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阴文华遗址谈中国蚕业渊源暨对运城地区开发旅游文化产业思路_第1页
从西阴文华遗址谈中国蚕业渊源暨对运城地区开发旅游文化产业思路_第2页
从西阴文华遗址谈中国蚕业渊源暨对运城地区开发旅游文化产业思路_第3页
从西阴文华遗址谈中国蚕业渊源暨对运城地区开发旅游文化产业思路_第4页
从西阴文华遗址谈中国蚕业渊源暨对运城地区开发旅游文化产业思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从西阴文华遗址谈中国蚕业渊源暨对运城地区开发旅游文化产业思路 一、西阴的历史由来 西阴位于山西省夏县城西北 11 公里的尉郭乡,其西南面远处有一座巍峨耸立、绵延数百公里的中条山,与闻名华北地区的太行山南端紧紧相连,形成自然屏障。一条长流不息的涑水河自东北向西南迤逦而过。 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气候暖和、森林茂密、桑海茫茫。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生产劳动,繁衍生息,过着早期的原始社会生活,是中华民族黄河流域古文化的摇篮之一。这里地处黄河中游,古称 “ 河东 ” ,现为运城市辖区,地上和地下都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文化 遗址和文物古迹,相传上古时期,夏县北面曾是一片望不到边的桑林,林边有个小村庄,每当太阳出山时,桑林的阴影便遮住了整个村庄,因此,当地人们就给这个村庄起名西阴。嫘祖发明养蚕的传说故事就发生于此。 这里曾是闻名世界的蚕丝发源之地。 1926 年,清华大学研究院人类学家在山西省南部汾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时,对夏县西阴村文化遗址进行重点发掘,历时一个半月,出土各类器形的陶片、石器、骨器等珍贵文物共 60 余箱。其中发现有被切割的像丝一样留有刀痕的半颗蚕茧茧壳,用显微镜仔细观察,这蚕茧已经腐坏了一半,但是仍旧发光,那切割的部分 是极平直的。后经清华大学生物学教授刘崇乐先生研2 / 5 究鉴定,确认此为仰韶文化遗址,该茧壳化石现珍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内。 1980 年,浙江省蚕桑研究所的研究员蒋猷龙先生对西阴村半颗茧壳作了进一步调查研究,认为桑蟥茧茧层是比较疏松的,可以用手撕拉,茧形也不很规则。他断然否定这不是桑蟥茧,而是野桑蚕茧。因为桑蟥和家蚕不是同一个属,两者在血清学上毫不相关。近日,他将所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加以整理,并绘制出有关原始蚕茧模拟复原草图与现代家蚕茧比较。从采集利用野桑蚕逐步驯化到家养时代,需经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进而再由过去茧小质次 的土蚕茧,培育成为当今高产质优的一代杂交蚕种,也需要有一段很长时期。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能不断地提高养蚕的科技进步水平。 中国是世界上养蚕起源的鼻祖,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也是任何人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因在西阴村发掘出半颗蚕茧化石后,未曾发现第二、第三颗蚕茧化石,仅仅认为是一个孤证的话,那么,时隔 30 多年后, 1960 年,山西考古工作队,还是在黄土高原地带山西省芮城王村,出土了一枚陶蛹,经鉴定它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遗物。据测定,蛹长 1 80径 0 80体有 5 个环节,颇像蚕蛹似的,为一装饰品。夏县 和芮城地处晋南中条山麓,都是我国古代帝王及其部落常年活动地方。如果它可帮助作为旁证的话,这就更能3 / 5 说明我国养蚕起源历史是相当古老的。 二、嫘祖的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传说嫘祖就是世界上发明养蚕的创始人,她的名字叫西陵氏。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作为蚕神来供奉祭祀,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巧妙地结合起来,而且能被很多人长期接受承认。从神化到人化,不知经过多少年代,不断发展流传后世。正如长治市老顶山塑立的炎帝像,临汾市郊区扩建的尧帝庙一样,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参观,供奉香火,搞得红红火火,热闹非凡。炎、黄二帝都是中国远古时代的 伟人,嫘祖作为黄帝的元妃正妻为何不可同日而语呢 ?因此,他们的存在与否和各种传说,自然是不足为奇的。 提起 “ 嫘祖 ” 二字,自古早已深入人心,人人皆知。据各种历史记载和传说,嫘祖原籍四川盐亭,其父是黄帝部落中的一员大将,骁勇善战,英勇无比。她幼年丧母后,就跟随父亲常年征战在外,四处漂泊,最后在中条山麓黄土高原这块土地上长期定居下来。因此,西阴成为她父女俩的栖身之地,亦即第二故乡。嫘祖是发明养蚕的总代表人物,在蚕业考古专家周匡明先生撰写的 “ 嫘祖发明养蚕说考异 ” 和“ 养蚕起源问题的研究 ” 两篇论文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证实,这 是两篇著名的论文,相互印证,分析详尽,具有说服力。 嫘祖这一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说明中华民族的儿女在上古时期,就已从事养蚕生产和茧丝的利用,同时也说明了4 / 5 广大人民对先祖劳动功绩的无限崇敬。近、现代我国多数学者认为栽桑 养蚕 缫丝 织绸 印染等复杂的生产技术过程,都是广人人民群众和科技工作者经过长年累月的艰苦劳动和不断创新才创造的人类文明。 三、搞好旅游文化产业 004 年暑假,我们对西阴村再次进行了实地考察,虽然嫘祖庙依然如故,嫘祖像光彩照人,没有多大变化。但是,这次收获比前次更重大,体会也更深。同时我们还用数码 相机拍摄了 “ 西阴文化遗址 ” 、 “ 嫘祖祠 ” 、 “ 嫘祖像 ” 、 “ 石刻碑文 ” 和四壁大型采桑养蚕彩绘图等系列彩照。 西阴仰韶文化遗址,早已闻名于世。 1925 年,从山西晋南进行考古调查和挖掘工作伊始,经过多少风雨之年,已得到许多中外专家的一致认可。西阴出土的陶、石、骨等遗物,对研究我国史前人类居住、生产和生活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其中半颗茧壳的重大发现功不可没,已为今日蚕业界同仁广泛关注。因为它是价值连城的国宝,更有其特殊意义。 当今正值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开发中、西部广大地区,应抓住这一大好难得机遇,大声呼吁把它 作为一种旅游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做好。特建议在西阴村扩建嫘祖庙并修葺一新,陈列各种有关文物和图表,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以展示我国蚕丝业的辉煌历史。同时还要发动附近村民大量培植优种桑树,进行科学养蚕试验,让气氛更加厚重深5 / 5 远,富有时代生活气息,令人耳目一新,如临佳境。这条古文化旅游路线,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吸引众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洽谈合作,活跃地方经济。因同属夏县境内,可将夏朝国都禹王城、嫘祖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