得:x=, 如图 2,当原长方形 OABC 向右移动时,点 D,E 表示的数都是正数,不符合题意 33、解:(1)点 A 表示的数为 8,B 在 A 点左边,AB=22, 点 B 表示的数是 822=14, 动点 P 从点 A 出发,以每秒 5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